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安陆出土元代杨宜中墓志铭考释

2023-08-14 03:35鲁志伟
东方收藏 2023年6期
关键词:民族融合元代墓志铭

摘要:1984年,杨宜中墓于湖北省安陆市李店区刘庙乡四里大队仰家园被发现,为安陆市目前唯一发现的一座元代墓葬。据墓志铭记载,墓主人杨宜中生于安庆路,为元世祖至元二十一年(1284)到元顺帝至正八年(1348)间人。墓志铭的世系和家族概况记载明确,对于研究元代汉人家族、民族融合等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丰富了安陆地方历史文化。文章从杨宜中生平、杨氏家族概况、杨氏家族自安庆徙居德安的原因、与杨氏家族通婚的吕氏家族辨析、墓志铭所载民族融合情况等五个角度出发,钩深索隐,对该墓志铭进行解读与考释。

关键词:元代;杨宜中;墓志铭;家族;民族融合

1984年11月安陆市李店区刘庙乡四里大队仰家园一处山丘上发现的杨宜中墓,填补了安陆地区尚无元代墓葬考古发现的空白。目前,关于杨宜中墓志铭,仅停留在发现与简报阶段,尚无学者对其进行考释。

一、杨宜中墓概况

杨宜中墓为南北向,被发现时大部分已毁,仅有墓志铭一方。其高74、宽54、厚3厘米,青石质,表面平滑,左右上方阴刻云纹,下部阴刻回纹。墓志铭额部以篆书阴刻“大元故杨公宜中之墓志”,以下为正楷汉字志书,阴刻16行311字,皆清晰可辨,现藏安陆市博物馆。

二、墓志铭录文

大元故杨公宜中之墓志

公讳居义,字宜中,先世安丰霍丘县人。曾祖讳琇/,宋授四川泸州统制,曾祖妣李氏十二太君。祖讳/和,昭毅大将军福建等处征蛮副都元帅,悬带虎/符,安庆路总管兼府尹,祖妣徐氏太夫人、牛氏太/夫人。父讳福,母葛氏。至元二十一年岁次甲申五/月五日公生于安庆路,大德七年公来德安,乐其/土沃而俗厚也,遂置田宅居焉。至正八年戊子岁/五月二十五日以疾终于正寝,寿六十有五。公始/娶吕氏,继娶吕氏静菴,吕公之女也。男五人,长鉴/,娶吕氏;次镛,娶瓮吉剌氏;次镇,娶畏兀儿氏;次钧/、铉。女四人,长适畏兀儿氏笃坚海牙,授忠翊校尉/漳州路龙岩县主簿;次适何瑀,次适吕天鼎,次幼/。孙男四人,长赛罕,次敏安,次添丁,次忙哥。孙女三/人,长爱爱,次庆庆,次唐兀真。卜以公卒之年秋七/月十四日,葬于安陆县南三里镇之七里桥西原/。孤子鉴等用敢忍死,泣血谨刾志石于圹/。

三、墓志铭考释

(一)墓主人杨宜中的生平

墓主人本名为杨居义,字宜中。祖籍为安丰霍丘县,即今安徽省六安市霍邱县。至元二十一年(1284)五月五日生于安庆路,即今安徽省安庆市;大德七年(1303)迁徙到德安府,即今安陆市,置办田产,定居于斯。

从家族世系方面来看,墓志记载了墓主人曾祖父母、祖父母、父母的姓名与曾祖父、祖父的官职,以及妻子、子女及其配偶的姓名与相关信息。

墓主人于至正八年(1348)五月廿五日去世,终年65岁,于是年七月十四日葬于德安府安陆县南三里镇之七里桥西原,陵谷变迁,其葬地即今安陆市李店区刘庙乡四里大队。从铭文中所载的“孤子鉴等用敢忍死,泣血谨刾志石于圹”内容来看,墓志当为其长子杨鉴所立。

