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志军(甘肃:张掖市甘州区青西小学)
倾听是一种能力,也是一种素质,学会倾听更是一种技能。数学是一门基础学科,同时也是一门抽象的学科。在数学课堂上学会倾听,能有效地避免学生死记硬背或通过大量练习的方式来提高成绩。对学生而言,倾听能够获得更多的信息,并对信息进行汇总,进而更好地掌握所学的内容。然而,小学阶段的学生因自身年龄较小,倾听能力较弱,在课堂上出现了不爱听、“假”听的现象,无法捕捉有效的信息,这不仅影响了数学的学习成绩,而且对学生的注意力、抽象思维能力的发展也造成了不利的影响。
倾听是认真地听,并且将听到的信息进行转化,消化吸收所听到的内容。对学生来说,倾听就是认真听教师所讲授的内容,记住并理解教学内容,进而学好数学知识。在倾听的过程中,学生若不能集中精力,也就不能有效地接受并理解信息,也就会产生倾听障碍。在小学数学课堂上,经常有不认真倾听的学生,尤其是在小学1~2 年级的学生身上表现尤为明显。具体表现为:一是开小差。由于小学1~2 年级的学生年纪较小,自控能力较差,接受学校教育的时间较短,不仅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而且也尚未掌握倾听的技巧。部分学生在学前就学习了小学1~2 年级的课程,当教师在讲解这方面内容时,他们已经学习过,对这些内容不感兴趣,课堂对他们来说缺乏吸引力,因此就会在课堂上不注意倾听,并从事与教学内容无关的活动,如观看窗外、与同桌偷偷地玩耍等。这些都是不认真倾听的表现。二是“端正”坐好。为了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坐姿习惯,在课堂上,教师通常会要求学生端正坐好。经过多年观察,笔者发现大部分身体坐得笔直,双手放在课桌上,眼睛注视着教师或黑板的学生,大多是假装倾听。认真听讲的学生,不会在意自己坐姿,手也会放在不同的位置,目光追随教师和黑板上内容的变化,因此,认真听讲的学生坐姿上更随意。三是咬手指。咬手指是很多学生都有的一种不良的行为习惯,即使教师多次提醒,家长也做出努力,但是依然无法帮助其改掉咬手指的习惯。通过观察发现,大部分学生都是因为情绪紧张,或是对课堂所讲解的内容不感兴趣时才会咬手指。咬手指的行为不仅是学生存在倾听障碍的表现,也是一种心理疾病,需要家校合作,尽早干预。四是“积极”要求发言。在课堂上,经常有学生积极发言,教师说什么,他们都会在下面回应,教师提出问题,他们也会积极举手,并大声喊着“我、我”,以引起教师的注意。这主要是因为1~2 年级的学生具有较强的表现欲,希望正确回答教师所提的问题,并得到教师的表扬。这一部分学生,虽然积极回应,但仅能说明他们是在听教师说话,而不是认真倾听教师所讲的内容,并将其内化吸收。同时,这部分学生在1~2 年级时,因教学内容比较简单,成绩尚可,但到了3~4 年级,因过于表现自己,没有打好基础,成绩很容易落下来。
万事万物皆有因果。小学生出现倾听能力差的现象,并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有其深层的原因。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笔者认为,学生之所以会出现不愿意倾听、倾听能力差的现象,主要受如下几个因素的影响。
一是成年人不重视培养学生的倾听能力。现阶段,大部分的家长比较焦虑,不想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让学龄前的孩子就学习书法、绘画、篮球、英语等,但并不重视孩子的动手实践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更忽视孩子倾听能力的培养。大部分的家长混淆了“听”与“倾听”的概念,片面地认为“听”就是“倾听”,是与生俱来的一种能力,无须专门培养。在生活中,也不会引导孩子学会倾听,这就导致学生倾听能力较弱,注意力不集中,无法有效地捕捉并消化信息。
