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背景下高职院校学生教育管理现状及创新路径研究

2023-08-11 09:29张暄和
科教导刊 2023年9期
关键词:创新路径互联网

张暄和

摘要 学生教育管理工作是高职院校培养专业技术型、应用型人才的重要前提,做好高职学生教育管理工作,既可增强学生的纪律性和自我约束力,又有助于提升高职院校的育人水平,对学生、院校都具有积极、重要的影响。文章基于互联网高速发展的背景,阐述了高职院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指出了新形势下创新的必要性,就转变传统教育管理理念、创新教育管理方式及完善教育管理方法展开研究分析。

关键词 互联网;学生教育管理;创新路径

中图分类号:G717文献标识码:ADOI:10.16400/j.cnki.kjdk.2023.9.044

1高职院校学生教育管理现状

1.1思想状况呈多元化发展趋势

马克思在《资本论》序言中指出:“现在的社会不是坚实的结晶体,而是一个能够变化并且經常处于变化过程中的有机体”[1]。社会思潮即社会意识的特殊运动形式,主要指在一定时期内,反映特定阶段、人群动态需求表现,具有历史性、区域性等6大特征。随着我国经济全球化的脚步愈加快速,中西方文化思想频繁交流与碰撞,促使我国逐步形成了多元化社会思潮,并呈现出特有的时代特征。当前开放的社会环境下,西方消费主义、后现代主义等越来越多样化的思想潮流涌入,如何引导学生端正思想,构建更为符合当下学生的教育管理框架是较大的挑战。大学正是当代青年建立健全三观,形成独立思想最为重要的时期,也是极易受西方价值观影响的时期。在此关键阶段,如学生思想建设不完善、价值观有偏差,形成错误的思想观念,会对日后的人生发展产生不良影响[2]。

1.2网络环境呈多样化发展态势

截至2022年6月,全国互联网普及率已达74.4%,网民规模超过10亿。我国互联网核心产业不断创新发展,QQ、微信、微博等信息化软件,成为大学生社交娱乐的主要载体,并深刻影响着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互联网的蓬勃发展对学生成长的影响有利有弊,积极作用主要体现于:①网络学习开拓新视野,提供更为便捷多样化的渠道;②网络交流提高了学生对外沟通交流的能力;③网络学习平台有利于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系统化、规范化;④互联网可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潜在的创造力;⑤互联网多元化的知识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消极影响在于:①多元化思想的传播导致学生主流思想淡薄;②网络不良信息的任意传播影响学生思想健康与心理健康;③网络的虚拟性导致大学生责任意识淡薄;④网络的隐蔽性弱化了学生的道德意识。对高职院校管理工作者来说,网络犹如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其方便快捷的形式突破了时间的空间限制,拉近了传播者与被传播者之间的距离,激发学生对未知事物学习的渴望,为高职院校学生教育管理拓展了新形式;另一方面大学生价值观体系尚未健全,网络的开放性、虚拟性和隐蔽性不利于不良信息的过滤[3],会导致部分自控力不足、道德和法律意识薄弱的学生沉迷互联网的虚拟世界,严重影响了其身心健康,这些都为高职院校学生教育管理带来了新的挑战。

1.3学生特点呈多样化

高职院校学生较综合类本科生而言入学门槛较低,综合素养总体偏弱,显著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几种:①学习主观能动性较弱;②自我约束力、控制力较低;③理论基础较为薄弱;④不善于使用网络平台学习或是学习积极性低;⑤对未来前景较为迷茫。学生自身普遍存在素质素养、知识基础、自主学习能力等差异,再加之地域性、生源性等结构影响,使得学生群体结构更为多元化。部分学生重视集体荣誉、乐于奉献,部分学生自我意识较强、组织观念淡薄,还有部分学生更注重于自我价值的实现。学生对待事物不同的价值判断,也增加了教育管理难度,对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提出了巨大的挑战。

