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设计史课程中“人—物—事”立体化教学模式探索

2023-08-18 03:07宋玉立
知识窗·教师版 2023年7期
关键词:专业课

宋玉立

摘要:中外设计史课程作为艺术设计专业的基础理论必修课,虽然已经开设多年,但是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上还有待明确和完善。文章借助柳冠中教授“人—物—事”的设计概念,探讨如何在教学中将设计史中出现的人、物、事放在特定环境中展开,以明确中外设计史课程的教学方法,完善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关键词:中外设计史;“人—物—事”立体化教学;专业课

目前,在我国各大院校艺术设计本科专业的课程中,中外设计史被作为设计理论基础课。但是,笔者在教学中发现,中外设计史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还有很多需要完善的地方。此外,由于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普遍有重实践课、轻理论课的观点,所以教师要通过一定的教学方法,使他们认识到学习中外设计史课程是有用的。

一、围绕设计的本质,明确中外设计史课程的关注点

设计的本质,是按照美的规律人为造物。设计问题实际上是以物为媒介,协调解决人与物、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问题。相较以往的工艺美术史实际上更偏重于贵族的、文人的、宗教的工艺装饰艺术史,工艺史比较强调装饰的、美术的、趣味的、精神的,设计不但追求功能的合理性,而且具有一定的审美价值,是在物质和精神双重层面的融合。所以,工艺美术史中“材美工巧”的造物仍是中外设计史课程的学习内容,只不过重点放在分析“是怎样的设计动机促使其造型、装饰的形成”。此外,教师应该将目光放在普通老百姓使用的日常用品中,强调功能的、生活方式的、实用的设计原则。

例如,在唐代造物中最具代表性的,也凝聚了手工艺人颇多设计心思的当属金银器。在讲授工艺美术史课程时,对金银器手工艺品,教师往往着重研究器形变化和纹样演变,力求从中把握此类器具的艺术特色。但如果在中外设计史课堂上,面对同样一类的器物,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关注造型产生变化的原因。如唐代金银器造型之所以会发生种种变化,有一个关键原因就是适应当时人们的生活。众所周知,金银器制作在唐代之所以能迎来大繁荣,是因为当时外来金银器不断涌入,这些不同于中国传统造型的器物赢得喜好新奇的唐朝人的追捧,迫使唐代工匠在造物时,在造型上对这些外来金银器进行模仿,所以唐代早期金银器出现了很多颀长的、带棱的、多曲的形状。对生活日用器皿来说,最基本的是要实用,而这些造型新奇的器物,口沿的直线条棱角、过密的曲线分瓣并不好用。所以唐代工匠对它们柔化杯体线条、减少分瓣、增宽加大底足等一系列改造,从工艺美术鉴赏的角度得出唐代金银器器型富于变化的结论,而从设计史的角度来看,则感受到唐代工匠围绕功能增强所作的努力。

又如,针对古希腊陶器,工艺美术史课程一直都是按照其装饰纹样的变化来分期,教学重点是研究装饰图案,忽视了陶器造型的研究。但是,在讲授中外设计史课程的过程中,教师应启发学生更多地关注陶器本身的造型。希腊的陶器主要是作为生活实用器使用,具体的造型基本上是根據使用功能的不同来确定。一旦功能得以满足之后,器型基本也就被确定下来,成为一种固定的形制。在古希腊陶器中,有一种造型比较特殊的奥诺斯瓶,尽管其装饰花纹随着流行风尚发生种种改变,但不变的是长筒形的基本造型。在课堂上,为了分析奥诺斯瓶的设计动因,教师要结合奥诺斯瓶的用途讲解相关知识点。另外,古希腊人平时的穿着要求布料柔软,以便缠绕,同时能形成自然的褶皱,而羊毛织物能满足这一要求,于是纺羊毛、织毛线就成了当时妇女的必备手艺。由于在膝盖上直接将羊毛搓成线很不方便,所以当时的设计师就以光滑的陶瓷为材料,模仿人体从膝盖到大腿的弯曲结构的造型,设计出供人们在梳羊毛、搓毛线时套在膝盖上使用的工具。因为服务功能一直没有变化,造型也就一直延续下来。通过对古希腊陶器造型设计的研究,学生可以发现古希腊陶器很好地遵从了“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

