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的变与不变

2023-08-08 03:22龙文蓉涂平荣
关键词:形势与政策形势政策

陈 燕,龙文蓉,涂平荣

(1.南京体育学院,江苏 南京 210014;2.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江苏 南京 210038)

"形势与政策"课是一门较为特殊的高校思政类课程。不同于传统课程稳定的教学内容体系,"形势与政策"课的内容实效性强、综合性高,涉及经济、政治、文化、外交、社会学等学科及领域的知识和热点。教学立场的坚定性、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变化性是“形势与政策”课的主要特点。当前中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发展的关键时期,受西方思潮影响国民的思想观念受到一定的冲击。在复杂的形势面前,我们面临许多矛盾和困惑,亟待教育和引导,特别要加强“形势与政策”课的学习,引导学生从国家发展和民族复兴的高度认识自己、把握自己,通过“形势与政策”课的学习拓宽视野、开阔胸襟、励志奋力。

一、“形势与政策”课的发展与现状

“形势与政策”课程一直是中国现阶段高校思政教育的主要任务之一。自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党和国家一直高度重视这一课程的深入发展。“形策”课程的持续开发与创新不仅能让广大青年学生深入了解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全面感知国际国内形势,更对提升学生个人的思想政治素质起到了重要作用,也为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人才培养奠定了牢固的思想根基。

(一)课程发展过程

以1988年《关于高等学校开设“形势与政策”课的实施意见》、1996年《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形势与政策”课程建设的意见》、2004年《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的通知》、2018年《关于加强新时代高校“形势与政策”课建设的若干意见》(下称《意见》)四个标志性文件为节点,我国高校的“形势与政策”课程发展基本可以分为四个阶段:成为高校思政教育的必修课、全国高校开展教学实践探索、课程地位得到高度重视、新时期课程建设的深化。通过历史数据我们可以发现,在四次政策颁布后的1-2年内,有关“形势与政策”课程的专著、论文的数量都出现了大幅增加,这也说明各高校作为课程的实践者和探索者在理论研究方面对“形势与政策”课程的发展做出了实际助推,为大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理论支持。

(二)课程设置目标

“形势与政策”课是促进党的政策深入青年学生群体,使其了解党的基本政策的重要载体。其教学目标是通过对我国经济、政策、法制、社会管理、外交等方面的分析使学生对我国发展中的成就和困难形成准确理解,进一步促进学生积极关注国内外动态,提高学生的政治素养及个人能力,最终能够以饱满的热情走出校门,将自身所学知识技能投入到祖国建设中。

(三)课程教学现状

“形势与政策”课程的不断改革创新在当代中国不仅是适应国际国内形势变化的要求,也是提高青年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要求,更是实现党和国家人才培养目标以及学生自身成长目标的要求。自课程实施以来,我们可以明显看到课程自身的生命力和对高校学子价值取向塑造的重要意义。有赖于国家政策的推动和各界学者的不断实践探索,“形势与政策”课程在近年来得到了显著发展,但随着国际形势和国家政策的不断变化,我们也应看到在目前的“形势与政策”课程的建设过程中存在一些不足,需要我们进行总结反思并加以改进。

一方面,由于“形势与政策”课程在目前的高等教育体系中课时和学分占比不高,且由于授课方式和内容的迭代较慢,许多学生在课程中的参与度和主动性较弱。尤其是近十年来信息交互进入“微时代”后,不少人认为大学生完全有能力通过网络自我教育,这门课程在互联网时代几乎没有什么实质性意义。另一方面,目前多数高校的“形势与政策”教学队伍是“专兼结合”,部分院校甚至以兼职教师为主体。我们不能否认兼职教师在教学中的特殊优势,但大部分兼职教师很难对教学工作投入充足的时间精力。同时,由于部分兼职教师在社会上有其余事务或工作,在授课时有所顾虑,在时事方面不敢发散,更不敢把课堂交给学生组织讨论研究,但充分的交流研讨和思想碰撞恰恰是当代青年学生在这门课程中最为关心也最期待的。因此,新时代下的“形势与政策”课程在建设过程中必须厘清什么是要坚持的,什么是要创新的。只有搞清楚这一根本问题,“形势与政策”课程才能适应当代学子的内在需求,让这门课充分达成设置目标,焕发出新的生机活力。

