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高年级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提问的有效性分析

2023-07-31 18:54:11蔡思玲
考试周刊 2023年27期
关键词:高年级语文小学阶段课堂教学

摘要:在当前社会不断发展与进步的背景下,教育事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教师需要转变自身的教学理念,注重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与教育。在小学阶段,语文作为重点学习内容,在进入高年级后,学习内容更加丰富,对学生其他学科的学习有着一定积极影响,因此教师需要提高重视程度。为了活跃课堂教学氛围,取得良好的教学成果,教师应当认识到提问的重要作用与价值,对当前课堂提问存在的问题进行全面的分析,秉承着有效性提问的基本原则,为学生设置一些科学且合理的教学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热情,保证学生能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中,与教师进行良好的交流与互动,对小学高年级语文课堂教学质量与效率的提升有着一定积极影响。

关键词:小学阶段;高年级语文;课堂教学;教师提问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8918(2023)27-0044-05

在新课改全面深入的背景下,对教师与学生都提出了全新的要求,促使教师从传统教学模式中脱离出来,彰显学生的主体位置,以学生为中心开展对应的教学活动。小学语文高年级与低年级教学内容相比难度显著提升,教师应当丰富教学方式,实现有效教学。课堂提问作为教育形式之一,在实际开展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当结合教学内容设置各种各样的问题,促使学生深入思考与探索,提升教学效率与质量,取得良好的教学成果。在此过程中,教师应当实现对课堂问题的精心设计,其中包括提问的次数、提问的内容以及提问的方式多个方面,保证能够有效调动学生的思维能力,使学生感受到语文学习的魅力,收获不一样的学习体验。

一、 教师提问有效性内涵分析

在当前教育事业不断改革与创新的背景下,教师提问的有效性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重视。教师在课堂上能够提出一些实用性的教学或者学习问题就可以称之为有效性提问。有效的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其背后蕴藏着深刻的思想与哲理,促使学生深入学习与思考。其次,能够产生良好效益的问题。最后,是可以引导学生之间进行良好交流与互动的问题。总而言之,教师提问的有效性主要就是指教师可以结合实际教学目标与内容,按照实际教学规律以及学生身心发展特点,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手段与方式,在教学过程中构建良好的课堂教学情境与氛围,在这一基础上提出一些启发性、科学性与发展性的问题,使提问更好地为教学服务,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与兴趣,使学生的思维得到良好的锻炼,对应的情感认知也得到进一步的升华,实现最终的教育目标。

调动学生能动学习的决定性因素就是教师发问,发问主要是为了引起学生积极主动地思考,促使学生进入认识活动中才被称为发问。教师提问有效性并不仅仅体现在词句方面,还包括了音调方面的变化、重读、词的選择以及问题的语境。提问包括多种多样的方式,每种形式都决定它是否能够被学生理解为一个问题,被理解为哪一问题。总而言之不管是口头说法还是手势,只要能够引起学生的注意或者回答,就可以称之为问题。而学生通过回答能够积极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则证明了问题的有效性。

二、 小学高年级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提问的重要作用

(一)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深入了解

在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当围绕学生现有的知识体系,实现对学生思维方面的启发与引导,促使学生在教师以及其他学生的帮助下,总结与归纳对应的知识点,进而找到问题的最终答案,解决学生思维最近发展区的问题。在此过程中,不但可以实现对现有知识的巩固与延伸,同时还能够掌握更多的新知识。在回答问题时,学生之间有许多互相交流与探讨的机会,保证学生对知识点产生更加深刻的理解与印象。从问题分类角度去分析,不管是参考性问题还是展示性问题,都能够促使学生深入学习,使学生的思维全面发散,学习水平显著提升。

(二)促使学生主动思考与探索

在语文高年级教学活动中,教师所提出的问题应当具有一定的有效性,能够有效调动学生之前学习的知识内容,在这一基础上将新知识与旧知识整合到一起,构建完整的语文知识结构体系。高质量的语文课堂教学将会直接影响学生未来的发展,学生能够实现积极主动地思考与探索,自身的思维能力显著提升。而传统机械式灌输的教学模式无法取得这一教学成果,限制了学生语言思维能力的提升。通过问题启发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在思考后准确地传达心中想法。所以,教师应当保证提出的问题具有一定的综合性与启发性,使学生在这一基础上进行延伸与拓展,建立起语文知识与实际生活之间的联系。

