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剑梅
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国内外市场的竞争融合,加速了资本市场的运转,众多企业想尽一切办法上市,除了大家广泛所知的为了吸纳社会资金、扩大企业发展规模、增强企业竞争能力的目的外,上市还能推动企业提高管理水平,降低自身经营风险,实现规范化的可持续发展。
我国对企业上市设置了较为严格的准入门槛,企业在上市之前都需要经过严苛的审查程序,特别是有非常多的财务规范化部署工作需要准备。在启动上市之前,企业需全面重视自身财务规范化体系的建立,缩短上市审查时间,确保企业顺利实现上市敲钟。
一、企业上市财务审核要点
通常来说,企业上市过程中审核关注的财务要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企业会计核算规范
保证企业会计核算工作的规范性,是企业上市的基本原则,在企业的会计核算规范审查中,关注重点在于会计原则、会计政策及会计估计是否连贯,收入、成本及费用的核算确认是否规范,损益科目在各业绩期内的变动是否合理合规。
(二)企业业务及盈利连续性
我国上市管理办法要求企业业务及盈利均需要具有连续性,其中在业务方面,主板上市规定最近三年内实际控制人没有发生变更,企业主营业务、董事和高管人员没有发生重大变化,而创业板上市则规定上述内容在两年之内没有发生重大变化。
在盈利方面,保证企业能够具备持续的盈利能力是上市发行的一个基本项,从财务信息披露来看,盈利能力的审核要点主要在于收入结构组成及各会计期增减变动、毛利率的结构组成及各业绩期间的增减变动、利润的来源及各业绩期间的稳定性等。
(三)税务合规性
主板及创业板发行上市管理办法均规定,上市发行人应依法纳税,各项税收优惠需符合法律法规的规定,发行人的经营业绩对国家给予的税收优惠不存在重大依赖性。
在税务工作方面,审核要点一般包含:1.企业申报税种、税率是否合法合规;2.企业执行的税收优惠是否符合政策扶持条件,有没有正式的政府机关批准文件;3.企业纳税申报是否及时,是否完整纳税,是否受到过税务主管机关的税收行政处罚等。
(四)企业资产质量
企业资产质量评估主要审查以下要点:1.企业应收账款余额是否过大,账龄是否过长,应收账款周转率是否过低;2.存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是否存在残损,现有价值是否公允,账实是否一致;3.其他应收款与其他应付款是否存在关联方占用资金、变相资金拆借、损益科目挂账;4.交易性、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占总资产比重是否过大等。
(五)企业或有财务风险
主板和创业板发行上市管理办法均禁止企业存在重大的或有财务风险,审核要点包含:1.企业是否存在重大偿债经营活动;2.企业是否存在影响企业持续经营的担保债务、诉讼、仲裁等重大或有事项;3.企业是否存在企业为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及其控制的其他企业进行违规担保;4.企业是否存在资金被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及其控制的其他企业以借款、代偿债务、代垫款项占用的情形。
(六)企业关联性交易
审核企业关联性交易是评判企业经营是否具备独立性的重要项目,企业要进入资本运作市场,应该拥有独立面向市场经营的能力,審核要点包含资产独立、人员独立、财务独立、机构独立、业务独立,尤其是业务独立方面,在审核业绩期内企业与关联方的交易占比整体呈下降趋势,同时关联方交易业务需能有等同于第三方单位交易业务一样完整的流程规范,并且企业还需提供强有力证明其关联方交易的必要性及符合市场公允性。
(七)企业财务内部控制
企业财务内部控制工作是上市过程中审核的关键一步,财务内部控制审核要点包含:1.企业是否具备完善的财务内控制度书面文件;2.企业资金收支是否事实存在、合法合规;3.企业资金保管是否科学安全;4.企业银行账户及票据使用是否合法合规;5.企业各项经营业务是否真实合理,是否按财务内控制度执行,比如销售收款、采购付款、费用报销、资产管理、合同管理、预算管理、财务报告等日常经营管理与业务实施是否得到有效控制及相互制衡。
二、企业常见财务问题
(一)会计核算不规范
