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专业学习共同体的教师发展有效途径探索

2023-08-04 10:16李建丰
河南教育·职成教 2023年8期
关键词:共同体学科班主任

李建丰

在新课程、新教材、新高考“三新”背景下,针对教师专业发展和综合素养提升这一主题,济源高级中学聚焦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实践活动,积极探索其对教师专业发展的影响,探寻教师专业成长途径,以更好地服务教师教学、学生成长和学校发展。

一、如何理解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

教师专业发展研究始于20世纪60年代西方国家对教师质量的探索。1997年,霍德提出:“专业学习共同体”是由具有共同理念的教师和管理者构成的团队,他们相互协作,共同探究,不断改进教学实践,共同致力于促进学生学习的事业。“专注于学习,合作的文化,聚焦于成果”是共同体倡导的三大理念。

教师在教学和科研过程中通过相互交流、沟通、合作,以及学习资源分享,共同完成课程标准规定的教学任务,解决在教学和科研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针对个人感兴趣的教学现象进行反思总结,并在此过程中形成了良好的人际关系,最终促进专业发展。

二、构建专业学习共同体的价值

无论是在理论还是教育实践中,专业学习共同体在促进教师知识管理、提升教师教学效能、消除教师职业孤独感和构建教师的动态学习环境等方面,都有独特之处。济源高级中学于2021年启动专业学习共同体建设,把拥有共同愿景的教师聚集在一起,进行持续、有挑战性的专业学习和实践共享,促进了教师个人教学理念的更新和教育实践的改进。

三、我们的教师专业发展理念

济源高级中学强调教师的专业发展,坚持以校为本、研训一体、分类实施的教师队伍培养策略,不断激发教师工作活力。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学校围绕一个理念,确定一个目标,实施两项计划,实施三项工程,搭建四微平台,构建多个专业学习共同体,积极推进教师专业成长和综合素质提升。

一个理念:教师第一。一个目标:打造一支“德高、业精、会育人”的高素质教师队伍。两项计划:领军计划、青培计划。三项工程:师德筑基工程、阅读提升工程、专业技能提升工程。四微平台:微课例团队、微课程团队、微课题团队、微共同体。多个专业学习共同体:校委会领航团队、教科研管理团队、学科教师工作坊、班主任团队、生涯规划指导团队、社团指导团队等。

四、基于专业学习共同体的教师专业发展途径

(一)搭建目标精准的学习共同体

学校依据“目标分类、精准施策”的原则,根据不同的成长目标组建不同的专业学习共同体,以期达到准确把握学校学科发展现状和精准实施教师成长策略的目标。

1.搭建四微平台,教科研支撑教师专业成长

学校搭建四微平台,打造具有特色的研究型、智慧型“弘毅教师”。以微共同体为教学管理与研究平台,引领教师开展行动研究;以微课程开发为平台,组建微课程研究团队,开拓教师成长新途径,助力学校特色发展和教师专业成长;以微课例为研究平台,组建微课例研究团队,优化课堂教学环节;以微课题研究为平台,修订《教育科研管理办法》《校级课题管理方案》,组建教育科研管理团队,启动校级微课题研究工作,构建层级分明的科研网络,提升课题研究的效度,积极培育优秀成果。

2.依据教师专业发展阶段,组建成长共同体

青培班——发展期教师培训。组建青年教师培训班,校长任团队班长,并在开班仪式上讲授开班第一课,对工作3年以内的青年教师开展培训。我们邀请济源市基础教研室各学科教研员对教师分学科进行教学技能培训,将重点放在师德师风、教育理论、课堂教学、教育管理等方面,使其增长教学经验,熟练掌握教材,学会关注学生,发展教学能力,成为合格教师。

“领军计划”团队——熟练期教师培训。以“领军计划”团队为代表,对工作3年以上的熟练教师,学校注重夯实其专业理论基础和综合素养,提升其职业道德修养,提升其对学科的整体把握能力,以及研究学生、解决实际教学问题的综合能力,使其成为骨干教师。学校16名入选济源示范区首批“领军计划”培养对象的教师,根据群组自治原则,组建了自己的成长团队,组建班委,研讨发展规划,探寻发展路径,确定了专业成长的四个维度:完善知识结构的专业阅读,促进思想表达的专业写作,磨炼课堂教学能力的专业实践,持续增进研究能力的专业反思。

