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基于新高考改革背景的分析,论述普通高中学校实施分层走班教学改革的必要性,以南宁市第八中学为例分析合理进行学生分层的方法,同时以“函数的单调性与导数”教学为例,提出高中数学学科分层设计教学内容、教学问题、课后作业、教学评价等方面的策略和实施方法。
【关键词】新高考 分层走班教学 高中数学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3)17-0004-05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提出,高中数学教育应以发展学生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提高学生应对未来发展挑战的能力、拓展学生的未来发展空间为目标。要实现这样的育人目标,就要不断推进教育教学的创新改革,探索更加适合学生的科学育人路径。随着广西全面推进新高考改革工作,“3+1+2”高考模式推动了全区普通高中教育教学的新变革。为了适应新高考改革的要求,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学科分层走班教学模式也就随之在广西推行。
分层走班教学是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有针对性的教学内容、教学目标、作业题目、评价标准等,为每一名学生提供更加准确、科学的教学指导,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最大限度地挖掘每一名学生的发展潜能,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由此可见,分层走班教学是班级授课和个性化教学的结合,既有利于发挥班级教学的高效优势,又有利于解决班级授课的整齐划一、难以顾及学生个体差异的问题。而要确保分层走班教学有序、持续开展,教师就要探索更加符合学生学习需求,更加多层次、多元化的教学方式,不断优化课堂教学效率。
一、合理进行学生分层
实行分层走班教学应遵循“因材施教”原则,即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性,以学生的学习能力、水平为基准进行分层。在研究广西部分普通高中实施分层走班教学改革的具体做法时,笔者发现高中学校主要采取学习能力测试的方式确定学生分层,虽然这样的方式具有一定的科学性,但如果只是以某一次或某几次测试的成绩为依据对学生进行分层,结果往往并不客观、科学、有效。首先测试成绩的高低不是体现学生能力的唯一标准,其次测试成绩的好坏会受考试范围、考试难度、个人擅长模块甚至是测试当天气候等因素的影响,这些都将导致无法对学生进行科学合理的分层。
广西实施新高考改革的时间尚短,区内高中学校实施分层走班教学的经验不足,区外学校的经验虽可借鉴,但由于学情、校情和教情等不同,又不能“照搬照抄”,因此在改革初期存在种种问题是自然现象。由此可见,探索符合本校校情、学情的学生分层标准,是广西普通高中学校深入实施分层走班教学的关键一步。要对学生进行科学分层,首先应当充分了解学生的差异化需求,分析学生的个体特征。为此,高中学校可通过学习能力测试、问卷调查、师生访谈、学生学习情况观察和分析等方式,对学生的基礎知识掌握情况、思维能力、新知识接受能力、自主学习能力等进行综合评估,同时尊重学生的个人意愿,然后再确定分层。
南宁市第八中学(以下简称我校)的选课分班流程如下:一是在新高考第一届学生入学前,组织教师队伍到区外、区内部分高中学校进行实地调研,学习分层走班教学的模式,借鉴先进经验,并结合本校实际情况制订分层走班方案;二是在高一年级上学期组织模拟选课活动,初步了解学生的选课方向和兴趣爱好;三是开设职业生涯规划选修课程,让学生了解自己的兴趣爱好、未来发展的定位及社会经济发展的趋势,并结合个人兴趣爱好和能力水平等制订职业规划;四是由各班主任、科任教师通过课堂教学观察和师生访谈等方式,了解学生的基础知识水平、学习能力水平、自主学习能力等;五是进行问卷调查,以学生选课意愿为主,以主要文化课多次摸底考试情况及学生综合评估情况为辅,将学生分到不同的教学班。这样的分层方式既考虑到学生的主观意愿,又考虑到学生的不同能力水平,有利于学校优化师资分配,提高分层走班教学的效果。
对学生进行科学分层只是实施分层走班教学的第一步,紧接着高中学校应该积极探索落实分层教学的有效策略。由于各层次学生的学习能力不同,以及各层次班级教学目标的差异,我校将各学科组合的学生分为A、B、C三个层次,然后分到相应的教学班。各班级的分层标准如下:A层次学生具有扎实的学习基础,接受知识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强,B层次学生各种能力居中等水平,C层次学生基础知识、自主学习等能力则较弱。在此基础上,要想充分发挥分层走班的教学功能,各学科教师还要探索针对各层次学生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有针对性地帮助各层次学生“往前跳一步”。
