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明清 杜玉霞
摘要: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村新媒体人才队伍的建设和培养对带动农民了解本地资讯、推动农业技术创新扩散,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以及时代发展极具影响。本文分析了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新媒体人才培养与引进的积极意义,并较全面地探讨了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村新媒体人才建设和培养存在的问题,对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新媒体人才建设与培养提出几点对策。
关键词:新媒体;人才;培养;乡村振兴;农村
乡村振兴,人才先行。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过程中,产业要靠人才来发展,文化要靠人才来振兴,生态要靠人才来美化,组织要靠人才来强健。如今乡村早已进入互联网时代,“互联网+”模式的兴起和广泛应用对农村的各方面发展产生了较大影响,农村新媒体人才的建设则正是乡村振兴迫切需要的。新媒体人才是推动乡村振兴非常宝贵的资源,是促进乡村发展的不竭动力。在此背景下,加强新媒体人才队伍建设和培养的必要性日益明显。不过我国在农村新媒体人才的培养方面还不够完善,面临人才总量不足、新媒体专业人才素质不高等现实问题,给农村产业发展带来了负面影响。因此,政府应大力支持农村新媒体人才队伍的建设和培养,实现农村新媒体人才 “质”和 “量”的突破,从而为乡村振兴插上智慧的翅膀,全面助力乡
村振兴。[1]
一、调查问卷
(一)调研目的
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村新媒体人才对乡村振兴的作用有哪些,他们又该掌握哪些知识和技能。为了找准乡村振兴中农村新媒体人才的定位及培养对策,探索出一条真正能够振兴乡村的路径,于2022年8月2日至2022年8月12日期间对常德市汤家山村新媒体人才情况展开了此次调查。
(二)问卷情况
本问卷共20道题目,9道单选题,11道多选题,1道填空题。题目涉及答题者基本情况 (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及居住地),详细了解了答题者对于农村新媒体人才基本情况的了解程度、农村对于新媒体人才的需求、岗位职责、所需的职业技能等。调查对象所属行业广泛,涵盖面广,数据有效,有利于笔者更全面地了解农村新媒体人才的基本情况,从而分析问题所在,得到对农村新媒体人才队伍建设与培养的建议和对策。
(三)调查结果及分析
此次共回收212份问卷,参与调查的男性占总人数49.06%,参与调查的女性占总人数的50.94%,其中20岁以下的占21.23%,20—30岁的占39.15%,31—40岁的占14.62%,41—50的占10.85%,50岁以上的占14.15% (详见图1)。参与调查人员中小学学历的占11.32%,初中学历的占11.79%,高中或中专学历的占15.09%,大专学历的占18.4%,本科学历的占32.55%,研究生及以上学历的占10.85%。在市区的占32.55%,在城镇的占36.79%,在农村的占30.66%。调查涵盖了不同年龄不同性别的人群,更利于全面分析农村对于新媒体人才的需求情况。
图1 参与调查人群的年龄分析
通过分析问卷关于农村对新媒体人才的需求情况,44.34%的人认为建设农村新媒体人才队伍是非常需要的,认为一般需要的占23.11%,认为几乎不需要的占17.92%,认为不清楚的占14.62%(详见图2),这也表明农村新媒体人才是乡村振兴迫切所需的。
图2 农村对新媒体人才的需求情况分析
根据人们对农村新媒体职务的了解情况分析 (详见图3),了解新媒体运营、文字策划与网络推广及运营的各占46.7%,了解公众号编辑人员的占49.53%,了解活动策划的占41.04%,了解短视频运营的最多,占50.47%。
图3 人们对农村新媒体职务的了解情况分析
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加强农村新媒体人才队伍建设的需要日益明显。调查显示,大多数人都认为农村新媒体人才培养在乡村振兴上发挥了一定的积极作用。在 “农村新媒体人才队伍建设推动乡村振兴的表现”调查中 (详见图4),认为带动农民了解本地资讯的占53.3%,认为推动农业技术创新的占55.66%,认为改变农产品销售模式的占56.6%,认为促进农村现代化发展和促进乡村经济快速发展的分别占52.83%和53.77%,这些数据表明人们对于农村新媒體人才推动乡村振兴发展给予了充分的认可。
图4 农村新媒体人才队伍建设推动乡村振兴的表现分析
在乡村振兴的不断发展下,农村新媒体人才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也日益显露,新媒体人才规模小、结构不合理、人才素质较低等问题成为建设农村新媒体人才队伍的阻力。对 “影响农村新媒体人才队伍建设的因素”的调查发现 (详见图5),政策落实不到位是最影响农村新媒体人才培养的因素,占总数的58.02%。农村的基础设施环境较差、政府的关注度不够以及人们的积极性不高都对农村新媒体人才培养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
图5 影响农村新媒体人才队伍建设的因素分析
“农村新媒体人才培养的途径”调查显示 (详见图6),多数人认为通过与高校合作、政府发挥领导作用、通过电视台等媒体培养和通过互联网公共课程培养是加强农村新媒体人才培养的几个重要途径。
图6 农村新媒体人才培养的途径分析