(二)杨宜中家族概况

通读墓志,可以看出墓主人生前较为显赫,其家族也具有一定规模。

根据墓志记载,杨宜中曾祖父杨琇为宋人,杨琇妻子为李氏。杨琇官至四川泸州统制,其人在《宋史》《元史》中均无相关记载。泸州为今四川省泸州市,泸州在宋代属潼川府路管辖,由于地近西陲,毗邻大理,且境内分布有许多西南少数民族蕃落,战略位置重要,故北宋设泸州为军事州,置泸川军节度。南宋乾道六年(1170),潼川府路迁倚郭于泸州,置安抚使,泸州从此成为府治所在;景定二年(1261),南宋泸州知府兼潼川路安抚使刘整投降蒙古,泸州此后虽有反复,但随着神臂城的陷落,泸州最终于至元十四年(1277)正式归属于元朝版图。统制一职,在北宋时期非定员,出兵征讨之时方选拔武将担任都统制,至南宋时期设统制以为常制,为统兵官。墓主人生于元至元二十一年(1284),宋人洪迈《容斋随笔》记载:“故圣人因是制礼,使男三十而娶,女二十而嫁。”根据古人的婚育规律,若以30年为一周期计算,其曾祖杨琇或生于南宋嘉泰年间(1201—1204)前后,南宋官宦平均寿命在64岁左右,杨琇大概生活于南宋嘉泰至咸淳五年(1201—1269)之间,则杨琇晚年时泸州正处于宋蒙战争的前沿。从逻辑上看,作为南宋抗蒙前线地区担任过重要将领的杨琇,其子孙在元朝却颇为显赫,其唯一的解释即杨琇或其子嗣归降蒙古,从此该家族入元。

杨宜中祖父为杨和,杨和妻子为徐氏与牛氏。《元史》查无此人,据墓志记载,杨和官职为“昭毅大将军福建等处征蛮副都元帅,悬带虎符,安庆路总管兼府尹”。元代武散官正三品中称昭毅大将军,而福建等处征蛮副都元帅,应当是至元十七年(1280)为应对福建漳州“陈吊眼之乱”而特设的职位,时任福建等处征蛮都元帅的是蒙古贵族完者都,杨和应当是其诸多副手之一。悬带虎符,是杨和作为副都元帅掌握兵权的象征。安庆路,为元至元十四年(1277)设,即今安徽省安庆市,路总管,在元代为正三品与从三品官,与达鲁花赤同为总管府之长官,主管一路政教农桑事务。而府尹一职,在元代为散府设官,府尹和知府性质类似,为正四品。

杨宜中父亲为杨福,母亲为葛氏。其妻子为吕氏与吕静菴,有子五人,长子为杨鉴,妻为吕氏;次子为杨镛,妻为瓮吉剌氏;三子为杨镇,妻为畏兀儿氏;四子和五子为杨钧、杨铉,墓志并未记载其婚配,应当是墓主人去世时年纪尚幼。墓主人有女四人,長女嫁给畏兀儿人笃坚海牙,海牙为忠翊校尉漳州路龙岩县主簿。龙岩县,即今福建省龙岩市,县主簿在元代主管钱粮与捕盗事务,品阶较低;次女嫁给何瑀;三女嫁给吕天鼎;四女年纪尚幼,未婚配。墓主人有孙子四人,分别为赛罕、敏安、添丁、忙哥;孙女三人,分别为爱爱、庆庆、唐兀真。

(三)杨宜中家族由安庆府迁往德安府的原因

关于杨宜中家族由安庆府徙居德安府的原因,墓志给出的解释是墓主人“乐其土沃而俗厚也,遂置田宅居焉。”但据笔者钩深索隐,可知该现象的发生还蕴含着一定的深层动因。据康熙六十年(1721)《安庆府志》载:“成宗大德七年癸卯秋七月,安庆路大饥。”或许同年在安庆路发生的大规模饥荒才是导致杨宜中家族西越大别、定居江汉的真实原因。《元史》中记载:“成宗大德七年六月,瓮山等处看闸提领言:‘自闰五月二十九日始,昼夜雨不止,六月九日夜半,山水暴涨,漫流堤上,冲决水口。”这说的是华北平原北部的昌平白浮瓮山出现了洪涝灾害。《元史》又载同年五月,“济南、东昌、般阳、益都等路虫食麦。”蝗灾往往与旱灾相伴而生,这说明与江淮毗邻的山东地区出现了旱情。综上,大德七年各地自然灾害的根源应当是出于夏季风环流异常,导致北涝南旱,而此时杨宜中家族就近迁徙到人口相对稀疏、地势较高、依山傍水且具有一定经济基础的德安府便显得合理了。

