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熙 付 建 于自航
(1.顺平县气象局,河北保定 071000;2.唐县气象局,河北保定 071000)
随着人们对气象业务的需求越来越高,基层台站需要不断转变发展模式,以满足人们对气象业务的需求,其应将业务一体化作为重点发展方向,在发展的过程中不断转变发展模式,将传统单一化的业务模式转变成全方位、多元化的服务机制,以此提升基层台站气象业务的工作质量及效率。
气象作为一种自然现象,具有许多的不确定性和未知性,为满足人们日常生活及工作对气象的需求,气象局为人们提供了气象业务,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气象业务可以利用监测、观察等方式,将气象信息精准地传达给人们,人们在接收到气象信息后,就会将其转换成可以服务工作和生活的有效资源。因此,基层台站想要强化气象业务的服务效果,实现信息的有效转换,就要将现代化科学机制与气象业务进行有机结合,促使其实现业务一体化,为人们提供更加准确、科学的气象信息。基层台站气象业务实现一体化后,不仅促进了我国各行各业的进一步发展,还为社会的稳定发展贡献了力量。
观测是基层台站气象业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气象业务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其主要是通过基层台站的观测设备,对一定地区内的气压、湿度等气象信息进行监测,同时,其还可以监测到一定范围内的降雨量以及降雪量等,其最终的监测数据就是气象报告。基层台站在监测的过程中,主要是通过自动观测设备对相对范围内的云量、风速展开科学的观测,其在观测的过程中,会对相关数据进行综合判识,最终呈现的数据可以预知未来一段时间内的天气情况,与此同时,基层台站还需要对当地农作物所需水分进行科学合理的分析,一旦出现极端天气,其就可以结合相关数据,制定出行之有效的解决措施[1]。
气象预报主要是在基层台站检测过程中有所展现,通过系统全面统计数据来掌握气候的真实状况。气象预报业务主要针对的是群众,为人们提供日常的天气预报,保障人们的出行和工作便利,其次在预报有重大天气过程时,基层台站人员及时发布预报预警,为政府及相关部门提供决策气象服务信息,提前做好应急防范准备。与此同时,通过观测、分析本辖区内土壤水分含量,判断山洪、地质等灾害气象风险等级,以及对田地、果园采取排水、灌溉等针对性举措,进一步加强应对极端天气的有力手段。由此可见,基层台站观测业务的重要性,能够最大程度保障当地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降低损失。
基层台站气象信息的主要作用就是服务群众,其主要是通过气象预报将天气变化情况,准确无误地传达给群众,与此同时,群众可以通过气象信息,制定出行方案以及相应的应急措施。因此,基层台站在发展的过程中,应不断提升气象预报的及时性、科学性以及精准性,以此为群众提供更好的气象服务。
传统基层台站气象业务服务机制中的观测、预报以及服务都是分开发展的,由于其在运作的过程中,缺少紧密的联系,导致观测信息的传达方式十分的复杂和繁琐,给气象业务的高效发展造成了严重的阻碍。在传统气象业务的发展模式下,气象观测人员想要将气象信息传达给其他部门,就需要人员进行口头传达,这种单一的传达方式,导致气象业务的工作效率十分低下,是气象信息缺少实效性的关键因素。基层台站在发展的过程中,虽然建立了相应的规章制度,但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观测设备的不断更新,传统的规章制度显然已经无法满足当前基层台站的工作需求,长此以往,其内部制度就成为停留于表面的一种形式,无法有效指导实际业务的有序开展,这是气象服务质量严重低下的主要原因。
