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成盛
摘要:数学是小学阶段的基础学科,数学学习对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抽象能力有较高要求。核心素养视角下,教师在传授理论知识、开展习题训练、组织实践活动的过程中,要注重对学生思维品质和应用能力的培养。基于此,文章通过分析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和特征,提出了培养小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具体方法,以供参考。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数学;学生发展
在新課改背景下,教师应把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作为教学工作的重点内容。核心素养理念的提出使小学数学的课程内容、授课方式、教学目标等发生较大改变,完成由传统教育模式向素质教育的转变,对学生数学综合素养与优秀品格的形成具有积极影响。为了满足教育改革对学生提出的全新要求,教师需要积极创新教学方法,以他们的基本学情为依托,设计多元化的课堂活动,以达到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教育目的。
1 小学数学核心素养概述
1.1小学数学核心素养内涵
数学核心素养是对学生全面发展提出的一个综合性概念,教师以“立德树人”为基础教育目标,积极践行课程改革的具体内容,在传授理论知识和学习方法的同时关注学生的内在发展,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促进他们数学综合能力的提升,以此使其形成良好的学科核心素养。小学数学核心素养主要包括数学意识、形象思维、数据分析、运算能力等方面,包含现阶段小学生应具备的基本素养和知识技能。从本质上来说,数学核心素养在结构上是由能力和品格构成的,其中,能力包括推理、计算、数感等,品格包括语言、练习以及反思等。因此,教师的首要任务是深入研究核心素养的主要内容,将它们与教材中的重难点部分结合起来,利用信息技术为学生设计多元化的实践活动,将核心素养落实到实践中,提高数学教学的实效性,以此发展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
1.2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特征
1.2.1整体性
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完整的教学体系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关键。教师应提高对备课环节的重视程度,深度挖掘教材中的重点和难点部分,将课程标准和学生的基本学情结合在一起,设计有针对性的教学目标和课堂活动,帮助学生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促使其不断巩固所学内容。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是课堂活动的策划者和引领者,在规划具体的学习内容时,应综合考虑学生的学习能力、数学基础以及智力发育等多方面因素,将他们划分为不同的等级,制定个性化活动方案,带领学生由浅入深地展开学习,在不同难度问题的引导下帮助学生建立自信心,进一步凸显课程内容的整体性。通过优化教学设计的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将他们的注意力集中在课堂上,认真完成教师布置的各项任务,切实提升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实现能力与品格的共同发展。
1.2.2具体性
科学的教学目标是打造高效数学课堂的重要保障。教师在制定教学目标时应秉持具体性原则,围绕每节课的重难点知识组织实践活动,让学生知道具体的学习方向,使整个数学教学体系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和层次性。小学阶段的学生身体和心理发育尚未完全成熟,认知能力也不够高,对待较为抽象的数学知识常常出现无从下手的情况,很多学生不知道具体的学习方法和方向,无法在课堂中收获成就感和满足感,导致其逐渐丧失对该门课程的学习兴趣。而核心素养理念改变了这一现状。在核心素养指导下,学生能够明确日后的发展方向,摆脱传统学习理念的限制,借助丰富的实践活动提升知识应用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彰显数学核心素养的具体性。
1.2.3可操作性
学习数学的主要目的是使学生在深刻理解知识的同时,将其灵活应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中,增强他们的实践能力和思维意识,促进其数学综合素养的提升。基于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视角,教师在设计课堂活动时应意识到该理念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可操作性指的是实践活动的制定必须符合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年龄规律,让他们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利用所学数学知识顺利解决问题,体现数学学科的应用价值。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将数学问题转化为生活中常见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主动思考问题,充分培养其创新精神,提高其思维水平。由此可见,数学核心素养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教师从能力和品格两方面入手,结合教学内容设计多元化的课堂活动,能够激活学生的求知欲望,在实践中加强他们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与运用。
2 小学数学核心素养培养策略
2.1注重数感培养,形成数学意识
