闫菊
《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明确指出,道德与法治课程要培养的核心素养主要包括政治认同、道德修养、法治观念、健全人格、责任意识这五个维度。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师要立足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帮助学生发展关键能力,形成必备品格,塑造健全的人格。本文探讨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具体路径,以供参考。
一、创设教学情境,注重情感渗透
政治认同是指具备热爱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情感,以及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志向,能够自觉践行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师在培养学生的政治认同时,需要对学生提出以下三點要求。一是明确政治方向,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二是具有正确的价值取向,能自觉践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进中华民族价值认同和文化自信。三是产生深厚的家国情怀,发自内心地热爱伟大祖国、热爱中华民族、热爱家乡,有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的责任感与使命感。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能采取说教的方式,强行给学生灌输爱国思想,而应从情感的角度入手,通过创设情境的方式,实现润物无声的情感渗透,从而帮助学生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以部编版小学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让世界更美好”的教学为例,这一单元主要讲述了“科技发展,造福人类”“日益重要的国际组织”“我们爱和平”三个知识板块。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一带一路》等纪录片,展示我国在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和维护世界和平方面的努力。这种引导学生进入教学情境的方法,能够活跃课堂氛围,激发学生对伟大祖国的认同感,让思想政治教育真正走进学生心里。
二、加强文化熏陶,弘扬传统美德
道德修养是指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把道德规范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主要有以下四点表现。一是个人品德。要自觉践行爱国奉献、明礼遵规、善良勤劳、自强自律、宽厚正直等道德要求。二是家庭美德。要自觉践行以尊老爱幼、邻里互助、男女平等、勤劳节俭为主要内容的道德要求,营造融洽的家庭氛围。三是社会公德。要自觉践行文明礼貌、助人为乐、保护环境等道德要求,成为社会的好公民。四是职业道德。坚持爱岗敬业的工作原则,树立职业没有高低贵贱的观念,能积极主动地奉献社会,为需要帮助的人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为了培养学生的道德修养,教师应利用我国数千年沉淀下来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时代精神和民族精神,引导学生从感性体验向理性认知的方向发展,促进传统美德的传承和弘扬,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行为。
以部编版小学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家是最温暖的地方”的教学为例,这一单元的课程主要与家庭有关。教师可以结合传统文化中有关孝道的内容,围绕父母与子女的相处方式,培养学生孝敬父母的良好品德。比如,教师可以为学生讲解黄香温席扇枕的故事,并让学生联想自己的生活经历,反省自己的行为。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为学生推荐一些经典的传统读物,如《弟子规》《朱子家训》等。这些经典著作中呈现了仁爱孝悌、诚信知报、精忠报国、谦和懂礼、勤俭廉政、克己奉公、笃实宽厚等中华传统美德,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熏陶学生的思想,对学生道德修养的发展起到良性的引导作用。
三、引入生活案例,提升法治素养
法治观念要求学生树立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法律至上等理念。学生在享受公民权利的同时,应当主动、自觉地履行相应的公民义务,在生活中尊法、学法、守法、用法。要想培养学生良好的法治观念,引导学生主动做法律的遵守者、捍卫者,教师可以在教学中引入新闻或生活实例,组织案例分析、话题辩论等多种课堂交际活动,让学生围绕相关案例进行交流互动,充分拓展学生思维的深度和广度,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法律的内涵,学会用法律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逐渐养成自觉学法、守法、用法的良好习惯。
在教学部编版小学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九课“知法守法,依法维权”时,教师可以借助实际生活中的案例,引发学生的思考。如“六年级学生菲菲被某校外青年骚扰,感到十分害怕,不敢上学,也不敢出家门。当家长询问缘由时,菲菲因为恐惧不敢对家长说出实情”。针对这个案例,教师可以询问学生:“你认为菲菲的做法对吗?如果你是菲菲,你会用什么方式保护自己?”这类案例能引起学生的共情,激发学生的交流欲望。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真实感受和生活经验,结合教材中的知识点,探讨合理的解决方案。通过这类讨论活动,教师可以让学生学会使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此外,教师还可以组织辩论活动,以“对于遵守规则,自律和他律哪个更重要”为主题,鼓励学生积极表达自己的观点。这种方式有助于引发学生的思维碰撞,使学生从多个角度理解法律的内涵,促进其法治观念的形成。