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为各行各业都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基层台站气象业务在构建一体化业务模式的过程中,应将信息技术融入发展机制中,为气象业务实现一体化奠定坚实的基础。与此同时,基层台站的有关部门还需不断完善气象业务一体化的发展机制。首先,气象部门应建立健全气象业务服务体系。有关人员在构建气象业务服务体系的过程中,应结合各气象部门的实际情况,细化其各项工作内容,在制定相关工作规范时,需提前与气象工作人员进行有效的沟通和协调,确保其所制定的工作规章,能够满足气象人员的工作需求。与此同时,基层台站还需建立监管小组,严格监管气象人员使用监测设备的操作行为及流程,确保其符合操作规范,并全面贯彻落实一体化的发展机制,保障观测、预报、服务能够实现一体化发展。其次,基层台站应明确气象业务一体化的发展目的,并沿着正确的发展方向前进。许多基层台站构建一体化发展机制,仅仅是为了提升政绩,忽略了其最主要的目的,导致气象业务无法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一体化。因此,基层台站应明确业务一体化的主要目的,其不仅仅是为了完成业绩,更主要是为了强化气象业务的服务效果,为人们提供更加可靠的气象信息。最后,基层台站还需结合实际情况,不断更新业务规范和制度,由于气象监测设备更新换代的时间越来越短,因此气象部门需要结合设备的具体情况,不断更新操作规范以及业务机制,以此确保规章制度的合理性和有效性[2]。
基层台站气象业务想要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一体化,不仅要实现制度上的一体化,还要实行流程上的一体化。气象业务主要分为观测数据、采集数据、分析数据、预报信息以及资讯服务等多项服务,因此,气象部门在开展业务服务时,应明确其各项业务的主要工作流程,并制定相应的工作标准,确保各项气象工作可以实现业务规范化、流程一体化和图形化。与此同时,气象部门还需对突发工作情况进行考量,并结合以往突发状况的应急举措,制定出具有针对性的应急策略。不管是在面对日常工作还是突发情况,基层台站都需要将各项业务流程精准化、图形化,明确各项业务之间的关系,并将其紧密结合在一起,为气象人员开展工作提供有力的力理论支撑。气象业务中的日常工作仅需要严格依据各项工作流程开展即可,一旦出现突发情况,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为后续气象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基础。
现阶段,我国大部分基层台站的工作模式都已经转换成了综合性、系统性的工作机制,但有部分基层台站在转换工作模式的过程中,存在转换不到位的情况,许多资质较高、年龄较长的气象人员,还无法适应新型的工作机制,对气象业务一体化发展造成了严重的阻碍。当前,许多基层台站普遍存在老业务员无法掌握信息技术和自动化监测系统的情况,虽然新业务员可以熟练运用信息技术和自动监测系统,但其由于其监测经验不足,很难保证其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针对这种情况,基层台站应不断创新人员管理模式,其可结合人员的实际情况,构建分散式的管理机制。这种分散式管理模式,既可以帮助基层台站有效划分新、老业务人员的工作内容,还能够促使其在工作的过程中,实现互补,最大程度上发挥二者在气象业务中的作用,为气象业务一体化发展夯实根基。除此之外,基层台站还可以通过这种管理模式规范气象业务员的工作行为,确保气象监测设施能够发挥其最佳监测效果。因此,基层台站在开展气象业务时应时刻秉持“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用人原则。基层台站需要将专业能力强的业务人员安排在核心工作环节,争取实现才尽其用,而针对其他剩余的业务人员,其需要结合这部分人员的独特业务优势,给其安排在符合其业务能力的岗位上,最大程度上实现人尽其才。通过这种分散式的管人用人原则提升业务团队的服务能力,弥补基层台站当前业务人员紧缺的情况[3]。
