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因工程学视角下长株潭新城人口流失风险识别及应对机制研究

2023-08-13 15:34柴凝任敏洁
中国管理信息化 2023年11期
关键词:应对机制

柴凝 任敏洁

[摘    要] 以长株潭新城为研究对象,综合采用田野调查、问卷调查、人因数据采集和统计分析等方法,把握长株潭新城人口发展现状,分析新城人口流失风险及影响因素,探索应对人口流失风险的长效机制。研究发现,长株潭新城人口流失风险大多处于较低的水平,有少数新城人口流失风险偏高,性别、年龄、婚姻、学历、户籍、健康状况、需求层级、环境满意度、迁入年限等因素与人口流失风险高度相关。

[关键词] 人因工程学;长株潭新城;人口流失风险;应对机制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2023. 11. 047

[中图分类号] F20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23)11- 0165- 04

0      引    言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城镇化步伐逐年加快。为满足城镇化的空间需求,新城规划与开发如火如荼。部分地区新城规划过于超前,忽略了对人口集聚能力的预判,致使空置率偏高,出现了有城无人、人口迁入后再度流失等现象,对地区可持续发展产生了消极影响[1]。中部崛起战略的实施,使我国中部地区在过去十多年间涌现了许多新城。由于区域经济发展差距,人口从中部地区流入东部地区的态势仍然持续,致使中部地区新城面临人口流失风险[2],长株潭城市群便是一个典型案例。作为国家两型社会示范区,长株潭自2008年起规划开发了多座新城,在扩充城市发展空间的同时,承接东部地区部分产业职能,提升了新城对人口的虹吸能力,但与东南沿海地区相比仍存在一定差距,已迁入人口仍面临流失风险。人口迁入新城后的安居问题,是新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3]。对人口流失风险的有效识别,有利于把握新城人口动态,并积极制定相关政策加以应对,防止人口流失现象蔓延,促进长株潭地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1     长株潭新城人口发展现状及问题

1.1   新城人口发展现状

长株潭城市群在近中期(2008—2015年)重点开发了五大示范新区,内含长沙高新、长沙金洲、益阳高新、常德德山、株洲云龙、株洲清水塘、长沙暮云、湘潭昭山、湘潭易家湾、湘潭九华、株洲天元、湘潭易俗河、岳阳湘阴、岳阳汨罗、岳阳经开区、城陵矶临港产业新区等16座新城。根据2016—2020年人口统计数据,长沙高新新城、长沙暮云新城、岳阳经开区新城、益阳高新新城、株洲天元新城和城陵矶临港产业新城人口增长显著,长沙金洲新城、湘潭易俗河新城出现了人口流失情况,其他新城人口虽未大幅锐减,但人口迁入情况并不乐观。对长株潭16个新城近2 000名居民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大多数受访者有较为强烈的定居意愿;益阳高新新城、湘潭易家湾新城、株洲天元新城、湘潭易俗河新城、湘潭昭山新城、株洲清水塘新城、岳阳湘阴新城和湘潭九华新城无定居意愿受访者的比例较高,居民整体定居意愿偏弱。这部分未定居受访居民均为流动人口,其较弱的定居意愿会增加人口流失风险。

1.2   新城人口发展现存问题

第一,人口增长缓慢。长株潭新城在2016至2020年间人口增速總体缓慢,部分新城人口出现了负增长,人口导入情况总体并不乐观,迁入新城的人口仍有迁出的风险。第二,城镇化进程缓慢。长株潭新城大多仍处于工业化初、中期阶段,产业规模经济效应不强,对人口的集聚能力偏弱,城镇化进程相对缓慢。第三,新城建设超前。长株潭部分新城存在空间过度扩张现象,未遵照城市空间发展时序,将导致有城无业、有城无人。第四,常住人口定居意愿弱。未定居且无定居意向的常住人口平均占比在40%以上,人口流失概率较大。一定规模的人口是城市发展的重要基础,是产业发展的劳动力供给保障,上述问题的存在将成为长株潭新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阻力。

2      新城人口流失风险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2.1   新城人口流失风险分析

在日常生活中,个体为满足需求而触发了不同类型的空间行为事件[4]。通过这些行为事件,个体需求若得到满足,在某行为事件过程中将产生积极情绪,反之则产生消极情绪。积极情绪使居民外迁风险降低,而消极情绪则可能增加该风险。通过ErgoLAB人因数据采集系统,提取实验对象群体行为事件中的行为数据和心理数据,客观获取实验对象的真实情绪,进而评估人口流失风险。

行为数据包括具体事件、事件持续时间和事件发生频率等。根据需求层级理论可将具体事件划分为:满足生存需求的事件、满足归属需求的事件、满足成长需求事件三种类型。生理数据包括皮电反应(GSR)、心率变异性(HRV)、呼吸(R)和眼动追踪测定,各指标解释说明如下:(1)皮电反应(GSR):0=平稳(行为事件过程中皮电反应值在2个单位μs以内波动);1=不平稳(行为事件过程中皮电反应值在2个单位μs以上波动);(2) 心率变异性(HRV):0=平稳(行为事件过程中在正常值102~180毫秒之间波动);1=不平稳(行为事件过程中超出正常值102~180毫秒范围以外波动);(3) 呼吸(R):0=平稳(行为事件过程中在正常值16~20次/分以内);1=不平稳(行为事件过程中在正常值16~20次/分以外);(4)眼动追踪测定结果:0=注意力集中(眼动追踪成像核密度较为集中,核心关注点清晰);1=注意力不集中(眼动追踪成像核密度较为分散,核心关注点模糊)。人口外溢风险程度具体设定为:0=风险很低(4个生理数据测试结果为0);1=风险较低(4个生理数据测试结果为1);2=风险较高(4个生理数据测试结果为2);3=风险很高(4个生理数据测试结果为3~4)。

