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导学生参与小组合作学习

2023-08-05 05:08蔡津津福建云霄县火田中心小学
小学科学 2023年17期
关键词:教师应小学生数学

◇蔡津津(福建:云霄县火田中心小学)

在知识迅速更新的时代背景下,学会合作学习对于一个人的成长和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小学生也不例外,他们在学习过程中不仅需独立自主,还需合作学习,才能更好地成长。数学是一门基础且必需的学科,二年级小学生正处于数学学习入门阶段,因此,教师一定要鼓励其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学习。这要求教师应遵循小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不断优化教学设计,采取有效的教学方式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活动,提高学生参与度,让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发现问题、探究知识、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提高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为学生未来的学习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一、小学数学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意义

(一)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二年级小学生正在学习数学课程的入门知识。采取小组合作学习模式,让学生共同针对一个问题进行探讨,集思广益,提供更多的思路,学生在小组学习过程中会争相说出个人看法或观点,一起进行查漏补缺,最终得出讨论结果。浓厚的小组学习氛围,能够带动每一个学生积极发言,尤其是那些性格内向的学生,也会在其他组员的带动下,由被动发言转变为主动发言,成员之间相互鼓励、相互监督,共同进步。

(二)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和学习质量

传统教学模式已无法满足现代学生的学习发展需求,应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质量。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提出问题,并让学生围绕该问题进行探讨与交流,同龄人之间的相互探讨可以让学生身心更加放松,有利于营造轻松有趣的学习环境,促进学生大脑的活跃。开展“头脑风暴”式的讨论,让学生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提高学习能力。另外,小组合作学习也可以有效避免个别学生产生被动心理,如在以往的教学中,教师提出一个问题,班级上只要有一个或几个学生回答出来,教师就会进入下一个教学环节,导致课堂教学质量不高。而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让全体学生参与到课堂讨论中,可以有效调动学生的主观积极性,提高小学生的整体学习质量。

二、数学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引导作用不够

教师是小组合作学习的设计者与引导者,因此,需要全面掌握学生学习情况,合理把控小组合作学习开展过程,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应及时有效引导,提高小组合作学习效率。但当前部分教师由于自身综合素养有待提高,导致小组合作学习存在两个极端:要不就是抓得太紧,教师总是急于指导学生,导致学生并没有真正获得自主合作学习机会;要不就是过于放松,对学生已经谈论偏题或懒散的现象不管,自由放任学生讨论,这两种情况都无法凸显小组合作学习的价值。由此可见,教师无法有效指导,难以保证小组合作学习质量。

(二)小组合作学习流于形式

小组合作具有一定的教学意义,但并不是所有的教学环节与学习问题都需要通过学生探讨来完成。当前存在合作学习流于形式的现象,一些比较简单、学生可以马上说出答案的问题,教师依然会让学生进行讨论,反而使学生不知从何谈起,导致学生合作没有深度,合作学习过程中存在盲目性。另外,对一些较难的问题,学生可能一时无法抓住重点,而教师又没有深入学生中及时予以引导,导致学生只能围绕问题的表面进行交流,无法明确学习任务与目的,最终依然需要教师一人站在讲台上针对该问题进行讲解。这种情况使小组合作学习流于形式,失去小组合作的教学本意。

三、引导学生参与小组合作学习

(一)合理划分小组成员

科学合理划分小组是合作学习模式有效开展的必备前提,学生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异性,这些差异会影响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的表现。因此,教师需对全体学生的性格特点以及学习能力进行有效分析,促进小组之间的公平性,让每一个小组都能有相对活泼和内向、学习能力相对较差和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促使学生之间取长补短。每个小组成员在4~5 人即可,这样可以让学生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都能发表自己的看法。小组成员不能一成不变,教师需观察每个小组及各个成员的表现,对不匹配的情况应及时调整,以提高小组成员之间的适应度,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二)创设多元化教学情境