二是受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的影响。小学阶段的学生正处于成长发展的初始阶段,是各方面能力的上升期,但其起点较低。因此,学生自制力比较弱,注意力不集中,容易被外界的事物所干扰,缺少耐心,也就不能持续地倾听他人说话。在听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东张西望、做小动作的情况,尤其是一些表现欲比较强的学生,让其不表现自己而认真倾听他人说话,对他们而言是非常煎熬的,他们会为了表现自己而打断他人说话。同时,学生年龄较小,没有接受过系统的倾听训练,导致其倾听能力较弱。
三是成年人没有起到示范的作用。孩子在成长的道路上,家长和教师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但是在倾听习惯的培养上,成年人并没有起到良好的引领的作用。家长方面,由于工作较忙,或忙于玩游戏、刷视频,很少认真静下来全情投入地陪伴孩子,且孩子在与之交流时也没有认真倾听,有时是答非所问,或是随意应付。同时,家长很少认真与孩子进行交流,大部分的时间是在管教孩子。在孩子学龄前阶段,大多是让其自己玩或学,只要不受伤、不损坏物品即可;在孩子入学后,几乎每天都和孩子因作业而不断拉锯,一旦孩子出现错误,立刻指正,并要求其改正,若孩子经常出错,则是暴跳如雷。此时,孩子不会认真倾听家长所讲解的知识,而是担心再做错怎么办,这样,就陷入了恶性循环。此时,家长不会认真倾听孩子的诉求、了解孩子的想法,孩子也不会倾听家长的解析,而是担心父母再次暴跳如雷。教师方面,虽然明白倾听的重要性,并且愿意倾听学生的想法,但是教师每天在班级中的时间较短,且还要处理日常教学工作,所以很少静下心来认真倾听学生的想法。由是观之,家长和教师均没有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学生也没有学会认真倾听,因而导致学生倾听能力较差。
每个学生都希望得到表扬和鼓励。尤其是来自教师的表扬和鼓励,对学生具有较强的激励作用。因此,教师要用语言来鼓励学生,引导学生认真倾听。
一是教师要鼓励听得认真的学生,如“XX,你听得最认真,最投入”“XX,你听得真仔细”“XX,你很会听,抓住了本节课的重点”……诸如此类鼓励性的话语。对于平常不认真听讲,课堂上小动作较多的学生,教师也要适时鼓励,如“XX,你今天听课没有摆弄手指头,认真听讲、表现真好”“XX,你的回答真棒,这节课你听得最认真”。教师通过语言鼓励的方式,让学生知晓教师关注自己、重视自己,也就更愿意认真倾听,更好地学习数学知识。
二是采用荣誉激励的方式。教师为了鼓励学生认真听讲,可以设立多个奖项,给予学生不同的荣誉。例如,教师依据教育内容设计各种问题,并与学生进行讨论,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观点。在课堂讨论之后,教师可以向学生颁发“最佳倾听奖”“最佳合作奖”等荣誉称号。学生为了获得各种称号,就会认真倾听,积极融入课堂教学活动,并且在倾听中学习更多的知识。
三是教师的激励要与教学过程融为一体,更多的时候应在无声中进行。学生虽然年纪较小,但对教师的激励也是非常敏感的,他们可以从教师的一个微笑、一个动作中感受到教师给予的激励。例如,在讲解乘法知识时,班里的A 同学成绩并不是特别好,平常上课经常开小差,但是那节课听得特别认真,讲完后我给了他一个微笑,自那之后,A 同学听课明显比以前认真了。因此,教师要与学生多互动、多交流,并从内心深处流露出对学生的欣赏和理解,给予学生鼓舞的力量。除此之外,让学生化作老师,老师变成学生,坐在课桌前听学生讲解,有教师与学生一起倾听,不仅能让回答问题分享观点的学生更认真地讲解,而且还能让其他学生也更愿意倾听。
1.以身作则,树立榜样
