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金萍
【摘要】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如何协同育人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高校要积极发挥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育人功能,增强协同效应。促进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育人,高校必须紧紧抓住课程建设“主战场”,以课程为中心,围绕课程的分布、内容、方法和资源,构建课程分布“以一导多”、课程内容相互补充、课程方法相互促进、课程资源共建共享的课程联动机制,强化课程体系的顶层设计和系统规划,打造全课程育人新格局。
【关键词】课程思政;思政课程;协同育人;高校
【中图分类号】G4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4—0463(2023)13—0015—05
党的十八大以来,思想政治理论课与各类课程协同育人成为新要求,即推动各类课程与思政课建设形成协同效应,使各类课程与思政课同向同行[1],构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三全育人”大格局。高校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有利于破除思政课的“孤岛现象”,推动各类课程与思政课同向同行,更好地培养能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针对协同育人现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各类课程同思政课建设的协同效应还有待增强”“要完善课程体系,解决好各类课程和思政课相互配合的问题”[2]。可见,课程协同是高校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育人的重要依托。在“三全育人”视域下,高校要推动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必须以课程育人为着力点,构建全面覆盖、类型丰富、层次递进、相互支撑的课程体系[1],构建课程联动机制,即立足于课程,在分布导向、内容互补、方法互鉴、资源共享等方面深度协同,优化设置,整合资源,坚持合作共享、协同联动,着力消解“两张皮”现象,促进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共振共鸣,形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合力。
一、课程分布“以一导多”
高校协同育人目标并非单一的某一门或者几门课程可以解决,需要借助课程体系的联动合力。高校要致力于构建各类课程同思政课的协同,在厘清显性思政育人与隐性课程育人关系的前提下,建立“以一导多”的课程运行机制,用好课堂教学“主渠道”,注重发挥思政课的引领示范作用和课程思政的合力补充作用。同时,积极建设在线精品课程,拓展和丰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优化形成覆盖面广、类型多样、互为支撑的“课程链”分布。
1.“一”核心:发挥思政课程示范引领作用。强化思政课的关键地位,“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2]。思政课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是同向同行实践中的主导,因此要充分发挥其核心引领作用和显性教育功能。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高校系统化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和思政教育的显性课程,作为涵盖所有专业、面向所有学生的公共必修课,其具有鲜明的政治性,是价值涵纳度最强的课程,能够引领各类课程保持正确的政治方向。高校要凸显思政课作为主课堂的显性功能与作用,大力推进思政课改革创新,推进教学改革,创新教学形式,规范课程和教材建设,提升思政课的理论解释力、话语亲和力、教学感染力,提升课堂教学实效,促进思政课提质增效,继而实现思政课对各类课程的导向作用。在协同中充分起到领航作用,思政课明确的教学内容、标准化规范教学、示范公开课教学方式,以及思政課教育教学改革的经验和做法都可以借鉴给各类课程,为课程思政建设提供样板,帮助树立各类课程的示范标准、教学规范标准、价值引领标准等,从而更好地落实课程思政。
2.“多”合力:发挥多类课程重要育人功能。强调思政课程主阵地的同时,高校还应贯彻课程思政理念。思政课是主渠道但不是唯一通道,课程思政是对思政课程的有力补充,在高校立德树人中起着重要的支撑作用。高校要树立“大思政”教育观,彰显包括通识课、专业课等各类课程的协同效应和隐性教育功能。在课程设置和分布上,要挖掘和开发各类课程的育人价值,充分发挥各类课程的重要育人功能,以凝聚育人育才的强大合力,推动协同建设。一方面是高校要践行课程思政育人理念,大力挖掘课程教学中潜在的思政元素。课程思政过程中挖掘的思政元素尤其是思政案例,有力地为思政课提供了与教育对象专业紧密相关的学科案例,有助于提升思政课的吸引力、说服力和话语感召力,助推思政课的创新发展,增强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的耦合联动。高校各类课程要结合专业学思政,结合思政讲专业,促进课程专业知识学习与德育的良好衔接,实现立德与树人、育人与育才的有机结合。过程中,要注意避免专业课程“思政化”与“去专业化”两种错误。另一方面,高校要推进“课程思政”系列新课程建设,创新课程形式,构建不同主题的专题课程、思想政治理论课与社会人文课等相互结合的交叉课程、联系同一领域不同学科交融的融合课程,构建提升课程多样性、实践性和参与性的讲坛课程与活动课程,通过设置新的课程,丰富“课程思政”系列课程群,完善“课程思政”系列课程分布。