骨干教师团队——骨干教师培训。对省、市、区级名师,省、市、区级学科带头人和教学能手,学校以课堂教学的问题为重点,以新理念、新问题、新策略为核心,通过培训全面提升骨干教师的专业素养、教学驾驭能力、教育科研能力和学科教学引领能力,为其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3.组建班主任培训团队,建设高素质班主任队伍

以河南省“三人行”名班主任工作室为依托,学校组建班主任培训团队,完善班主任校级青蓝工程,健全校级班主任培训课程体系,逐步完善和丰富班主任培训制度和教研制度,分层对班主任开展多种形式和内容的培训,提高班主任队伍的整体素质和学生管理能力,建设一支稳定的高素质班主任队伍。

4.建立生涯规划辅导团队,健全生涯规划指导体系

学校设立“学生发展指导中心”,建立学生发展指导工作制度,普及生涯教育理念,建立健全生涯规划指导体系,整合多元力量,实行专兼结合,引领全体教师突破学科专业束缚,有效指导学生的生涯发展。

5.加强学科工作坊建设,提升教师学科素养

学校以省、市级骨干教师为引领,建成语文、数学、物理、地理、历史5个市级学科工作坊,加强学科教研和学科建设工作。学校要求16名“领军计划”人员和2017年以来入职的教师参加,通过专业学习工作坊活动提升教师学科素养。

(二)举办“教师专业发展论坛”,搭建交流展示平台

乘济源示范区教体局“教师发展论坛”东风,学校利用全校教职工大会、教师例会,举办校级“教师专业发展论坛”,拓宽教师发展路径。论坛以“个人成长”和“团队建设”为主要板块,围绕“个人成长故事”“新教材解读”“课例研究”“课程建设”“领军计划成长”“学科工作坊建设”“科研助成长”等主题进行研讨。

(三)师德筑基工程居于首位

师德建设是教師专业学习共同体的第一要务,在教师培养培训工作中居于首位。学校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把师德师风作为评价教师素质的第一标准,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师德师风建设全过程,坚定正确政治方向,着力提升教师思想政治素质。

(四)阅读提升工程助力成长

学校坚持开展“同读一本书”活动,以专业学习共同体为单位开展共读活动:校委会领航团队阅读《建设一所新学校》,“领军计划”团队阅读《学习的逻辑》《学习力》《静悄悄的革命》,微课例团队阅读《课例研究:我们一起来》,微课程团队阅读《从入学到毕业:一所学校的课程建设》……教研组、学科组、学校层面的读书交流研讨,提升了教师的专业素养。

(五)营造合作共享的学术氛围

合作和知识共享是教师学习共同体的关键特征。学习共同体遵循群组自治的原则,注重成员公平对话,在分享过程中保护成员的学术批判精神,营造包容、和谐的学术讨论氛围。学校建立和完善奖惩机制,为表现优异的成员颁发证书,促进成员之间的良性竞争。

(六)注重实践和反思,引导教师走向专业自觉

教师的实践与反思,是实现个人成长的有效途径。学校提出“读—写—行—思”的教师专业成长路径,本着“专业改造日常,课堂练就名师”的原则,开展形式多样的教研活动,引导教师从专业自发走向专业自觉。

(七)为共同体活动提供全方位的保障

学校配置《建设一所新学校》《从入学到毕业:一所学校的课程建设》等图书,注意发挥文献资料的作用,在图书馆补充了各学科专业图书资料,为各年级开通了中国知网账号,满足教师的学习需求。

(责编 韩玉兵 侯心雨)

猜你喜欢
共同体学科班主任
如何做好一个班主任
【学科新书导览】
爱的共同体
共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构建和谐共同体 齐抓共管成合力
共同体的战斗
夸夸我的班主任
“超学科”来啦
班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