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慈清 李小英 李晗 管丽红
摘要 在信息化时代,在线课程是教育信息化发展的产物,在线课程为学习者带来诸多便利,高校如何将在线课程教学资源融入课堂教学来改善教学质量,是高校教师面临的一个课题。文章以课程组建设的精品在线开放课程为研究对象,分析了传统课堂教学的不足及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必要性。结合医学细胞生物学课程,对任务驱动式混合教学模式的教学设计、教学过程和教学效果进行了分析,旨在为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开展提供有益参考。
关键词 在线开放课程;任务驱动式教学;混合式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DOI:10.16400/j.cnki.kjdk.2023.7.015
在信息化时代,在线课程是教育信息化发展的产物,在线课程为学习者带来诸多便利,改变了传统教学只能在特定时间,特定地点开展的局限性,实现了学习者随时随地的学习。在线课程的发展从最初的精品课程到精品视频课程,再到精品资源共享课程以及精品在线开放课程,课程资源更加丰富,逐步实现了课程资源的大规模在线开放课(massiveopenonlinecourses,MOOC)。在信息化的教育背景下,高校如何将MOOC教学资源融合到课堂教学来改善教学质量,是高校教师面临的一个课题[1]。
当前学生获取知识不仅仅只局限于课堂和教材,优质的MOOC資源还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学习内容。传统教师一言堂的教学模式显然不适合当今大学的教学。高校教师应顺应时代发展,改变教学模式,充分利用信息化资源,将MOOC资源融入课堂教学中,这也为教师的课堂教学带来了挑战。在前期的课程建设中,我们分别建设和获批了3门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医学细胞生物学、现代分子生物学和发育生物学,在教学过程中不断进行教学模式的改革和创新,探索基于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的任务驱动式混合教学模式,该教学模式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更适合当前信息化背景下教学的开展。下面以医学细胞生物学为例,具体说明教学改革与创新的模式。
1传统课堂教学的不足
医学细胞生物学是现代医学教育中的一门必修基础课,本课程主要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基于细胞、亚细胞和分子水平结构和功能及其与疾病的关系。新乡医学院(以下简称“我校”)医学细胞生物学课程开设于1995年,已经有27年的开课历史。该课程的课程目标,第一是基本理论知识,通过医学细胞生物学课程的学习,我们要求学生明确从细胞整体水平、亚细胞水平和分子水平上描述细胞的结构与功能的关系;及细胞的某些结构和功能的异常与疾病的关系;第二是基本技能,通过课程内容学习要求学生熟练地掌握普通光学显微镜的结构、功能和使用方法,初步掌握细胞培养、细胞冻存与复苏、细胞组分的分级分离等技术的原理和方法;第三是基本素质,主要培养学生对科学工作的严谨态度,具有爱国主义思想、良好的职业道德及为医学献身的精神。要达到该教学目标,要求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专业教育和思政教育融合。
医学细胞生物学研究的对象是细胞、亚细胞及分子结构,属于微观结构,粉笔板书教学中对细胞结构的讲解非常抽象,学生没有直观的认识,而PPT教学解决了这一问题,通过PPT插入图片和视频有利于学生对微观结构的理解和直观的认识。但由于学时的限制,课堂教学时间有限,而医学细胞生物学涉及的内容和知识点非常多,每次教学安排的内容也较多,学生完全掌握教学要求的内容比较困难,而这种课堂教学是一过性的,如果部分内容学生没有听懂,无法回看。对于微观结构,虽然老师在课堂中可以通过PPT插图或视频帮助学生理解,但是增加了学生记笔记的难度,无法将这种结构以笔记的方式记录下来,这也增加了学生后期学习和复习的难度。因此,传统的课堂教学单纯通过教师的讲解,学生听讲,很难达到最终的教学目标。
2混合式教学模式实施的必要性
随着时代的发展,课程教学体系和教学模式也不断进行更新和变革,在医学细胞生物学教学过程中,课程组经过多年的组织探索,取得了显著的阶段性成果。1998年被评为省级优秀课程;2008年被评为省级精品课程;2013年被评为河南省精品资源共享课[2];2019年被评为河南省高等学校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分别在学习通和中国大学MOOC建立了优质的课程在线资源[3]。由于传统课堂教学存在诸多不足,从2017年开始,医学细胞生物学课程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的教学模式。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改革是信息化背景下的产物,也是当前教学模式改革的主流形式。这种教学方式充分发挥了传统课堂教学和信息教育资源的共同优势,既弥补了传统课堂教学的不足,又发挥了线上课程随时随地学习和回看的功能。
