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春月 张彩莹 惠丰立
摘要 研究生的论文撰写能力和水平直接反映了研究生的科研能力,影响研究生的培养质量。文章基于生物学实验性学科的特点,分析了目前生物学相关专业研究生论文撰写存在的问题及其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四条研究生论文撰写能力提升策略。加强对研究生实验操作技能训练,开展文献阅读能力提升训练,开设专门的论文写作指导课程,完善导师管理制度增强导师责任意识,真正实现从研究生、导师,到培养单位的三方联动,提高研究生的论文撰写能力,从而提高研究生的培养质量。
关键词 生物学学科特点;论文撰写能力;研究生培养质量;提升策略
中图分类号:G643文献标识码:ADOI:10.16400/j.cnki.kjdk.2023.9.016
近年来,在全国范围内,硕士研究生的招生规模逐年递增,随之而来的是研究生培养规模扩大与培养质量之间不平衡的问题[1]。研究生教育作为国家高层次人才培养的重要手段之一,直接为社会主义强国建设提供专门的高层次人才,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国家的科技创新核心竞争力,甚至是国家未来的综合国力[2]。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是促进我国研究生教育事业持续、健康和稳定发展的根本需求。撰写科研论文是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的重要环节,研究生的论文撰写是高质量研究成果产出的重要途径,其论文撰写能力不仅是其个人科研创新能力的体现,也是培养单位培养能力和管理水平的体现,客观上反映了研究生的培养质量[3]。本文将针对研究生论文撰写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进行分析,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相应的论文撰写水平提升策略,从而为高校提高研究生的培养质量提供参考。
1生物学的学科特点
生物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类学科,该学科揭示了人类是如何认识自然现象,如何通过实验手段进行生命本质的探究,并结合独特的思维方式对自然规律进行总结[4]。自然现象的探究经历了从现象观察到本质领悟并揭示规律的过程,体现了由点到面,由量变到质变,由现象到本质,由定性到定量的科学探究过程。这一过程中无不渗透着生物实验的方法论,大量自然现象的揭示,自然规律的总结都是通过实验探究来实现的[5]。许多生物问题本身就是实验研究的课题,我们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实验研究是生物学学科的灵魂,没有实验探究,就没有生物学。一直以来,在国际上,生物学始终是科学界的研究热点之一,并部分代表了高精尖的科学技术本身及发展方向,生物学学科的形成和发展是一个由实践到理论,再由理论指导实践的过程。
生物学相关知识是建立在大量研究者实验结果的基础上,对自然现象进行揭示,对自然规律进行总结和运用。通过不断的实验研究进行证实、完善和修正,逐渐证明其结论的科学性和真实性。基于生物学的学科特点,延伸出了生物学学科的核心素养[6],分别是培养学生的生命观念,运用科学思维开展科学探究,从而肩负相应的社会责任,这直接为生物学人才确立了培养目标和宗旨,而对于生物学专业的研究生而言,该学科素养侧面规范了研究生的培养质量标准,研究生在毕业时需要养成该学科素养,才能视为达到培养目标。提高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必须以生物学的学科特点为根基,进行专业素养的养成训练,这其中就包括对研究生论文撰写能力的训练与提升。
2研究生论文写作能力不足的原因
近些年,我国研究生招生规模不断扩大,研究生的实验探究和论文写作水平总体在提升,而实践过程中,我们也看到了部分研究生写作能力不足,水平不高,少量研究生撰写论文的能力严重欠缺。研究生作为我国未来科学研究的主力军,论文写作是其必备技能之一。纵观目前部分研究生论文撰写能力不足的问题,分析主要有以下影响因素:
