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相适应的初中德育教学方法研究

2023-07-31 23:54王春燕
考试周刊 2023年27期
关键词:初中德育教学方法

摘要:初中是学生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因此,加强德育教学,对促进学生身心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初中生对新事物的敏感度比较高,并且有很强的性格特征。在初中阶段进行德育教学,对初中生的良好道德认识和培养具有决定性的影响,同时它还有利于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三观,对学生的终身发展产生巨大的影响。在初中德育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以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为基础,探索出与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相适应的初中德育教学方法。

关键词:身心发展规律;初中德育;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8918(2023)27-0163-04

在中学思想政治教育中,德育教学是重中之重。初中是一个人优秀品格、思想道德品质养成的关键时期。随着我国教育制度的变革,传统的中学德育教学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学生的需要。老师在进行教学活动的时候,不能采取生硬的方式,也不能采取僵硬的方式,否则容易引发学生的逆反心理,老师应该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按照学生道德教育的发展规律,组织出更符合他们自身特点的道德教育活动,对学生进行正面的引导和熏陶,帮助他们建立起正确的价值观,从而使初中的德育改革取得更好的效果。

一、 我国初中德育教学的现状

在新形势下,中学的德育教学中出现了很多问题,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传统的德育模式已经无法与新的社会发展相适应。随着经济和信息科技的快速发展,各种社会问题接踵而至,网络上也出现了很多的负面信息。如今的初中生基本都会用手机、电脑,这种负面的信息在一定程度上也会给学生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阻碍初中德育教学的步伐。此外,由于对学生学习成绩的过度重视,大多数学校已经开始缩减道德教育的课时,或将德育课用于其他方面。在学校的这一行为的影响下,学生也开始忽视德育,变得只关注分数,从而出现了在德育课上进行语文、数学等学科学习的情况,使德育课的开设失去了意义。家庭教育同样对学生的德育起到重要的作用,然而对学生的教育,家长往往只注重他们的学习成绩,而忽视了他们的德育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到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 与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相适应的教学方法研究

(一)学校加强德育建设

德育指的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道德、法律和心理健康的教育,是学校教育工作的一个重要部分,它与智育、体育、美育、劳育等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它们互相渗透,互相协作,对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学校工作起到了很好的导向、动力和保证作用。学校应该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围绕学校“强根固本抓重点”的工作思路,实施“和雅德育”,加强德育建设,培养新时代好少年。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学校应该实施德育纲要,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例如,以文明校园创建为载体,强抓文明习惯养成,落实“一个纲要,三个行动”。一个纲要:指导年级根据学生发展特点实施《年级德育实施纲要》,使德育工作有梯度,有遵循。三个行动:一是推进“每月一事”行动,如物品归位、优雅仪容仪表、勤俭节约文明就餐、规范三姿走好路等,使学生养成良好习惯;二是开展生态文明教育行动,依托小青蛙环保社团,组织志愿环保活动,推进垃圾分类,助力“美丽乡村”建设;三是“校园小主人”行动。将校园卫生区划分给每个班级管理,开展爱卫教育和劳动实践教育,培养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和责任感。又如,建设和雅阵地,传播校园文明。以“智仁勇乐”为主题,打造墙壁文化阵地,重点打造班级文化和走廊文化,每年级一个主题。七年级“践行生态文明·建设绿色家园”,八年级“传承红色基因·争做和雅学子”,九年级“奋斗书青春·和雅赢未来”。班班有公约、班牌、班徽和班歌;班级黑板报和走廊图文并茂,展示着学生的才华和文化素养。学校应该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优化育人环境,精心布置宣传阵地,利用好宣传栏;规范教室布置,大力推进“书香校园”进程,以优美的环境氛围,高雅的校园文化,激发学生奋进向上,学校发挥环境育人的作用,创设一个“时时受教育,处处受感染”的德育环境。

(二)创新教学理念

传统的初中德育观念落后,教育成效不显著。在新一轮新课程改革的推动下,初中德育有了很大的变化。教师要在教学观念上进行创新,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重视与师生间的情感交流,使师生间的关系更加紧密。通过这种方式,老师可以对学生产生更积极的影响和熏陶,从而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品德,规范自身的行为。传统的教育方法,难以将学生带入课堂的气氛中去,许多学生对德育知识的学习,表现出了强烈的抵触情绪,这对他们的学习效果有很大的影响。要彻底改变初中德育的弊端,就要在德育教学中引入更加科学的教育观念和方法,重视对学生个性素质的培养,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教育,對学生的不当行为和言语,老师要及时予以纠正,要从不同的角度或不同的层次来对学生展开道德教育。比如在日常生活和日常教学中,可以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使学生能够持续积累德育知识,从而弥补自己的不足。例如,在教学《树立家国情怀做好时代青年》时,可以组织师生同唱爱国歌曲《国家》,在铿锵的节奏中拉开课堂帷幕,把同学们带入浓浓的爱国氛围之中,为课堂展开酝酿感情基础。紧接着可以播放视频《让亿万人流泪的毕业照》,让同学们直观感受到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它是无数先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背后,是无数悲壮的牺牲,从而引出家国情怀:它是对家庭、国家的一种情感与寄托。教师可以让同学们联系历史上能体现家国情怀的人物,写下自己的感受,踊跃发言交流,畅谈对家国情怀的认识。课堂的最后老师可以引导同学们谈一谈作为一个学生、青年、建设者的实际行动,明确青年的责任与担当:对一个青年而言,家国情怀就是遵纪守法,努力学习;就是对家园的热爱,对亲情的守护;就是对先烈的缅怀。