传统气象业务属于典型的单点业务机制,由于其各部门之间联系较少,因此,业务人员只需掌握其所负责的岗位技能即可,但气象业务一体化需要各业务部门将单点任务转换成整体业务,需要相关业务人员不仅要掌握其所在部门的业务知识,还要了解其他业务部门的专业知识。例如,在气象观测部门的业务人员既需要掌握气象信息的观测技能,还应掌握预报以及服务部门的相关专业知识,只有这样才能够达成气象业务一体化的发展战略。因此,基层台站应认识到人员对气象业务一体化的重要性,其应结合业务人员的工作能力,加大培训力度,全方位提升业务人员的专业素质。首先,基层台站应对各部门业务人员的专业水平有一个明确的认知,在此基础上为其制定有针对性的培训策略。在培训业务人员的过程中,要明确培训重点和方向。例如,针对部分对计算机技术和自动化系统操作不够熟练的老业务员,就应将信息技术作为主要的培训内容,而对于部分业务经验不足的新员工,就应重点培养其业务能力。通过这种灵活化的培训机制,能够全方位提升基层台站气象业务的工作质量和效率。其次,基层台站还需不断引进高端复合型气象业务人才,以此提升气象业务团队的综合实力,推动基层台站高质量健康发展,促使气象业务一体化进一步发展。最后,基层台站还应出台相应的奖励机制和政策补贴,通过优惠政策留住高水平的复合型业务人员,从而解决气象业务一体化专业型人才紧缺的状况。除此之外,基层台站还需构建相应的考核机制,定期对业务人员进行技能考核,一旦有业务人员存在考核不达标的情况,需对其开展二次培训,直至其专业技能达标才允许其上岗,以此提升气象业务的服务水平[4]。
为加强气象业务对气象灾害的预测能力,基层台站需要在一体化业务机制的基础上,建设一体化的观测系统,促进气象业务一体化长效发展的同时,提升基层台站的观测水平。首先,基层台站需要使用气象观测设备,将当地全部的气象信息全方位覆盖到气象网中,以此为林业以及水利等部门提供有效的气象数据。其次,基层台站还应积极引进高水平的气象观测设备和技术,其可以通过自动化的观测设备拓宽气象业务的服务范围,为人们提供更加完善、有效的气象信息。最后,基层台站还应加大对突发灾害的重视程度,其需要结合当地的气候环境,在气象灾害的多发季节,加强对其观测强度,并积极建设突发气象灾害的预警系统,通过科学分工的应急模式全面贯彻落实突发气象观测系统的应急机制,以此推动我国基层台站气象业务持续发展。
基层台站在发展一体化的过程中,需要通过信息技术构建气象信息网络共享平台,并通过该平台将气象信息实时传达给其他业务部门,气象数据共享网络平台,不仅可以大幅度提升气象信息的传达效率,还能够实现资源共享,为气象信息共享的高效发展奠定基础的同时,还可以提升信息有效性。现阶段,我国大部分地区都已经构建了气象信息网络共享平台,但其使用效率要远远低于传统气象信息的传达模式,针对这种情况,基层台站有关部门需建立健全气象信息网络共享平台的使用机制,并将该机制全面贯彻落实到气象信息的各个传达环节中,以此提升信息平台的使用效率。
基层台站在建立一体化气象业务时,离不开政府的扶持和指导,因此,其应在当地政府部门的引导下,逐步构建多部门的联合防御机制。各地政府可通过下述扶持机制,推动基层台站实现一体化发展:其一,政府部门需加大对基层台站人力、物力以及财力的投入力度,为基层台站引入先进的设备和技术提供支持。其二,政府部门应为气象业务人员出台相应的优惠政策,促使更多优秀的人才加入到气象事业中。其三,基层台站应在政府部门的领导下,加强与电力局、环境局以及资源局等部门的沟通和协作,逐步建立健全气象信息的共享服务机制。其四,基层台站应在政府的支持下,深入群众内部,仔细调查当地群众对气象业务的实际需求,并将群众的意见和建议纳入到气象业务一体化发展模式中,以此为当地群众提供更具个性化的服务[5]。
基层台站气象业务的一体化发展,对气象局的整体建设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但现阶段,我国部分地区的基层台站一体化建设还存在诸多不足,给气象观测、预报以及服务工作的质量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因此,有关人员应结合基层台站的发展情况,不断构建气象业务一体化的发展机制,促使我国基层台站气象业务稳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