3.丰富和拓宽:加强在线育人课程建设。高校尤其要注重网络思政教育,要加强在线育人课程建设,在尊重课程知识性的前提下,利用网络算法技术有机结合课程中重要人物的图像与声音,融合动画等新的表现形式,实现育人过程情境化,提高育人课程的吸引力。探索融媒体育人公开课,建设一批符合时代、有品牌效应的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系列在线学习课,激发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发展的新动力,促进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频共振。高校还应发挥典型课程的示范作用,借鉴已有的课程思政典型,优化影响范围大、思政教育效果佳、推广性强的系列在线课程,推进高校课程思政的发展。
二、课程内容相互补充
高校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的协同,需要优化整合二者的思政教育内容,明晰思政课程必须承担的育人任务,确定课程思政应该补充的育人价值,注重课程内容的相互衔接和有益补充,重视课程内容结构的合理性和系统性,完善课程内容衔接机制,运行思政教育内容互补机制,优化协同育人的内容供给,深入推进协同育人内容体系创新发展。
1.课程教材建设:教材内容又专又红。教材是育人的重要依据和依托,是课程思政的基础,是培养接班人的知识载体,是教学的最基本工具,本身就具有鲜明的意识形态属性。高校推动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发展,必须高度认识到教材是课程建设的保障,理应加强教材体系建设。一方面,高校要系统推进教材改革,把思政教育内容贯穿到各类教材中去,使教材内容既精准体现专业知识技能,又内含精神价值指引。要建设“思想政治理论课+公共选修综合素质课+专业必修课”三位一体的教材体系[3],统筹思政课教材、综合素质课教材、专业课教材之间思政教育内容的互补性,避免重复。运行思政教育内容互补机制,增强教材吸引力,提升学生获得感,实现思政课与各类课程教材育人的同频共振。另一方面,高校要建立和完善教材编订和审查制度,规范课程教材的编制和选用,出版话语体系创新、适应思政课和课程思政协同需要的立体化新型教材,保证教材质量,提升课程育人实效。
2.制订教学指南:尊重差异性与独特性。高校全部课程都内含丰富的思政元素,高校要确定各类课程应该负责和适合分担的思想教育和价值导向内容,以课程思政为导向,制定课程的教学指南,明确课程的思政元素和育人要求,提高课程思政教育教学质量。一方面,要结合学科专业特点,确定专业课应承接的价值塑造任务和思政教育内容,梳理出相对应的价值纲目,深入挖掘思政元素,明确课程的思政教育方向。另一方面,尊重各类课程本身存在的差异和独特之处,吸纳思政课的上课经验,拟定思政内容教学方案,形成科学的教学指南,搭建起互相映照、相互支撑的多课程教学指南,促进各课程内容之间的联动,从而增进课程协同思政的系统性。
3.教学内容互补:明确各课程的育人重点。推进协同育人建设,提升思政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高校必须要明确各课程不同的育人育才重心。一方面,高校要结合课程本身不同的特点、思维方式和思想价值观念,深入推动课程思政发展。针对专业课应深入挖掘提炼各类学科课程知识技能中蕴含的思政教育价值要素,增强课程的人文性;公共基础课则应重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以潜移默化地进行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和德育为育人重点;实践教学课程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大胆创新精神和勇于求索精神。另一方面,要根据学生的专业特色来补充育人教学内容。
三、课程教学方法相互促进
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过程中,应相互借鉴有效的教学方式方法,突破教法这一课程建设的关键。思政课程要借鉴“课程思政”系列课程方法来增强课程理论教育的趣味性和易理解性,各类课程则要借鉴思政课程灵活运用思政元素的方法来提高课程思政的隐蔽性和主观能动性,以取得更优的课程育人效果。高校要根据教育对象的特点和教学活动实施的具体环境,以及课程教学内容和目标,科学合理地选择适宜的教学方法[4]。
1.以问题为导向,“漫灌”结合“滴灌”。坚持问题导向,问题是实践的起点,突出问题导向才能推动理论联系实际。对思政课程而言,必须要回答时代之问,把握时代要求;对各类课程而言,要敢于正视问题、善于发现问题,发现“真问题”。高校要创新教学方式,强化问题导入和专题切入,坚持灌输与渗透相结合,积极运用对话式教学、讨论式教学、项链式教学等教学法,实现育人育才。课程上可借鉴上海高校已取得良好成效的“理论融入故事、悟道取代灌输”的方法,采用以问题为导向、凸显问题意识、“漫灌”结合“滴灌”的方法,引导大学生正确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看待分析问题,帮助他们在当今价值对立冲突和错误思潮泛滥中保持理性思考和批判性思维。高校要引导教师在教学中更多地成为一个组织者,带领学生思考分析问题,与学生共同学习课程,而不是做传统的知识说教者。
