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髋关节置换对成人股骨颈骨折患者临床效果及抗环瓜氨酸多肽抗体含量的影响

2023-08-17 18:38李勇王琦
贵州医药 2023年5期
关键词:假体股骨颈髋关节

李勇 王琦

(1.榆林市第二医院骨二科,陕西 榆林 719000;2.勉县新铺中心卫生院骨外科,陕西 汉中 724200)

股骨颈骨折是一种临床常见骨折,占全部骨折总数的4.0%左右,多发病于女性。股骨颈治疗的主要方法是手术,包括切开内固定、人工髋关节置换等。通过手术能有效的改善患者预后,但由于股骨颈血供具有特殊性,经切开内固定治疗后容易引发严重的并发症,如缺血性坏死和骨不连等。髋关节置换术具有一定的微创性,手术操作比较流程化,能促使患者术后早期康复,减少对患者的创伤,有利于改善患者的预后。瓜氨酸为非遗传编码氨基酸,血清抗环瓜氨酸多肽(CCP)抗体表达水平可反映患者的疼痛状况,也可调节患者的细胞分化、细胞凋亡和基因转录水平。本文具体探讨了人工髋关节置换对成人股骨颈骨折患者临床效果及抗CCP抗体含量的影响,以明确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应用机制与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9月至2021年8月接诊的股骨颈骨折患者84例,随机分为人工置换组与内固定组,各42例。人工置换组男17例,女25例;年龄(56.35±2.87)岁;体质量指数(22.95±1.48)kg/m2;受伤到手术时间(4.85±0.36)d;Garden分级:Ⅲ级32例,Ⅳ级10例。内固定组男15例,女28例;年龄(56.11±3.19)岁;体质量指数(22.17±2.58)kg/m2;受伤到手术时间(4.76±0.28)d;Garden分级:Ⅲ级31例,Ⅳ级11例。纳入标准:术前影像学诊断为股骨颈骨折,术中确诊为股骨颈骨折;单侧手术;择期手术;临床分型为GardenⅢ或Ⅳ型;性别不限;患者知情同意本研究且愿意配合各种调查;年龄45~60岁,具备人工髋关节置换或切开内固定治疗手术指征;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了此次研究。排除标准:初次内固定手术失败者;病理性骨折者;合并传染性疾病患者;具有精神病等意识障碍者;凝血功能障碍者。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内固定组:给予加压螺钉内固定治疗,内固定材料为苏州艾迪尔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生产的Φ7.3 mm中空加压螺钉;在股骨大粗隆下3 cm左右处纵向切开皮肤3 cm左右,顺股骨颈方向打入三枚克氏针导针,在股骨颈内呈倒“品”字形打入两枚中空加压螺钉,切口缝合。人工置换组:给予人工髋关节置换治疗,患者行连续硬膜外麻醉后,取其健侧卧位,由后外侧入路,显露关节囊后进行部分切除,脱位髋关节;扩髓后冲洗髓腔,清除髓腔内血凝块、松质骨碎屑、脂肪组织等组织;选择合适的股骨头假体进行固定,持续加压注入骨水泥,将股骨柄插入股骨髓腔。

1.3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围手术期指标:术后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耗时等。比较两组术后6个月出现的并发症情况:骨不连、缺血性坏死、切口感染、静脉血栓等。采集所有患者术前1 d、术后14 d空腹肘静脉血4 mL,放置于低温冰箱,在2~3 h内3 000转/min,离心10 min,用枪头吸取上层血清,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血清抗CCP抗体水平,检测试剂盒购自上海本草生物工程公司。术后1、6个月进行Harris髋关节评分,髋关节功能与Harris髋关节评分呈正相关。

2 结 果

2.1围手术指标对比 人工置换组住院时间(8.31±0.89)d、术中出血量(208.58±26.83)mL、手术时间(148.12±23.10)min,内固定组住院时间(8.89±1.44)d、术中出血量(208.99±23.30)mL、手术时间(148.20±45.22)min。两组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对比无明显差异(t=0.655、0.098、0.311,P>0.05)。

2.2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比 人工置换组患者出现缺血性坏死1例、静脉血栓1例,发生率为4.8%;内固定组患者出现骨不连3例、缺血性坏死2例、静脉血栓3例、切口感染3例,发生率为26.2%。人工置换组术后6个月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内固定组(χ2=7.372,P<0.05)。

2.3血清抗CCP抗体水平变化对比 人工置换组术前1 d(15.93±1.44)U/mL、术后14 d(2.78±0.39)U/mL,内固定组术前1 d(15.67±1.29)U/mL、术后14 d(5.11±0.51)U/mL。两组血清抗CCP抗体水平对比,术前1 d无差异(t=0.253,P>0.05),术后14 d均低于术前1 d(P<0.05),且人工置换组低于内固定组(t=9.822,P<0.05)。

2.4髋关节Harris评分对比 人工置换组术后1个月(84.57±3.28)分、术后6个月(88.32±4.44)分,内固定组术后1个月(77.33±3.33)分、术后6个月(81.24±4.98)分。人工置换组术后1、6个月髋关节Harris评分均高于内固定组(t=17.092、14.768,P<0.05)。

3 讨 论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是股骨颈骨折的一种比较理想的选择方式,其效果表现在解除患者疼痛、纠正畸形及恢复功能。本方案采用骨水泥型假体,其骨水泥可渗透至松质骨的骨小梁中,扩大应力传导范围,从而使股骨和假体融为一体,使两者间的应力均匀分布,有利于患者获得长期稳定,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本文结果显示,两组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人工置换组术后6个月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内固定组(P<0.05)。表明人工髋关节置换在成人股骨颈骨折的应用并不会增加术后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耗时,还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特别是当前第三代骨水泥技术应用后,其可提供假体术后的即时固定效果,使假体的固定更加坚固持久。

抗CCP抗体为反映关节炎患者病情的重要指标,抗CCP抗体表达水平增加可导致患者病情恶化。有研究显示血清抗CCP抗体对于关节炎诊断有高度敏感性和特异性,关节炎患者伴随有血清抗CCP抗体的过表达。本文结果显示,两组术后14 d的血清抗CCP抗体水平低于术前1 d(P<0.05),人工置换组明显低于内固定组(P<0.05),表明人工髋关节置换在成人股骨颈骨折的应用能抑制血清抗CCP抗的表达。有研究认为髋关节置换术适用于有移位的、身体相对健康的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应用骨水泥可显著减轻疼痛,翻修率低,髋关节功能好,并可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特别是可吸收聚甲基丙烯酸甲酯骨水泥可增加低骨的把持力降低骨水泥反应。本文结果显示,人工置换组术后1、6个月髋关节Harris评分均高于内固定组(P<0.05),表明人工髋关节置换在成人股骨颈骨折的应用能提高患者的髋关节功能。

综上所述,人工髋关节置换在成人股骨颈骨折的应用能抑制血清抗CCP抗的表达,不会增加对患者的创伤,还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髋关节功能。本研究也存在一定的缺陷,比如随访时间短,病例数少,其更准确的效果需要更长期的随访分析。

猜你喜欢
假体股骨颈髋关节
Not afraid of incompleteness,living wonderfully
舒适护理在股骨颈骨折护理中的应用
髋关节活动范围
当归六黄汤治疗假体周围骨折术后低热疑似感染1例
冰球守门员髋关节损伤与治疗
成人型髋关节发育不良的分型与治疗
保留假体的清创术治疗急性人工关节感染
老年人股骨颈骨折的治疗与处理
3D打印人工髋关节获批准
口内纵型“川”字切口假体隆颏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