二年级小学生虽然数学基础相对薄弱,但他们对未知的事物有着强烈的好奇心。教师应抓住小学生这一身心特点,发挥情境教学优势,为学生创设多元化教学情境,激发小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例如在二年级上册“认识厘米并用厘米量一量”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工具,为学生营造动态化的教学情境。比如,教师可将动画人物、声音与文字等有效结合,为学生展示下面一组情境:“小明说:新学期开始了,我的校服有点短了,这说明我已经长高了,但是我不知道我的身高是多少;小丽说:我的校服穿着还和以前一样,并没有短,那你和我比一比吧,看看你有没有长高。然后两个小朋友站在一起比身高。但是这种方式并不能知道小明现在具体的身高是多少,那他应该买多大码的校服呢?同学们可以为小明解决问题吗?”对这个问题,大多数学生会说到用尺子量一量,然后教师顺势引入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新学期开始了,同学们也互相帮助量一量身高,看看哪些同学长高了。”量身高的情境创设会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在学生互量身高的过程中,教师需维持课堂教学秩序,并且引导学生正确使用尺子量身高,还可以让学生量一量数学书的厚度,强化学生对厘米单位的认知。此外,还可以组织学生小组讨论哪些物品可以用厘米做计量单位,哪些物品不适合用厘米做计量单位,让学生分别举一些生活实例,量一量并说一说它有多少厘米。一些学生可能举一些小的物品,如桌子的长度或宽度、书本的长度或宽度、水杯的高度、铅笔的长度等,也有一些学生可能会列举出长颈鹿、高楼大厦、铁路等。最后,让学生知道特别高或者特别长的物体不适合用厘米做长度单位,从而为后面“米”的教学做好铺垫。由此可见,通过创设情境教学组织开展小组合作学习,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参与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三)明确合作学习任务

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并不是随时随地可以采用,教师需在课堂教学中寻找契机,引导学生参与到合作学习过程中,才能提高合作学习效果。教师必须明确数学课堂教学任务,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围绕课堂重难点内容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活动。首先,教师应引导学生质疑,有质疑才会有思考,有思考才会发现问题难点,有难点才会有合作。所以,当大部分学生对某一个问题存在疑惑时,开展小组合作才有意义。例如在学习“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时,大部分学生在一开始学习时可能会存在一些问题,无法明确数量关系。这时教师应以此为契机,应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让学生各自说出自己的方法并为其他学生展示操作过程,这有利于为其他学生提供思路,及时改正自己错误的想法。以“小亮有8 支铅笔,小雪有5 支铅笔,小亮比小雪多几支铅笔?”为例,让各个小组进行演示与探讨。在探讨过程中,教师发现,有的学生相互合作,采用数手指的方法,你比出8 个手指,我比出5 个手指;还有的学生利用画一画的形式,将8 支铅笔与5 支铅笔画成两排,整齐相对,发现上一排比下一排的铅笔多三支。通过不同的方法,最终每个小组都得出“8-5=3”的结果,然后让学生通过合作探究总结这种“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的问题应该用减法来计算。经过知识的总结,有利于促使小学生举一反三,利用该知识点解决其他类似的应用题。

(四)注重小组合作学习过程

在数学教学中应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不仅仅是为了获得最终的讨论结果,更应注重合作探讨过程,明确目标,全员积极参与,提高讨论效果。二年级的小学生缺乏较强的自律性,有时候可能偏离讨论话题,导致课堂氛围乱哄哄的。面对这种情况,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尤为重要,要求教师必须提高教学能力与组织能力,全面提升自身综合素养,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合理做出教学设计,有效组织学生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同时,在合作学习过程中,教师应让学生自由探讨但不能放任学生随意探讨,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应选择恰当的时机进行点拨,引导全体学生都能参与合作学习交流,积极提出自己的想法。另外,针对扰乱课堂秩序的调皮学生或者自由散漫、不参与讨论的学生,教师应及时批评并加强监督,促使其积极参与,规范自己的学习行为。教师还应对小组合作学习情况让小组之间互相评价,教师做最后评价。课下,教师需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与设计的教学环节,结合学生的反映情况,不断完善教学设计,提高小组合作学习效果。

综上所述,教师应正确认识并科学应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提高自身教学能力,结合学生的学习情况合理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小学生的团队合作学习意识与能力,让学生通过合作学习帮助自己排除学习障碍,学习其他学生的长处,提高数学学习能力和数学知识应用能力。

猜你喜欢
教师应小学生数学
语文教师应具备的“文本素质”
怎样培养小学生的自学能力
小学低年级教师应处理好的几种关系
我是小学生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
教师应上好语文综合性学习课
教师应首先在道德上成为教师
错在哪里
非常小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