2高职院校学生教育管理存在的问题

2.1管理理念较为单一

现如今,被动管理、问题式为主的传统教育管理理念显得较为落后单一,仅局限于单方面管理学生,未在基于尊重学生客观主体的前提下给予人文关怀。管理者忽略了为学生服务的意识,导致学生产生逆反抗拒心理,影响学生对服务、团结意识等的正确认知。如何在尊重学生个性化、多样化发展的基础之上,创新传统的教育管理理念,培养具有独立思考能力的大学生对高职院校显得尤为重要。

2.2管理模式相对落后

科学、有效的教育管理是决定高职院校学生工作质量的前提。现阶段,大多数高校仍采用“管与被管”单一刻板的传统管理模式,未根据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做出调整,现行的管理模式呈现出相对滞后性。传统管理模式中,学生始终处于被动管理视角,缺少创新性、针对性及新问题的可预见性,忽略了学生自我管理的需求,限制了其自由发展的空间,也违背了素质教育所提倡的人本原则,管理效果达不到预期值。

2.3队伍结构不够优化

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开展有针对性的学生教育管理工作已引起了广泛的关注[4]。大学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学生可在确保完成课程的前提下,根据个人意愿合理安排时间。对自制力较强的学生来说,是提升自我管理能力的方式;对于意志力较弱的学生,则需要辅导员、班主任、教育管理老师进行相应的引导和帮助。目前部分院校相对重视教学层面的队伍建设,忽视了学生教育管理队伍建设,相应的管理措施还不完善,存在亟待解决的问题,如:高校学生教育管理机制不够健全、缺乏一支高效的学生教育管理队伍等。

3高职院校学生教育管理的创新路径

3.1坚持以生为本,转变传统管理理念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5]教育乃国之根本,其管理理念的更新是高职院校改革与发展的“发动机”,更是国家教育深化改革的“先行官”。

一是充分尊重学生,树立以生为主的教育观。高职院校应树立科学的管理理念,坚持“以生为本”,学生不仅是教师管理工作的主要对象,也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部分。教育工作者应认真履行自身职责,在日常教育中潜移默化地引导学生思想,为其成长成才提供指导,同时结合学生个性化地发展需要,为其提供相应的展现平台,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提升其主观能动性。二是加强沟通协调,构建平等和谐的师生观。学生教育管理工作者要顺应新发展格局,不要一味地拘泥于灌输式教育,而是要充分理解学生,建立多样化的高效沟通方式,形成开放、平等、互助的师生关系。在教育管理开展过程中,教师应积极鼓励学生主动学习理论知识、探索专业知识;在日常生活中,要多倾听学生的想法,多从学生的角度出发为他们保驾护航。三是坚持全面发展,促进综合素养的提升。教育管理工作者在履行自身职责的基本要求之上,应多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与日常需求,多关心学生自身个性化发展,鼓励他们多参与学生会、社团等活动,为学生营造自然轻松的校园文化氛围,并引导他们逐步改变以往抵触管理的心态,积极主动参与自我管理。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与健康积极向上的心态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前提,也是切实提高学生教育管理质量的有效举措之一。

3.2推进实践教育,创新教育管理方式

随着数字化发展的不断深入,高职院校应坚持同时代与时俱进,不断完善教育管理体系,保持教育的先进性。教育管理理念的革新是高职院校开展创新教育管理形式的先导,而管理方式是新理念最生动的表现。

