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VR技术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优化策略研究

2023-08-07 19:21周晔康苗
关键词:场域理论课虚拟现实

周晔,康苗

(北京邮电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 100876)

VR (virtual reality)是综合运用计算机硬软件技术、人工智能技术、传感技术、仿真技术等多种前沿技术和输入输出设备,融视、听、触、嗅、味等多种感觉为一体的三维空间重构再现技术。2016年是技术史上的“VR元年”。VR能够模拟现实生成沉浸式、可交互的数字化三维立体环境,联结身心感受,增强使用者学习的感知力、沉浸感和互动性。VR技术开辟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新阵地。江泽民曾指出,“思想文化阵地,马克思主义、无产阶级的思想不去占领,各种非马克思主义、非无产阶级的思想甚至反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就会去占领”[1]。习近平也重申,“这个阵地我们不去占领,人家就会去占领”[2]。因此,高校必须迅速抢占这一思想政治教育新阵地。如何规避VR技术异化,让虚拟现实技术驱动和赋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打破意识沉浸与思想引领之间的双向壁垒,讲好中国故事,育好时代新人,已成为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面对的全新课题和教育变革的重要着力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应把握历史机会、正视现实挑战,明确依托VR技术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场域的变与不变辩证规律,制定切实可行的“VR+思政”教学优化战略,乘势而上开创铸魂育人新篇章。

一、历史机遇和现实挑战

(一)历史机遇

当前,VR技术应用浪潮兴起,“VR+思政”在5G网络、大数据、人工智能的技术助力和国家相关部门的政策支持下蓬勃发展。

首先,5G网络的技术助力。5G网络的大带宽、高速率、高连接、低时延等特性使网络性能实现了新的跃升,能够进一步满足VR技术在图像分辨率、通信网络速度、时延和容量等方面的高要求。

其次,大数据的技术助力。大数据具有大容量(volume)、多种类(variety)、高速度(velocity)、价值性(value)和真实性(veracity)的“5V”特征,可用于总体性、差异化、预测性和可视化分析,有助于驱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改革创新和长足发展,提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效率和效果,赋能教师因材施教,推动教育精准化。

再次,人工智能的技术赋能。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可借助图像处理、语音识别和自适应等技术手段,智慧地搭配相关课程,从而形成高品质的VR教学课程,提升优质教育资源;依托深度学习技术了解学习者利用VR技术学习的行为意图,并跟踪其所处的学习场景,累积场景历史数据。同时,教师可运用学习图谱等智能技术、学生的学习信息和关联性分析模型等,通过数据化分析每位学生的学习状况和学习情况等,了解相应学习者的个性化学习需求信息,从而进行个性化精准教育。

最后,国家相关部门的政策支持。《教育部关于印发〈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的通知》(教技〔2018〕6号)、《教育部关于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2.0的意见》(教师〔2018〕13号)、《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加快推进虚拟现实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工信部电子〔2018〕276号)、《中国高等教育的质量革命启动实施“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有关情况》《教育部关于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 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意见》(教高〔2019〕6号)等一系列文件的相继出台,充分体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以下简称“教育部”)对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扶持,为VR技术与教育的融合发展提供了政策层面的支持和引导。

(二)现实挑战

VR技术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渗透是一把双刃剑:它为思想政治理论课堂带来创新发展的机遇,但在实际融合中也面临诸多挑战。

首先,虚拟现实相关设备的购买、维护、更新成本较为昂贵。长期秉用教育理论的复合型专业人才数量不足,优质精品的VR思想政治教育课程较为短缺。虚拟现实设备对硬软件的技术要求较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虚拟现实软件数量相对有限。

其次,VR技术使大学生拥有了与教育者平等的信息接受权利和渠道,加之高校学生具有一定的媒介素质和上网时间优势,能同时甚至比教师领先一步获取信息,导致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主导地位和权威性被削弱。因此,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主导性和权威性还有待提高。部分教师在短时间内难以适应VR技术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所带来的开放、复杂的环境挑战和快速更新技术的节奏,他们将VR技术实际运用到具体教学过程中作为辅助教学手段的意识和能力还有待提升。当前,VR思想政治理论课软件平台基本能够提供学习时间长短和体验场景数量多少等静态信息,但数据信息难以共享,监评机制尚未统一,更难以掌握教育对象在实际体验过程中的情感体验效果和心理波动状况等动态因素,能够提供行为和情感双重监控信息的多元有效教学监督、评价、反馈机制还有待健全。除此之外,在利用虚拟现实技术开展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实践中,还有可能出现“弱人工智能”“人性缺失”“浅学习”和“泛机器化学习”等现实问题。

