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乙慧
(山东省日照高新区中学,山东日照 276800)
核心素养是每一个学生都应当具备的思想品质,对于小学语文教学而言,核心素养主要表现为语言的构建以及提升、审美欣赏以及创新等,这些方面对于小学阶段学生的学习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对此,小学语文在教学的过程中,应当注重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为学生后续的语文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阅读是小学语文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内容,通过语文知识的学习,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在核心素养的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师应当与时俱进,顺应时代的发展,走在时代的前沿,不断地创新以及完善教学方式,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
核心素养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师逐渐意识到外阅读对学生综合素养提升的重要性,并在日常教育教学过程中尝试通过阅读教学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与核心素养。新课程标准中对小学生阅读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要想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势必要重视教学方式与方法,在提升小学生阅读量的同时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核心素养背景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创新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语文是学生在学习生涯当中非常重要的一门基础学科,并且语文的学习当中,主要是汉语为基础,而汉语是我国的通用语言。由此可以看出,语文学习的重要性。但是,由于很多教师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在教学期间忽略了学生对语文知识内涵的理解,导致学生的学习效果不佳、学习效率低下。在核心素养的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师能够有效解决这一问题,通过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进一步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加深学生对语文知识的理解,使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全面发展,具体来说就是现代化教育对学生所提出的要求,但是由于受到教材内容的约束,很多学生无法通过阅读教学来落实其全面发展。在核心素养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师可以通过阅读教学的构建解决这一问题。通过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帮助学生认识到全面发展的重要性,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展开阅读,延伸学生的知识面,拓展学生的视野,进一步落实学生的全面发展。
小学阶段的学生由于年级较小,对于新鲜事物以及趣味性较高的内容有着非常强烈的好奇心。对此,在核心素养的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师应当注重为学生构建新的语文阅读教学体系,让学生能够深刻地认识到文化传承重要性以及价值,这样小学生就能形成良好的学习观念,养成正确的学习习惯。
课堂教学是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核心素养背景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可通过多样化的教学形式、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手段、丰富有趣的教学语言,为学生构建活跃的课堂氛围,启发学生自主探究性学习,让学生的思维与智慧进行碰撞、知识与能力得以提升。
1.自主探究,增强教学趣味性
在核心素养的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师想要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应当在阅读教学当中,增加一些趣味性较高的元素以及资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学习积极性,让学生能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下进行学习,使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能够得到有效的提升。对此,小学语文教师在课堂的教学当中,可以通过游戏教学法,具体来说就是通过游戏活跃课堂氛围,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教师在教学中坚持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将课堂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教师在此期间进行引导,让学生能够积极自主地去问、去读、去做。例如,在学习《蝙蝠和雷达》这一篇文章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阅读教材当中的文章,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在学生阅读之后,在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的游戏。在开始游戏之前,教师先为学生分配文章当中的角色,让其进行台上表演,其他的学生在台下观看,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让学生能够进一步理解故事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当中,给学生提供表达的机会,展示学生优势。此外,小学语文教师可以将学生分为若干个学习小组,鼓励他们进行联想,在原本的基础上进行二次创作,对未来所发生的故事进行续编,通过这样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能动性,活跃课堂氛围,使课堂出现生机勃勃的现象,进一步促进课堂趣味性的提升。
2.设“问”生智,让学生“敢想、爱问、会问”
提问和推断可以帮助孩子主动思考与表达,教师要重视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培养学生做一个独立思考的人,鼓励学生在阅读中会思考,敢提问。教师需要从学生个体差异入手,因材施教,让爱提问、爱表达的学生表达得更加出色,让不爱思考与交流的学生学会独立思考并敢于表达自己的观点。如何在阅读教学中让学生勤于思考敢于表达呢?