(三)利用信息技术创新德育手段

学生是德育的主体,所以在进行德育教学时,教师应该把学生放在主体位置,而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只起到辅助的作用。要对学生的思维方向进行指导,对他们的思想方面存在的缺陷进行指导,从而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在进行教学活动的时候,教师要对自己的教学理念进行改进,做到与时代同步,以此来引导初中德育的发展方向,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德育氛围,提高学生的道德品质和综合素质。所以教师可以对信息技术进行充分利用,在教学环节中合理地安排德育课堂,整合教学资源,最终达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学目标。例如,教师在开展“感恩教育”的教学时,可以先通过多媒体的方式播放教学视频,让学生进行观看学习。在这个短片里,学生可以看到关于感恩不同的故事,如,大学生背着母亲去学校,学者们报效国家,还有一些成功人士,为自己的家乡做贡献。透过这个视频,可以让同学们了解到,感恩并不只是对家庭的回报,实际上它还蕴含着更多更深的内涵。接着教师可以要求学生想一想,并且在课堂上与同学进行分享:在现实生活中,有没有听到过一些关于感恩的事件?又如,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资源给学生上《职业生涯规划:沟通与合作意识》的德育课,在课上,老师利用丰富的在线课程资源——微课、视频、图片、案例、游戏等,向学生传授沟通与合作的相关知识,“画人脸”活动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使枯燥的德育课程变得生动有趣。学生通过这堂示范课能够懂得沟通与合作的重要性,学会如何进行有效的沟通及合作。通过信息技术的运用,使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得到极大的提高,教师们应该认真学习、掌握操作技能,充分运用德育资源库内容,改变传统教育模式,运用好资源,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作用,提高德育课的课堂实效。

(四)积极开展德育活动

强化道德教育,应激发教师的教学主动性,让教师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入手。教师要让学生明白德育的含义,并意识到德育的重要性,从而让德育在学生的心里产生积极的影响。在初中的德育教学中,要提高教学效果,可以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德育活动,在活动中对学生进行教育。例如,教师可以定期举办德育主题班会,利用名人故事的渗透,提高学生的思想素质,建立起学生的德育意识,进而通过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强化德育效果。在此过程中,学生的思想素质一定会有很大的提升,从而形成一个良好的为人处世态度。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搜集与德育相关的故事,并在课堂上相互分享,培养他们的资料搜集整理能力及表达能力,增强德育渗透效果。又如,教师还可以依托重要时间节点组织开展“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主题教育活动,使学生认识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组织开展各类主题的“经典诵读”教育活动,挖掘与诠释中华经典文化的内涵与价值,培养家国情怀;组织学生参与“弘扬生态文明”教育实践活动,引导学生珍惜资源,养成勤俭节约、低碳环保的生活习惯;通过诚信教育活动,培养学生诚信的优良品质,促进形成良好的班风、学风等。再如,以“赓续红色血脉、传承红色基因”为主线,以童心向党为主题,设计开展“红心向党”诵读大赛、“祖国在我心中”诗歌朗诵、“党的二十大报告学习”等系列教育活动;同时利用升旗仪式每周进行和雅讲堂,讲述党史故事,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感悟党的伟大和英明,从百年党史中汲取成长力量。开展丰富多彩的德育活动,可以提高学生的思想素质,增强学生的意志力,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式多样的德育活动不仅是班级德育工作的推手,也有利于学校德育工作的开展,教师应该丰富德育活动形式,让学生真正把学到的知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把德育落到实处;教师应该坚持“立德树人”,把德育融入活动的每个环节、每个活动和每个瞬间。