以“物化生”班为例,我校将“物化生”班分为A、B、C三个层次的班级。数学学科是各层次班级学生必学的主要学科,但由于各层次班级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学习能力、运用能力等不同,所以数学教师在对三个层次班级学生开展教学时,就要根据学生的实际,选择不同的教学内容、设计不同的教学目标、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这就需要数学教师进行科学的分层教学设计,为不同层次学生提供更加有针对性、更为科学的教学指导。另外,笔者认为,实施分层教学,教师还应做到如下三点:一是坚持学生主体地位,通过有效的教学情境、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科学、严谨的数学思维;二是坚持动态调整课堂,在教学过程中时刻观察学生的学习情况,并及时进行课堂教学调整;三是坚持过程性评价,及时对各层次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反馈。下面,笔者将以高中数学学科为例,具体分析高中数学实施分层走班教学的策略。
二、有序开展分层教学
实施分层走班教学的目的是结合学生个体差异,面向各个层次学生实施有针对性的教学指导,使各个层次学生的数学能力得到提升,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课堂的教学效率。笔者以高中数学“函数的单调性与导数”这一内容的教学为例,从教学内容、教学问题、作业布置、教学评价等四个方面,对分层走班教学策略进行探究。
(一)对教学内容进行分层
在实施课堂教学前,教师应明确教学目标,设计严谨、科学的教学过程,准确预判教学效果,并在此基础上对教学内容、课程学时进行合理设置和安排,通过有效的课堂教学活动逐步开展教学,引导学生完成多层次的学习活动。其中,科学设置课程教学内容,是保障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必要条件,尤其是在实施分层走班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情况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
众所周知,课堂教学的过程主要如下:第一步进行基础知识的推导及剖析,第二步实现知识的迁移应用,第三步促进能力的拓展提高。为了更加有效地实施分层教学,笔者对三个层次的学生进行了学情调研,然后设定如下教学目标:一是C层次学生能掌握函数的基本知识及其应用;二是B层次学生除了掌握函数的基础知识,还能灵活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并适当提高学习能力;三是A层次学生在达到B层次学生要求的基础上,能自主研读教材,并进行思维能力、数学思想方面的拓展。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笔者从基础知识、知识应用、探索拓展等三个方面,设定了“函数的单调性与导数”一课的三个层次班级的教学内容(如表1所示):C层次学生主要学习函数图象、函数单调性、单调区间、一元二次函数等基础知识,在能力拓展上不做要求;B层次学生在学习函数基础知识的基础上,须加强自主学习能力的训练,即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观察、分析等逻辑思维自主总结概念、原理,同时适当加入知识迁移应用的练习;A层次学生同样需要学习函数的基础知识,但更突出自主探究能力的训练,即学生通过自主寻找案例,对案例进行比较、分析,并借助现代学习设备进行自主探究式学习,同时加强知识迁移应用的训练。
(二)对教学问题进行分层
在分层走班教学中,教学问题是引导学生开展有效学习的“指向灯”,教师只有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实际设计有梯度、有针对性的教学问题,通过问题驱动让每一个层次的学生都能积极参与课堂学习,才能充分发挥學生的学习主动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如在“函数的单调性与导数”一课的“情景发现”环节教学中,根据C层次学生自学能力较弱、学习主动性较差的实际,笔者设计了“本节将要探究哪类问题”这样较简单的教学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翻阅教材,从教材中便可找到答案,能够较好地激发学生进行探究学习的欲望。通过教学实践,笔者发现,设计这样的问题不能太难,太难则C层次学生不容易找到答案,就会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问题应该源于教材,即从教材中提出问题,不宜脱离教材进行拓展。