2.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实现价值内化。“思政课不仅应该在课堂上讲,也应该在社会生活中讲。”[5]高校要做到实践育人与课堂育人有机结合,构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建构“课堂实践+校内实践+社会实践”相衔接的实践教学体系[6],强化实践教育环节,促使大学生在实践中深化对理论和思想价值内容的理解,增强思想认同,真正实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高校要以“活”为要,贴近大学生生活实际,激发其兴趣,丰富其体验,促使教学内容和教育载体等活起来[7],使“大思政课”入脑入心入行。要创设实践教学载体,拓宽协同育人空间,综合运用理论第一课堂和实践第二课堂,将思政课堂和社会课堂结合起来,充分发挥社会实践活动深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功能。设立实践教学基地或实践教学点,加强校企合作、校政合作,提供专业实习实训机会、暑假企事业单位实习机会等,通过丰富校园活动、加强专业实践、开展社会调查等活动强化实践教学这一协同育人环节,形成以实践活动和实践场所为纽带的覆盖式、立体式,以及全过程性“大思政课”体系[8]。
3.挖掘课程相关价值导向案例,实施案例教学法。高校课程应适当实施案例教学,切实提升思政育人实效。在案例的选择上,要选择主流价值导向凸显的教学案例。尤其课堂中要引用具有时代性和正向的真实案例,让大学生在真实案例中感受理想信念等思想价值内涵,强化爱国主义情怀,增强“四个自信”。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要求思政课要融合专业课程的知识,高校思政课要融入各类课程的专业知识点。一方面,多运用与大学生专业背景相关的教学示例,用案例分析做到事理支撑学理,讲透政理,调动学生积极性;另一方面,吸收专业课程中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来开发教学案例。专业课也要用学科专属案例将学习知识与传播价值相结合,选取代表人物讲授学科进程,引导大学生勇担时代使命,激励大学生实现社会价值,使之投身到实现伟大中国梦的实践中去。
4.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课上互动与课下答疑相结合。高校要与时俱进,推进全媒体教学改革,促进现代信息技术与思政课程、课程思政教育深度融合,线上线下构筑新场域、多阵地、精供给、实场景的联动方式[7]。在校园原有载体上,结合“微时代”背景,拓宽微信、微博等平臺传播,利用新兴“微媒体”将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延伸至大学生的网络生活中,润物无声地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发挥协同效应。高校要利用慕课等教学方式,主动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改革。推行混合式教学,课上互动与课下答疑相结合,有利于促进师生互动交流,在答疑过程中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认知,坚定正确的政治立场,更好地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方法看待和思考问题,打破课堂的时间边界,尤其针对思政课内容繁多、学时紧张的问题,通过线上线下深度讨论等方式,使思政课转向以大学生自主学习为主,进而取得更好的思政育人效果。
四、课程资源共建共享
高校要实现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构建思想政治教育共同体,需要推进“大思政”系统的共享发展来促进协同效应的更好发挥。高校要坚持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资源共建原则,建立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共建共享发展机制,搭建一体化育人信息平台,构建跨区域、跨学校、跨专业的思政资源库,建设好育人共同体。
1.坚持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共建原则。各结构要素作为系统发展的影响因子,要保持与各类教育教学活动的共生共建[9],以相对完整、显隐结合的育人体系机制,共同提升育人价值引领力,在共建基础上,践行育人共同体理念,为立德树人服务,助力构建共享资源生态圈。实现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共建是共享的前提,只有共建上协同好了,才利于更好地共享。高校要充分挖掘线上教育资源,提高校内育人资源的挖掘整合,挖掘鲜活的思政素材和教学资源。高校还需要加强与政府、与社会之间的联系合作,有效深入挖掘整合校外育人资源,共建各类课程和思政课都可以适用的教学场所和教学资源。
