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思想政治理论课,始终强调要开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大力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创新发展。《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对分课堂作为一种新型教学模式,将其应用于《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有利于促进《纲要》课程教学改革,有益于提高专任教师教学能力,有助于提升大学生的学习效果。促进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应用于《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要明确课程教学预期目标,加大对分课堂支持力度,提升专任教师教学能力。
关键词:对分课堂;教学模式;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实践
思想政治理论课因其肩负着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政治使命而备受关注,更为重要。《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主题主线突出、体例创新、内容清晰、内容与时俱进等多元特点,对于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与历史观,坚定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筑牢理想信念,增加历史自信具有重要意义。对分课堂教学模式作为一种新型教学模式,充分发挥了教师与学生的积极性,通过高校、教师与学生的有机互动,促进教学质量大幅提升。将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应用于《纲要》课程教学,是增强《纲要》课程教学的思想性、理论性、亲和性与针对性的有力举措。
一、对分课堂教学模式的内涵
对分课堂教学模式是由复旦大学心理系张学新老师于2014年提出的一种课堂教学改革模式。其核心特点在于把课堂的一半时间分配给教师,让教师来进行讲解,课堂的另一半时间分配给学生,让学生进行思考讨论、内化吸收,以达到交互式学习的目标。从对分课堂的教学过程来看,对分课堂主要包括教师讲解、学生内化吸收、学生讨论三个环节。其中,教师讲解是前提,学生内化吸收是关键,学生讨论是升华。这种教学模式把教师与学生的关系视为一种合作性关系,而非一种主客体关系。把教学活动视为一种创造性主动性生成性的活动,而非一种既成性被动性的活动。把学生视为鲜活的有思考力的个体,而不是被动接受知识的吸收器,充分尊重学生的主动性与创造性,注重学生的参与感与获得感。
对分课堂教学模式依靠其创新型与实效性,在教育教学方面的应用范围日益扩大,学科分布也日益广泛。对分课堂教学能够有效实现师生二者之间的良性互动,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与创造性,同时也有效减轻了教师的教学负担与教学压力,极大地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对分课堂教学模式改变了传统教学模式中以教师为中心的局面,实现了老师讲解、学生讨论、学生吸收等诸多教学环节的有机结合[ 1 ]。
二、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应用于《纲要》课程的意义
(一)有利于促进《纲要》课程教学改革
从《纲要》课程特点来看,具有极强的历史性与政治性。讲历史、讲政治是高校《纲要》课程的基本要求。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应用于《纲要》课程,让学生充分讨论教学内容,教师更好掌握大学生的思想动态,从而能够促进教师更好地引导大学生,增强大学生的历史自信与政治认同。从《纲要》课程教学目标来看,注重培育大学生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应用于《纲要》课程,充分强调学生的自主、合作、交流学习,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思考与讨论完成学习任務,符合《纲要》课程教学目标要求。从《纲要》课程教学评价来看,《纲要》课程作为一种公共课,区别于其他专业课,有更强的公共性与综合性。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应用于《纲要》课程,实现教师与学生的时间对分、权责对分,更好地体现自我评价与他人评价、静态评价与动态评价的有机结合,从而促进《纲要》课程的科学评价,提升教学课程质量[ 2 ]。
(二)有益于提高专任教师教学能力
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应用于《纲要》课程,有益于提升专任教师的教学质量。在传统的《纲要》课程教学中,如何将教材内容转化为教学内容,专任教师需要认真思考与设计。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强调教师讲解知识的框架结构与重点难点,从战略上全局把握教学内容。这有利于专任教师提炼教学重点难点进行精讲,克服重复叠加的教学内容,进而提高教学质量。对分课堂教学模式相比较传统教学模式,大大缩短了专任教师的教学时间,教师可以把一部分时间用来探索思考如何更好地上好《纲要》课程,如何更好地进行课程教学设计,如何提升自身的科研能力,如何把科研与教学有机结合起来,从而更有利于提升专任教师的教学能力。
(三)有助于提升大学生的学习效果