我们最初的混合式教学并非真正意义上的混合式教学,只是为学生提供了线上资源,并没有将线上线下教学有机结合起来,通过分析和研究表明该教学模式也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效果。通过进一步的教学改革,我们逐渐实现课堂教学和线上资源的有机统一,通过前期教学设计,在保证知识内容不压缩的情况下,尽量减少课堂教学学时,增加线上学习学时,部分内容留给学生通过线上学习完成,重点难点知识主要通过课堂授课重点讲解,并将整个教学内容梳理出一条主线,沿着主线制订相应的学习任务,要求学生必须完成相应任务才能获得相应的平时成绩。并设置了翻转课堂教学,以小班授课的方式,分组完成内容准备,通过小组讲解、全员参与讨论的方式,完成指定任务的学习,既锻炼了学生上台讲课的能力,又促进学生对相应知识的学习。通过该课程教学模式的改革效果来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改革是非常有必要的。
3任务驱动式混合教学模式创新
任务驱动式的教学过程是让学生在一个个典型的“任务”驱动下展开自主、协作的学习活动,通过教师引导学生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地完成教学任务,从而获得清晰的思路、方法和知识架构[4]。在医学细胞生物学教学中,我们将MOOC资源和课堂教学内容进行整合设计,部分内容要求学生通过MOOC自学,部分内容线上+线下混合教学,重点和难点通过课堂教学完成。在第一节绪论课中,我们将整个教学内容框架及学习要求传达给学生,后期的教学根据教学设计开展(图1,p48)。
3.1教学设计
我校医学细胞生物学作为临床医学及相关专业的专业基础课,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贯彻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把课程思政和教学内容有机融合,采用任务驱动式的教学手段开展课程教学。
为了更好地开展线上+线下教学模式的改革,我们将38个理论学时分出12个学时作为线上学时,线下课堂教学学时为20学时,翻转课堂6学时;实验总学时25学时,线上学时为5个学时,线下学时为20个学时。线上学时为虚拟学时,不限定时间,以任务点督促学生完成线上的学习。这部分学时在教师教学过程中计算工作量,并要求教师完成线上教学任务的安排,学生反馈问题的答疑,作业的发布和批改。而学生需要按照教师安排的任务,完成线上学习的任务点,按时提交作业。
3.2线上教学
从2017年开始,医学细胞生物学课程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的教学模式,线上教学我们主要借助中国大学MOOC和我校学习通网络教学平台,线下教学在教室和实验室完成。
①线上教学资源的建设。2017年课程组建立了学习通课程教学资源,2019年建立了中国大学MOOC医学细胞生物学网络资源。平台资源主要包含了微课视频、教学课件、知识点、试题库、作业、考试和讨论等这样一些模块。
②线上教学的实施。教师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对线上学习内容通过学习通或者是微信群发送通知进行安排,让学生通过网络学习平台进行自主学习。
③线上测试及课后作业。学生对每章内容进行学习,每个知识点后都设置有知识点测试,通过作答进行自我测评,每章后我们又设置有课后测试和作业,通过这部分内容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檢测。
④线上答疑。学生在对教学内容进行自学的时候,或多或少都会存在自己解答不了的问题,那么这时候学生可以选择将问题发布到答疑区,由同学或教师共同讨论后进行回答。
⑤线上教学评价。教学评价我们分线上+线下,各占百分之五十。线上教学评价主要包括在线平台的学习记录、测试、作业、期中和期末在线测试的综合成绩。
3.3线下教学
①线下教学模式。线下教学模式分理论课、讨论课和实验课,理论课是在教室开展,老师根据教学设计开展课堂教学,实验课在实验室完成,教师指导学生将线上学习的内容在实验室进行操作。
②翻转课堂。讨论课以翻转课堂的形式开展,每个授课班级为一个标准班级,在完成课堂教学后,连续开展2次翻转课堂,根据第一周安排的任务,每个小班30人左右,分成8个小组,由小组完成指定任务内容的课件制作,并由主讲人进行讲授,在教师的指导和启发下展开讨论,采取奖励制度,设置起评分,积极参与的同学获得奖励加分,由小组互评分和老师评分共同构成该部分的平时得分。
③线下教学评价。线下教学评价主要包括课堂平时成绩、实验平时成绩、实验报告成绩和期末考核成绩,这部分成绩占到百分之五十。
3.4教学过程实施