四、设置探究任务,提高能力素质
健全人格是指学生应当具备正确的自我认知、积极的思想品质和健康的生活态度,能用自尊自信、积极向上、真诚友善、理性平和的态度面对学习和生活。在教学时,教师不能单纯采用理论教学法,可以布置有针对性的学习任务,以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提高学生的各项能力素质,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
以部编版小学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让生活多一些绿色”的教学为例,这一单元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良好的环保意识和节约意识,让学生学会主动关注身边的环境污染问题,并通过动手实践将废弃的物品转变成有用的物品。对此,教师可以为学生布置导学任务。一是个人学习任务。教师可以要求学生通过查阅资料、实地走访等多种途径,了解当前存在的比较严重的污染问题,以及这些污染问题带来的危害和导致这些污染问题的具体原因。学生可以通过表格或思维导图,有条理地归纳整理自己搜集的信息,了解农药污染、白色污染、水污染、大气污染、噪声污染等污染问题,意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二是团队学习任务。在调查实践的基础上,教师可以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针对生活垃圾排放过多的问题,合作制订合理的“变废为宝”方案,并加以落实。通过这些探究学习任务,教师既可以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让学生在合作的过程中培养出良好的团队互助精神,又能让学生经历计划制订和方案落实的具体过程,从而锻炼出不怕挫折、坚韧不拔的良好品质。
五、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培养责任担当
责任意识是指具备承担责任的认知、态度和情感,并能转化为实际行动,它主要表现为以下三点。一是主人翁意识。学生不仅要对自己负责,还要关心国家大事,关心社会的发展情况。二是担当精神。学生需要具备为人民服务的奉献精神,能主动参与各种志愿者活动、社区服务活动。三是有序参与。在公共场合,学生应当遵守公共秩序,依照法律法规参与各种活动。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和担当精神,提高学生对自身、家庭、团队、社会、国家等的责任感。
以部编版小学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公共生活靠大家”的教学为例,教师可以为学生组织多样化的社会实践活动。比如,针对社区的卫生问题,教师可以组织“环保小卫士”实践活动,带领学生清理路面、绿化带的垃圾,保持周边环境的整洁度;针对闯红灯行为,教师可以组织“遵守交通规则”实践活动,让学生制作与交通规则有关的标语,“人行横道线,生命安全有保障”“横穿马路,一看二等三经过”“路况在眼中,法规在心里,幸福在手上,平安在脚下”“公路若无斑马线,直行通过勿打闹”“远离汽车不猛跑,迅速安全通行好”等;针对孤寡老人的生活问题,教师可以组织“慰问老人,照顾老人”的实践活动,带领学生前往当地的敬老院、老年社区,引导学生关心老人,与老人一起谈心。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教师可以让道德与法治教学真正走出课堂,打破课本的束缚,让学生在广阔的社会中验证自己的所学所想,深入体会道德与法治学科的课程内涵,培养学生的責任意识。
六、实施多元评价,促进知行合一
在新课标背景下,教师要发挥评价的积极作用,改进结果评价,强化过程评价,合理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了解学生的学习诉求和教学的实际成效,通过教学评价找出教学环节中的疏漏,从而有针对性地改进授课方案。对此,教师应当贯彻多元评价的原则,做好教学总结工作,围绕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情况进行评价。
首先,教师需要解决传统教学评价模式单一化的问题。在以往的教学中,部分教师在评价时以自己的主观判断为主,这使得评价结果可能会失之偏颇。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应当丰富评价的主体。首先,教师可以定期组织学习交流会,鼓励学生开展自我评价、相互评价,让他们以聊天的形式,谈一谈自己在学习生活中的变化和自己的学习收获。其次,教师可以邀请家长参与教学评价,让家长讲一讲学生在家中的表现,判断学生是否真正改掉了不良生活习惯,具备了热爱生活、孝顺长辈、团结亲朋等优秀品质。最后,师生之间也需要互相进行评价,让学生对教师的教学方法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通过全面、综合的评价,教师可以以评促学、以评促教,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
结语
在传统的道德与法治教学中,部分教师未能把握新课标的核心任务,只重视知识的传授,忽略了核心素养的培养,导致学生只能死记硬背知识点,不能深入理解其中的思想内涵。为落实核心素养培育,教师应在教学中贯彻新课标的精神,通过情境教学、实践教学等多种方式,引导学生进行深度学习,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充分发挥道德与法治学科的育人价值。
(作者单位:江苏省邳州市建设路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