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帅君
摘要:海南岛在中国对外交往史中有独特的地位,三大华侨群体之一的琼侨在中国近代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筆。出洋劳工是海外华侨的重要组成部分,晚清及民国初期的华工出洋热潮对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旨在以海南岛为基点,结合若干史实,探究华工出洋的前因后果。
关键词:海南岛;出洋华工;华侨
爱国归侨韩槐准先生曾深入研究南洋关系,著有 《琼州南洋交通考》。他以独特的视角——海南与南洋的交往史,梳理了古代中国与南洋诸国政治、经济、文化交流的史实,不仅肯定了海南是中国与南洋诸国交通前哨,还认可了海南在南洋关系中的特殊地位。考古证实了史前时代中国和越南便有陆路交通,而秦汉之后,中国和南洋主要靠海道联系。唐宋以来,海上贸易兴盛,南宋地理志 《舆地纪胜》记载:“琼州白沙津,蕃舶所聚之地。”[1]海南人移居海外始于宋朝,兴盛于明清,晚清民国时期移民热潮达到顶峰。一般来说,民间称去海外谋生、定居为 “去藩”。久而久之,出现了 “住藩”的现象,成为 “藩客”,或称 “南洋客”,即所谓的华侨。
一、清末民初华工出洋的内外原因
鸦片战争打开中国大门后,华工出洋潮愈发热烈,其中有国内外诸多因素。19世纪以来,工业革命进一步发展,世界联系更加紧密,殖民扩张运动达到顶峰。如一份英属西印度群岛在华招工传单上所说:“英属西印度群岛为了种植甘蔗、制糖、植棉、种咖啡及其他产品,现在非常缺乏劳动力,很需要健壮而有农业经验的中国人前往该地工作。”同时,随着加州、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相继发现金矿;古巴种植园的开辟,咖啡、烟叶以及甘蔗的种植与制糖厂的建立;秘鲁钦查群岛等沿岸岛屿鸟粪的开发以及铁路的建设;巴拿马运河的开凿;马来亚等东南亚诸国橡胶园的开辟和铝、锡矿产的开采……勤劳肯干、“价格低廉”中国劳工就成了西方殖民者垂涎的对象。
于国内而言,从1365年到1651年,平均八年发生一次大旱灾,到了清道光年间更是年年都有旱灾。除了自然灾害外,动乱也是重要的因素,以琼州为例,1853年天地会起义、1878年琼州汉族黎族数千人起义、1884年万州和琼山等地武装起义……土地的兼并与高度集中、繁杂苛刻的租税和地方豪强的盘剥使得民不聊生,广大农民被迫背井离乡,远赴海外谋生。
二、猪仔贩卖与苦力贸易
华工出洋,因时因地而有所不同,大致可分为两种情况:一是猪仔贩卖,二是苦力贸易 (详见表1)。明清时期,闽、粤、琼沿海劳动人民结伙随商船到南洋谋生,他们自发定立公约,约定以劳动所得偿还船资,这是后来的契约华工制度的起源。然而,由于各殖民地对华工的迫切需求,逐渐出现了诱骗、拐卖华工的现象。“猪仔”,顾名思义,将人比作牲畜,暗示了华人劳工实质与奴隶无异。槟榔屿 (今马来西亚西北部)早在19世纪初就有契约华工被转卖的情形,“立约劳动一年的华工,每名售价为三十元银币”。[2]南洋殖民地的猪仔贩运是在英国当局主持下由外商洋行与当地中国黑社会组织共同维系的。猪仔头在港澳、汕头、海口和厦门等地设立 “猪仔馆”,相互勾结,猖狂拐卖华工。
与猪仔贩卖相似而有所区别的是苦力贸易。苦力贸易指在契约基础上,西方殖民者在东南沿海掠夺华工的活动。
港澳是契约劳工的重要贩卖基地。1854年 《中国邮报》报道,由于招诱华工出国人多船少,甚至被弃置多年的欧洲破船都高价抢购装运。[4]外国运送苦力的商船在香港改建为双层船舱,尽可能装下更多的华工,甚至还装上铁栅,以防苦力逃跑。从中国贩运苦力到古巴等国,一般成本为150元,但在苦力市场价格达到四五百元,有时还可高达1 000元。在暴利面前,苦力贸易极为猖狂。