(五)发挥学生课堂主体作用

在初中德育教学中,如果想要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就必须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完全调动起来,使他们能够积极、主动地参加到课堂活动中去,而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只有改变学生的学习思维,才能使教学活动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从教学的角度来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将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的主体作用发挥出来,激发他们的主动性,让他们拥有强大的内在学习动力,从而获得最好的教学效果。在具体的教学中,教师要注意相应的方式和方法,可以筛选出一些道德素质与品格较好的学生,让他们发挥作用影响到班级的其他学生,从而最大限度地提高德育效率。例如,教师可以成立德育小组,从班上挑选出表现较好的同学,成立德育小组,并给他们分配任务。这种方式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如,让他们将同学在日常生活中的思想品德情况记录下来,之后将其上报到班主任那里,并鼓励他们相互学习,从而使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得到充分发挥。在此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互帮互助,从而达到全面提高学生品德素质的目的。在建立德育小组的时候,教师要根据现实情况来进行分析,要对小组的人数进行严格的控制,最好6人为一组,这样可以让小组中的每一个成员都可以进行更好的沟通和交流。在进行德育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进行一些生活化的教学,积极地引进生活中的德育材料,从而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又如,在“网络生活新空间”的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对互联网有一个足够全面的认识,使其能对互联网的信息有基本的判断能力,防止网络中的一些负面信息对学生的思想产生一定的影响。另外,老师还应从一个客观的视角,指导学生认识到互联网是一把“双刃剑”,使他们能够更好地利用互联网来获得知识,培养他们使用互联网的良好习惯,并提高他们对互联网信息的分析和处理能力。老师要正确引导学生辩证地认识网络、真实地面对网络、科学地使用网络,了解网络有哪些危害,树立文明上网、绿色上网意识。

(六)拓展德育内容,丰富学生学习体验

初中生正处于青春叛逆期,对老师与父母的管束和教导一般都比较反感,总是我行我素。教师要以学生的实际情况为依据,采取更适合他们的德育方式,才能让学生从内心真正地接受教师的教育和引导。与小学阶段相比,初中阶段的学生面临着更大的学习压力。许多学生在初中阶段很难适应高强度的学习,这种高强度的学习会对学生的思想产生影响。再者,一些家长经常在不了解学生学习状况的情况下,就对他们进行批评,这会导致学生丧失对学习的兴趣,从而导致学生的注意力慢慢地被转移到其他方面,还可能会做出违背中学生素养的行为。因此,教师要加强对学生的教育引导,要重视学生的情绪和情感,要提高学生的责任感,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由于受阅历的限制,学生无法充分了解父母和老师的期盼。针对这一点,老师们可以采取各種措施,让学生认识到父母工作的辛苦,从而引导他们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懂得父母的付出。此外,老师们还可以通过播放一些关于未成年人犯罪的视频,让学生有一个较为深刻的感受和印象,起到一种警示的作用,从而帮助他们提升思想认识并增强法律意识,建立起正确的三观。教师要通过各种形式的道德教育和法治教育,来丰富学生的学习经验,帮助他们纠正不良的心理和行为,从而促进他们的健康发展。就整个教育过程而言,父母在道德教育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所以,老师们必须要跟学生的父母保持紧密的联系和交流,把学生在学校里的情况及时地反馈给他们的父母,还要从他们的父母那里了解到学生在家里的具体情况,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提高家校共育的效果。教师要向学生的父母讲解有关德育的内容以及需要注意的问题,这样父母就可以更好地配合并引导学生,最终实现学生的思想品德与修养的升华。同时,在初中德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对学生不断地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不断地更新教学理念,创造出一个有利于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环境。例如,教师可以针对社会热点问题,鼓励学生围绕此话题进行分析和讨论,引导他们积极说出自己的想法,可以采用辩论赛的方式,让学生在课余时间里,收集有关的材料,用正反两方理念展开辩论,并提出自己的观点与论据,从而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同时还能将他们的思考能力和辩论能力发挥到极致。这种德育形式能够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 结论

总之,在中学德育过程中,应当对道德教育活动的重要性给予足够的关注,进行教育观念上的创新,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选取学生喜欢的德育方式,不断地调整与改进德育教学方法,从而保证德育活动的实际效果,提高学生的道德品质和综合素质,助推他们走上正确的人生道路。

参考文献:

[1]王哲,张娟.初中德育的创新教学策略分析[J].智力,2022(15):114-117.

[2]包能书.初中德育教育的创新教学措施分析[J].科幻画报,2022(5):175-176.

[3]李玉荣,王玉秋.初中德育教学的策略[J].山西教育(教学),2021(11):69-70.

[4]朱秀银.初中德育教育的创新教学方法探讨[J].学苑教育,2021(28):95-96.

[5]贺青.初中德育教育的创新教学方法[A].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21年课堂教学教育改革专题研讨会论文集[C].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21:842-843.

作者简介:王春燕(1978~),女,汉族,海南安定人,广东省东莞市石龙第三中学,研究方向:初中德育教育。

猜你喜欢
初中德育教学方法
初中英语写作教学方法初探
教学方法与知识类型的适宜
初中德育工作的策略探究
提高初中德育实效性的几点认识
初中班会课模式初探
实用型中医人才培养中慕课教学方法的探讨
文言文教学方法实践初探
初中数学教师不可忽视的几种教学方法
我的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