一方面,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应用于《纲要》课程,有助于切实增强大学生学习《纲要》课程的主动性。传统的《纲要》课程教学模式侧重于教师单向的讲解,相对比较生硬固化,而对分课堂教学模式侧重于时间对分、权责对分,相对比较柔性。教师与学生在《纲要》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共同承担起教与学的责任。教师讲解时间大大缩短,突出重点,留给学生时间用来思考和内化吸收。学生在有限的分配的时间内对《纲要》课程中的某一问题进行深入思考,进而在课堂上与同学、教师进行交流讨论,展示自己的思路,分享自己的观点,学生学习《纲要》课程的主动性也更强。另一方面,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应用于《纲要》课程,有助于充分培养大学生的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对分课堂教学模式以一种延时讨论的方式突破了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的弊端,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进行思考,避免缺乏深度的讨论,避免对知识内容的理解不透,避免难以形成新的观点。与此同时,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强调学生竞争与合作的意识与能力,学生既要敢于质疑,又要与其他同学加强合作,在思考、讨论、总结的过程中提升自身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 3 ]。因此,将对分课堂教学模式融入《纲要》课程教学,有助于提升大学生的学习效果。
三、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应用于《纲要》课程的路径
(一)明确课程教学预期目标
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应用于《纲要》课程,要明确课程教学预期目标。一方面,增强《纲要》课程的亲和力与针对性,加强课程内容与现实生活的紧密关系。推进对分课堂,大学生通过时政分析、人物访谈、拍摄微视频微电影等多元方式展示课程知识,在课堂上与教师、同学进行充分讨论,课下通过实地考察等方式,加强对历史文化的学习,有助于增强《纲要》课程内容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从而也凸显出《纲要》课程历史与现实相结合的鲜明特点。另一方面,改变大学生传统的学习方式。在传统《纲要》课程的学习模式下,学生是被动接受知识,教师是单向传输知识,相对缺乏讨论分享的环节,相对缺乏独立思考与师生平等交流的机会。采用对分课堂教学模式,要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进行思考与讨论,充分调动大学生学习《纲要》课程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促进其由被动学习转向主动学习,切实提升学习《纲要》课程的实效性与获得感。
(二)加大对分课堂支持力度
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应用于《纲要》课程,学校要着力加大对分课堂的支持力度。在课前要搭建好《纲要》课程教学平台,根据学校、学科发展要求搭建适合《纲要》课程教学的平台,增强《纲要》课程的吸引力,充分调动大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动性。在课中要采取相对规范的《纲要》课程教学流程,要教育引导专任教师在《纲要》课程教学中创设情境,根据教学内容合理分配教学时间,合理导入新的教学内容,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有序引导大学生参与课堂交流。在课后要完善《纲要》课程学习效果反馈机制,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应用于《纲要》课教学,涉及教师讲解、学生讨论与完成作业等内容。其中,教师讲解可以参照传统教学评价,学生讨论与完成作业要注重学生自评、学生互评和师生互评的有机结合,同时也可以利用有关网络教学平台,实现人评与机评的有机结合,从而提高《纲要》课程教学的实效性。
(三)提升专任教师教学能力
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应用于《纲要》课程,要着力提升专任教师教学能力。一方面,要努力更新专任教师的教学观念。通过加强教育培训,结合当前党和国家对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最新政策与最新要求,结合当前大学生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特点规律,促进专任教师深刻把握当前高校《纲要》课程教学改革的重要性、必要性与紧迫性,理解《纲要》课程教学改革的新理念、新思路与新模式,反思总结《纲要》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把培训学习的内容应用到《纲要》课教学实践中。另一方面,要着力培养专任教师的教学能力。既要提高专任教师的教学设计能力,理解课程教学的重点难点,合理分配教学时间,又要提升专任教师的引导能力,在《纲要》课程教学中,要能够营造敢于学习、善于学习、主动学习的浓厚氛围,能够启发学生积极思考问题、解答问题。同时,还要提升专任教师的随机应变能力,针对《纲要》课程教学中可能出现的突发意外情况,要能够及时有效处理,回应、解决学生关切的问题。
参考文献
[1] 郭良瑞,陈亚州.对分课堂模式下“思想道德与法治”课实践教学改革探析[J].科教导刊,2022(33):93-95.
[2] 李鑫鑫,王丹丹.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在高校思政课中的应用探析[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2(9):144-146.
[3] 朱盼玲.運用“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增强思政课亲和力和针对性[J].科教导刊,2022(16):133-135.
基金项目:2022年陕西服装工程学院校级教改项目 “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中的研究与实践”(2022J019)。
(作者简介:王欢,陕西服装工程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从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