二、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的不变核心

自改革开放以来,针对中央陆续发布的多项文件要求,“形势与政策”课经过了几次变革。其中2018年4月国家教育部发布的《意见》立足于现代化、信息化的教育发展需要,重点围绕切实加强教学管理、充分保证教师合理授课、正确掌握教学方法、合理构建教育资源、择优筛选师资、创新设计教学方法、重视评价教学效果、大力加强教学管理等八大层面指出了当下“形势与政策”课的发展要点,为新时代高校“形势与政策”课中的“变”与“不变”提供了思路。

(一)深化爱国主义教育和社会主义教育是“形势与政策”课的根本出发点

世界进入信息智能时代以来,新一轮技术变革与经济转型正在重构世界发展版图、重塑世界发展格局,中国在世界舞台上反霸权主义与强权政治的历史使命和责任也日益凸显,党和国家的初心从未改变,但中国的发展已然进入崭新阶段。全球文化多样性的增长态势促进了不同意识形态阵营之间的思想文化的沟通、互动、交锋,意识形态领域的斗阵逐渐明朗,并逐渐反作用于世界局势。而在意识形态阵地的争夺中,青年一代的思想价值取向是极其重要的着力点,也是当代高校整体思政教育课程建设的根本出发点。

目前,国内外局势和互联网海量信息对青年一代的冲击十分剧烈,例如在台海问题、新疆问题、疫情防控问题等学生重点关注的问题上我们都能看到对立阵营的舆论渗透。因此当代高校的“形势与政策”课程无论在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上如何变化,其深化爱国主义教育和社会主义教育的根本出发点是始终不变的。这不仅要求高校在“形势与政策”课中要讲好党和国家在近一百年来的奋斗历史,要充分让青年学子感受到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变化,更要求高校要结合学生关心的时事将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不断深入强化,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真正帮助他们认识、理解我国的国情和社会主义体制的优越性,擦亮眼睛辨别错综复杂的政治信息,敏锐分辨帝国主义和资本主义的“糖衣炮弹”。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形势与政策”课程在新时期意识形态领域主阵地、主渠道、主力军作用。

(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形势与政策”课的重要内容

尽管近年来 “形势与政策”课程的体系不断在变化与调整,但围绕马克思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内容是保持不变的。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刻洞悉全球发展大势和世界教育发展格局,正确判断了我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事业蓬勃发展的新特征、新趋向,突出强调了在青年思想政治教学上必须贯彻落实的内容: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四个意识”、“四个自信”是“形势与政策”课程始终需要坚持的核心立足点。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内涵十分深邃,涵盖我国现阶段的政治、经济、法制、文化等诸多领域。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的“六个坚持”是最接地气、最接近现实、最需要大学生把握的六个方面。[3]对于当代青年学子而言,习近平思想并不是遥不可及的“空中楼阁”,而是能够帮助其形成初步政治眼光,坚定政治立场,理论结合实际地指导个体思想成熟的理论纲领,是大学生在目前的人生阶段需要且必要的精神食粮。高校“形策”课的建设要“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遵循教书育人规律、学生成长规律、思想政治工作规律,突出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切实增强课程教学的时效性。”[4]

(三)坚持理论与实践结合是“形势与政策”课在教学实践中的基本原则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大学是一名青年由“非社会人”向“社会人”过渡的关键阶段,因此高校对学生价值观和世界观的塑造引导绝不能纸上谈兵、闭门造车。例如对于脱贫攻坚、乡村振兴、航天航空发展等社会主义建设成果的认知,毫无社会经验的学生如果仅仅依靠书本和网络信息就很容易在学习过程中以偏概全、管中窥豹、人云亦云,这是不利于我们与资本主义阵营争夺意识形态阵地的。因此,“形策”课要坚持“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协同,教师讲授与学生研讨相融合、专题教学与形势报告相结合、课堂教学与网络课堂相补充”,[5]打造多层次、立体化的“形策”课程教学体系。

“形势与政策”课程作为引导当代青年学生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重要思政课程,教师在课程建设过程中要始终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基本原则,充分鼓励、组织、带领学生走出去看世界,在行动中思考、在思考中感悟,在感悟中成长,才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形势与政策”课程的深刻内涵,同时对课程中的诸多问题形成自己的认识。只有将理论与实践充分结合,才能正确科学地塑造青年学生的世界观,促进学生走上社会后的个人发展,帮助我们培养优秀的下一代社会主义接班人。