结合医学细胞生物学课程的特点,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的教学过程,分为课前、课中和课后3个阶段。
课前阶段。在完成教学设计的基础上,课程组通过集体备课制订自主学习任务,并完成配套教学资源的开发。要求学生提前预习,提前预习是学生完成阶段性自主学习的前提。通过预习学生可以明确课程学习的信息,学习任务的重点和难点,直接参与到课堂教学中。要求教师不断完善教学资源。教师制作相应的微课视频或其他的相关内容,对网络资源要不断地进行完善和更新。学生在课前学习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利用手机或者是电脑观看微视频和PPT完成自主学习。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可以通过学习平台答疑模块与老师及同学进行反馈和交流。
课中阶段。混合式教学过程中,我们将知识传递过程前置,学生对浅层知识的学习,主要是通过课前学习完成,而课中学习阶段主要的任务是在课堂完成知识的内化和综合应用的深度学习。教师在课堂中重点讲解学生课前学习中反馈的问题与疑惑。
课后阶段。在完成课堂教学与答疑之后,教师在网络教学平台发布作业,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作答,这部分成绩计入期末的总成绩中。
4教学效果评价
我校医学细胞生物学课程特色明显,教学基础扎实,教师队伍力量雄厚,通过及时调整和优化课程结构,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加强学生的知识拓展和能力的培养,将线上和线下教学很好地结合在一起。经过课程组近几年的努力,课程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学生的平均成绩得到了提高,大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对该课程的满意度很高,改革成效显著。
5结语
在医学细胞生物学课程教学过程中,课程组探索了基于在线开放课程的任务驱动式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从学生学习的过程和总评成绩上,呈现出良好的结果。总结课程教学的创新与特色,有这样三点:第一,教学内容上我们更注重理论知识的深度挖掘,同时注重实践操作技能的训练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将全部教学内容进行梳理,形成清晰的内容框架,对于研究对象细胞,从外到内(细胞表面―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从来源到去向(细胞增殖与细胞分裂―细胞分化―细胞衰老死亡),由浅入深,便于学生的学习。第二,教学模式上,我们采用任务驱动式的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知识的传递是由学生主动获取,而不是教师给予。第三,教学评价上,我们采用线上与线下教学评价相结合的方式,更注重学生的平时成绩,避免了学生期末突击复习考试的弊端。科技的进步促进了教学信息化的建设,教育信息化时代教师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高校教师要顺应时代发展潮流,不断学习,不断创新课堂教学模式,充分利用信息化教育资源,以利于当前信息化背景下高校教学的开展。
*通讯作者:杨慈清
基金项目:河南省研究生精品在线课程项目“发育生物学”(YJS2022ZX26);新乡医学院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智慧教育时代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改革研究与实践”(2021-XYJG-61);河南省研究生教育改革与质量提升工程项目(YJS2023SZ18)。
参考文献
[1]彭勇,董崇杰.基于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的教学模式创新[J].计算机时代,2018,7:86-88.
[2]杨慈清,李超科,杨保胜,等.医学细胞生物学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的实践经验[J].新乡医学院学报,2015,32(6):579-581.
[3]李小英,李晗,管丽红,等.基于MOOC的医学细胞生物学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J].高校医学教学研究(电子版), 2021,11(5):50-57.
[4]高泽峰.基于任务驱动式教学模式的实践与探索——以《电机应用技术》课程为例[J].产业与科技论坛,2021,20(21):176-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