2.搭建一体化育人信息平台。高校要搭建一体化育人信息平台,实现资源共建共享。资源共享是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有机协同的重要保障,高校要打破课程之间的资源壁垒,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扩大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的辐射面,网络化整合思政教育资源,搭建一体化育人信息平台,构建资源共享机制。建设一体化育人信息平台包括高校要充分借助课程建设经费等,打造国家级、省部级、地厅级、校院等层次分明、分工明确的协同育人创新平台,为协同育人的高质量创新提供强大助力。同时内设教学建设和交流平台,使各高校教师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能得到较好的交互交流,提高主客体之间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人员之间相互帮扶、共同探讨和共同解决育人难点、重点、疑点,推动信息联动,完善资源共享衔接机制[10],推动思政课程与各类课程在教学方法、教学资源、课程建设等方面的共享,实现思政教育的最优解。
3.建设思政资源库。高校必须建设思政资源库,促进资源共享共用。高校应推动校际合作,建立一个内容丰富、类型多样的思政育人素材资源库,开发建设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网络思政资源共享数据库,用来分享高校学子的思想变化情况、“课程思政”系列课程设置过程中的资源和经验等,以自愿的原则,鼓励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主动上传素材,为高校提供一个优质自愿、经济适用、数字信息化程度高、内容新的共享共用资源库。高校也可以组织集体备课,制订并实施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与各类课程教师定期相互听课交流制度,达到共建教学资源库的目的,促进校内思政要素资源的流动。
综上,高校必须牢固树立“大思政课”理念,联通立德树人目标,构建完善课程联动机制,不断深化课程改革,打破课程间的学科壁垒和体制藩篱,推动课程建设“主战场”贯通和课堂教学“主渠道”互通,抓好课堂育人、实践育人和网络育人的改革创新,有机整合协同育人资源,做到育人资源互通,进而形成同向同行发展合力,构建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育人良好格局,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夯实人才基础。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R].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公报,2019(09):02-07.
[2]习近平.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J].求是,2020(17):02-04.
[3]花军,许金如,仇文利.高校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协同育人实践对策考量[J].广西社会科学,2021(08):177-182.
[4]穆思融.信息化时代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融合教学探究——评《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融合的教学研究》[J].人民长江,2023(01):259.
[5]“大思政课”我们要善用之[N].人民日报,2021-03-07(01).
[6]罗亚莉.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的衔接机制[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22(09):143-148.
[7]韋诗业,李素芬.新时代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机制构建研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1(20):36-39.
[8]楚国清,王勇.“大思政课”格局下统筹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的蝴蝶结模式[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2(03):10-15.
[9]徐玉梅.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育人的实践遵循[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22(16):24-26.
[10]冯刚.思想政治理论课与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协同育人的理论思考[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7(21):18-23.
编辑:陈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