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为了让学生顺利地过渡到初中的学习,“课前演讲”让学生分享一些古诗文名句,要求读出自己的感受。在语言品读的过程中,提醒学生要有“咬文嚼字”和“上勾下连”的意识,注意古诗中“美与情”的融合。学生初步领略到了读诗的趣味,更重要的是,通过触摸文字,真切地感受到了诗歌的温度和生命。
关键词:初中语文;古诗文;诗歌赏析;审美鉴赏
面对新一届的初一学生,语文课的“课前演讲”讲什么令我颇为踌躇。想了很久,决定让他们利用这个时间分享一些古诗文名句,要求很简单:选择自己喜欢的诗句,读一读,讲一讲,所选的诗句最好是小学里没学过的。
我的目的很简单,因为我注意到,古诗文的学习对于初一的学生来说,一直存在两极分化的现象:部分学生对古诗文阅读有兴趣,有积累;也有很多学生之前接触的古诗文不多,面对初中更高的学习要求,他们会有心理落差,甚至产生畏难情绪。为了让学生顺利过渡到初中的学习,用三分钟“课前演讲”让他们多一点积累也是好的。
看起来,学生对这个任务很重视,至少第一位上台的女生是这样的。她不但板书了诗句,手里还捏着一份打印出来的文档,上面备注得密密麻麻,大概是担心自己忘词,以备不时之需。不过,这样的意外并没有发生,她的演讲很流利——讲解诗的意思,指出这首诗的写作手法,介绍诗人所处的时代背景,而且,她还用“这首诗通过描写……表达了诗人……的心情”这样的句式做了总结,一气呵成。
女生讲完之后,我先肯定了她认真的态度,接着问:“对于这首诗,你刚才的解读应该都是别人的看法,对吗?”她有些害羞地点点头。“但是,我更想知道你自己的感受是什么?能说说吗?”面对我的问题,她有些懵。我笑笑,不再难为她,请她回了座位。不过,我提议:“后面的演讲,我们增加一个自由提问的环节。”学生哗然:“啊,好难啊!”“对啊,谁知道别人会提什么问题啊!”我坏笑:“所以,一定要很认真地备课,要真的讲出自己的感受哦!”
从第二节课开始,“课前演讲”就变得好玩起来。
一个学生讲的是王禹偁的《山行》:“马穿山径菊初黄,信马悠悠野兴长。万壑有声含晚籁,数峰无语立斜阳。棠梨叶落胭脂色,荞麦花开白雪香。何事吟余忽惆怅,村桥原树似吾乡。”
对于这首诗,学生陆续发问:“前面六句都在写‘野兴长,心情明明很好,怎么倒数第二句忽然就‘惆怅了?”“看到风景像自己的家乡,有什么好惆怅的?”“‘万壑怎么会‘有声?会有什么‘声?”……演讲的学生被问得汗都出来了,因为他发现用网上搬来的那一套说辞,根本应付不了同学千奇百怪的问题。
點评的时候,我特别表扬了提问的学生:“你们能针对某些字眼提出问题,是‘行家。因为,面对一首诗歌,想要‘读出自己的感觉可以有很多方法,咬文嚼字就是其中非常重要的方法。诗歌的语言是高度凝练的,一个字往往能被品出多重滋味,而这种‘品味的能力是很不一般的,得是行家才能做得到。”我这么一说,在此后的课上,学生“咬文嚼字”的兴趣明显提升,讨论中也时有亮点。比如,他们能指出《宿建德江》中诗人自称“客”,是想表达漂泊之感;诗人不写天上月,而写江中月影,不写“人近月”,而写“月近人”,凸显诗人的孤单寂寞。
在语言品读的过程中,我也注意到,对一些语句,学生往往只是“孤立解释”,缺乏“上勾下连”的意识,容易误读。如有学生这样理解白居易《忆江南》中的“日出江花红胜火”一句:“阳光照在地上,江边的花朵红得像火一样。”很多学生都没有发现他的误读。经过我的提示,他们才意识到,这句诗应该理解为“太阳出来,江畔的花朵在阳光的照耀下比火还要红”。又如,解释苏轼《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一诗中的第一、二句,我提示学生要加一个关联词“就”,把两句话连起来——乌云翻滚如打翻的墨汁,还没来得及遮住群山,像跳动的珍珠一样的白雨就杂乱无章地落到船上。学生豁然开朗。
这样的讨论多了,学生也发现,原来诗句里的每个词语都不是单独存在的,它们之间一定有着某种关联,从而营造出诗歌独特的意境。诗歌语言真的很奇妙。
渐渐地,学生不仅有了“咬文嚼字”的意识,也对探寻诗人隐藏在文字中的“小心机”产生了浓厚兴趣。这得益于我适时的点拨。一个女孩分享钱起的《归雁》:“潇湘何事等闲回,水碧沙明两岸苔。二十五弦弹夜月,不胜清怨却归来。”她讲完之后,我补充道:“你们有没有发现诗人有时候‘不大讲道理?大雁北归本来是物候现象,在诗人看来却是因为它们不忍心听月夜弹瑟的幽怨之声。这个诗人毫不讲理,可是好有意思啊!”学生很开心地点头。虽然我没有使用什么术语,但是他们都懂了,这就是古诗中常见的“移情”。
在执教《宿建德江》《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等诗歌的时候,我曾提醒他们注意古诗中“美与情”的融合,比如,用很多色彩搭配,使诗句具有画面感,并传递情感。很多学生对此非常有兴趣,会自觉地将此知识点从课内迁移到课外。