成年人对学生的行为具有引领的作用,尤其是教师的行为,更是学生效仿的对象。对此,教师要以身作则、树立榜样,帮助学生养成正确的倾听习惯。随着教育体制改革,要在课堂上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积极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因此,学生的质疑、反驳、争论的机会不断增多。此时,教师要认真倾听,即使学生说得不正确、表达不清晰,甚至是语无伦次,教师都要专注地倾听,不能流露出不耐烦的神色,更不能打断学生的说话。对学生的发言,教师要发现亮点,如学生的创新观点、独特的思维视角等。同时,还要发现学生困惑的焦点、理解上存在的偏差,进而帮助学生进行纠正。例如,在讲解乘法分配律的知识后,进行随堂练习,当练习“25×48”的习题时,我按照平常的讲解,将后面的数字进行整数拆分,直接说“将25×48 看成25×(40+8)”,话音刚落,就有学生说“将它看成25×4×12 计算起来更方便。”听到学生的发言之后,立刻表扬了他,说:“这个方法更好,既简单又快捷,老师应该向你学习。”同时,也引导其他学生向该生学习,在学习过程中要学会总结,要有自己的想法。通过抓住学生发言的亮点,并给予鼓励,不仅盘活了整个教学课堂,而且其他学生也受到启发和鼓舞,认真倾听,探究出更多更新、更简便的解题方法。
2.真情流露,给予关爱
作为教师,不仅要有认真倾听的习惯,在学生的发言中寻找亮点,还要有真情流露,让学生感受到来自教师的关心和爱。学生在回答问题后,教师可以用面部表情以及手势来表示对学生发言的感谢、认可。例如,学生在发言后,教师为其打了个“ok”的手势,或者是竖起大拇指,这样一个简单的手势将教师接纳、认可、关心的信息传递给学生。作为教师,也有自己的情绪,尤其是当学生无法理解教学内容,或是不遵守课堂秩序、随意捣乱时,教师也会愤怒、会伤心,此时,教师要真诚坦率地说出自己的情感,并且表示自己真的很生气、很伤心。例如,当教师发现学生不认真听讲,在下面与同桌说悄悄话时,教师可直接点出来,告诉他,你的行为已经扰乱了课堂秩序,影响了其他同学,而且你没有认真听我讲课,让我很伤心。当教师把自己的想法告诉学生之后,学生也能够理解教师的做法,并且能够感受到教师的真诚和坦率,也更加信任教师。这样,教师并没有强制学生,而是用语言来引领学生,无形之中打造一种亲切感,让课堂更加和谐。
1.帮助学生掌握倾听的方法
倾听的能力并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后天不断训练的结果。为提高学生的倾听能力,教师要引导点拨学生,帮助其掌握正确的倾听方法。一是让学生专心致志地倾听。教师要经常告诉学生倾听时要全神贯注,不能东张西望,不能一边听别人讲话,一边写作业、玩玩具,这些都是不礼貌的行为。同时,在课堂上,教师要营造倾听的场景,引导学生认真倾听。
2.进行倾听训练
为了提升学生的倾听能力,教师可对学生进行强化训练。一是听后复述,一位学生发言后,教师让其他学生复述刚才所听到的内容。这样可以调动学生听记的积极性,提高倾听的素养,并且复述的过程,也是知识再加工的过程。二是听答训练,教师口述判断题或选择题,让学生把握问题的关键,抓住题眼,然后再回答问题。三是听记训练,重点培养学生边听边记录的能力。口语表达具有瞬间即逝的特点,需要学生认真地倾听,并捕捉到主要的信息内容,进而对信息进行汇总。例如教师口述应用题,让学生记录数字、条件、问题,然后回答问题。通过对学生进行倾听训练,并且在课堂中不断强化,能够提升学生的倾听能力,让学生掌握倾听的本领,进而在倾听中获得更多的信息。
倾听不仅是一种能力,更是一把金钥匙,能帮助学生打开广阔的交流空间。作为小学数学教师,要培养学生从小就养成良好的倾听习惯,具备倾听的能力,在倾听中积累知识,促进思维的发展,更好地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