二、场域的变与不变

(一)基于VR技术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场域的变

1.从被动接受转为自主性增强的主动感知

在传统思想政治理论课场域下主要是教师主动传授、学生被动接受,而VR技术能够根据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营造针对性的虚拟现实情境,构建深度学习场域,将抽象、深奥的知识进行直观具体、生动形象的展现,从而刺激、增强学生的感官、知觉,让学生在直观化、形象化的虚拟情境下感知现实中不能或难以触碰到的事物,将自己融入情境中,产生思维上的共鸣和心理上的沉浸。这种沉浸式的情境学习方式将单向传递转变为双向互动,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满足高校学生的好奇心理和对新奇事物的新鲜感,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和课堂参与互动程度,让学生在身临其境的存在感和沉浸感中获得知情意行相结合的感知体验,进而调动高校学生自觉学习的思想积极性和行动内驱力,提高知识内化率和理论理解力,达到个性精准化、润物细无声的教学效果。

2.从既定时空转为辐射性深远的全景场域

高校在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过程中不可避免会受到物理时空的限制,无法随意改变现实所处的时间和空间。而VR技术的仿真性能可以突破基本的时空限制,模拟、重构逼真的历史场景,学生在建构出来的虚拟情境中进行感知、互动、体验,通过自主探究更加深刻准确地理解所学内容。在传统场域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辐射范围有限,有效的教育渗透难以实现,而虚拟现实技术可以构建全景场域,延伸高校学生的实践空间。现实生活环境中不存在的场景、事物也可以作为学生的实践对象,给予学生更大的实践自由,有利于提升学生认知的广度、深度和效度。

3.从平面叙事转为实效性提升的立体场景

VR技术能够结合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因素,即时扩充教学资源,将二维平面叙事转换成三维立体场景。同时,VR技术能够借助多种传感设备,全方位调动人的感知系统,增强体验者的身心感受力并将其联结起来,让体验者产生身临其境的沉浸感。教师既可以构建现实中不存在或难以观察到的事物,也可以再现历史人物或场景,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文字符号转化为视觉形象,将复杂、抽象、不可见的内容简单化、形象化、可视化,知识学习从抽象认识变为具体感知,直观、生动地揭示展现事物的本质。这种逼真直观的可视化处理、高度交互的沉浸式体验、多维立体的拟态场景带给学生感官震惊的同时还使他们产生心灵上的强烈共鸣,对知识内容的理解更加深刻、丰富,使思政工作更加科学高效、深入人心。

(二)基于VR技术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场域的不变

1.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前提没变

基于VR技术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环境不是随意变化的,而是在受到客观规律制约的前提下发生改变,即“VR+思政”场域环境变化遵循的规律没有改变。它和传统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环境都要遵循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一个是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一般规律,另一个是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一般规律。这两对矛盾运动规律贯穿人类历史的所有发展阶段并始终发挥制约作用。因此,基于VR技术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环境变化与当今社会的历史变化一致,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环境在遵循社会发展一般客观规律的前提下与时代环境同步变化。

2.意识形态教育的本质没变

意识形态工作是关乎党的前途命运、国家长治久安、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的重大工作。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场域环境与其他环境的根本不同在于它承载着一定的价值培育功能。依托VR技术创设情境、营造氛围、虚拟实践等功能,思想政治理论课能够提供更加丰富多元的教育方法,增加课堂趣味性、提高课堂吸引力和学生参与度。与传统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环境相比,“VR+思政”在提高教育教学的实效性方面具备不可比拟的技术优势。但是,VR技术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改变的只是形式上的工具手段,并没有也不能动摇思想政治理论课意识形态教育的本质和课堂教学主阵地、主渠道的作用。高校的意识形态教育本质上是要增强学生对主流价值观念的认同遵循和对错误思想观念的辨别批判,引导学生认识当前主流意识形态的科学性,真正做到内心接纳认可、行动实践遵循主流意识形态。因此,基于VR技术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场域环境背后仍然蕴含和表征着价值观念培育功能,承载着价值体系的“VR+思政”场域环境呈现出意识形态教育的本质属性。

3.历史性、可塑性、渗透性的特征没变

首先,历史性不变。思想政治理论课环境并非固定不变,而是不断发展变化的。“VR+思政”教育场域随着VR技术的应用而发生变化,体现了其历史性特征,需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历史地辩证地看待和利用好环境。其次,可塑性不变。一定范围内的小环境是可以被塑造或优化的。基于VR技术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场域能够结合课程教学目标、教育对象特点等创设虚拟性场域和构建假定性形象,营造现实环境中难以表现的情境,还原已经消失的场景,设想未来可能存在的环境,为高校学生补充现实环境下难以实现的学习机会,最终实现学生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最后,渗透性不变。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对人的思想品德、政治素质、道德观念产生影响的方式不是有形的、强制性的,而是隐形的、润物细无声的。VR技术建构的学习环境具备移情和共情效应,能够将理论、观念、道德等潜移默化地渗透学生的头脑,引导学生的思想逐渐改变,形成与主流思想一致的价值观。