二、存在的问题
(一)农村新媒体人才储备不足
调查显示,农村新媒体人才建设和培养存在几个方面的问题 (详见图7)。党的十九大以来,全国整体人才资源总量持续性推进,但农村在管理、技术、资金等方面相对城市还是存在较大欠缺,所以人才资源还是呈现城多乡少的状态,这使得农村成了各种要素的洼地。[2]不过,汤家山村的新媒体人才队伍建设比较落后,新媒体人才的整体素质偏低,农村新媒体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力度不大,汤家山村的新媒体人才供给不足,农村地区的新媒体人才供需不平衡问题较明显。
图7 农村新媒体人才存在问题情况分析
(二)农村新媒体人才结构不合理
随着乡村振兴事业的发展,农村新媒体人才需求呈现出多元化、复合型和专业性特征。从常德汤家山村的新媒体人才队伍建设和培养存在的问题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农村新媒体人才的组织程度很低,新媒体人才的管理机制和保障机制并不完善,并且缺乏对农村新媒体人才的长期培训。
(三)农村新媒体人才素质偏低
在网络高速发展时代,农村的未来新媒体人才一定是能够适应融媒体技术发展的技术型、复合型人才。[3]从汤家山村的新媒体人才队伍建设中可以分析出:当前的农村新媒体人才培养质量偏低,具体表现为人才的敏感嗅觉、新媒体运营能力、文案写作能力等方面的欠缺,究其原因是专业培训不够系统造成的。此外,农村新媒体人才培养和建设方法单一、基础设施和建设落后,是影响农村新媒体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因素。大部分人员没有较高的知识水平,接受新知识的能力差,这也是造成农村新媒体人才低质量的一个重要原因。
三、乡村新媒体人才培养对策
(一)科学制定培养规划
在制订农村新媒体人才培养规划的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全面分析乡村人才需求,科学制定农村新媒体人才培养计划,需要各乡镇及村结合本地区的实际情况,确保人才培养规划切合实际,更利于政策落实;二是建立农村地区新媒体人才实训基地,要制订实训的计划,包括人才培养的总目标、基本原则和实践内容;三是走开放道路,做到 “引进来”和 “走出去”。要加强农村新媒体人才培养基础设施建设,并加大农村的宣传力度,吸引年轻力量为乡村振兴注入活力。组织文化素质较高的群众参与调研培训,学习先进经验。此外,有关部门要深入农村实地调查,分析其对新媒体人才的需要,再基于这些信息进行培养规划的设计,鼓励与高校、电视台等合作,从而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规划的科学性。
(二)优化农村新媒体人才结构
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汤家山村应全面摸排现有的新媒体人才,全面分析本村的新媒体人才需求,精准引进人才,健全奖励机制,落实政策。一是加强农村与高校、电视台、网站等合作,通过高校等培养更多的农村新媒体人才;二是农村地区的相关部门要与相关高等院校、电视台等融媒体打造高效人才互动生态,大力吸引高等院校及电视台等融媒体的新媒体人才深入农村基层实践,鼓励农村新媒体人才在宣传推广、打造形象、媒体营销等方面为乡村振兴贡献力量。[4]
(三)提升农村新媒体人才培养质量
进入全媒体时代,“一专多能”是农村新媒体人才培养的重点所在,其新媒体岗位也更要求新媒体人才为 “全媒体”人才。[5]推动乡村振兴事业发展,需要建设一支高素质、专业化、新型的全媒体人才队伍。但目前,全媒体人才培养与农村部分行业需求还有一定差距,统一的人才培训体系、评价标准尚未建立。各大院校的新媒体、全媒体相关专业在课程设置、教学方法、育人机制、专业发展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当前,高校如何深化产教融合、构建科学合理的全媒体人才培养培训体系、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畅通人才成长通道、拓展学生就业创业本领是需要解决的问题。
四、结束语
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常德汤家山村存在农村新媒体人才队伍储备少、结构不合理、质量低的问题,一定程度上阻礙了乡村振兴的发展。对此,本文对汤家山村的新媒体人才培养工作中的常见问题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科学制定新媒体人才培养规划、优化农村新媒体人才结构、提升农村新媒体人才培养质量的相关策略。针对农村新媒体人才可能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相关部门还需要结合实际情况,不断调整和创新农村新媒体人才培养模式。
参考文献:
[1] 程丽.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民新媒体素养提升的价值、困境和对策探讨[J].传播与版权,2021(11):89-91+95.
[2] 张宇迪,韩越.乡村振兴过程中人才振兴面临的现实困境及对策建议[J].商业经济,2022(07):114-116+190.
[3] 杨开源.5G融媒体时代下的网络与新媒体专业人才培养探究[J].传媒,2020(08):84-86.
[4] 周海波,许晶晶,邓仁根.江西省农村公共服务供需现状问题研究:基于微观的调查研究[J].江西农业学报,2015,27(11):120-123.
[5] 杨晓杰,梅子.创新型新媒体人才培养问题研究:基于辽宁省区域产业发展视角[J].新闻研究导刊,2020,11(19):3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