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许松青
每年都有些宽慰心灵的温暖话语坊间流传。
张雪峰眼眶发红地对学子说,一个要强的人,他也许这种要强是装的,他本身没有那么强。承受能力强的人没有什么值得羡慕的,因为他背后的苦你不知道。承受能力没有那么强,也没有什么好自卑的!
人有多大能力干多大事,千万别让自己绷着,就跟绳子一样,绷得太紧一定会断的。
而另一个教育专家说,为什么心理学开山鼻祖都是外国的,而没有中国的呢?后来她发现,因为我们有中华传统文化,自古以来滋养了中国人的心灵。
有一个孩子按西方标准被诊断为抑郁症,在班级雀跃宣布:“我有抑郁症我有抑郁症,不要让我做作业哦!”面对这个故意夸大自己的孩子,这位专家肯定地说,孩子,你没有抑郁症。
既不要轻率地给孩子贴上疾病的标签,也不要轻易地忽略了真正有心理疾患的孩子。祖国医学留给我们的药方以及经典文化对心理的调养之法,是时候重新成为中国人的重要选项了。
孟子曾经提出过著名的“四端”。《孟子·公孙丑上》曰:“凡有四端于我者,知皆扩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苟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他继而解释:“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
现在不少孩子很难和家长共鸣,你感动不已时他无动于衷,你气得爆炸时他一脸冷漠,你爱他的种种,如非他之所需就接收不到。
为啥孩子没有拥有你所希望的感恩之心,为啥付出那么多却收获一个“白眼狼”?甚而有的孩子情感淡漠,渐渐地向抑郁指标靠拢?一个原因是没有从小养成孩子的“四心”,中国人该有的情感情绪没有培养出来。
而“四端四心”的培养本不难,它们层层递进,交互升华。对弱小者本能地同情,就是种下了仁爱的种子,这是最底层的情绪。那些虐猫、对老人和女人家暴的则是没有恻隐之心,是为不仁。再上一层是羞恶之心,有人以耻为荣,就是欠缺了羞恶之心,是为不义。有辞让之心是个人社会化的表现,懂得遵守和服从必要的规则,否则无礼。而有是非之心,从感性走向理性层面,经过思考的选择是安身立命之本,否则不智。具备了“仁义礼智”这四端,可以说就脱离了动物,是一个完整的人。
孟子说要把这四端努力地扩而充之,不断放大,就会像火刚刚开始燃烧,泉水刚刚从地下涌出来一样,力量非常强大,在家,可孝父母,在外,足以保四海、安天下。如此,也就达到了王阳明所说的“致良知”;如此,“仁义礼智信”的诚信,也就水到渠成了。
简单的事正确做,正确的事重复做,让经典生生不息濡养我们中国人的心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