全国中药资源普查对药用植物学教学的启示

2023-08-19 22:56:37蔡志达叶小玲林大都
卫生职业教育 2023年15期
关键词:植物学药用普查

蔡志达,赵 莹,叶小玲,翟 明,林大都

(嘉应学院医学院,广东 梅州 514031)

为贯彻《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 年)》,进一步掌握我国药用植物资源种类及分布情况,2011 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联合财政部、科技部等部门先后在31 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组织开展了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试点工作。在试点工作取得实质性成效的前提下,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于2018 年正式全面启动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工作。自开展试点工作以来,我院先后承担了广东省梅州市梅县区、大埔县、梅江区、兴宁市的中药资源普查工作,为保证普查工作顺利进行,由教学经验丰富且具有相关专业背景的教师及专业技术人员担任带队教师,从有相关课程学习基础的药学专业大二、大三、大四本科生中筛选队员,在校内成立普查队。在顺利完成普查工作的同时,对药用植物学课程教学也有一些启发,研究发现,普查队学生队员的药用植物学课程考核成绩普遍比其他学生高,综合能力也更强,能准确识别常见物种。将中药资源普查工作经验应用于教学中,以提高教学质量及学生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更多高素质的药学人才,现介绍如下。

1 中药资源普查工作对学生成绩的影响

目前中药资源普查工作主要由野外实地调查和内业标本整理两部分组成。野外实地调查一般安排在周末及寒暑假,白天由带队教师带领学生到指定样地调查,进行拉样方、记录物种名称、统计物种数量、拍照、采集标本等实践操作[1-2],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能深入了解植物的生长环境,近距离观察原生态植株,某些物种由于生长环境不同,植株形态及外观也有所不同,学生在观察过程中,能总结物种的识别要点,特别是同科同属的物种;晚上回到驻地后,将所有队员分成小组压制标本,在压制标本的同时,核对物种科属,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能进一步观察物种的细微特征,必要情况下,还可借助体视镜等仪器进行观察,总结不同科属间的区别及识别要点,进一步巩固药用植物学知识,有助于其提高学习成绩。

2 中药资源普查对药用植物学教学的启发

2.1 课堂引入实物,告别“满堂灌”

药用植物学是一门专业性强、内容复杂,各章节间联系密切的专业必修课程,传统教学法以课堂讲授为主,学生大多是第一次接触这门学科,很难掌握重点知识和学习技巧,无法跟上教学进度;而且受教材篇幅的限制,课本一般很少有物种的彩色及细节图片,学生很难将课本中的文字内容跟现实中的物种具体形态一一对应,难以掌握药用植物的识别方法,教学效果不理想。

为了提升教学质量,结合课堂教学需要,在植物智、中国植物图像库等网站选取合适的植物彩色及局部细节图片整合进教学PPT 中,教师在讲解具体物种时,可附上彩色或局部细节图片;课前教师可在学校周边采集具有典型特征的新鲜植物[3],带到课堂上供学生观察学习,讲解到物种识别细节时,让学生近距离观察外观形态特征,使其通过实物来理解文字内容。一方面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课堂不再枯燥乏味,另一方面有助于学生构建系统的知识体系,提高物种识别能力。

2.2 课堂设在野外,提高学习兴趣

根据普查队学生队员的反馈,药用植物学课程考核成绩的提高得益于理论教学与实践的结合,课本里面干巴巴的文字无疑是枯燥乏味的,看得见、摸得着的植物比课本里面抽象的文字更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普查队外出实地调查的过程中,与植物接触后的第一件事就是识别物种名称并记录,这样学生就能将课本上的知识学以致用,在植物上寻找课本中描述的特征。刚开始由于学生不熟练,很多物种会识别错误,但带队教师可以现场及时纠正并讲解,让学生少走弯路;晚上回到驻地压制标本时,学生能及时复习白天所学知识,再次验证课本中的理论知识,经过不断总结,学生基本都能准确识别常见的物种。

将中药资源普查的工作成果用以指导药用植物学课程教学,可提升教学质量,因此,建议高校开设野外实践课。为了方便教学,可将就近的风景区作为野外实践教学点,如广东药科大学选择肇庆市鼎湖山风景区作为野外实践教学点,嘉应学院医学院选择梅州市阴那山自然保护区作为野外实践教学点。选择风景区作为野外实践教学点具有以下优势:(1)学生集体外出实践,首要考虑的就是安全问题,风景区一般基础设施及安保措施较为完善,学生在野外实践过程中的安全有保障。(2)学生野外实践时长在一周左右,风景区一般由公司经营或固定团队管理,有一定的运营能力,能满足学生野外实践期间的衣食住行需求。(3)风景区一般海拔跨度较大,随着海拔的攀升,能看到不同海拔下的物种分布特点及生长特性。(4)风景区物种保护力度较大,并且有半开发区域,环境破坏小,能保证物种的多样性及生长环境的原生态,可满足野外实践教学需求。

在筛选野外实践教学点时,也要评估该地的植物储备量能否满足所有班级的教学需求,由于景区中适合作为野外实践的路线有限,一个专业有多个班级,每个班级又分成多个小组,每条路线可能会有多个小组选用,而实践教学过程中需要采摘样本,短时间内频繁的采摘,可能会超出生态系统的承受能力,使生态环境遭受严重破坏,这是不可取的。

