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室与病房护理相衔接的护理模式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2023-08-17 18:38徐慧云高飞党忠萍
贵州医药 2023年5期
关键词:病房颅脑手术室

徐慧云 高飞 党忠萍

(1.宝鸡市中心医院麻醉手术科,陕西 宝鸡 721000;2.西安市长安区医院(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长安区医院)手术室,陕西 西安 710100)

重型颅脑损伤属于临床十分常见的一类外伤,主要症状包含呕吐、头痛、意识障碍以及瞳孔散大等[1]。患者的病情变化速度较快,及时发现其病情改变后开展抢救对改善其预后意义重大[2]。目前手术是治疗该病的主要方式,但要达到理想的康复效果,除了采取积极有效的治疗之外,还需配合适宜的临床护理,以保障患者生命安全,降低术后并发症,巩固治疗效果[3]。为探索更加有效可行的护理对策,本方案于2020年4月正式开展手术室与病房护理相衔接的护理模式,并将与过去常规护理模式的应用效果进行对比,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10月至2020年3月本院收治的4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设为常规组,2020年4月—10月收治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40例设为研究组。研究组男24例,女16例;年龄(44.35±10.26)岁;GCS评分(8.65±1.20)分。常规组男22例,女18例;年龄(45.02±9.45)岁;GCS评分(8.65±1.20)分。纳入标准:所有患者存在明确颅脑外伤史,同时入院时的GCS评分>5分且≤11分;无严重的基础病或者复合伤;均于外伤发生后12 h内入院就诊;符合手术治疗指征;有完整的临床资料。排除标准:GCS评分3~8分者;合并严重肝肾功能不全者;既往存在精神和智力障碍者;已出现脑死亡和贯通性的重型颅脑损伤者;中途退出或者拒绝参与此次研究者。本次研究实施前已获得院内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常规组按照常规护理流程进行。研究组患者实施手术室与病房护理相衔接的护理模式:(1)查找既往衔接不畅的原因:采用自制的问卷调查结合访谈,整理后发现主要原因为科室间沟通不及时,往往是各自选择独立的救治对策;交接工作存在纰漏,导致差错发生。(2)提出解决对策:①与病房责任护士建立无缝衔接,组织急诊科护士进入手术室培训,为期1周,使其掌握手术室的环境、操作流程、麻醉过程的配合要点,重点培训重型颅脑损伤的手术体位及抢救注意事项。②入院急救:当接诊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时,应围绕维持呼吸循环、控制出血两方面进行;待入院后,对患者伤情进行全面评估,根据相应的评分量表结合不同结果,分配为循环支持组、急救处置组,处理完毕后,由手术室与病房相互衔接的联络小组,与患者家属及病房取得联系,并与病房开启绿色通道,同时建立创伤急救联动机制,成立颅脑损伤急救科室联动小组,成立由急诊科、神经外科、麻醉科、中心血库、CT室等组成的联动小组;每月联动小组进行两次会商,重点查找该机制运行中存在的问题,使联动机制更加顺畅;并在床旁行B超检查,节约时间同时可避免在搬运CT室或B超室过程中加重出血的风险,避免了手术时机的丧失。

1.3观察指标 主要节点时间,包括急诊抢救时间、进出急诊室时间、手术候诊时间,并统计两组人均住院费用及总住院时间。在治疗前和治疗后1 d、3 d、5 d、7 d对两组开展GCS评分,分数越高,说明意识状态越佳[4]。统计两组抢救效果,包括救治成功率、转运意外事件发生以及医疗争议事件。

2 结 果

2.1关键时间节点比较 研究组急诊抢救时间(16.62±73.45)min、进出急诊室时间(11.34±3.26)min、手术候诊时间(15.65±4.28)min及总住院时间(8.08±1.96)d均短于常规组的(23.62±44.58)min、(17.50±2.50)min、(26.81±2.11)min及(12.60±4.50)d,人均住院费用(13517.26±3195.48)元低于常规组的(15716.45±3465.33)元(t=4.160、6.596、5.243、5.243、4.160,P<0.05)。

2.2两组治疗前后的GCS评分对比 研究组治疗前和治疗后1 d、3 d、5 d、7 d的GCS评分分别为(4.58±2.08)分、(6.68±2.32)分、(7.92±2.65)分、(8.95±2.85)分、(9.98±2.85)分,常规组治疗前和治疗后1 d、3 d、5 d、7 d的GCS评分分别为(4.60±2.15)分、(6.70±2.35)分、(6.06±2.48)分、(7.05±2.86)分、(8.04±2.75)分。治疗前与治疗后1 d,两组的GCS评分差异不显著(t=0.414、0.023,P>0.05);治疗后3 d、5 d及7 d,研究组的GCS评分比常规组更高(t=1.985、1.823、1.897,P<0.05)。

2.3两组患者救治情况 研究组抢救成功率85.00%(34/40)高于常规组62.50%(25/40),出现转运意外事件发生率2.50%(1/40)、医疗争议事件发生率0.00%低于常规组的17.50%(7/40)、17.50%(7/40)(χ2=4.895、4.986、7.653,P<0.05)。

3 讨 论

重型颅脑损伤是一种严重的脑外伤,指在严重物理撞击或摔打、击打,或重物撞击导致的颅脑结构呈挫裂伤、撕裂,甚至出现血管破裂、穿通等严重颅脑损伤[5]。受伤急性期可迅速产生严重意识障碍,甚至出现短期生命体征不稳,对患者生命健康产生严重威胁[6]。伴随临床研究日渐深入,通过手术治疗使大量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致残致死率有了一定下降,但仍有部分患者存在并发症发生风险,尤其在入院早期发生率较高[7]。因此,探索有效的护理措施是临床接诊颅脑外伤患者面临的一大难题。

手术室与病房衔接的一体化护理模式是近年来临床上出现的新型护理模式,该模式将院内、急诊手术等抢救措施相链接,从而提高抢救成功率[8]。本方案尝试将手术室与病房衔接的护理模式应用于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中,结果显示,研究组急诊抢救时间、进出急诊室时间、手术候诊时间及总住院时间均短于常规组,人均住院费用低于常规组(P<0.05);治疗前与治疗后1 d,两组的GCS评分差异不显著(P>0.05);治疗后3 d、5 d及7 d,研究组的GCS评分比常规组更高(P<0.05);研究组抢救成功率高于常规组,出现转运意外事件以及医疗争议事件发生率低于常规组(P<0.05)。说明手术室与病房护理相衔接的护理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急救护理质量与手术室护理工作效率,快捷有效的完成急救任务,使非治疗性时间将至最低,改善了患者的预后。

综上所述,手术室与病房护理相衔接的护理模式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显著,为患者赢得最佳抢救时间,降低病死率,有利于患者预后恢复,提高患者满意度。

猜你喜欢
病房颅脑手术室
更正
术前访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整建制接管改造COVID-19重症监护病房的实践与探讨
手术室专用颈肩保护罩的设计与应用
走进手术室的3D打印
老年重型颅脑损伤合并脑疝联合内外减压术治疗的效果观察
脑室内颅内压监测在老年颅脑损伤中的应用
Current pre-hospital traumatic brain injury management in China
重型颅脑损伤并发应激性溃疡的预防与治疗
手术室火灾的预防与处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