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雪丰
性教育已经成为青少年不可或缺的生命教育内容。2019 年7 月,国务院发布《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 年)》,提出中小学促进健康活动中包括青春期保健知识与技能,引导学生建立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2021 年6 月,教育部颁布《未成年人学校保护规定》,明确指出自2021 年9 月1 日起学校要对学生进行性教育,使学生了解相关生理卫生知识。然而,我国性教育发展状况并不乐观,学校性教育课程地位不够明确、性教育内容分散、性教育课时较少[1]。除此之外,没有专业的性教育教师以及专门的教材来保障学校性教育课程的顺利开展[2-3]。基于此,有必要研究构建适合高中生学习的性教育内容框架,探究高中生对于性教育内容的学习意愿度,以期为我国未来学校性教育的实施提供相关实证性依据。
本研究样本来自于某省三个城市共计6 所高中的学生。
1.2.1 抽样方法
采用方便抽样与随机抽样相结合的方法,从某省三个城市6 所高中中抽取高一、高二、高三学生。共计发放问卷1 410 份,回收1 385 份,回收率为98.23%;剔除无效问卷(漏填或不填)40 份,共计回收有效问卷1 345 份,问卷有效率为97.11%。
1.2.2 调查方法
本研究以联合国会同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世界卫生组织等机构于2018 年共同发布的 《国际性教育技术指导纲要(修订版)》[4]为依托,自编《高中生性教育内容学习意愿调查问卷》。问卷共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学生的人口学信息,包括年级、年龄、性别等;第二部分是性教育相关内容。在性教育内容中,采用Liket 5级评分法。具体表述为5=非常愿意,4=愿意,3=不确定,2=不愿意,1=非常不愿意。得分越高说明学生对于性教育内容的学习意愿越强烈。性教育学习内容共分为六个主题,分别是:文化、社会与性(共10题),性的科学知识(共23题),价值观与性(共8题),关系(共12题),道德与安全保障 (共12题),以及健康与福祉技能 (共14题)。
1.2.3 质量控制
在调查之前已对调查人员进行培训。调查人员与各班级的班主任利用自习课时间统一安排学生进行问卷作答。待学生认真阅读完引导语后方可作答,一人一桌,避免讨论,确保为自身真实情况的反馈。
用Epi Data 3.1 建数据库。运用SPSS 19.0 对有效数据进行因子分析与描述性统计;运用AMOS 22.0 软件对有效数据进行验证性因子分析,构建高中生性教育内容框架模型,并对模型拟合指数与模型效度进行分析。
调查对象的年级和性别分布比较均衡。见表1。
2.2.1 项目分析
采用SPSS19.0 对问卷有效数据进行项目分析,利用同质性检验结果作为个别题项筛选的指标。查看各题项与总分的相关度,若相关系数未达显著,或两者呈低度相关(r<0.4),则说明这一题项与整体量表的同质性并不高,需要删除[5]。结果发现问卷中各题目与总分的相关系数均在0.4 以上,达显著水平(P<0.001),故未删减题目。
2.2.2 因子分析
在进行因子分析前,首先对有效样本进行信度与效度分析,结果显示问卷的整体Cronbach’α系数为0.982,各主题内容的Cronbach’α系数为0.910~0.948,说明问卷内部一致性良好;问卷整体内容的KMO值为0.984,表明问卷各变量间存在较强相关性,适合进行因子分析。
2.2.2.1 探索性因子分析
采取主成分抽取法和最大方差矩阵旋转法抽取特征根>1 的主成分,旋转在9 次迭代后收敛。观察累积解释变异量的值,取各成分中因素负荷量>0.4 的题目。结果发现,在79 个题目中共提取出9 个主成分,累积方差贡献率为61.045%,超过了50%以上,说明9 个主成分可以较好地解释问卷中有关性教育内容所有变量的主要信息。进一步观察发现,这9 个主成分的划分结构与问卷初始提出的主题理论构架基本相同,且在其基础上衍生出了3 个主题内容:①原有“性的科学知识”主题中划分出了三个主成分,即三个新主题,包括性的生理知识(包含8 题)、生殖生育知识(包含9 题)、艾滋病相关知识(包含4 题);②原有“关系”主题中划分出了两个主成分,其一为家庭与友谊关系(包含10 题),其二为恋爱关系(包含2 题)。另外,在原有主题“性的科学知识”中有2 题因素负荷量<0.4,故删除。