通过实验测定发现,长株潭16座新城中,湘潭易俗河新城、岳阳湘阴新城的人口流失风险最高,而长沙高新、株洲天元两座新城的人口流失风险最低,其余新城也存在不同程度的人口流失风险(见图1)。

2.2   新城人口流失风险的影响因素分析

使用SPSS统计分析软件,构建以“人口流失风险”为因变量(y),个人特征(性别、年龄、学历、婚姻、职业、收入等)、所处家庭生命周期(形成期、扩展期、稳定期、收缩期、空巢期、解体期)、需求层级(生存/温饱层级、归属/小康层级、成长/富裕层级)、新城环境等为自变量(x)的多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模型计算过程如下:

J= 1,2,3,…,J (参照值);j=1,2,3,…,j(观察值);xk=x1,x2,…,xk(自变量);αj:观测项 j的常数;βjk= βj1, βj2,…,βjk (自变量系数)。

通过对模型的有效性分析,该模型的p值小于0.01,AIC与BIC值经多次检验比对结果最低,模型有效且最优,模型构建有一定意义,该最优模型的自变量经筛选后详见表1。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性别、年龄、婚姻、学历、户籍、健康状况、需求层级、环境满意度、迁入年限等因素对人口流失风险有统计学意义上的影响。具体而言,相比女性而言,男性人口有较低的流失风险;处于创业奋斗年龄的18~35岁的青年人口相比中老年有较高的流失风险;未婚人口的流失风险较高;本科及以上高学历群体流失风险较高;拥有城市户籍的人口相比农村户籍而言流失风险较低;身体健康的新城居民相对于亚健康及疾病缠身的居民流失风险较低;处于更高需求层级的居民流失风险更大;对新城人居环境满意度越高,新城人口的流失风险较小;相比新迁入居民而言,迁入3年以上的居民有相对较低的流失风险。掌握上述影响人口流失风险的因素,为进一步积极探索解决人口流失问题提供了实证基础。

3      新城人口流失风险的应对机制

第一,打造高度集聚的新城空间。通过调研发现,长株潭部分新城中心城区对周边的辐射带动能力弱,空间结构有待进一步优化。土地存量大,国土空间资源利用率较低。应着力构建主次有序、层级分明、结构清晰的新城空间,将土地存量空间向生产、生活、生态空间转化,打造集聚度高、相互嵌入的生产、生活、生态空间,以提升人口虹吸效应,化解新城人口流失风险。

第二,强化新城产业对人口的集聚能力。新城未来发展离不开产业与人才的有力支撑,以既有主导产业为基础,遵循经济集聚原则与规律,将文化、金融、互联网、大数据等关联性较强的产业进行有机融合,持续为主导产业提供服务的同时,增加第三、第四产业的占比,提升产业层级,吸引高新技术人才融入新城发展。

第三,通过政策引导降低人口流失风险。对18~35岁的青年创业、择业群体给予资金、政策、发展平台等方面的大力支持,减轻其生活压力,鼓励其定居新城;在就业、购房、福利等政策方面对未婚人口给予一定程度的倾斜,增加该群体的定居概率;为本科及以上高学历群体提供购房补贴、人才津贴、生活补助等经济资助,提高其定居新城的概率;在就业、医疗、子女入学等政策方面缩减城乡户籍群体间差异,促进农村户籍人口城镇化;强化医疗卫生保障体系,提升新城居民健康福祉;完善新城功能,打造满足不同需求层级的公共服务空间;综合提升新城社会治理能力,构建幸福、和諧、安康的社会氛围,提升新迁入居民的归属感、幸福感、获得感。

4      结束语

基于人因数据采集和计量分析方法,对长株潭新城人口流失风险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科学分析。研究发现,长株潭城市群部分新城人口流失风险较高,给新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带来了严峻挑战。建议从优化空间结构、提升产业对人口的集聚能力、制定人口安居相关政策等方面入手,应对人口流失风险,促进长株潭城市群新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主要参考文献

[1]柴凝,王雪,卢施聪.长株潭城市群新城人口导入现状问题及应对策略[J].中阿科技论坛(中英文),2022(8):40-44.

[2]王绍博,罗小龙.欠发达地区人口流动及其城镇化效应:以甘肃省为例[J].城市问题,2022(7):4-11.

[3]何炤华,杨菊华.安居还是寄居?不同户籍身份流动人口居住状况研究[J].人口研究,2013,37(6):17-34.

[4]向俊平,张述林.人的空间行为与公共秩序管理[J].人文地理,1998(3):69-73.

猜你喜欢
应对机制
专业技术人才流失现象的深入分析与有效应对之探索
构建政府网络舆情工作机制
欧盟“双反”问题及其法律性对策研究
构建普通高中校园突发事件应对机制的探究
自媒体环境下高校舆论危机事件应对机制分析
校园突发性暴力事件的应对机制研究
分析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面临的新问题及其法律应对机制
我国高校危机管理的应对机制探析
新旅游法实施对旅游企业的影响研究
卫生企业应对突发传染病机制的建立和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