一是搭建个性管理平台,培养学生自我管理意识。高职院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应以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意识作为切入点,积极搭建多元化平台让学生逐步成长。学生会、社团是学生自主参与实践活动的重要载体,也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桥梁。相关负责人可在遵循学生个性化发展的基础上适当创新,让学生多学习制度文件,积极出谋划策,参与社团管理。一方面有助于提升学生的自我思考能力,另一方面也让学生了解了自身应履行的责任与义务,有效提高了原则意识,有助于推动学生自我意识的培养。二是鼓励学生参与服务活动,培育青年社会责任意识。高职院校作为培养高技能人才的摇篮,应积极将素质教育有机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教育管理工作者应多鼓励学生参加校园及社会公益活动,让学生在志愿服务中感悟奉献精神,增强他们的服务意识与社会责任意识。这样既能推动了教育纵深发展,有效提高了教育的全覆盖性,又可提升学生管理工作的质量。三是加强信息化建设,拓展教育新形式。信息化的教育管理形式有利于拓展学生接受教育的途径、丰富主题教育形式、提高教师教育管理效率,全面推进教育管理现代化进程。信息化与思想政治教育应充分结合,提供新载体,通过精准数据汇总来掌握学生思想动态,提高思想政治素养;信息化与日常教育有机结合,利用微博、微信公众号平台等载体普及诚信教育、安全教育等主题教育实现精准灌溉,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提升人格品质;学校可利用信息技术方便快捷的优势,建立信息管理系统采集校内翔实的数据,支撑高职院校高质量发展。

3.3完善管理制度,优化管理队伍结构

高职院校应不断改进和完善学生教育管理制度,统筹推进高质量学生教育管理队伍建设,实现教育管理工作环环相扣、层层推进的良好模式,提高管理工作的实效性,为社会培养全面发展的技术型人才。

一是科学有效的学生教育管理制度。高职院校应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基本原则,将先进的管理理念与本校实际情况有机结合,明确学校管理者的职权和职责,合理听取、充分尊重学生所提出的意见,确保制度的合理性、规范性和预见性。同时加强完善学生违法违纪制度、宿舍班级管理制度及社团管理制度等,合理的制度会让学生拥有归属感,让管理工作更具有活力。完善家校合作共育机制,激励家长发挥监護作用,加强各方的沟通交流。努力营造良好育人环境,体现人文关怀的特色,对于思想负担较重的学生需采取较为柔和的方式教育,如在校园内谈心谈话、下访学生宿舍等。二是提升教育管理队伍质量。学校教育管理队伍建设是高职院校持续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开展学生工作的基本保障。当前高职院校要尽力克服现有队伍知识结构单一、素质能力不足等问题,积极建设一支专业能力强、政治素养高的学工队伍。根据实际情况,构建多层次、多方位的管理体系,明确分配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创业、日常管理等工作,使得学生管理工作进一步精细化、人性化、标准化。三是实施科技教育阵线。当前高校需适应互联网时代的生产力发展,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搭建管理平台,通过实时关注学生的学习进度、日常生活等情况实施合理的教育管理;加快推进“一站式”学生社区,充分利用数字信息、智能平台等科学研判学生的成长规律和发展需求,打造数字化育人阵地。线下举办“班长训练营”等交流学习班,线上建立学生论坛、网络图书馆等交流平台,让学生干部适当发表个人观点,在不断的汲取总结中形成有利于促进班级进步的管理模式。将线上线下教育有机结合,不断提高整体教育管理工作的效率。

4结语

科技更迭进步的时代,我们要基于高职院校学生结构多元化的特点,严谨科学地分析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现状及所面临的问题。秉承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夯实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基础,转变传统思维、创新工作方式、提升队伍质量,推动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纵深发展。

参考文献

[1]邹广文.论文化活动的目的性指向[J].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6):24-27.

[2]王秋悦.新时代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创新思路探索与研究[J].大众文艺,2022(20):192-194.

[3]唐邦勋.论网络时代高职思想政治教育的问题与对策[J].当代职业教育,2012(6):92-93,91.

[4]万爽.浅谈当前如何做好高校班主任工作[J].理论观察,2013(12): 170-171.

[5]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EB/OL]. (2022-10-25) .http://www.gov.cn/gongbao/ content/2022/content_5722378.htm.

猜你喜欢
创新路径互联网
极致新闻:回归受众本位的创新路径
以网络为载体的政府管理模式创新路径分析
新形势下高校安全稳定工作创新路径研究
“互联网+”环境之下的著作权保护
“互联网+”对传统图书出版的影响和推动作用
从“数据新闻”看当前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生态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实施
地方广电媒体融合发展中的困境和出路
以高品质对农节目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