“或甜言诱拐,或设局迷骗,亦或小过而见恶于父兄,或获罪而不容于宗国”,这是出洋华工的几种基本情况,然而关键在于 “一经游说,而鲜有不堕其术中”,即很大一部分出洋华工是被骗出海的。《广肇周报》的一则消息 “意欲出洋者留意焉”则更加细致地揭露了这种非法贩卖人口交易的黑幕,“通常在港设有机关,依附在客栈内,名曰猪仔馆,各猪仔头承馆主之意,分头向四乡进发,遇有贫乏少年和失业者则以甜言而饵之,谓在外洋做工,赚钱如何容易,若从我往一切船费使用均能照料,只需为我服务三十六工 (即一年)以作酬劳,期满谋生纯由你自做主,又谓某人期满如何健达……说得天花乱坠,无知少年上其当等常如群羊就牧”。然而事实却令人触目惊心,“千数百人困于一处,航海十余日,其秽气沸腾……”。
《天津条约》签订后,海口开放通商,为劳工出洋提供了进一步的便利。根据琼海关代理税务司的统计,从1897年到1906年这十年中,平均每年有两万多人从海口出洋。[5]其中大约70%是猪仔,可推算这十年间 “从海口被贩运出洋的华工可达14万人以上”。从海口出洋的华工,多是琼州、雷州和高州的穷苦百姓。招工馆同以 “森宝”为代表的洋行,沆瀣一气,坑骗中国人出洋,甚至还串通辩词,拐带幼儿。“粤中或贩卖猪仔出口之地为最,只海口一隅,专做此项生意者,约六七家”。可见,海口是清末贩卖华工的重要港口之一。
三、清政府及南京临时政府对出洋华工的态度
明清中央政府施行海禁政策,《大清律例》规定私自出海,移居海外的官员或是民众,要按照通敌罪斩首,但结果却是 “华工多私自出洋”。《琼州府志》记载,仅一年内就有数万人渡海。“移出地集中于海南东北部人口稠密区,而尤以文昌一县为最多”。[6]
然而面对 “千年未有之变局”,清政府也不得不屈服于现实。在英法联军步步紧逼下,广州港首次议定招工条例,《北京条约》则正式合法化劳工出洋。但是面对华工遭受的磨难,清政府也并非无所作为。两广总督劳崇光强调:“其最要者,凡有自愿出洋者,必须在中国地方官面前当面声明”,在附上的 《招工章程》中,也明确了招工应遵循自愿原则。新加坡的猪仔贩卖形势非常严峻,每年都有不少被拐卖过来的中国人。新加坡领事孙士鼎 “申请外务部及闽总督严饬厦门、汕头、海口、北海各口岸洋务委员会稽查,有出口华工均需店铺担保……如有拐卖情事立令原船回……以杜拐风”。然而,这种社会顽疾难以根除的背后原因耐人寻味,“前清官吏欲禁止而不能,因有某国人背后包庇,凡卖一人,得银一元,而该处洋务委员会则得五毫”,[7]可见猪仔贸易背后的关系网之复杂。
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孙中山明示外交部 “妥筹杜绝贩卖及保护侨民”。残酷的猪仔贸易,名義上在中华民国成立后终止了。
1913年海南琼崖镇守使邓铿打击猪仔贩卖,“琼崖镇守使邓铿到任上,于上月六日因公往海口,探报即晚有猪仔一百十名到海口,即下指令于琼州警备队某连长,至五点时,果在广绍隆茂典隆发源三号起获猪仔六十名,内有猪仔头七名……押往北场枪毙”,最终 “闻者无不欢呼云”。
四、华工对于南洋及世界的影响
华侨促进了南洋地区的发展,带来一片生机勃勃的气象。英属马来西亚联邦总督在 《英属马来亚》中肯定了华工对于东南亚经济发展的巨大贡献,承认了在华工对马来亚的发展起到了 “决定性作用”。“英人初经营半岛时,着手建筑道路及其他公共工程,皆成于华侨之手,至于开矿事业,纯由华侨导其先路。”[8]
华工的影响却远远不止于东南亚,其中最著名的例子就是美国环太平洋铁路的修建。据相关记载,约有14 000多名华工直接参与了修建太平洋铁路。修建铁路过程中危险的工作如用火药炸山开路几乎全由中国工人承担。1866年冬,约有1 000名在塞拉岭通道中施工的中国劳工直接被持续数月的暴风雪引发的雪崩埋没。
然而,在美中国劳工又得到了什么?“时值加利福尼亚繁富,美东及欧洲工人争相趋之,而华工勤而佣薄,相形见绌,遂渐引起猜疑……华工取值本廉,执业如故,而美工不能然也。猜忌愈甚,仇隙遂成,有埃里士者创结沙地党,发议限制华工。”美国等国的工人仇视中国工人的勤勉,将其视为自己 “被抢饭碗”的罪魁祸首。他们造谣华人有诸多恶习,又以华人是 “异教徒”,不能真正融入美国社会为由,要求限制华工。在巨大的社会压力下,1882年,美国议会公然违背 《蒲安臣条约》中的自由移民精神,通过了历史上第一个限制外来移民的 《排华法案》,也是第一个 “合法的”充满种族歧视与偏见的迫害少数族裔的法案。除此之外,澳大利亚、新西兰、古巴等国也都曾出台排华法案。