三、基于VR技术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优化策略

(一)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厘清“道”与“器”

虚拟现实技术能够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提供技术赋能,即依托VR技术,将其融入课堂并加以合理利用,能够实现效果增能,但不能忽视“VR+思政”的目的是要实现学生的自由和全面发展。要预防虚拟现实技术运用失范甚至走偏,避免VR技术掉入“异化”陷阱。将VR技术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旨在优化升级方式和方法,借助VR技术大力提升课堂开展的效率效果。不难预见,未来社会的各个领域将伴随虚拟现实等智能信息技术的迭代升级产生广泛、深刻的变革。作为教育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工作所处的生态场域也将在虚拟现实技术的技术赋能下发生重大变化。因此,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重视并利用好虚拟现实技术,着力促进VR智能技术与课堂教育的全面、深度融合。当然,要发挥好VR技术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提质增效作用,要厘清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与借助虚拟现实技术开展课堂教育二者之间“道”与“器”的内在逻辑关系。

第一,坚持立德树人,明确技术定位。将VR技术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既不是要创造和设计一个全新的学科或崭新的事物,也不是要将高校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全部环节一一对应运用于“VR+思政”教学方式中,而是要以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为基础,持续探索虚拟现实技术深度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优化策略,促进、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在新时代新征程的守正创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开展旨在通过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学生施加教育影响,引导、促进学生形成符合当前社会要求的思想品德和政治素质。需要特别明确的是:借助VR技术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纵深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要提升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虚拟现实技术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身份定位是技术手段以及媒介角色,要始终坚持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不允许丝毫和片刻的偏离,在具体的教育教学实践中更不能为了技术而技术,从而表现出技术主义的错误倾向。

第二,坚持以生为本,强化目标导向。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开展的方式进行创新和改进是为了提升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主体性,进一步促进学生的自由而全面发展。在课堂中融入虚拟现实技术要以有效保障学生的主体性地位为前提和基础,为高校学生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服务。技术异化的防范程度要与技术的进步速度同步增长,可通过提高重视程度和采取现实举措来防止技术僭越主体现象的出现。当前,虚拟现实技术总体仍然处在弱人工智能的发展阶段,但是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应用虚拟现实技术开展工作的过程中,技术异化现象已经初现端倪。因此,要高度警惕“VR+思政”发展过程中智能信息技术的深入发展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僭越带来的消极影响,从严从实发挥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对高校学生的价值引领作用,竭力避免、减轻乃至其被信息技术异化的风险。

(二)坚持主流意识价值引领,完善“范”与“式”

作为一项前沿技术,虚拟现实技术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结合已非是否融合的辩论,而是如何融合恰当的探讨。不能简单地将虚拟现实技术看作开展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新工具和新手段,而要深度思考、从本质出发来理解虚拟现实技术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创新发展的推动作用,多角度发力、全方位协同,不断优化完善“VR+思政教育”的“范”与“式”。换言之,虚拟现实技术打破了以往虚拟空间和现实空间之间的二元对立局面,日渐形成了不同于传统场域的泛在智能教育空间。这种依托虚拟现实技术开展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范式目前尚处于初级探索阶段,有待进一步优化和完善。

第一,坚持虚实共在,善用智能空间。智能技术的出现和发展拓大、延伸了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空间,使学生的空间感由现实转向虚拟。虚拟现实技术在某种程度上实现了虚拟空间和现实空间的融合,营造出大众喜闻乐见、区别于传统线上和线下思想政治理论课空间的泛在智能化媒介空间。也就是说,VR技术在消解虚拟空间与现实空间二者之间的界限后,将虚实两种空间融合起来,营造出一个虚实共在的泛在智能空间。这种泛在、智能化的空间使虚拟空间和现实空间融合、主体和客体消解。主客体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过程中都处在一种去中心化的独特状态中,逐渐转变为VR技术营造的深度沉浸环境。智能空间是依托VR技术开展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特殊的“范”,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应基于对传统现实空间和虚拟网络空间的理解,全面、深度理解并把握“VR+思政”所营造的泛在智能化空间的内涵和表征。