一个学生讲王维的《山中》:“荆溪白石出,天寒红叶稀。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对于这首诗,有学生问:既然是写初冬,“红叶稀”的时候,为什么还有“空翠”的说法?“空翠”为什么会“湿人衣”呢?这首诗到底想表达什么感情?演讲的学生说,她只是觉得句子很美,就分享了。关于表达的情感,她也说不清。接下来几节课的演讲时间,我们干脆停止了其他演讲,集中精力用来讨论这首小诗。全班学生几乎都参与了对这首诗的赏析。虽然查不到诗歌的背景资料,但是,对于诗中的意境,他们却有着独特的感受。有学生结合学过的课文来欣赏诗句:“老舍的《草原》里有个句子‘翠色欲流,轻轻流入天际,浓浓的绿色,如果又是面积很大的,的确是有湿漉漉的、会流动的感觉,‘空翠湿人衣,真是越想越美。”在讨论这首诗的情感时,有学生说:“老师说过,一首诗里如果有色彩的搭配,色彩是以暖色调为主而且鲜明,表达的就可能是闲适喜悦之情;如果是灰蒙蒙的一片,表达的就可能是忧愁之情。这首诗用‘白‘红‘翠这些颜色搭配,跟一幅色彩斑斓的水彩画一样,我体会到的就是一种悠闲轻松。”
一个学生讲苏轼的《东栏梨花》: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飞时花满城。惆怅东栏一株雪,人生看得几清明。
不过,她在板书的时候把第三句写成了“惆怅东栏一株花”,我提醒她这里是“雪”,不是“花”,她看了一眼自己手里的稿子,很确定地说,就是这个字,没错的。我让她再去查一查。她答应了。
我说:“其他同学如果有兴趣,也可以帮她去查一下,不过,在查证之前,大家可以猜一猜,第三句的最后一个字到底应该是‘花还是‘雪”。
学生纷纷举手。很多人猜测应该是“雪”字,理由各异。有人说,绝句这种体裁,第三句的最后一个字往往是仄声,“雪”就是仄声,如果用平声字“花”,读起来就感觉怪怪的;有人说,这里用“雪”字,跟前面的“淡白”,后面的“清明”有关系;有人说,小学里学过“千树万树梨花开”,是把雪比作梨花,这里直接把梨花说成是“一株雪”,当然是可以的啊,想象一下,那是多美的一幅画面啊!
发言的学生收获了赞叹和钦佩,我知道,这不仅仅是因为他们展示了自己的知识面,还在于学生因此感受到,广博的课外阅读,而且能恰到好处地运用阅读所获得的能力,是一件多么值得自豪的事。
過了一段时间,我发现越来越多的学生开始喜欢唐诗中的“小诗”,因为“有味”。一个学生讲刘长卿的《送灵澈上人》:“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荷笠带夕阳,青山独归远。”我问了她一个问题:“如果让你用这首诗作画,你会用什么颜色?”她不假思索地说:“用一大片深绿色。”其他学生对这个问题很有兴趣,纷纷举手补充:“我要加上翠绿色,因为有竹林!”“我要用青绿色,画出远处的青山。”
一个学生说:“在浓浓淡淡的绿色中,还要有一抹暖黄色,也许是红色,因为诗里说,有斜阳照在斗笠上。”这时,有个学生问:“第三句为什么不说‘夕阳照荷笠?”我眼睛一亮:“你们可以想象一下,原句可能描绘了怎样的情形。”
学生比刚才更积极地举手。
“我觉得,这个字是说夕阳的光照在斗笠上,斗笠闪闪发光,就跟带光似的。”
“我觉得,‘带是说人在动,带着斗笠上的那一抹光也在动。”
“我觉得,‘带这个字描绘了夕阳正渐渐落下,光渐渐消失。”
“我想,可能是刘长卿不舍得这个人离开。他觉得他走远了,把阳光也带走了。”
……
一个学生讲王维的《竹里馆》,其中“明月来相照”一句也激起了学生无穷的想象。有的说,这一句诗让他想到了一幅画面:皎洁的月光透过黑暗中的竹林,照亮了琴,也让弹琴的诗人披上了薄纱一样的光。有的说,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伴,月亮照亮的,是作者的心。还有的说,这句诗让他想到了李白的“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作者此时很孤独,但是有明月来听琴,贴心陪伴。他们虽然什么都没说,却什么都说了。
……
听着学生忘情的讨论,我感慨万千。本来,我设计“课前演讲”的初衷,只是想让学生积累一点古诗文名句,谁料,经过一个学期的分享和讨论,其效果远远超出了我的预期。他们会为捕捉到某些字眼中的韵味而欣喜,会为发现诗人隐藏在文字中的“小心机”而得意。那些美的诗句也激发了他们无穷的想象,让他们初步领略到了读诗的趣味。更重要的是,通过触摸这些文字,他们真切地感受到了诗歌的温度和生命。
一个学生分享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的“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时,他显然不太善于表达,想了一会儿,只说:“我觉得杜甫很同情穷人。”很多学生举手为他补充,有说安史之乱的,有说杜甫身世的,还有提到“三吏”“三别”的。一个学生说,他为自己的不幸而痛苦,很正常,但是,一个人自己处于不幸之中却还能想到其他不幸的人,真的很伟大。他讲得很动情,引起很多学生的共鸣。我知道,他们已经靠近了诗人的精神世界,至少,体会到了什么是“悲天悯人”。
学期初,一个学生讲了杜甫的《江南逢李龟年》。时隔半个学期,另一个学生讲王维的《相思》,解释说这首诗也是写给李龟年的。学生突然发现,很多同时代诗人的作品是声息相通、可以互相印证的,那些美丽的诗歌背后,藏着一个时代的生活图卷,以及生动鲜活的细节。这令他们深深着迷,欲罢不能。
(殷会荻,上海市民办立达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