大部分企业在上市之前的财务信息对外披露较为保密,在企业会计核算准则及财务管理制度的执行层面上,并没有完全严格落地执行,导致相关会计核算不规范,财务数据缺乏严谨性,无法直接反映企业正常经营质量。会计核算不规范通常表现在以下方面:1.采用收付实现制或者不完全的权责发生制进行会计核算,在收入、成本费用科目上不能结合当期业务及时结转,存在提前或延后确认现象;2.业务会计核算口径不一致,同一类经营业务在较短时期内存在多种处理方式,记账数据无同期可比性;3.原始凭证内容不合规、不完整,如发票抬头不完整,资产及材料采购无入库单,会务费报销无相关会议纪要等;4.会计科目使用不清晰,比如复杂不便列支的项目计入其他损益科目,其他类科目金额数目巨大且难以区分;5.客户及供应商对账工作不重视,会计报表数据缺乏多方核对校正。
(二)企业财务分析不足
部分企业对财务分析重视程度不足,设置财务管理部门仅为了满足企业日常账务的核算及处理,财务人员仅专注于企业经营流水的数字统计,而忽视了业财融合分析能力的培养,导致财务部门提供的信息质量无法满足企业经营管理者进行科学的决策判断。
(三)税务工作不严谨
相对而言,我国大部分税种的违法成本较低,企业被查到之后基本就是罚款,但无相关刑事责任约束,导致很多企业试踩在法律边缘进行税务筹划工作,另外部分企业没有制定相应的税务管理制度,在税务工作上缺乏约束监督,出现税务问题后没有具体责任划分。
(四)企业关联方交易频繁
公司法没有明确的条款约定禁止企业间进行关联方交易,虽然从法律角度来看,关联方双方主体地位是平等的,但交易实质上常常违背等价交换的市场公允条款,这让很多企业频繁通过选择关联方交易模式进行转移资产、服务及相关业务活动,以达到关联方企业内部获利的目的。
(五)企业内控秩序混乱
由于缺乏对企业内控的正确认知,部分企业自上而下对内控的管理流于表面形式,忽视内控在实际业务中的监督应用,当出现业务执行与内控制度相悖时以灵活处理为由,不按规定秩序办事。
三、企业上市前财务规范措施
(一)建立统一会计核算体系
企业要结合自身的业务经营特点,按照财政部相关政策要求及企业会计准则来搭建统一的会计核算体系,确保会计核算范围内的各个业务对象均能进行科学、完整、连贯、系统化的计算与归集,为企业经营管理者提供有效的信息决策依据,其体系包含:1.统一设置会计核算科目,拟定会计科目核算规范文件;2.建立企业辅助核算主体数据库并确保主体名称的唯一性,包含内外部供应商、企业雇员、内外部客户、项目等;3.明确企业各项会计政策,比如折旧摊销等;4.将会计核算系统与经营业务系统建立数据端口关联,确保会计核算与业务数据一致。
(二)提高财务管理分析水平
提高财务管理分析水平实则是提高财务管理分析的实用性及精准性,这就要求企业管理者,首先要从意识形态上加强对财务管理分析工作的重视,并将其列为企业经营管理中的一项重点工作来对待,強化各部门之间的紧密联系,提高财务数据与业务信息的匹配度;其次要进一步提升财务管理分析人员的综合素养及能力,企业除了给财务管理分析人员提供再教育的培训平台,还应让财务管理分析人员深入业务基层,进一步提高业财融合分析能力及判断能力。
(三)加强税务工作监督
对于企业来说,税金的支付实则是经营必要成本的支出,有效地减少税金支出,能让企业获得最大限度的税后利润。但税务合规性是上市审查程序中的重要一环,因此,在税务政策条件内合理控制企业税负,避免税收处罚及风险非税成本是企业必要的税务内控工作,主要措施有:1.加强企业管理人员税法观念及宣传教育,提高依法纳税的觉悟;2.提高税务人员的专业能力,明确税务岗位责任;3.强化税务工作的考核评价,建立定期自查制度;4.实时关注国家政策,积极用足税收优惠。
(四)提升企业独立经营能力
企业应避免或减少与关联方之间的交易,这就要求企业在行业市场中具备完全独立的对外经营能力,其提升措施包含:1.打造自身属性IP,强化企业自身的内源核心竞争力,清晰认知企业区别于市场同行的差异化特征,充分放大企业发展优势;2.善于发掘行业的细分市场及潜在市场;3.创新经营管理手段,提高管理策略的效用性及精确性;4.建造人才发展高地,重视引进高水平管理人才。
(五)深化企业财务内控
企业内控是一个循序渐进的管理过程,这个过程不仅需要不断深化内控制度,还需确保内控制度能辅助保障业务活动的有序执行,具体措施如下:1.从管理层面上重视企业内部审计的独立性与地位;2.财务与业务授权流程及监督相互配合,相互牵制;3.构建事前有效预警,事中严格监督,事后即时复盘的内控体系。
四、结 语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规范化的财务管理工作是企业上市成功与否的关键性因素,其涉及会计核算、税务合规性、内部控制、业财分析等多个环节,企业通过提前按上市要求规范财务工作,能及时解决存在的财务问题,快速缩短上市审查时间,加速企业上市融资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