第二,坚持价值引领,把握本质属性。虚拟现实技术作为开展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一种新型工具和手段,其应用于课堂具有技术赋能和效果增能优势。但是,由于VR技术自身具有隐藏动力,感官刺激更加强烈的显化功能能够对教育内容进行结构化重组,产生“去中心化”的全新真实效果,进而导致利用虚拟现实技术创设的教育情境的主流意识形态导向性被削弱。虽然在“VR+思政”实践过程中采用的授课方法、教学手段等与传统教育实践中的方法有所不同,但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任务没有变,主流价值观的导向驾驭特征没有变,应当始终坚持主流意识形态的宣传教育工作,将虚拟现实技术的工具理性和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价值理性进行深度结合,以主流价值观全程导向和驾驭虚拟现实技术。也就是说,要在构建“VR+思政”教育情境的全过程中,既发挥虚拟现实技术的正向优势,又保持主流意识形态的生命活力,提升高校学生对主流价值观的认同感,以主流价值观引领高校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

(三)坚持内外双修优化技术,弥补“缺”与“憾”

技术的工具性和偏向性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敲响了警钟,要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提前防范、有效干预、及时解决,从源头上消除技术异化。为此,必须坚持内外双修,及时、有效地矫正和弥补基于VR技术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缺”与“憾”。

第一,坚持优化技术,改进教学实践。随着“VR+思政”的应用日益广泛,如何在众说纷纭的舆论场域中最大化凝聚学生的主流思想共识,提升学生的思想品德水平,成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具体实践中亟需解决的重要现实问题。技术内部问题需要优化技术加以解决。首先,要通过升级优化技术来提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智能化水平,将教学内容讲深、讲透、讲活,实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增能目标;其次,要优化虚拟现实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全过程的监督评估技术,增加对学生实际体验过程中情感体验效果和心理波动状况等动态因素的数据信息反馈,以便及时有效纠正学生在老师教学过程中不自觉的意识偏离;最后,要摸清虚拟现实技术支持下的沉浸式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与传统的师生面对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之间客观存在的技术壁垒,探索打通二者之间的技术壁垒、全面贯通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的可行措施,打造专业的虚拟仿真思政“金课”。在讲对、讲全、讲准的基础上,将道理讲深、讲透、讲活。通过线上线下协同、校内校外协同,配合思想政治理论课堂主阵地,让学生也能在行走的课堂上砥砺前行,使故事背后的思想政治理论道理入脑入心入行、铸魂育人功能走深走实。

第二,坚持人文关怀,弥补技术缺陷。人是驱动技术发展和演进的实际力量,因此,可通过“人为自然立法”来弥补当前“VR+思政”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不足。换言之,可以通过人文情感关怀来弥补利用虚拟现实技术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过程中存在的缺陷。首先,当前的“VR+思政”教学尚未达到能够对价值进行识别、判断和引导的程度,因此,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在方向明、主义真、学问高、德行正的基础上,明确并切实履行好内容严格审核、过程严密监督的职责。其次,VR技术要始终紧紧围绕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和价值目标,从培养提升学生的思想素质和政治素养的角度进行设计研发,实现虚拟现实技术的稳步迭代升级和持续良性发展。最后,要加强对学生的人文情感关怀,运用人文智慧凸显VR沉浸式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为学生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服务的价值。情感和道德体验是人所独有的感受,“VR+思政”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情感关怀不到位,不仅会达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还可能会导致技术理性偏离价值理性而发生异化。

综上所述,VR技术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适度融合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完成的,VR技术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实现从“相加”到“相融”,需要提前布局、绵绵用力、久久为功,将关注和研究重点从技术本身转向学生学习,实现VR技术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彼此契合、双向赋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把握历史机遇,应对现实挑战,辩证地看待“VR+思政”教育场域的变与不变,以不变应万变,充分利用VR技术优势赋能“大思政课”,打造思政“金课”,激活高校思政课堂,坚持立德树人、以学生为本,用主流意识形态为“VR+思政”全程保驾护航,内外双修优化VR技术防止其异化,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这门立德树人的关键课程,使思想政治理论课具备政治的高度、理论的深度、思维的广度、创新的力度、文化的厚度、情感的温度和评价的效度,从而“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达到沟通心灵、启智润心、激扬斗志”[3],实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与学生的共情共振、一路前行。

猜你喜欢
场域理论课虚拟现实
民主论辩场域中的法律修辞应用与反思
百年党史场域下山东统战工作的“齐鲁特色”
中国武术发展需要多维舆论场域
REALITY BITES
风口上的虚拟现实
组织场域研究脉络梳理与未来展望
虚拟现实技术向科幻小说借灵感
新增本科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创新
“721”人才培养模式与高校思政理论课改革
医学院校基础化学理论课教学改革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