(三)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兴趣作为推动学习参与学习的主要动力,只有学生对语文教学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与热情才能够保证课堂参与度,使学生收获到不一样的学习体验。在高年级语文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当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提出针对性的问题,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与热情,发挥出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实现对问题的深入思考与探索。许多学生对问题解决缺少热情,无法集中自己的注意力,影响了最终的教育质量。为了优化这一现象,教师应当构建良好的问题情境,而不是单一地提出问题,保证学生能够在兴趣的驱使下,自主构建语文知识,进而取得良好的学习成绩。

(四)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

在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活动中,教师除了要注重对学生知识的教育之外,还需要注重学生的全面培养,使学生身心健康成长。在实际教学中,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学习信心,将会取得不一样的学习成果,为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奠定坚实的基础。在学习过程中,信心是促使学生学习动力显著提升的关键,学生带着信心去学习可以更好地实现最终学习目标,在这一基础上完善与提升自我价值。除了学生自己,社会文化环境也将会给学生信心培养造成严重影响。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保证问题提问的有效性,组织班级内所有学生都参与到解决问题的活动中,实现全面的成长与进步。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全面的分析,对优秀的学生给予表扬,秉承着启发性教学原则,具有充分的耐心,实现与学生之间的良好交流与互动,帮助学生树立起学习信心。

三、 小学语文高年级教学中教师课堂提问现状分析

(一)教师缺少充分鼓励,学生积极性较差

因为小学高年级学生马上进入青春发展阶段,与低年级学生相比,心理敏感度有所提升,所以更需要教师的鼓励与支持。然而在小学语文课堂,大部分教师在学生回答完问题后,只会夸奖一些回答正确且表现比较优异的学生,忽视了对并没有回答问题或者回答错误学生的鼓励与引导,不利于学生学习信心的树立,导致学生产生挫败感,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学生将会失去回答问题的积极性,整个提问缺少科学性与有效性,不利于教学质量的提升。

(二)忽视了学生之间的个性化差异

经过长时间教学实践发现,在小学高年级语文课堂中,回答教师问题的学生都是固定的,其他学生的参与度不高。在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中,对应的教学内容与低年级相比,难度系数显著提升,许多学生在思考的过程中会存在一定的困难。所以教师所提出的问题,只有少部分学生才能够找出正确的答案,导致一些学习基础较弱的学生跟不上教师节奏。追究其主要原因在于教师忽视了学生之间存在的个性化差异,设置的问题缺少一定的针对性与合理性,课堂提问成为教师与固定学生的表演,大部分学生都无法参与进来,教学面向的主体不够全面。

(三)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根据当前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现状分析,教师在提出问题后,并没有为学生提供充足的思考与探索时间,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发展,学生还没有来得及回答问题,教师已经说出答案。一些学生可能还存在疑惑,并没有理解问题的深刻含义与概念,教师却无从得知,失去了课堂提问的价值,整个教学一直停留在表面,不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

四、 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中教师提问应当遵循的基本原则

在小学高年级语文课堂进行提问,教师应当遵循对应的教学原则。只有掌握正确的提问方式与方法,才能够保证课堂教学效率显著提升。

(一)整体性原则

为了保证班级内所有学生都可以参与到教师的提问环节中,教师应当在提出问题的过程中秉承着整体性原则,调动学生对学习的积极性,通过整体性提问,有效缓解当前存在的两极分化现象,促使班级内学生整体进步。

(二)鼓励性原则

教师在进行课堂提问的过程中,应当为学生提供一个自主发言的机会,在日常提问过程中,使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想法与见解,尽管学生问题回答得不够完美,但是教师需要善于发现学生存在的闪光点,比如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比较强等,通过这样的方式,激励与引导学生在未来也能够多回答问题,参与课堂互动。

(三)层次性原则

教师提问也可以视为对学生所学知识掌握程度的检查。教师在进行课堂提问的过程中需要遵循整体性原则,照顾好每一位学生。因此,教师应当保证提问具有一定的针对性,能够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学生作为独立的个体,学习基础以及接受能力之间存在着个性化差异,教师需要秉承着以人为本的基本目标,对学习基础较好的学生提问的过程中,问题可以更加深入,具有一定内涵;而对学习基础比较薄弱的学生,可以提一些基础性的问题,保证问题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四)启发性原则

教师在进行课堂提问的过程中,最主要的目标就是促使学生之间产生更加深刻的了解,强化学生的综合能力。因此,教师在设置问题的过程中,应当保证问题具有一定的启发性,在问题的促使下,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所学内容与知识,为后续教学的顺利开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五、 小学高年级语文课堂教师提问的有效性策略分析