2.1实验操作技能不强
生物学是一门实验性学科,很多研究生在成为研究生之前,很少真正接触到实验,缺乏实验熏陶,动手能力不足,眼高手低,专业操作技能不强,做起实验来缺乏严谨性和科学规范性,一些在本科生阶段就应该掌握的实验技能却没有掌握,由此在研究生阶段的日常科研工作中导致挫败感,直接影响研究生对实验探究的积极性。由于实验技能的缺乏,学生常常陷入做重复性、低效率工作的死循环中,浪费大量的时间,导致整个实验过程加长,在还没有完成实验,或者对实验的理解还不够全面透彻的时候,就要迎来毕业季,最后没有足够的时间撰写学术论文和毕业论文,在这个过程中也把最初对科研的那份热爱之情消耗殆尽,仓促完成的论文,漏洞百出,质量不高,甚至有些同学不惜冒着学术不端的风险,通过不正当手段获取论文,最终给自己、导师和培养单位造成恶劣影响。
2.2学术语言应用不规范,文字编辑能力不足
学术论文是以科学实验结果为支撑,进行科学、专业和规范的整理,然而在实践中发现部分同学递交的论文存在学术语言不规范,没有依据实验结果进行表述,文字编辑能力差,格式混乱,文献随意引用等乱象。作为专业性很强的生物学而言,许多生物现象和学术名称有其专门的学术术语,然而经常会有用口头语,甚至是一些自创的语言出现在论文中,造成论文表述不清楚或歧义。还有些学术论文,未根据客观的实验结果下结论,随意夸大其词,逻辑混乱,分不清什么是结果,什么是结论,什么又是推论,往往把没有实验数据支撑的推论作为结果或结论来阐述,严重降低了论文的科研价值和参考意义。近些年通过评审研究生论文,笔者还发现,很多学生的论文编辑能力严重不足,表现在递交的论文格式不规范,不能按照格式规范进行论文整理,尤其是整理表格和图片的技能较差,递交的论文只是草稿,格式规范问题直接反映了研究生整理论文的基本素养,不容小觑。其中,值得一提的是对文献的不规范引用,以上这些问题严重影响论文质量,直接降低了研究生的培养质量。
2.3文献阅读能力不足
生物学具有前沿性、先进性、高端性和热门性的特点,从事生物学相关专业的研究和学习,学会阅读文献是成为一名合格研究生的必要前提,也是顺利出色完成实验的重要保障。很多研究生的文献阅读能力不足,表现在不会快速筛选出对自己实验工作有启发和指导意义的文献,不会快速读懂文献,以及文献阅读数量严重不足。读文献的过程就像盲人摸象,对文献的理解似懂非懂,这就失去了读文献的真正意义。对文献的错误解读,可能还会对个人的实验过程产生误导。目前,许多前沿性的研究结果发表在权威学术杂志上基本都是以英文的形式呈现的,面对大量非母语的文献,在阅读中语言障碍成为最大的问题,很多同学不愿意主动阅读外文文献,甚至有些同学排斥读外文文献,导致文献阅读数量严重不足,当实验中遇到问题时,不寻求通过阅读文献这种直接有效的方法来解决,被动等待导师的指导,或者干脆放弃实验。另外,由于文献阅读数量的不足,导致对科学前沿缺乏了解,使得实验的创新性和学术影响力下降。这些存在于文献阅读中的问题,不仅影响实验的顺利开展,更是影響学术论文和毕业论文的撰写质量,从而影响研究生的培养质量。
2.4缺乏逻辑性,总结概括能力不足
一篇完整的研究性学术论文应包括题目、摘要、前言、材料与方法、结果与分析、结论与讨论、参考文献等。部分学生从入学一开始就没有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不知道为什么读研究生,缺乏主动性、创新精神和实验探究的动力。加之文献阅读能力不足,实验操作技能较差,在撰写论文阶段,感觉无从下手,勉强拼凑,分不清论文每一部分的撰写要点,甚至不清楚如何描述实验方法,如何撰写实验结果,最后怎样得出结论,把科研论文的不同模块混为一谈,论文完全丧失学术参考价值。在撰写实验结果时,不能很好地按照实验规律的内在逻辑逐一呈现,导致论文的逻辑混乱。摘要是对全文的高度概括和总结,由于部分学生的总结概括能力不足,摘要的撰写散乱无章,不知所云,更有甚者是把论文中的某一段直接复制粘贴作为摘要。对于结论部分未基于实验结果客观得出结论,很多推测性的语言作为结论呈现,夸大其词。可见要完成一篇出色的学术论文,学生的逻辑表达能力、文字编辑能力和总结概括能力缺一不可。
2.5导师指导不到位