当然,除了歧视、刻意打压之外,华工被限制的原因是多样的。比如新加坡颁布限制华侨人口新例的背景是 “因树胶锡米土产跌价,华工失业者日众,无法救济”;再如日本预防华工增加的原因是 “近年来中国各业工人东渡做工者总数激增,已惹起该国劳动界恐慌”。
五、琼侨海外发展状况以及对祖国的贡献
在 “下南洋”移民潮中,海南人因为共同的语言和血脉形成了独特的群体。琼侨在东南亚国家的集中聚落被称为 “海南街”“海南村”或者 “海南港”等,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 “琼州帮”。早期到南洋谋生的琼侨,靠 “三把刀”(菜刀——餐饮、剃刀——理发、砍刀——种橡胶)白手起家。有些人从事农业生产,有些人在橡胶种植园当割胶工人,也有人开理发店、裁缝店。经过几代人的不懈努力和艰苦奋斗,琼侨逐渐从从事劳动密集型产业转为从事智力型、科技型行业,做大做强,走向现代化、国际化。清光绪三十四年 (1908年),杨士琦奉命考察南洋商务,奏报:“土产以烟糖蔗米为大宗,转售行销皆操自华人之手……商会学堂医院银行规模具备。”[9]
辛亥革命期间,孙中山在槟榔屿创设书报社,民智渐开。当时南洋地区华侨分为两派,一派保皇,一派革命,但是 “二者之主张虽异,而改革中国之热心则同”。以宋耀如为代表的爱国华侨支援孙中山的民主革命,奔走宣告、筹款募捐,在南洋地区开办报纸,建立了大大小小的革命组织,如 “仰光同盟会”“新加坡同盟会”“河内兴中会”等。辛亥革命能成功,“受南洋华侨经济助力甚钜”。而中华民国的成立也大大提高了海外华侨的地位,从 “荷兰人残杀华侨以后见华侨与祖国本不相连 (如清政府不理国人不问)”遂 “使之永为其一种工具”到 “民国初建,荷人畏吾族从此振起,颇欲得吾人之好感,往日不便华侨之政改去不少”。国民革命期间,琼侨积极援助北伐,踊跃捐款。抗日战争期间,在东南亚各地的华侨组织公会、筹款募捐,积极声援抗日救亡。他们不仅支持祖国事业,还积极在居住国创办华文学校,开展华文教育,教育后代不能忘本。目前,在全球有琼商乡团组织300多个,它们联系密切,共同继承、传唱、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谱写中华优秀儿女的时代篇章。
六、结束语
海南岛是中国对外交往的前哨,承载了丰富的中外交往文化历史。同时,作为华工出洋的重要基地之一,海南岛也是猪仔贩卖与苦力贸易这段罪恶历史的见证者。晚清民国时期,出洋华工对南洋以及世界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了解这段辛酸的历史,理解出洋华工的艰难困苦,对我们今天感受时代的发展、享受来之不易的发展果实与珍惜幸福生活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唐若玲.海南人下南洋的历史考察[J].南海学刊,2015,1(03):
110-118.
[2] 陈泽宪.十九世纪盛行的契约工制度[J].历史研究,1963(1):
162-162.
[3] 陈笙瀚.华工出国史料汇编第1辑[M].上海:中华书局,1984.
[4] 陈列.鸦片战争以后华工出国的分布及动因[J].华侨华人历史研究,1991(02):59-61.
[5] 朱荣基.光绪末期海口贩运华工出洋若干史实[J].历史档案,
1984(04):106-109.
[6] 苏云峰.海南历史论文集[M].海口:海南出版社,2002.
[7] 记海口起获大帮猪仔事[N].顺天时报,1913-5-13(3389).
[8] 李长傅.英属马来西亚华侨略史[J].南洋研究,1928(4):33-122.
[9] 杨士琦.奏报南洋华侨商业情形折[N].顺天时报,1908-06-29(18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