(一)根据语文课程教育内容,明确学习方向

在语文课堂,教师应当认识到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加重要。因此通过对问题的反复推敲与分析,学生能够在教师的启发下掌握正确的学习方向,从而发现自身的不足。我国一直实行一对多的教育指导制度,同时也强调了教师在提问过程中应当发挥出自身所具有的作用与价值。在这一背景下,提升问题的有效性,保证问题活动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热情,实现最终的教学目标。在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当将提问的重点放在基础知识与修辞手法上,一些比较简单的问题无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不利于学生的深入学习,失去了语文学习的意义。因此,教师应当结合高年级小学生现有的学习基础以及认知规律进行合理的教学设计,为学生构建一个在教学活动中充分展现语文技能的空间,实现对所学知识的灵活运用。

例如,在教学六年级上册《詹天佑》一课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针对文章内容进行全面的提问,实现对学生现有知识的全面检测与分析。在此过程中,教师可以设置不同的教学问题:“文章《詹天佑》一共可以分为几个部分?同学们对詹天佑的了解有多少,他有什么称谓?对詹天佑给国家做出的贡献进行全面的分析。”学生在阅读后可以认识到,文章主要描述了詹天佑主持修建京张铁路的故事,在此过程中,他不怕帝国主义者的要挟与嘲笑,克服万难,提前完成了修筑任务。其中的第二到第六自然段主要描述了这一方面的内容。学生们通过自己的理解,深刻地感受到詹天佑是一名杰出且爱国的工程师。随后,教师从学生比较感兴趣的角度进行提问,使学生具有一个充分展现自我的机会,能够提升对语文学习的兴趣与热情。

(二)根据学生生活经验进行提问,启发学生思维

根据语文学科这一性质分析,其与现实生活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因此教师利用生活中的语文知识开展讲解,帮助学生建立起与语文学科的全面认识,更好地完成文化积累以及作品阅读等活动。教师为了能够发挥出自身所具有的引导与组织作用,应当从学生现有的生活经验出发,促使学生深入思考與探索,提升对问题活动的有效性。

例如,在教学六年级上册《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课的过程中,文章主要是周晔写的回忆伯父的一篇纪念性文章,通过回忆伯父鲁迅先生给自己留下深刻印象的事情,使文章更容易唤起学生的情感共鸣。在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提出一些互动性的问题:“同学们是否有自己怀念的人?或者印象比较深刻的事情?”促使学生回想自己的生活经历展开论述,分享自己成长道路上给自己影响比较大的人或者事情。学生在表述的过程中,语言可能缺少一定的逻辑性与科学性,为了能够帮助学生整理自己的语言,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深入阅读,学习作者的写作以及描述思路,有效激发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兴趣与热情。在阅读之前,教师可以提出一些针对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文章中描述了鲁迅脸上失去了慈祥的愉快的表情,变得更加严肃,同学们可以分析一下鲁迅的心理活动,并写下来。”学生在阅读结束后将进行理性的分析。在这一基础上,让学生回顾整篇文章,分析鲁迅先生的人物形象,找出能够概括鲁迅思想品质的句子。通过对人物的分析,学生能够感受到当时的时代背景,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在整个学习活动中,学生还能够对自己表达方面的缺点有一个全面的认知,掌握文章的表达技巧,同时也实现了对文章内容的全面梳理,掌握更多的新知识。

(三)根据学习技能展开提问,尊重学生个性化差异

处在高年级的小学生已经积累了一定的语文学习经验,然而在实际教学中,因为缺少学生自我反省的部分,导致学生存在的学习困难以及学习错误得不到有效的纠正。在目前教学不断深入的背景下,学生存在的问题逐渐显现出来,成为限制学生学习能力提升的关键。根据目前小学语文教学现状分析,学生们学习能力较差、只会死记硬背、缺少学习兴趣的问题比较常见,所以学生无法实现对语文知识点的深入分析。在此过程中,教师应当根据学生的语文学习技巧进行全面的指导与帮助,在提升学生语文学习水平的同时,实现最终的教学目标。

例如,在教学六年级下册《江畔独步寻花》一课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针对学生古诗词学习的方式进行提问:“同学在学习古诗词的过程中都采取什么样的方法?”许多学生回答都是通过死记硬背的方式。而这一学习方式对学生而言不仅费时而且费力,教师可以肯定学生在学习中的态度,同时也需要纠正学生的学习方式,要从这一模式中脱离出来。还有一部分学生强调了在学习中更加注重古诗词中所表达出来的情感元素,先将古诗词翻译成容易理解的内容,随后进行深入的解读与分析。《江畔独步寻花》是唐代诗人杜甫的作品,从古诗题目分析,主要描述了诗人独自在江边漫步、赏花。在正文中主要描述了邻居黄四娘家花园的美景,表达了诗人对春天以及大自然的热爱。在古诗中,前两句主要描述了“花”,通过“满蹊”描述花儿开得比较茂盛,又通过千朵万朵压枝低表述花朵的大与多。而后两句则是描述了花儿引来了蝴蝶翩翩起舞。整个画面恬静怡人,充满生机。最后一些学生从作者的角度开展学习,杜甫作为唐代诗人,在饱经世事离乱后,寓居在四川成都,在西郊浣花溪畔建造了草堂,暂时有了安身的处所,心情也比较舒畅。在春暖花开时,自己在江畔散步赏花,创作了这一作品,表达了其怡然自赏的生活态度。从作者、材料角度进行全面的分析,掌握学习方式,促使学生的古诗文学习能力显著提升。总而言之,教师需要结合学生自身的学习规律以及认知能力,在此基础上从多个方面提问,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保证取得良好的教学成果。