(四)吕氏家族辨析

墓志载:“公始娶吕氏,继娶吕氏静菴,吕公之女也。男五人,长鉴,娶吕氏……次适吕天鼎。”可知杨氏家族与吕氏家族有联姻之亲,不仅墓主人杨宜中先后迎娶两位吕氏家族女子,其长子与次女也都分别与吕氏家族通婚。杨宜中于大德七年(1303)方徙居德安府,是年其已满19岁,按前述古人始聘之年,则杨宜中或早在安庆路时便和吕氏家族有通婚情况。无独有偶,据柯劭忞《新元史》记载,淮西安丰一带恰是南宋降将吕文焕家族的世居地。据《故宣慰嘉议吕公墓志铭》记载:“公讳师孟,字养浩,号浩叟,世居安丰路霍邱县。”吕师孟为吕文焕之侄,作为旁证,也可说明吕文焕家族源出安丰霍邱,与杨宜中家族为同乡。《南村辍耕录》亦记载:“文虎,吕文焕婿,安庆守臣,降于我者。”吕氏家族在淮西枝繁叶茂,许多宋元易代之际的军功家族都与其有密切的联系。综上,同杨宜中家族通婚的吕氏或为吕文焕家族的旁支,早在杨宜中迁居德安之前便与其有姻亲关系,随着大德七年安庆路大饥导致的移居,吕氏族人有一部分也同杨宜中家族定居德安府。

(五)墓志所反映的民族融合状况

墓志中多次出现元代少数民族姓氏和名字,分别为“瓮吉剌氏”“畏兀儿氏”“笃坚海牙”“赛罕”“敏安”“忙哥”“唐兀真”等。现对其进行简略考证:

“瓮吉剌”即“弘吉剌”之转音,弘吉剌为元代蒙古族部落,也可引申为氏族名称。《元史》载:“瓮吉剌部在上都东北应昌路。”应昌路即今内蒙古赤峰市克什克腾旗鲁王城遗址一带,为元代弘吉剌部驻牧地。弘吉剌部最初生活于黑龙江上游额尔古纳河,即今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岭西草原地带,后因成吉思汗将该地分封给弟弟拙赤·合撒儿,故将弘吉剌部按陈那颜改赐于西拉木伦河以南的应昌路。弘吉剌部自成吉思汗时代起便世代与蒙古“黄金家族”通婚。墓主人次子杨镛妻子即为弘吉剌氏,以南人身份与蒙古贵族通婚在元代极为少见,这反映出杨宜中家族在当时拥有较为显赫的地位。

“畏兀儿”即蒙古语对高昌回鹘的称呼,畏兀儿人起初分布于新疆天山南北。成吉思汗征伐西辽之时,高昌回鹘亦都护巴尔术阿尔忒的斤杀西辽监国、投靠蒙古,并于1211年成为成吉思汗义子、女婿;又如乃蛮塔阳汗臣子畏兀儿人塔塔尔统阿,在归降蒙古后,用畏兀儿文字(回鹘文字)帮助创立了蒙古文。随着元朝的统一,畏兀儿人被归入色目人范畴,他们逐渐进入并散居于中原各地,在元代历史舞台上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如猛将阿里海牙、著名政治家布鲁海牙、文学家廉希宪都是畏兀儿人。墓主人三子杨镇之妻及长女之夫笃坚海牙都是属于色目人的畏兀儿人。需注意的是,“海牙”(qaya)为典型的元代畏兀儿人名称,意为“岩石”,北京大学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助理教授付马认为“海牙”是畏兀人本民族名中的家族标识成分。