三、当下“形势与政策”课的创新与变化

当代中国思潮与传统文化的多元交织、社会价值理念的强烈交锋、学生性格特征的日益突出以及网络等现代技术的蓬勃发展等时代特点,都要求高校在“形势与政策”课程的建设上不断变革创新。在坚持开展爱国主义教育与社会主义教育、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强调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原则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的时效性、优化教学方法的针对性、发展教学力量的长效性是当下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程应当重点关注的创新点。

(一)增强教学内容的时效性

在“形势与政策”课程中教学内容是否与时俱进、是否贴近学生生活取决于两个维度:一是教师自身对形势与政策的敏感度和把控度,二是能否将其恰如其分地融入课堂教学内容之中。

例如2021年9月25日华为首席CFO孟晚舟女士历经一千多天的非法羁押后终于安全回国这一事件就非常适合用以展示、分析、延展当下国际形势的时事热点。当日的深圳宝安机场提前几小时就聚集了大批群众,《歌唱祖国》的歌声不仅在现场更在每一个中国人的心里,教师可以通过现场视频的播放和展示与学生进行互动,让学生进行自己对该事件的感受,结合中国国力的发展、中美关系等维度进行陈述。在学生进行讨论之后教师再辅以引导性总结,比如孟晚舟不仅代表自己,更代表中国全自主研发最顶尖的科技公司,某种意义上她已经成为了一个符号,她能够毫发无损的归国代表了中国在当今世界的话语权,代表了在与西方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斗争中我们的实力,更代表了千千万万中国人为之努力奋斗百年的中华民族的复兴。在“形势与政策”课程的教学中,我们还可以结合历史事件延伸爱国主义教育。如与二十多年前的南斯拉夫使馆事件进行对比,二十二年后的今天,中国有能力也有信心在谈判桌前毫不畏惧,坚决捍卫我们的合法权益与民族尊严了。这样就能使学生更加明白:只有祖国不断强大,我们才能冲破重重艰险走向国泰民安;一百年来的中国革命与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也再一次证明了中国共产党是一个伟大的、光荣的、正确的党,是真正代表人民利益、维护人民利益的党。再比如冬奥会这一话题,教师可以在课堂上选取外媒对此的公开报道作为引入,对于互联网平台上大范围讨论的“冬奥会和十四年前的夏奥会有什么不同”等话题进行延伸。十几年里中国人民的心态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无论是从经济上、文化上、体制上人民群众都充满了对党和国家的信任,这种自信可以说是前所未有的,并从奥运这样一个面向世界的窗口体现出来。

有赖于互联网的实时信息交互功能,“00后”们几乎都对当下时事热点和国家政策有所了解。“形势与政策”课的时效性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学生能否积极参与到课堂中来,如果授课教师自身政治素养不高,一味地宣教政策或脱离实际,久而久之学生自然会产生“老师还没有我了解的多”的想法,课程便无法对学生产生吸引力。因此在“形势与政策”课程中,教师需要对社会热点充分把握,提前进行调研,了解学生的看法,才能更好地引导学生的价值观,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实现课程的教学目标。

(二)优化教学方式的针对性

近年来,由于新媒介的流行,资讯传递突破了时间空间的局限,“00后”大学生们对信息获得方式了如指掌。但碎片化的资讯也导致青年一代形成了浏览型的阅读方式,大大增加了他们在政治信息甄别上的困难,片断性、模糊化的网络信息会导致他们的政治立场变得模糊不清,甚至让部分学生的价值观出现偏差。而“形势与政策”课程的核心目标就是要帮助学生提高政治素养,培养新一代的社会建设人才,因此运用灵活的教学形式和手段,针对当代大学生的学习习惯和普遍特点则是另一个需要创新的关键点。

总的来说,新时期大学生“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方式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实现优化:一是由单纯思想传授方式向多元教学方法转化,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围绕学生发展需要使用交互式、活动型讨论式、现场型的课堂调动学生积极性;二是由传统课堂教学方式向现代课堂教学方式转化,“微课”“蓝墨云课”等以大数据融媒体为基础的智能教学方法更加适应当下的教学环境;三是由传统课堂理论教学主导向研究结合的教学组织形式转化,将实践活动内容形态充实多样化,例如学习党的脱贫攻坚最新成果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暑期社会实践,前往已经实现脱贫摘帽的县、村进行实地考察,不仅能够让学生看见真正的当代中国社会,更能够培养他们吃苦耐劳、独立思考的优秀品质。