(四)根据教材内容实现延伸与拓展,强化学生文化品位

语文课程与文化材料之间的互动比较频繁,在实际进行教学指导的过程中,教师除了强调教材内容的价值,还需要实现对课文的深入解读。高年级小学生已经积累了丰富的阅读经验,具备利用课内外文章与教师进行互动的基本能力。因此教师在对学生阅读成果进行提问的过程中,学生得到认可与肯定后将会得到充分的心理满足,保证积极参与到语文教学活动中。

例如,在教学《卖火柴的小女孩》一课时,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针对《安徒生童话》提出一些相关的问题,让学生说出自己最喜欢的一篇童话故事。实现对整本书内容的回顾。在此过程中,学生可以实现对积累的文化知识的灵活运用,回答教师的问题。《丑小鸭》的呼声最高,深受学生们的喜爱。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一个个童话故事,总结出安徒生童话所具有的特点,认识到作者爱憎分明,且歌颂劳动人民善良的优秀品质,揭露了王公贵族们的愚蠢与无能。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将多个童话故事带入教学中,使学生根据教师的提问实现对以往阅读内容的回顾,同时可以提升学生对文章的鉴赏能力,帮助学生建立起全新的知识体系,并且学生在学习文章发现问题的过程,也是感知与欣赏文章的过程,提升了语文教学所具有的文化价值,整个课堂充满趣味性,促使学生深入解读经验,显著提升提问的有效性。

六、 结论

综上所述,在当前新课改不断深入的背景下,促使教师转变自身的教学理念,提升教学的效率与质量,教师应当认识到课堂提问的重要性。在高年级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当进行自我反省,分析当前在提问中存在的不足,在这一基础上,教师需要结合教学的内容以及学生的认知规律丰富提问的方式,秉承着有效性提问的基本原则,发挥出提问所具有的优势,促使学生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实现对知识的深入探索与学习,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以及独立思考能力,在潜移默化中显著提升学生的语文学习水平,形成良好的语文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吴静蕊.小学高年级语文课堂中学生问题行为的现状及对策研究[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22.

[2]林丽凤.试论小学高年级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提问的有效性[J].考试周刊,2021(62):37-39.

[3]田颖冰.小学高年级语文课堂提问存在的问题及改善策略研究[D].新乡:河南师范大学,2021.

[4]杜鑫.让课堂“提问”成为“学问”——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中教师有效性提问研究[J].语文世界(教师之窗),2021(4):25-26.

[5]霍敬德.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师在情境教学课堂中有效提問艺术的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20(28):3-4.

[6]郭夏夏.基于FIAS的小学高年级语文课堂师生言语互动的现状及策略研究[D].沈阳:沈阳师范大学,2020.

[7]竺暄.小学高年级语文“云课堂”教学实践研究[D].扬州:扬州大学,2018.

[8]吴娜.小学高年级语文课词语教学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师范大学,2017.

[9]许菊红.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提问及言语理答模式应用研究[J].课外语文,2016(22):109.

[10]郭思含.小学高年级课堂教学调查分析——以甘肃省某小学为例[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16(3):9-11.

[11]刘金翠.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提问及言语理答行为个案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3.

作者简介:蔡思玲(1993~),女,汉族,福建泉州人,福建省泉州市石狮市第六实验小学,研究方向:小学语文。

猜你喜欢
高年级语文小学阶段课堂教学
试论小学阶段开展课外阅读的指导策略
让伏羲教育的阳光沐浴着孩子们健康成长
小学高年级语文早读课的有效性策略
小学美术教学中的个性培养研究
简析如何创建愉悦的小学语文课堂
南北桥(2016年10期)2016-11-10 17:08:41
浅析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中阅读与写作的融合与促进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例谈小学中高年级语文的“七字教学法”
对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散文百家(2014年11期)2014-08-21 07:17:04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导入法
散文百家(2014年11期)2014-08-21 07:16: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