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父母,只做两件事

2023-08-03 02:27黄仕明
海峡姐妹 2023年7期
关键词:萨德负面上学

文/黄仕明

01

杰弗瑞·萨德博士曾经做过一对夫妻个案的演示。这对夫妻都是高级知识分子,但孩子经历多次辍学,深深困扰着他们。

妈妈对萨德博士说:“孩子初一的时候,因为有一次作业没有完成,就不敢去上学了,然后基本上一年都待在家里面。其实这种情况在五六年级就开始了,他会因为没做作业不想去,隔了几天或一个星期才去;或者说肚子疼,不愿意去学校。”

爸爸补充说:“另外,我们想还有一个主要原因是在学校里,孩子觉得有同学在语言上伤害了他,他产生了恐惧,不敢去上学……孩子比较胆小脆弱吧。”

妈妈也点头同意。

萨德博士并没有沿用“胆小脆弱”这个词,而是回应:“所以,他是一个非常敏感的孩子。”

夫妻两人都点头说:“是。”

萨德博士继续补充道:“而且,有一颗非常温柔,非常柔软的心。”他把最初父母描述孩子所用的“胆小脆弱”,转换成“敏感”,然后再转换成“温柔、柔软的心”。

当我们锁定一个单一的身份认同时,一个人就很难与身份认同之外的认识去连接。例如,一个人保持着这样的身份认同:我是胆小、脆弱的。如果只有“胆小、脆弱”的身份认同,那么就制造了问题。

身份不能固着或简化为一个意象,它是一种不断变化的情境体验。

假如,一位来访者在咨询中说:“我真是一个软弱的人!”我会打开一个空间,接过“软弱”的身份认同,接着说:“是的,同时,你也是柔软的、柔和的、甜美的……在你的内在有那么多的不同,那不是很丰盛吗?既然这么丰盛,那为什么不去享受它呢?”

02

我们最初的“身份认同”,通常是来自于我们成长中的家庭。

例如,小时候孩子撒娇地缠着妈妈:“妈妈,妈妈,抱抱我……” 妈妈或许出于她的焦虑、不安,或许她正在经历着生活的挑战,于是冲着孩子说:“我很忙,不要烦我。”

“妈妈,我唱歌好不好听?”“别吵了,你可不可以安静一点,没有看到我很忙吗!”

当一个内在“我”触碰到外在的“我们”(通常是家庭),如果外在的回应是负面的,透过父母紧张、焦虑、不安的眼睛,让“我”的内在产生了负面的体验,同时再加上一个负面的声音“你不够好”,于是,我们内在就产生了一个身份认同:我不可爱,我不聪明,我不够优秀……

所以作为家长,有两件事情是真的需要父母去成长和学习的。

第一,你赋予孩子一个什么样的身份认同,让TA感受到自己是一个怎样的人?

我是一个有价值的人,我是一个自律的人,我有能力,我可以做到,我对未来充满希望,达成目标是我的责任,我有资格拥有成功,我对现在的自己感觉到放松、自在……请问你有帮助孩子在身份认同上做到这一点吗?

当然,还有它的相反面。孩子有时候也会觉得自己不够好,感觉到脆弱、挫败、无力……

那你有帮助孩子去和这些不同的部分说欢迎吗?你有帮助孩子在脆弱、受伤的地方赋予不同的意义,欢迎受伤、脆弱成为生命完整的一部分?

我是勇敢的,我也是脆弱的;我是自信的,我也是自卑的;我不够好,我也足够好……孩子,你是谁呢?我不知道,但我非常希望和你一起去探索。

我充满着兴奋,充满着好奇,充满着热情。孩子,让我们一起去探索吧!

猜你喜欢
萨德负面上学
一个值一百万元的好主意
负面清单之后的电改
远离负面情绪
正面的人和负面的人
上学啦
韩暂停部署新增“萨德”系统
部署“萨德”意欲何为?
论负面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