当然,改变课堂教学形态和创新教学方式不是单纯地迎合学生,而是要遵循思政课的根本宗旨,适应学生内心对人类真善美的向往。“形策”课要把握好学生成长成才的“拔节孕穗期”,“该培土时就要培土,该浇水时就要浇水,该施肥时就要施肥,该打药时就要打药,该整枝时就要整枝;”[6]无论形式如何改变,“形策”课始终要围绕培养立德树人这个中心。因此在课堂中教师要充分鼓励学生说出自己对热点问题的看法和思考,这样才能够充分把控他们的思想动态,进行及时的纠偏和引导。

(三)发展教学力量的长效性

随着“形势与政策”课程改革不断深入开展,各地领导干部、企事业单位负责人、社科专家、各产业优秀典范、校党组织领导、院(系)党政责任人、名师大家和骨干老师等多种力量都参与了高校的“形势与政策”课程建设和教学工作,整体呈现出了专兼结合的发展态势。但具体到一些高校,我们也不难发现院校对于“形势与政策”课程师资力量的长效性把握略显不足。

许多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的专职教师较少,这意味着课程系统性和规划性会受到影响;而兼职教师的稳定性则会影响学生对这门课程长期学习的积极性,不利于在青年学生中形成持续坚实的影响力。“专兼结合”的教学队伍经过长期实践检验是符合“形势与政策”的课程特点,但想要更好地适应新时期课程改革的要求,让当代大学生更深入地体会到“形势与政策”课程的内涵和魅力,“专兼结合”这一教学方式更需要明确哪些是需要“专”的部分,哪些是需要“兼”的部分,“专”和“兼”的自身优势在哪里,如何正确将其优势运用,才能实现整体教学力量的长效性。

要发展教学力量的长效性,各大高校一方面要有针对性地培养一批适合时代发展的专职青年教师,不要仅仅将目光局限在教龄长、教学经验丰富的老教师身上,只要符合政治强、情怀深、思维新、视野广、 自律严、人格正的标准就可以纳入培养范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配齐建强思想政治课专职教师队伍,建设专职为主、专兼结合、数量充足、素质优良的思想政治课教师队伍”。[7]我们要整合院校整体的思政教学力量,从中选拔青年后备军,积极充分发挥教育大师、教学能手等先进教师示范带动作用,建立教学队伍的首席专家负责制,严格实行教师集体备课制,通过各种渠道多措施地建设中青年“形势与政策”课教学队伍。另一方面可以把“形势与政策”课程的教学重点设置为稳定与灵活两大板块,由院系“形势与政策”教研组对两大板块进行进一步细分。针对教学重点核心而且要求深度发散的固定板块,由专职教师队伍集体教研安排课程;对于灵活板块则应当充分发挥专业特点,突出课程特点,利用兼职教师的优势为课程注入新力量,延展新视角,[8]在院校内部形成一套固定的“教师+板块”的搭配,最大程度上避免出现“一个学期一个老师”和兼职教师对教学内容研究不够深、不够透的情况,以教师队伍的长效性提高学生对“形势与政策”课程的热情,最终达到课程建设良性循环的目标。

总之,从目前高校整体思想政治教育的维度上来看,互联网信息时代引发的巨大的社会变革不但改变了人们的生存方式、工作和思维,也在极大程度上影响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发展,决定了思政教育新时期的教学方法,对高校面向当代青年的思想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面对新时代新挑战,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程的教学改革能否真正起到为党育人、为国育人的作用,其核心还是在于能否在思想上高度重视、在教学方针上充分规划、在教学实践上严格落实。作为教学主体、肩负立德树人责任的高校教师们也应当在尊重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把握“形势与政策”课程核心不变的基础上积极思考、敢于探索,根据新时期的社会特点和受众特点对“形势与政策”课程加以深入诠释并赋予其时代精神与新意,从而推动“形势与政策”课程真正“入耳、入脑、入心”;增强大学生们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认同感,提升党和国家在意识形态领域对当代青年的影响力,[9]在新时期、新征途中写好培育当代新人的新篇章。

猜你喜欢
形势与政策形势政策
政策
政策
助企政策
政策
TBL教学模式在形势与政策课程中的运用
浅析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现状及成因
“形势与政策”课实践教学效果研究
新媒体技术在“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探索
论我国器官移植面临的新形势及其立法需求
东南亚地区形势:201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