综上所述,将9 个主题作为 教育内容框架的潜在变量(T1~T9),77 个题目作为可观测变量(S1~S77),且其标准因子载荷值均> 0.4,进一步表明各潜在变量的结构效度良好。见表2。
表2 高中生青春期性教育内容框架量表 (HSE)
2.2.2.2 验证性因子分析
运用AMOS22.0 软件构建二阶验证性因子模型,参数估计的方法设定为极大似然法。在高中生青春期性教育内容框架量表及测量项完成的基础上,运用数据调查结果对量表进行验证性因子分析。初始模型的GFI 值为0.805,NFI 值为0.850,CFI 为0.884,均>0.8;RMSEA 值为0.046,RMR 值为0.048,均<0.05,说明模型与实际数据较为拟合。修正 后 模 型 的RMR<0.05,RMSEA<0.05,GFI、AGFI、NFI、RFI、IFI、TLI、CFI 值 均>0.8,PGFI 与PNFI 值>0.05,χ2/df 为3.719,<5,表示模型适配度良好。
综上分析,修正后的模型各指标拟合度较佳,总体上模型拟合程度较好。表明此模型与样本所得数据拟合优度呈良好水平,各项指标均在可接受范围内,高中生性教育内容框架模型成立,具有理论意义。
通过结构方程建模,构建了高中生性教育内容框架二阶模型。结果表明模型拟合指标良好,与数据匹配度较高、信效度较佳。高中生性教育内容框架有9 大主题,各级主题下涵盖多种内容。见表3。
表3 高中生性教育内容框架
为进一步观测高中生对于性教育内容的学习意愿程度,对调查对象关于性教育内容9 个主题的学习意愿作了描述性统计。结果显示,高中生对于性教育内容的学习意愿度总体得分均为(4.07±0.59),表明学生的总体学习意愿较为强烈。按主题来看,学生对各主题的学习意愿大致相同。但与其他主题相比,高中生对于家庭与友谊关系、价值观与性这两个主题较为青睐,学习意愿更强烈。见表4。
表4 高中生性教育内容的学习意愿情况
本研究发现高中生性教育内容框架涵盖9 个主题。有关学者研究指出义务教育阶段初中女生性教育内容框架涵盖8 个主题[6],主题划分有所差异,且与本研究相比缺少了恋爱关系主题。本研究所构建的性教育内容框架与义务教育课程中的性教育内容框架[7]存在相似之处,如义务教育政治学科中覆盖有关性的人权与关系、情感等;体育与健康以及生物学两门课程中侧重人的生殖健康板块,与本研究中性的生理知识和生殖生育知识两大主题内容相似,但性教育内容渗透在学科之中,较为凌乱与松散。
研究发现高中生对于性教育内容的学习意愿很强烈,这与郭浩等[8]学者研究的情况一致,他们认为学生迫切需要学习性教育的知识与技巧。肖景莹等[9]研究发现大学生更愿意去学习性心理与性生理知识以及性病、艾滋病的预防等知识,这与本研究有所差异。相比而言高中生更愿意去学习家庭与友谊关系等内容,究其原因可能是高中生正处于青春期,生理上的“成人感”使他们渴望像成年人一样具有社交能力,拥有自己的交际圈,有自己的人际支持系统,而这一需求主要表现在渴望友谊与追求人际关系和谐两方面。关于性的生理知识与生殖生育知识两个主题,或许是因为在平时的生物课堂中已经贯穿了相关知识,学生已经涉猎到了相关知识,故而求知欲降低。
青少年时期是人生中的关键期。青春期性教育在孩子的健康成长过程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是学生学习、成长与发展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于2020 年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首次提出“学校应当对未成年人开展适合其年龄的性教育”,进一步体现了国家对于青少年性教育的重视程度。高中生作为国家未来的开拓者与创造者,学习正确且健康的性教育内容刻不容缓。本研究通过结构方程建模,探索适合高中生学习的性教育内容,构建性教育内容框架模型,以期为未来学校性教育的实施与发展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