数感是指对数字符号的感知能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通过对现实生活的观察和思考,意识到数学和生活的关联性,对数学学科形成全新的认知,有利于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作为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应提高对数感培养的重视程度,为学生数学综合素养的提升做好铺垫。小学生受年龄因素的影响,天性活泼好动,对新鲜事物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在培养数感的过程中,教师可以结合他们的性格特点设计实践活动,这样不仅能够激发其学习兴趣的作用,利用新颖的事物将他们的注意力集中在课堂上,而且可以引导学生在实践中亲自体验数的形成与应用,逐渐转变对数学学科的看法,形成“亲近数学”的意识,进一步感受数学的魅力所在,使其以更加认真的态度对待后续的活动,提升学科核心素养。
需要注意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的数感,教师在设计课堂活动时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以他们的基本学情和新课标为依托,将日常生活中经常见到的事物融入课堂,使学生从感性和理性两个方面对理论知识形成全面的认知,以此提高数学教学的质量与效率。以人教版四年级上册《平行四边形和梯形》为例,教师在黑板上展示平行四边形的课件,播放生活中与它相关的真实图片,如小区门口的电动门、晾衣架的伸缩杆、商店门口的推拉门等,让学生初步感性地认知平行四边形。随后,教师提出思考问题:“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谈一谈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是由平行四边形构成的?”在自由讨论中,使学生意识到平行四边形具有不稳定性,之前学过的长方形和正方形都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在多媒体设备的辅助下有效培养了学生的数感,有利于其良好学习观念的塑造。
2.2树立空间观念,丰富形象思维
小学数学教材中包含大量的几何图形,对于身心发育尚未成熟的小学生而言,学习起来具有一定难度。其主要原因是他们缺乏一定的空间观念,日常学习中缺少针对性训练的机会,无法收到理想的教学效果。空间观念是数学核心素養中的一项关键内容,也是培养学生形象思维的重要保障。空间观念不是短时间内就能快速形成的,要求教师围绕学生的基本学情设计实践活动,从基础知识入手,让他们对方向和大小形成一定认知,并将此逐渐转移到几何图形的学习中。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视角观察几何图形,利用形象思维分析知识,使其逐步树立空间观念。另外,丰富的图形也能起到吸引学生注意力的作用,将他们的目光聚集在黑板上或者大屏幕上,跟随教师的思路对图形展开深入研究,为空间观念的形成奠定良好基础。
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对教育事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为摒弃原始教学模式的枯燥性和单一性,将课程内容以直观的方式呈现提供了技术支持。尤其是在介绍与几何相关的内容时,各种图形生动地展现在学生眼前,充分激活他们的形象思维,有利于他们空间观念的发展。以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观察物体(二)》为例,要求学生能够正确辨认从不同方位观察到的四个小立方体拼成的立体图形的形状和相对位置。教师拿出提前准备好的文具盒,利用投影将其清晰地呈现在学生眼前,引导他们通过观察指出它的前面、右面和上面,并说出不同面对应的形状,在本子上画出看到的图形。从身边熟悉的事物入手,使学生对数学产生亲切感,同时引出本课主题。然后观看大屏幕上的立体图形,要求学生说出它是由几个小正方体组成的,并尝试亲自搭建整个立体图形。借助实践活动有效丰富学生的形象思维,有利于对学生空间观念的培养。
2.3强化数据意识,发展分析观念
数学学科具有工具性和规律性的特点,重点研究数量关系变化以及几何图形的性质等内容。但是小学阶段的学生认知能力有限,思考问题时以形象思维为主,要想快速掌握某一客观规律,教师可以引导他们自行搜集相关数据,通过观察与分析得出最终结论。由此可见,强化学生的数据意识是培养其数学核心素养的重要工作内容,这不仅可以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达到深化知识理解的目的,而且有助于其数学综合能力的提升。为了让学生更加全面地掌握相关内容,教师可以组织合作探究活动,将班级学生划分为若干小组,针对同一问题进行研究,根据具体情境统计数据,分析数据之间的内在关系,以此加深对它们的客观印象。在小组合作中,每个人都有发言的机会,可以针对数据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经过交流与讨论形成最终的答案。
2.4组织估算速算,提高计算水平
计算能力是数学核心素养中不可忽视的一个部分,也是每位小学生都应具备的基本技能,能够帮助他们高效地解决具体问题,对未来长远的学习有着重要影响。估算的实用性很强,不局限于书面例题的估算,在日常生活中利用估算的地方也有很多,能够拉近数学知识和现实生活的关系,使学生通过实践活动强化对课程内容的理解与应用,提升运算能力的同时实现数学核心素养的发展。因此,教师应提高对估算和速算的重视程度,积极组织相应的课堂活动,以多元化的方式呈现,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使其主动参与实践,利用所学内容进行计算,并按照教师的具体要求确定估算还是速算,利用针对性方法提高自身的运算水平,从而进一步掌握计算公式和相关法则,为数学核心素养的提升打下坚实基础。
综上所述,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对其日后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师应积极创新教学手段,摒弃传统教学中的不足之处,有计划、有目的地带领学生深入探究理论知识,并组织相应的课堂活动,使他们在实践中深化对数学知识的理解,提高思维品质,促进品格和能力的全面提升,以此实现发展数学核心素养的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汤凤元.小学数学课堂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途径[J].第二课堂(D),2022(12):35.
[2]何浩.核心素养视角下如何开展小学数学教学的思考[J].家长,2022(34):76-78.
[3]刘翔.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J].天津教育,2022(34):4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