而对A、B两个层次的学生而言,这样的问题因为过于简单,没有太大挑战性,反而会影响学生的探究积极性。为此,笔者设计了如下问题:图(1)是某高台跳水运动员的重心相对于水面的高度h随时间t变化的函数h(t)=-4.9t2+4.8t+11的图象,图(2)是跳水运动员的速度v随时间t变化的函数h′(t)=v(t)=-9.8t+4.8的图象,其中a=24/49,b是函数的零点,请观察两个图象,说一说运动员从起跳到最高点、从最高点到入水这两段时间的运动状态有什么区别。
要解决这一问题,学生需要观察两个函数图象,并运用函数的知识进行探究。这有利于发展学生运用知识探究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难度中等,比较适合A、B层次学生。为了进一步巩固学生的函数知识,笔者针对A、B层次学生设计了这样的问题:你能从上述两个图象发现函数的单调性与函数导数的正负有什么联系吗?在笔者的引导下,学生进行观察、对比、探究,自主寻找答案。学习到这一程度,对B层次学生来说比较合适,但对A层次学生而言层次还不够深,因此笔者针对A层次学生进一步追问:“如何从数学上刻画这种区别?”这样追问的目的是,引导学生从生活实例中抽象出数学问题,然后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展数学抽象、数学建模等能力。
在上述教学过程中,笔者首先通过一个简单的探究性问题,引导C层次学生阅读教材,让学生开展自主学习,C层次学生能够很轻松地解决这一问题;针对A、B两个层次的学生,笔者则设计一道具有探究性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探究问题所蕴含的知识点和解题技巧;为了促进A层次学生获得更高层次的发展,笔者进行了更深层次的追问。这样的分层追问,能够有效激发各层次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且促进不同层次学生获得不同程度的发展。
(三)对课后作业进行分层
如何有效设计课后作业,是实施分层走班教学需要解决的又一个重要问题。如果布置的课后作业过多,或者是作业较难,就会出现部分学生无法完成,或是为应付检查而抄作业的情况。这不仅达不到巩固复习的效果,还会挫伤学生的学习信心,从而降低学习效果。但如果课后作业太少或是比较容易,又会出现部分学生“吃不饱”的情况,最终导致这部分学生的能力难以得到提升。由此可见,进行课后作业分层设计是提高分层走班教学实效性的关键一环。笔者认为,应根据C层次、B层次、A层次学生的课堂学习、自学能力等情况进行课后作业分层,分别设计简单的作业题目、稍微复杂的作业题目和综合性的作业题目。
对C层次的学生而言,课后作业题目应少而精,让学生能够有效完成基础知识的巩固。如在“函数的单调性与导数”一课中,笔者以教材中的练习为主,设计了这样两道讨论函数单调区间、函数图象的例题(如图1所示),旨在巩固学生利用导数求函数单调区间、利用导数研究函数的图象的知识点,难度较低。由于C层次学生学习基础相对较弱,因此教师设计的针对性课后作业应该做到一道题目对应一个基础知识点,让该层次学生能够在顺利完成课后作业的过程中巩固基础知识。
对B层次的学生而言,课后作业应该在巩固基础的同时进行适当延伸。如在“函数的单调性与导数”一课中,笔者针对B层次学生设计了两道与C层次学生相同的题目,并在此基础上增加了根据函数的递增或递减讨论实数取值范围的题目(如图2所示)。同时,笔者要求B层次学生通过合作探究开展课后学习。这样的设计不仅巩固了B层次学生的基础知识,还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该层次学生的应用能力、归纳能力和团结协作精神。
对A层次学生而言,课后作业的题量可以适量增加,既要有基础题目,也需补充拓展题或者高考真题,确保该层次学生能够扎实掌握基础知识,适度拓展解题能力、分析能力和思辨能力。如在“函数的单调性与导数”一课中,笔者除了设计“利用导数求下列函数f(x)=1/3x3-1/2x2-2x+1的单调区间”一道的基础题,还根据A层次学生的学习能力设计了两道较为开放的探究题:①利用函数的单调性,证明不等式并通过图象直观验证;②讨论函数f(x)=1/2ax2+x-(a+1)lnx(a≥0)的单调性。针对A层次学生设计探究题,目的在于引导该层次学生发现知识间的相互联系,自主归纳此类题型的解题方法,从而不断增强学生的归纳与总结、主动探究等能力。