二、围绕“大历史观”树立中外设计史课程学习的全局观念

异彩纷呈的造物活动为人类留下了种类繁多的设计作品,如何了解人类造物的发展轨迹,就需要学生从宏观的角度全面把握一个时期的设计的整体态势、潮流趋势。以目前生活的环境来说,伴随着世界各国交流、联系日益紧密,不同文明相互影响、相互学习,丰富着各自文化的内容。在设计活动中,这种影响同样明显。

以往的中外设计史课程往往是将中国设计史和外国设计史分成两部分进行教学,这容易使学生在面对一个设计现象时将其孤立对待。教师要对设计现象进行分析,站在一个宏观的角度,通过对一个时期内出现的不同地区的、有特色的设计现象进行比较,更容易揭示隐藏在扑朔迷离现象背后的特质。

例如,中国春秋战国时期和古希腊都出现了灿烂城邦文明的“古风时期”,进入黄金时代的“古典时期”,被亚斯贝斯称为“人类历史上的轴心时代”,这一时期是人类自我意识的崛起阶段。在这一时间段内,两个国家的哲学家的思想都非常活跃,众多思想对设计产生了影响,甚至奠定了后世很多的基础模式。在讲授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可以以“轴心时代的设计”为切入点,引导学生思考两大文明在这一时期奠定的设计基础模式是什么,是什么原因造成了以中国为代表的东方和以古希腊为代表的西方造物文化的分野。

又如,在汉代时期,当时东西方世界出现了两个疆域广大、国力强盛的大帝国,即中国汉朝和古罗马帝国。雄厚的经济实力、稳定的政治制度和统治者彰显雄心壮志的需要,两个地区的设计都着力于“气魄”的营造,并且同样是“以农立国”的两个国家讲求从实际出发,两者在设计上都表现出对“实用”的推崇。汉代的灯具设计,除了根据室内空间不同的照明需要设计不同的品种,灯的尺寸根据人在坐、卧、行等不同状态下设置外,还考虑到环境因素。在同样务实的古罗马人那里,贵族所使用的器物,通常选择价格相对低廉的白银做材料,在造型上将饮用葡萄酒的酒杯设计成高足的样式,既便于高坐起居方式下的人单手持拿,又增强了放置时的稳定性。在课堂中,教师对两国典型器物的设计进行分析,可以使学生非常直观地感受到两地区在设计观念上的一致性。但是,设计风格的形成是多方面因素共同影响的结果。例如,汉代的设计一方面继承了秦代设计的气势;另一方面,在意识形态领域继承了楚人的想象力,华丽有余、魅力不足的风格与秦代设计正好形成互补。现实与幻想的交织,使汉代的装饰设计出现一种气魄宏大、神人并存的缤纷图景。古罗马的设计深受古希腊的影响,相比古希腊人迷恋抽象思维,追求自由、生活化,古罗马人则喜欢将抽象的概念用于创造优美的事物。常年征战的古罗马人形成一种冷静的世界观,以及理性务实的精神,他们在一切有实用价值的艺术领域都有独创。将中国汉代、西方古罗马放在一个时间坐标轴上进行横向比较,能帮助学生对两者各自的设计特征产生全面的认识。

