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燕坤
摘要: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为了让学生尽快地多认识一些汉字,迅速扫除读写障碍,尽快进入阅读与写作。低年级学生必须将识字与培养读写兴趣紧密地结合起来,只有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学生才会自觉地、主动地去读,去学,才能引领学生成功地跨入读写的第一步。
关键词:识字、读写、兴趣
正文: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规定: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1-2年级的教学重点。第一学段,要认识常用汉字1600-1800个,其中800-1000个会写。这一安排,体现课标认写分开,多识少写的原则。其目的,就是为了让学生尽快地多认识一些汉字,迅速扫除读写障碍,尽快进入阅读与写作。因此,除了采用多种形式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外, 将识字与培养读写兴趣紧密地结合起来是很有必要的。因为培养学生的读写不但为学生提供了与生字“反复见面”的机会,还增加了学生的信息量,发展了思维,大大提高了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学生才会自觉地、主动地去读,去学,才能引领学生成功地跨入读写的第一步。
一、创设情景,让学生全方位识字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识字教学要将儿童熟识的语言因素作为主要材料,同时充分利用儿童的生活经验,注意教给识字方法, 力求识用结合, 运用多种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景。”
1、课堂教给学生多种识字的方法。(1)借助拼音识字。在学生认识了拼音后,充分利用实验教材全文注音的优点,让学生借助拼音反复地朗读课文,认识生字,在学生反复认读的时候,不但认识了生字,还潜移默化地渗透了生字的运用。(2)利用熟字加一加、减一减、换一换识字。
2、充分利用教室、校园文化资源引导学生识字。如教室里的学习园地、黑板报、布告栏等都可以成为学生认字的天地。另外校园里的告示牌、橱窗里的标语也可以引导学生成为他们识字的天地。每天可引导学生认一认,读一读,让学生在认读中认识了字,还明确了校园里的一些规定,一举两得。
二、以趣为径,让学生识读结合
小学低年级的阅读重在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在阅读中积累词语, 通过阅读在语言环境中进一步识字,做到识中有读,读中识字。因此,我充分利用多种形式来激发阅读的兴趣。让学生做到字不离词,词不离句。
1、在学生认读生字后,每节语文课前的5 分钟让学生对学过的任意一个生字組词,并用这个词说一句话。
2、吟诵儿歌、古诗、美文。
小学生不正处于记忆的黄金时期,而儿歌、古诗词和一些美文又都是极富韵律,读起来琅琅上口,所以每周我都挑选一些古诗,儿歌、美文,由易到难,指导学生朗读、背诵。
3、安排时间让学生阅读订阅的《小学生语文报》和课外书。在阅读中让学生养成圈圈画画的习惯,即把认识的字圈一圈,不认识的字画一画,借助拼音读一读,每周布置课外阅读作业,每月定期交流读过的好书,由老师登记书名,记录字数。
三、悉心指导,助学生从说到写
学生在积累了一定的词语和句子后,我开始指导学生写话,从说到写,逐步过度。
1、刚开始时,教师每周精选内容让学生摘抄、听记。
摘抄、听记要求字迹工整,无错别字,标点符号正确。
2、图文结合,学习写话。细心观察不难发现,低年级孩子对绘画兴味浓厚,不仅喜欢集各种画片,更喜欢涂涂抹抹。如何把学生对绘画的兴趣引到写的兴趣上呢?
我的做法是集图———说图———贴图———写图。 首先我们鼓励学生从废旧书报上、广告上剪取自己喜欢的图片,积累起来。每星期学生从中选取最美丽的一幅,仔细观察。自由读写课上,老师精心指导学生说出图意,然后小组交流,学生自由练习说图,老师巡回指导,最后贴图说话。当然也可以自己亲手画图写话,图文结合。
3、观察生活,学写日记。有了看图写话的积累,我们鼓励学生仔细观察生活中有趣、有意义的事,指导学生写日记。定期举行优秀“读写日记”展评,鼓励同学互相取长补短,共同进步。每学期期末,打开满满的一本日记,可以清晰地感受到学生的成长和进步。
四、开展竞赛,让学生兴趣盎然
为进一步巩固学生识字、读写的兴趣,更好地培养其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组织学生开展相应的竞赛,为学生提供展示自己才华的机会,从中体验成功的喜悦。我经常举办一些竞赛活动,使学生兴趣盎然。
(1)诗歌接力赛开展诗歌接力赛,以小组为单位开展竞赛,由学生主持,全班每个同学参与。看哪一小组掌握的诗歌最多,评选最佳小组。
(2)小小故事会开展讲故事比赛, 把看过的课外书中的故事讲一讲,评选出故事大王。
(3)小小展示台每周在教室的展示台中展示学生的优秀日记,一学期后进行统计,看谁的日记上展示台的次数最多,评选日记小能手,让学生观摩学习,不仅帮助学生巩固了写话兴趣,还激发了学生的成就感。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在教学实践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写作兴趣, 我还将不断探索、创新,让我们的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获取真正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