培养高质量的研究生,离不开导师科学规范、耐心细致的指导。现实中往往会出现导师指导不到位的现象,表现在少量导师个人科研能力不足,无法进行科学规范的指导,还有一些导师身兼数职,分身乏术,没有时间和精力指导。另有一些导师采用“放养式”的指导,学生不找导师,导师就不过问,不及时与研究生开展学术讨论,甚至对研究生写出的论文不阅读不修改,或者只交由实验室的其他学生简单修改,没有对学生的写作进行科学规范的指导,学生遇到问题时也不予帮助解决,这种“放养式”的导师,最终会导致少量自学能力强的学生,通过自学解决问题,并掌握相关技能,而多数学生最终无法高质量地完成实验和学术论文,这类导师失职的现象总有发生,严重影响了研究生论文撰写能力的提高和研究生的培养质量。
3提升研究生写作水平的策略
3.1加强实验操作技能训练
对于新入学的研究生,开展有针对性的实验操作技能培训,包括规范使用实验仪器,科学地进行定量和定性的实验研究,准确记录实验过程和实验结果,及时进行实验总结和反思[7]。实验技能培训期间,要制订严格的考核制度,在确保学生掌握了必要的实验技能之后,再开展具体的实验研究工作,对没有掌握的实验技能要进行强化训练确保每一位学生在具备了专业操作技能之后,再开展相关实验研究。这样能避免学生因为基本实验操作不熟练而犯低級错误,避免浪费时间和实验材料的现象发生,为后期顺利开展探索性的实验研究奠定技术基础,同时为完成高质量的论文提供实验技能方面的保障。
3.2加强文献阅读能力的训练
文献阅读能力是每一位研究生必备的基本技能。研究生如何快速准确地检索到对本人实验有参考价值的高质量文献并进行有效阅读,真正读懂文献,并做到学以致用是其后期顺利开展生物学相关研究的前提和突破口[8]。一方面,研究生培养单位可以开设专门的文献检索和文献阅读培训课程,举办文献检索阅读的讲座或比赛活动,讲授文献阅读的方法和技巧,强调文献阅读的重要性,要求所有研究生积极广泛参与,把文献阅读能力纳入研究生的学业考核中,设计不同形式的文献阅读考核办法,确保更多的研究生掌握该项技能。另一方面,作为导师,定期挑选一些文献,有针对性地进行示范引导和讲解,通过对文献的讲解和总结归纳让学生掌握阅读文献的技巧,多数情况下,完整地通读论文并不是必需的,对于研究性论文,题目是对论文的高度概括,首先通过阅读题目了解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从而筛选出对自己实验有参考意义的论文,其次通过摘要基本了解论文所呈现的相关实验的研究背景、方法、结果、结论和意义,在此基础上根据自己的实验特点和需求,有选择性地阅读其中的某一部分即可,也就是教会研究生首先掌握筛选文献的技能,其次是快速地进行有效阅读。通过精读文献,还能让研究生明白不同学术论文的学术构架、内在逻辑以及表达方式,比如通过什么样的图或表格清晰地呈现实验结果,如何描述实验现象,并根据现象科学准确地给出实验论断,对将来规范实验过程,整理实验结果,提高创新性等都有重要意义。由此可见,带领和鼓励研究生大量地阅读文献,帮助研究生提高其文献阅读能力,能为将来研究生顺利开展实验并撰写高质量的学术论文提供模范参照和技术保障。
3.3开设专门的论文写作指导课程
学术论文不同于文学作品,论文内容是基于实验结果,进一步对实验数据进行整理,归纳实验现象,借助图片、表格或饰品进行实验现象和实验结果的呈现。首先要求在内容表述上要有很强的科学性、逻辑性和专业性。除了对内容的要求,学术论文还要求有严格的论文格式和语言规范的要求。研究生培养单位应选拔有经验的教师开设学术论文写作指导课程,对论文中涉及的每一部分,包括题目、摘要、引言、材料与方法,结果与结论,讨论及参考文献,进行逐一解读,使学生了解学术论文的基本结构,基本格式要求,核心内容和内涵,明确每一部分应包含的主要内容,并能运用规范的、专业的学术语言进行表达,真正做到逻辑清晰、语言准确、格式规范。平时加强训练,建立论文撰写能力考核制度,把质量较差或较优秀的论文进行对比解读,使研究生从心理上重视论文撰写的重要性,从行动上实践和强化规范论文的撰写过程,从而提升论文撰写能力和水平。同时研究生培养单位还可以邀请资深学术论文编辑,开展论文写作的培训讲座,把研究生在校期间的论文写作能力纳入必修考核环节,以督促研究生真正掌握该项技能,从而高质量地完成学术论文。
3.4完善导师管理制度,加强导师责任意识