首先,要营造一个平和的阅读环境,让学生在地位平等的氛围下进行阅读,尊重学生的思考与表达,激发起学生的交流欲望。教师可以创新提问方式,让学生都积极参与其中。例如,“设问法”,针对阅读文本中的某一精彩文段,让学生针对该文段的精彩之处提出自己的设问,在学生的若干问题中精选一二个学生问题,再由其他学生来作答,接着由提问者对答案进行点评。最后教师及时给予正面的启发式的综合评价,这样一个以学生为主的问答环节设计,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能够独立提出问题、乐于自主探究问题答案。通过这样的方式促进学生互动交流。彼此之间能够分享阅读体会与经验,让学生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对阅读文本进行深入的探究与理解,从而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再如,“不定向法”,在阅读中,教师可以向学生抛出几条推断,这些推断有可能是正确的,也有可能是错误的,让学生对教师所给的推断进行质疑。有些问题,答案是开放的,教师要改变传统教学模式下,答案唯一的固化思维,启发学生从不同视角对自己的观点进行深入探究,锻炼学生的思辨能力。
其次,让学生“会思善解”。即鼓励和引导学生善于提问主动思考并积极表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重视语言表达方式与引导技巧,要让学生从中获得启发,以此激发学生的阅读探究能力索。以课外阅读教学《狐狸分奶酪》一课为例,教师可以推荐学生阅读《狐狸与乌鸦》,教师可以让学生带着问题来展开课外阅读:狐狸以什么方法得到了乌鸦嘴里的肉?让学生就问题进行思考,并对狐狸成功获得肉之间失败的方式进行分析比较,从中整理出狐狸得到肉的原因。学生经过阅读文本,并根据问题对比狐狸为了得到乌鸦嘴里的肉而采用的办法,最终得出结论:在受到迷惑的情况下,相信了狐狸的谎话。最后教师要培养学生具备自主提问的能力,并尝试独立解决问题。针对没能独立完成的问题可以在小组中进行交流讨论,从而提升学生的问题探究能力,并且能够养成在语文阅读时一边阅读一边思考的习惯,从而有效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兴趣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小学生的阅读效果,在核心素养教育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利用兴趣引导学生展开阅读。读书生慧,有效的阅读需要教师传授阅读方法和策略,与学生共读,与学生互动。
在阅读教学当中,教师可以为学生营造一些真实的情境,让学生能够在真实的环境中感受知识点,抒发自己的情感,为学生带来感官上的刺激。对此,小学语文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中,应当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创设阅读情景,让学生能够在切实的环境当中,去思考、去想象,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落实新课改的要求,全面促进学生的发展。为了能够呈现出良好的教学情境,教师要选择合适的阅读素材,一个有启迪性的故事,能够引导学生深思其中的道理,能够对学生产生深远的影响,激发学生对阅读的兴趣,这正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作用与意义。小学语文教师在为学生讲解教材文章时,应当深入挖掘文章,找出文章当中所蕴含的自然美、艺术美等一系列的审美价值,在进行教学期间,重视挖掘教材中所蕴藏的美誉、素材以及美感因素等等,从而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
在小学阶段,很多阅读文本适合运用情境教学,教师可以在课上为学生呈现出相应的动画视频。生动形象的视频能够使学生的阅读兴趣高涨,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与阅读兴趣,让学生能够自主对问题进行探究与思考。在信息化技术的辅助下,调动小学生阅读的积极性同时强化学生的阅读体验感,在丰富学生自身情感的同时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从而有效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创设情景是培养学生审美感受的有效方式之一,小学语文教学中可以通过多媒体、PPT 等一系列的辅助教学工具,将阅读内容当中的情形、景象或者状态呈现出来,为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设计审美情景,使学生去感悟,抒发自己的情感,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例如,在教学《火烧云》这一篇文章时,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向学生展示火烧云当中的画面,给学生带来视觉上的冲击,让学生在切实的情境当中,能够感受火烧云的变幻莫测和千姿百态的美;之后再引入课文,向学生介绍火烧云,结合图片和影像,引导学生想象画面,感受火烧云的美,体悟人类生活与自然的密切关系;最后,让学生阅读教材文章,进一步了解火烧云的特点。这样的阅读教学设计,层层引导,步步深入,重点突出,省时高效。
对于小学生,阅读不仅仅是为了语文,它启蒙的是孩子一生。阅读不止是技能,更是素养,教师应协助学生学会自主阅读,学会终生阅读。由点及面,由浅入深,学会从文本阅读延伸到整本书阅读、主题阅读,由课内阅读迁移到课外阅读,全面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水平。
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拓展阅读阵地,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阅读实践活动。例如教师可以通过开展阅读评比展示活动,选出读书榜样,通过榜样的力量感召同学,营造阅读好学的班风;设立班级图书角,让优质的书籍资源流动起来,丰富学生的阅读视野,营造浓厚的阅读氛围。
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是课上教学的延续,能够使学生保持持续学习的状态,做好小学课外阅读教学能够有效培养学生对阅读的兴趣,培养其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对学生日后学习与成长产生深远的影响。课外阅读有利于丰富学生的语言表达方式与文化知识,从而对学生的沟通交流与待人接物产生积极的辅助,能够让学生有意识关注自身的言行举止是否得体,做好课外阅读教学工作能够促进学生综合素养提升,开拓学生的阅读视野。为此,在小学语文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及时更新教学理念与方式,根据学生的实际学情为学生引入课外阅读资源,在开阔学生阅读视野的同时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量,从而有效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阅读不仅仅局限于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课堂教学注重激趣,课内外联动关注语文素养。在教学实践中,可以通过“课前——课堂——课后”三阶段任务驱动学习方式,通过课前自主预习、课堂积极互动、课后拓展阅读,调动学生阅读的兴趣,引导学生在深度阅读过程中不断增加阅读的广度与厚度,生成学生独特、个性的思维模式和阅读素养。
阅读不能仅仅停留于校内,发生于课堂,更要让阅读成为一种习惯。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是课上教学的延伸,能够使学生保持持续学习的状态,做好小学课外阅读教学能够有效培养学生对阅读的兴趣,培养其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对学生日后学习与成长产生深远的影响。所以,阅读需要家校联合,课内外互促共生,在具体实践中,教师可以对家庭阅读进行有效的建议与指导,还可以协助组织家庭课外阅读小分队等活动,让课外阅读更加有趣,让家庭阅读更具普遍性。
综上所述,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想要有效提升学生的阅读效率,就应当注重教学方式的创新,与时俱进,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不断完善以及创新教学方式,落实素质教育的要求,在学生拥有基本阅读理解知识的基础上,对文章当中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以及情感有一个全面的认识,提高其语文学习的效率,为学生日后的语文学习垫定良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