分层设计课后作业的目的在于帮助学生巩固课堂所学,让各层次学生都能学会迁移应用知识。教师在针对各层次学生设计课后作业时,一定要做好课堂教学记录和评价,充分了解各层次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情况、学习效果,同时结合各层次学生的自学能力。只有这样才能设计出符合各层次学生学习需求、使各层次学生都可以取得进步的课后作业。
三、科学实施分层评价
对各层次学生科学实施分层评价,是检验分层走班教学是否有效的重要方式。实施分层评价不仅可以客观分析各层次学生的学习效果,而且可以有针对性地激发各层次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观能动性,从而推进各层次学生提升学习能力。分层评价应该是具有针对性、多维度、多元化的評价,而不是以某次或某几次测试成绩为基准的单一性评价。要想科学实施分层评价,就要科学设定评价内容、评价目标和评价方法。一是评价内容的设定,既要关注学生个体差异性,又要关注学生的发展性;既注重学业评价,又注重素养提升评价;既包含学习时间、课堂表现,又包括作业完成情况、教学测验成绩等。二是评价方法的设定,既要关注学习结果,也要关注学习过程;既可以开展学生自评、互评,又可以进行小组互评、师生互评;既可以采用当堂测试,又可以采用课后谈话。三是评价目标的设定,既要关注各层次学生总的发展目标,又要关注每个层次学生的发展方向;既要落实国家的课程目标,又要抓牢当堂教学目标。
基于这样的分析,我校制订了符合学生学情的有效评价方案,全面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如,我校数学学科根据不同层次学生设置不同的试题,采取“一试多卷”的方式,试题有基础题、提高题、拓展题,主要对基本概念、公式和性质定理、计算能力、知识应用及迁移等方面进行测评。其中,基础题能反映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提高题、拓展题能反映学生的解题能力和思维能力。试卷测试是检验学生学习成效的评价方式,在评价中占比为30%。同时,我校还结合学生的学习时间、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等对学生进行评价,在评价中占比为50%。除此之外,我校还将学生参加学校选修课程、数学活动的表现纳入评价体系,在评价中占比为20%,旨在突出学生的探究能力、实践能力,发展学生的综合素养。
总而言之,在广西深入推进新高考改革的当下,我区高中学校应积极推进分层走班教学校本化研究。但由于高考压力较大、经验欠缺、样本较少等原因,已经开展实践的高中学校还存在分层方式不够科学、教师实施分层教学积极性不高等问题,另还有部分高中学校处于观望态度。在此背景下,为了适应“3+1+2”高考模式的要求,全面促进各层次学生的素养发展,广西高中学校、教师应积极分析校情、学情,研究和借鉴区外学校的先进经验,探索实施分层走班教学的有效路径,不断推动教育教学改革创新发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参考文献
[1]陈艺平,陈建明.新高考改革下县域高中指向教育公平的“分层模式”探索:以龙海一中“分层模式”为例[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21(8).
[2]张天佑.新高考改革背景下中部省市高中教学改革的应对策略[J].中国教育学刊,2016(1).
[3]林瑞记.高中数学学科分层走班教学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新教育,2022(2).
[4]王海英,吴爽.形成性评价视域下反馈在中小学教学管理中的运用[J].现代教育管理,2020(3).
[5]赵婷婷,田贵平.网络教学到底能给我们带来什么:基于教学模式变革的历史考察[J].教育科学,2020(4).
注:本文系广西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1年度广西高考综合改革专项课题“新高考背景下‘六维联动学科教研活动的创新设计与实践研究”(2021ZJY1809)的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周丽萍(1995— ),广西玉林人,二级教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数学教育教学。
(责编 蒙秀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