2.3 结合翻转课堂,提升教学效果

目前,大部分高校的药用植物学野外实践教学仍停留在“教师高速输出,学生比拼记忆”阶段,以教师为中心,教师边走边采集标本进行讲解,在这个过程中,受环境限制,学生无法时刻集中在教师周围,即使教师手持标本讲解物种的特点,大部分学生也很难近距离观察和接收有效信息,学生只能通过自己的理解及瞬时记忆记住物种名称及其典型外观,野外实践结束后,依靠死记硬背记住的物种,特别是同科同属的物种,往往容易混淆,无法掌握系统的物种识别方法,教学效果不理想。

野外实践时可采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4]。(1)外出实践:外出采集标本时,在教师数量充足的情况下,可尽量将学生分为多个小组,每组安排一位教师带队,每组学生人数不宜过多,但分工应明确,由专人采集标本、贴标签、记录物种名及典型特征等,各司其职,总体以教师为中心实行小班教学,让学生初步掌握识别物种的方法和技巧。

(2)压制标本:回到驻地后,以学生为中心进行教学,压制标本前,每位学生轮流汇报应该如何识别该物种,并提出问题,组内互相讨论,总结要点,教师发现错误及时纠正,待所有学生都掌握后,方可进行标本压制。

(3)复习:在考核前一天的野外实践过程中,学生轮流扮演教师,采集5~10 种植物,边采集边向组员讲解识别该物种的方法,教师发现错误及时纠正,并保证学生安全。

(4)考核:考核当天,教师采集相对典型的约100 种植物,包括草本、灌木、乔木,将其压制为标本并编号;考核时,每位学生领取一张考卷,考卷上有随机25 个号码,学生找到对应编号的标本,写下其科名和种名。

(5)总结:野外实践结束后,以小组为单位,任意选取一个科作为讲解内容,每组所选的科不得重复,通过查阅资料及结合野外实践拍摄的照片,以PPT 的形式系统讲解科、属、种的识别方法[5],在讲解过程中,学生互相交流学习,从而提升教学效果。

2.4 校内建立药用植物园、标本馆,打破时空限制

由于野外实践时长仅一周,学生无法随时进入野外山林进行学习,因此,可以在校内建立药用植物园及标本馆。在外出实践过程中,可采集一些易种植、生命力强、具有地方代表性的种苗移植到药用植物园,供学生随时学习,并且可使学生在不同的时间看到物种不同时期的生长状态。标本馆可收纳具有地方特色及典型特征的药材标本、腊叶标本、水浸液标本等,标本的容器或外包装上贴上标签,注明其科、属、种,方便学生观摩学习;同时,可以定期开展学习日活动,在药用植物园和标本馆教师讲解相关知识,提高教学质量。由于药用植物园空间有限,物种容纳量不足,特别是大型的乔木很难在药用植物园种植,为了弥补这一缺陷,教师可带队前往学校附近物种较为丰富的森林公园进行短期的野外实践活动,寓教于乐,既可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又能激发学生药用植物学的学习兴趣。

2.5 领略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

众所周知,我们日常生活中接触到的植物大多是药食同源性植物,药膳则是其主要应用形式,中华民族素来有食用药膳的传统,药膳是中华民族文化遗产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其发源于我国传统饮食文化和中医食疗文化,是我国传统医学知识与烹调经验相结合的产物,既能将药物作为食物,又能将其赋以药用,药借食力,食助药威。教师可联合学生社团举办药膳大赛,由学生社团组织,教师担任嘉宾或评委,赛前参赛选手查阅相关资料及采购物资,借用食堂现场烹饪,评委、嘉宾品尝时,参赛选手须对其作品进行介绍,评委进行点评及打分。通过这样的活动,既能把我国饮食文化和中医药文化相结合,让学生通过实践领悟书本中的内容,学以致用,还能让学生感受到中医药文化的独特魅力,增强文化自信。

3 结语

为了提升教学效果,在优化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水平的同时,还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其自学能力。遇到未知物种时,让学生善用花伴侣小程序、识花君小程序等工具初步识别物种[6],这些工具虽然无法百分之百准确识别,但可以提供一些方向供学生参考,不断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为社会培养更多高素质的综合型药学人才。

猜你喜欢
植物学药用普查
立即全面普查 警惕二代粘虫发生
今日农业(2022年13期)2022-09-15 01:17:58
胡春华强调:确保脱贫攻坚普查取得圆满成功
今日农业(2021年4期)2021-11-27 08:41:35
再论《山海经·五藏山经》的植物学
古今农业(2021年3期)2021-11-20 06:03:42
数据库在植物学教学中的应用
酒酿搭配药用最养生
基层中医药(2020年2期)2020-07-27 02:46:08
试论药用观赏植物在园林绿化配置中的应用
现代园艺(2017年13期)2018-01-19 02:28:19
关于农业文化遗产普查与保护的思考
蕨类植物在利尿通淋中的药用研究(二)
蒙药药用资源
植物学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
现代农业(2015年5期)2015-02-28 18:4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