研究生导师作为学生的第一责任人,在研究生的培养过程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教育和引导作用,导师能否很好地发挥其责任意识,积极主动参与研究生的选题、开题、中期检查和论文撰写的各个环节,是实现高质量研究生培养的重要前提,直接影响研究生科研能力的提升和学术论文的写作水平。作为研究生管理单位,应不断尝试提高研究生导师管理制度的激励机制,激发导师工作的积极性,加强导师自我责任意识的建立[9]。研究生培养单位还要注重加强导师队伍的内涵建设,确保每位导师要经历岗前培训,培训内容应包括师德师风、学术能力、指导水平、职业道德等方面,打破以往导师终身制的常态化刻板印象,建立导师资格退出机制,对不能参加培训,或培训后考核不合格的导师应予以劝退。建立优秀导师的奖励机制,发挥优秀研究生导师的示范引领作用,重视导师对研究生工作的过程性指导,导师应参与实验项目的选题、实验条件建设、实验开题、实验方法的确立、中期考核、实验结果的整理以及最后实验论文的撰写整个过程。确保在导师的全程参与指导下完成研究生的整个培养环节,建立导师的招生指标与研究生培养质量直接挂钩的机制,对于责任心不强、指导学生态度懈怠、学生论文不合格的导师,减少其招收学生的名额。特别在学生的论文撰写阶段,鼓励导师开展有针对性的论文撰写指导交流讲座,对往届优秀论文进行展示,不合格的论文进行原因剖析和纠错,让学生真正体会到导师的用心指导,从而顺利开展实验,并掌握撰写论文的基本技能和规范要求,能依据实验结果撰写出高质量的学术论文,进而提高研究生的培养质量。
4结束语
学术论文作为研究生研究结果的表达载体,如何科学规范地呈现在学术领域,是每一名研究生应学习和重视的问题。研究生的论文撰写能力不仅反映了研究生个人的科研能力,还反映了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高低。近几年,教育部不断通过各种手段加强对学术论文的监督和评价,其评价结果直接影响对研究生培养单位的考核和等级评价。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讲,学术论文质量将越来越多地影响甚至决定研究生培养质量,切实提高研究生论文撰写能力和水平勢在必行。本文以生物学专业为背景,剖析了目前该专业领域内研究生撰写学术论文中存在的问题及其背后的原因,同时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策略,最终通过研究生、导师和培养单位三方联动,建立全方位的研究生学术论文撰写能力提高体系,切实提高研究生的论文撰写能力,为培养高质量的研究生奠定基础。
基金项目:2021年河南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项目“地方应用型高校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评价及提升方法研究”(2021SJGLX231Y);南阳师范学院2022年研究生教育改革与质量提升工程项目“生物与医药专业硕士论文质量提升路径研究”(2022ZLGC07);2021年度教师教育课程改革课题研究项目“地方师范院校公费师范生‘分段—贯穿式’教育实习体系的构建与实践”(2021JSJY021)。
参考文献
[1]刘守义,董励.“考研热”背后的冷思考[J].教育与职业,2014(28): 24-30.
[2]时萍萍,胡姚刚.论文创作能力的影响因素及其提升策略——以地方高校管理类研究生为例[J].教育观察,2019,8(39):96-98.
[3]裴媛慧,田旭.研究生论文写作中常见问题分析[J].管理工程师, 2022,27(4):78-80.
[4]钟昌建,张育平.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视角下的概念建构[J].基础教育研究,2022(3):42-44.
[5]吕美静.结合生物学科特点引导学生提出问题[J].考试周刊,2007(40):123-124.
[6]肖洁,何英姿.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与美育关系的构建[J].中学生物教学,2022(17):4-6.
[7]赵彦,单广荣,于槐.通过实验提升硕士研究生毕业论文质量水平的研究[J].新校园(阅读), 2016(4):184-185.
[8]葛菲阳,伍光良.研究生论文写作中深层科学文化的缺失及培养对策[J].改革与开放, 2019(7):102-105.
[9]崔顺吉,曹伟青,薛玉娟.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保障体系建设[J].西部素质教育,2021,7(23):148-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