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2023-08-17 21:13罗晗
幸福家庭 2023年8期
关键词:意识数学教师

罗晗

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推进,学生的核心素养逐渐成为各个学科教师关注的焦点之一。数学作为基础性、重要性学科,不仅仅是一门知识学科,更是一种文化,它承载着人类文明与智慧的结晶,具有很强的育人功能。如何利用数学学科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成为当前小学数学教学中亟待解决的问题。核心素养背景下,问题意识是影响个体学习效果及创造性思维能力最重要的元素,因此,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是教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重点关注的。

具备良好的问题意识能使学生积极思考并提出自己的见解,进而激发他们探索未知领域的兴趣和动力,同时有助于开发学生的智力,促进其思维能力的提高和创造力的形成。因此,教师应从小学开始注重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探讨如何通过优化教学设计、改进教学方法等途径加强对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以供参考。

一、问题意识的概念、构成要素及特征

(一)问题意识的概念

在現代教育学领域中,各国学者对问题意识这一概念有着不同解释。国外学者认为,“问题意识就是一个人对待问题时所持有的态度或想法”。我国学者则将问题意识定义为“在学习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种怀疑精神、困惑心态和探索热情”。这些定义虽然略有差异,但都强调了问题意识对于个人成长与发展的重要性。

问题意识是指个体在学习、生活和工作中,能够主动提出问题并积极寻求答案的一种心理状态。它包括发现问题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两个方面。发现问题的能力主要表现为个体具有敏锐的观察力与好奇心,能够及时察觉到周围事物的变化。解决问题的能力则体现为个体具备较强的逻辑分析能力、判断力和创造力等。问题意识作为一种重要的思维方式,可以促进个体的智力发展,还有助于提高其创造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问题意识是学生应当掌握的基本素质之一,只有善于发现问题才能更好地解决问题。因此,在教育教学中,从小学阶段就注重对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是十分有必要的。

(二)问题意识的构成要素

从教育学角度来看,问题意识包括三个方面:认知、情感和行为意向。其中:认知是指个体对于所学知识或经验进行思考并提出疑问;情感是指个体对于学习过程中所产生的兴趣和好奇心等积极情绪体验;而行为意向是指个体在面对问题时采取的行动或者决策。这三者缺一不可,共同组成了一个完整的问题意识系统。

具体来说,问题意识的形成与发展可以分为以下四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感知阶段,即儿童通过感官来感受外界事物,如颜色、形状、大小等,以此建立起对外部世界的初步认识;第二个阶段是形象思维阶段,此时儿童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抽象能力,能够理解一些简单的符号和象征性的图案,但仍然以感性为主导;第三个阶段是逻辑思维阶段,也就是通常意义上的问题出现的阶段,这一阶段中,儿童开始运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也会主动向教师或家长请教问题;第四个阶段是创新思维阶段,这一阶段的儿童具有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还能创造性地发现问题,拥有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问题意识的特征

一是目的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有明确的目标和方向,才能更好地投入学习活动,因此,问题意识是一种具有明确目的性的心理状态。二是主动性。学生只有积极主动参与学习活动,才可能产生疑问并寻求解决方法。三是创造性。问题意识不仅仅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还包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等方面,这就要求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进行整合与创新,形成自己独特的见解。四是独立性。学生不能单纯依靠教师或家长提供答案,需要自主思考、探索来得出结论。五是批判性。问题意识不单单是寻找正确答案那么简单,更重要的是学生要敢于质疑,善于从不同角度看待问题,并得出不同的结论。

二、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培养现状

笔者设置了关于问题意识的多个方面的问卷,来考查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所表现出的问题意识。其中包括是否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能否经常提出疑问并大胆尝试解决问题;面对疑难时,能否保持冷静思考,并进行独立分析问题等。通过这些问题的设计与考查,笔者发现目前部分小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存在以下四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缺乏问题意识。部分学生认为自己已经掌握了基础知识,没有必要再去深入研究,不会将精力放在发现问题上。这种想法导致学生难以理解更深层次的内容,难以进行深度学习。二是欠缺提问能力。受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部分学生习惯于被动接受教师讲解,不善于自主思考,更不擅长向他人请教或者讨论。这样容易形成“一听就会,一做就错”的局面,长此以往,会严重挫伤学生的自信心和积极性。三是思维定式阻碍发展。部分学生往往只关注眼前的考试重点而忽视了其他相关领域的知识,从而出现知识结构单一、综合运用能力弱等问题。同时,教师引导不足也是重要影响因素。教师应该注重启发式教学,鼓励学生敢于质疑、善于表达不同意见,营造开放活跃的课堂氛围,帮助学生克服思维定式带来的障碍。四是缺少实践机会。数学学科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和严密的逻辑性,学生需要进行大量的计算练习和推理证明才能真正理解其内涵。然而,部分学校忽略了数学实验、科技制作等活动的开展,使得学生无法在实践中学习和应用所学知识。因此,教师要加强数学学科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为学生创造更多的动手操作机会,提高学生实际应用能力。