墓主人孙辈的名称,也多冠以少数民族语言,其中“赛罕”(saihan),为蒙古语“好、优”之意;“敏安”(mingan),蒙古语中指“千、千户”;元宪宗名为“蒙哥”,依据元代法律文献《通制条格》中“鼠儿年(按壬子岁,宪宗二年,1252年)抄数户计时分,忙哥皇帝也依那体例里教行有来”这一记载来看,元宪宗又可被称呼为“忙哥”,可见“忙哥”当可同“蒙哥”(mongke)通用,为蒙古语“永远、长生”之意。墓主人孙辈冠以蒙古族名称,一是由于父辈与各民族通婚带来的客观结果;二是蒙古语作为统治者所使用的语言,其影响力逐渐扩展到广大士绅阶层,因而受到墓主人家族的推崇。

墓主人幼孙女名为“唐兀真”,根据拉施特丁《史集》第一卷、第一分册《关于现今被称为蒙古的突厥诸部落》中记载:“有这样一种习俗:凡出生于这个部落的人,如果他是男人,就称为秃秃黑里台;如果是女性,则称为秃秃黑里真。阿勒赤—塔塔儿部落的,称为阿勒赤台和阿勒真;奎因—塔塔儿部落的,称为奎台和奎真;贴烈惕部落的,称为贴烈台和贴烈兀真。”由此可见,蒙古人以“真”称呼女性,在山西阳曲发现的史家庄帖木儿三塔铭文中,也将帖木儿的一位妻室名叫“忙几真”,印证了元代蒙古族称女性为“真”这一说法。但存疑的是“唐兀”一词,蒙古称西夏为“唐兀”“唐兀惕”“唐兀歹”,故而许多入元的西夏遗民仍自称“唐兀氏”。如发现于今河南濮阳的《唐兀公碑》,即介绍其先祖唐兀台由西夏故地逐渐内迁这一情况。据此推理,则“唐兀真”一名还有“西夏女性”这种解释。唐兀公后裔也改姓为杨,但杨宜中曾祖源出于南宋,当非一支。目前这一现象之缘由,还不得而知。

四、结语

杨宜中墓志铭的出土是当代鄂北地区考古史上的一次重大发现。墓志铭虽简短,却蕴含了家族沿革、官制、婚俗、民族融合、葬俗、书法、雕刻艺术等多方面信息,为研究宋元时期相关问题提供了宝贵的资料。可以说,杨宜中墓志铭是有元一代南人士绅阶层生活状态的一个缩影,其价值绝对不限于本文所提出并进行探讨的内容。

参考文献:

[1]庚音布.光绪德安府志[M].府署藏版,清光绪十四年(1888)官刻本.

[2][元]阿鲁图,脱脱.宋史[M].北京:中华书局,1985.

[3]余从新.安陆发现元杨宜中墓[J].江汉考古,1990(02):74-75.

[4]徐连达.中国官制大辞典[M].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010.

[5]洪迈撰,孔凡礼点校.容斋随笔[M].北京:中华书局,2005.

[6] 李娜.《全宋文》墓志所见南宋特定人群平均死亡年龄研究——以宗室、官宦、僧道、布衣群體的考察[D].云南民族大学,2018.

[7]宋濂.元史[M].北京:中华书局,1976.

[8]张金铣.元代路总管府的建立及其制度[J].中国史研究,2001(03):10.

[9]张楷.康熙六十年《安庆府志》[M].哈佛大学汉和图书馆珍藏.

[10]柯邵忞.新元史[M].天津退耕堂刻本,民国九年(1920).

[11]申万里.宋元之际的吕师孟及其家族初探[J].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02):123-130.

[12]陶宗仪.南村辍耕录[M].北京:中华书局,1959.

[13]周良霄.元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9.

[14]陈连开.中国民族史纲要[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9.

[15]付马.12-14世纪回鹘人名中的家族标识成分及其产生原因[J].民族研究,2019(05):81-93+141.

[16]拉施特撰;余大钧,周建奇译.史集[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7.

作者简介:

鲁志伟(1999—),男,汉族,湖北孝感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辽金史与北方民族史。

猜你喜欢
民族融合元代墓志铭
近四十年来国内辽金民族融合问题研究综述
民族融合视域下的元代民族诗人题画诗刍议
墓志铭也可以很幽默
墓志铭漫话
为何用“民族交融”替代“民族融合”?
墓志铭
《我的墓志铭》征文通知
王绎《写像秘诀》中的肖像画技法研究
从民族文化交流视角论元代蒙古族汉文创作的产生与发展
《雪霁里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