此外,通过研究世界上文明国家设计发展的道路,可以发现设计的发展不能依靠闭门造车,故步自封的设计理念往往会导致设计作品缺乏新意,导致设计发展停滞不前。早期文明国家设计风格上大变化的发生,都有外来文化的强力注入。以中国为例,几次设计大变革的出现,或多或少都与外来文化的影响有关。如17至18世纪的欧洲正被巴洛克、洛可可风格的艺术氛围笼罩,此时的中国正处于明末清初,处于手工艺造物的最后一个鼎盛时期。经历了康乾盛世的中国,此时的设计作品往往依仗手工艺人炉火纯青的技艺,追求繁缛、华丽、精巧的设计风格,这恰好和当时巴洛克、洛可可艺术中对矫饰风格的热爱一致。为了满足市场的需要,当时欧洲设计师在设计类似作品时,在材质、造型、装饰上对中国的输入品进行模仿,以营造一种异国情调。这就造成17至18世纪欧洲设计中洋溢着一股浓郁的“中国风”。这股中国风对欧洲设计的影响表现在哪些方面,就需要学生对这一时期的中国设计非常熟悉,再通过分析比较得出结论。因此,在教学内容设置上,教师应该打破中外设计史之间的界限,以时间为轴,使学生全面了解同一时期世界不同国家的代表性设计,树立全局性的“大設计”观念。这不仅能帮助学生养成全面、客观分析问题的能力,还能够使学生自觉运用全局、整体的思维对待今后的设计实践活动。

三、从用出发,将中外设计史课程与学生专业课程相结合

综观近几年设计专业学生的毕业论文,总是提到设计要将传统和现代结合,如果不了解传统设计的精髓体现在何处,就很难真正与现代设计相结合,或对现代设计产生影响。这就对中外设计史课程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帮助学生寻找传统和现代设计的结合点。

为了使学生清晰地感受到传统设计对现代设计的可借鉴性,在遇到和学生专业课程相关的内容时,教师可以直接以此为切入点进行分析、启发。以书籍装帧课程为例,书籍装帧设计涉及综合设计与把握书籍的各组成部分的视觉要素,通过赋予书籍整体独特的形式美感,促使读者对书籍内容产生深刻的印象。但是,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往往对书籍的立体形态把握不好,导致作品偏向单一化和平面化。在设计史上,有很多出色的书籍装帧设计是可供学生借鉴的。卷轴装是我国使用时间最长的书籍形制之一,其能从春秋战国一直沿用到唐代,很大原因是这个设计具有很好的功能性和形式感。卷轴装由卷、轴、褾、带四个具有明确功能的部分组成,在阅读卷轴的过程中,随着读者慢慢展开手中的卷轴,人的目光随之纵向延续。随着双手展开卷轴速度的快慢,一种节奏上的美感随之产生。而在阅读过程中,人与书本的互动,在动态中展示三维空间的美感,体现了一种追求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依的追求。卷轴本的装帧设计可以说是功能与形式、目的与手段、材料与工艺的完美结合。在讲授过程中,教师通过分析其中蕴含的古人设计智慧,调动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可以启发学生将得到的启示运用到自己的设计实践中。

综上所述,课程是人才培养的核心要素,只有把课程建好建强,才能真正使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得到最根本、最坚实的保障。因此,教师应该回归本真课堂,以设计的眼光分析历史上出现的设计现象,而不是仅停留在对造物作品的赏析角度,要着重思考当时人在设计、制造、使用过程中的思维状态。同时,教师应通过组织课程教学内容,帮助学生站在宏观的角度看待和分析设计现象的发生,培养学生宏观把握和整体协调的设计基本能力。

参考文献:

[1]柳冠中.事理学方法论[M].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18.

[2]杭间.设计道[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9.

[3]汤因比.历史研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4]马格林.世界设计史[M].南京:江苏凤凰美术出版社,2020.

[5]张夫也.设计史的写法:以外国设计史为例[J].装饰,2013(10).

基金项目:山东省艺术教育专项课题“‘人—物—事三位一体视角下《中外设计史》教学与课程优化研究”,课题编号:22YS09260021。

(作者单位:山东艺术学院设计学院)

猜你喜欢
专业课
将思政课程引入石化专业课教学的探究
中职《医护英语》与专业课的结合教学探索
“导入课”在高校专业课实施“课程思政”的实践与思考
例谈物理知识在高职专业课中的渗透
借鉴美国大学的独立学院计算机专业课教学改革
服务学习在高职社会工作专业课内实践教学中的探索
微信在中职汽修专业课教学中的探索与运用
专业课教学实验室功能定位与建设的思考
研究生专业课学分制教学改革探讨
关于大学专业课排座位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