针对上述情况,笔者提出以下四点建议:一是转变教育理念,重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二是精心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兴趣和求知欲;三是引导学生掌握科学有效的思考方法,如类比法、假设法、逆向思维法等;四是鼓励学生质疑和提问,营造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这样能更好地促进学生问题意识的形成和发展,使学生受益终身。

三、核心素养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培养策略

在小学阶段,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学习习惯还没有形成,因此,教师需要采用一些科学有效的方法来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知识点并提高自身的学习效率。问题意识的培养,可以让学生主动地去思考、去探索,从而激发其学习兴趣与积极性,促进其全面发展。接下来,笔者从小学数学教学角度出发,探讨如何在核心素养教育理念指导下进行问题意识的培养。

(一)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在进行小学数学的课堂教学时,教师可以为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来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例如,在教学“分数”这一知识点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了解什么是分数,以及分数在生活中的应用,再引入这节课所要讲解的内容——分数的基本性质和运算法则。这样不仅能够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相关概念,还能够将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从而增强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师还可以利用多媒体展示生活场景“小明和妈妈去超市购物”,并提出问题“我们应该怎样付钱?”,以此引入课题。接着,引导学生观察多媒体上的图片,说一说这些物品分别有多少,它们占总价款的百分之多少。这样既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又为后续学习打下基础。

学生只有真正感受到学习的乐趣,才能够产生出强烈的求知欲,进而发现更多的问题。因此,教师需要不断创新教学方法,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这不仅能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还能帮助学生养成主动思考的习惯,对学生今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注重思维训练,提高逻辑思维能力

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教师应该重视学生的思考方式和解决问题的思路,通过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自主寻找答案等方法来锻炼其独立思考的能力。同时,教师可以采用小组讨论或课堂辩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课堂参与积极性,使其更加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这样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还能够促进其创新精神和创造力的发展。

例如,在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这一单元时,教师可先让学生自己动手分一分苹果,然后提问“将一个整体分成若干个部分,每个部分表示什么意思?”最后,教师可以引出分数的意义和比较两个数的大小等知识点。这种由具体实物引入分数概念的方式既生动形象又易于理解,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这个教学过程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其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新知。此外,在日常教学中教师也需要注意加强对学生分类思想、类比推理等方面的训练,从而不断提高其逻辑思维水平。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当注重学生的思维训练,通过不同形式的教学手段来启发学生的思维,鼓励学生多角度看待问题,进而增强其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能有效地促进学生问题意识的形成,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三)加强合作交流,培养创新能力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之间的互动和合作是非常重要的。教师可以采用小组讨论、分组实验等方式来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让他们在相互帮助中共同進步。同时,这种合作交流能激发学生的创造力,使其发现更多的问题并积极寻找解决方法。

例如,在教学“分数乘法”这一单元时,教师可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进行讨论,探讨如何计算不同类型物品的价格和数量关系。这样不仅提高了学生的课堂参与度,还增强了他们的团队协作意识。此外,在课堂上开展一些小游戏或竞赛活动,也是一种能有效促进学生之间合作的教学方式。如在学习完“数学广角——鸡兔同笼”这一单元后,教师可以组织一场有趣的“解方程比赛”,看哪组学生最先算出正确答案。这既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又增加了课堂的趣味性。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学生的问题意识培养,采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如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创设情境、开展小组合作等,以达到更好的教育效果。在此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鼓励他们自主探索、思考和发现,从而不断提高其创新能力。

(四)多元评价,及时反馈

在学生进行了一段时间的学习后,教师应采用多种方式来对他们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传统的评价方法主要通过考试或者作业等形式来考查学生的掌握程度和知识水平,这种单一的评价模式往往不能全面地反映学生的真实能力和素质水平。因此,在核心素养教育理念的指导下,教师可以尝试采用多样化的评价方法来对学生进行综合性评估。例如,教师可以通过课堂表现、小组讨论、个人展示等不同形式的活动来对学生进行多方面的考查。这样不仅能让学生充分地表现自己,还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同时,这些评价结果能够为教师后续的教学设计提供有力的参考依据,从而实现教与学之间的良性互动。除此之外,对于那些擅长联系实际生活提出问题的学生,教师应给予肯定和鼓励,如教师可以这样说:“你提的这个问题很有意义,你能够想到这么多东西真不错!”等。这些语言上的鼓励,不仅可以让学生获得成就感,而且会激发其他学生的学习热情。当然,在实施过程中,教师需要注意避免过度使用激励措施,导致学生产生骄傲自满或者功利主义的倾向。总之,教师应针对不同类型的问题采取不同的评价方法,以达到最佳效果。

结语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通过多种途径和手段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是必要的。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达成学科核心素养培育目标,推动学生全面健康成长。

(作者单位: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锦屏县敦寨小学)

猜你喜欢
意识数学教师
人的意识可以“上传”吗?
最美教师
教师如何说课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增强“四个意识”发挥“四大作用”
强化五个意识 坚持五个履职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
圆我教师梦
错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