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静
【摘 要】《司马光》一文是小学阶段安排的第一篇文言文,文短,但教学起来很难。文言文的起步学习,将直接影响学生学习文言文的热情。本文将阐述如何抓住“读出‘韵味,聚焦‘趣味,浸润‘生活味,融入‘探究味”四个关键点来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从而切实有效地提高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关键词】文言文 “韵味” “趣味” “生活味” “探究味”
文言文距离学生的生活年代久远,学生不容易读懂,文言文教学也比较枯燥。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深受大家的喜爱,因为它有着丰富的味道,有乡味、有情味,更有时代的“新”味。那么,文言文教学能否借鉴《舌尖上的中国》的成功经验,让文言文课堂变成学生喜爱的一道“美味佳肴”呢?对此,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做了尝试。
一、读出“韵味”,擦亮文言文教学底色
语文新课标指出,学生要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有较为丰富的积累和良好的语感,注重情感体验,发展感受和理解的能力。因此,笔者认为文言文教学要重视“读”。
(一)给予支架,读准节奏
《司马光》一文作为学习文言文的启蒙篇,学生遇到的第一个问题就是文言文断句,也就是读准节奏。怎样把课文读好呢?一般的模式是跟着教师读、跟着节奏读、指名读、齐读。读的形式看似多样,但是如果换一篇文言文,学生往往又不会停顿了。教师不妨在学生读对文字的基础上,给他们提供一个朗读的支架。
师:文言文除了标点的停顿,还有语义的停顿,刚才同学们在“一儿”的后面停顿比较长,也就是“人物”后面停顿久一些。在预习单中我发现好多同学觉得这句话很难读(出示“光持石击瓮破之”)。
师:谁会读?找一找这句话中表示人物的词语。
生交流。
师:“光”就是司马光,读时“人物”后面要停顿久一些。
(师点名读)
师:要读好这句话,还要理解它的意思,找一找这句话里的动词。
生画出动词“持”“击”“破”,自主尝试解读这句话的意思。
师:根据意思,你会停顿了吗?
生画停顿线,并朗读。
师指导生朗读:三个动作一气呵成,节奏要紧凑。
师:我们现在知道,表示人物的词语后面停顿时间要长一些,接下来请同学们找一找课文中表示人物的词,圈出来。
生轮流出示:“群儿”“一儿”“众”“光”“儿”,并进一步理解人物。
生自己画停顿线,并自由读。
……
笔者把节奏停顿的方法教给学生,如在表示人物的词语后面停顿、根据词句意思来停顿,这样朗读会使断句更加自然。学生在这一课中学到了这样的经验,在今后学习其他文言文时,就会自然地在表示人物的词语后面进行停顿或者根据句子意思来停顿,从“学一篇”到“带一类”,这样学生的文言文语感就可以逐渐提高。
(二)形式多样,读出韵味
在学生读通、读顺,理解文言文大意的基础上,针对文言文诵读的停顿、重音与“声断意连”的特点,笔者通过抑扬顿挫、声情并茂的范读,读出了文言文的味道,让学生感受到文言文的魅力。
师:出示没有标点的《司马光》一文。瞧,最初文言文都是这样没有标点的,但仍能读出节奏感,你们会读吗?
生根据大屏幕出示的文章自由读。
师:读文言文时标点可以藏在自己的心中。
师出示竖版的《司马光》一文。
生自由读。
师依次出示隶书字体的《司马光》一文,繁体字的《司马光》一文,让生一一诵读。
生学着古人摇头晃脑地表演读,读出了节奏。
学生在不同的情境中用不同的方式读,就能感受到文言文文字凝练、意蕴丰富的特色,自然朗朗上口,读出文言文独特的韵味,进而达到熟读成诵的目的。
二、聚焦“趣味”,增添文言文教学特色
小学生主要以形象思维为主,他们好奇、好动、记忆力好。教小学生学习文言文,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学习特点,不能机械地、一词一句地解读。倘若教师以“遇见”作为文言文教学的灵魂,引导学生了解和感受古人的生活世界,“看到”一个个鲜明的人物形象,尝试进入古人的心灵世界,那么这样的课堂必然是意趣盎然的。
(一)了解·传承,由一篇文爱上文言文
这节课一开始笔者就用师生相互自我介绍的方式,设置导入环节,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师:谁来介绍一下自己?
生用白话文介绍自己。
师:想了解一下老师吗?(出示:吾姓朱,名静。大新人也,好读书)
师:看了老师的介绍,你对老师有了哪些了解?
生1:我知道了老师的名字。
生2:我还知道老师爱读书。
……
笔者用古文版的自我介绍,一下子拉近了学生与文言文的距离,为学生学习文言文版的《司马光》做了很好的铺垫。
(二)穿越·遇见,由一篇文看见背后的人
三年级学生和课文中司马光的年龄相仿,《司马光》一文所体现出的美好品质,同样会感染学生。在学生充分朗读、默读和理解课文意思的基础上,教师还可以通过表演的形式来让学生理解人物的美好品质。
师:“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联系生活实际,如果你是那个跌入瓮中的孩子,想一想当时你是怎样的一种状态。
生1:我害怕极了,想大声呼救。
生2:我会在水里挣扎,很想从瓮里出来。
师:如果你是其他的孩子,你会怎么做呢?
生1:我害怕得不敢吱声。
生2:我可能会爬上去拉他。
生3:我會转头就走,去寻求大人的帮助。
师:我们看看文中的“群儿”是怎么做的。(出示“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来,大家想想,司马光为什么选择“持石击瓮破之”的方法。
生1:因为当时情况紧急,只有这样,才能救出这个小孩。
生2:我看出了司马光的聪明机智。
……
本单元的人文主题是“美好的品质”,在本课教学中让学生理解人物的美好品质是教学的一个重点。在学习时,笔者引导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学生在表演中补白人物的形象与内心世界。司马光是一个富有爱心、遇事沉着冷静、敢于突破常规的人,对于他的这些特点,学生在有趣的表演中可以自然领悟。
三、浸润“生活味”,彰显文言文教学本色
语文课程具有实践性、人文性、工具性相统一的特点。文言文蕴藏着中华民族古老而深厚的文化。《司马光》正是这样一篇语言简洁却寓意深远的文言文,借由这篇文章的学习,学生可以更好地了解、传承古代文化。在诵读过程中,通过对文言文音质、节奏的感受,加之对汉字根源的解构,学生对这样一篇短小的文言故事的感受就逐渐丰盈起来。
(一)回归生活,训练语感
“群儿戏于庭”按我们现代语法结构会说“群儿于庭戏”。在文言中“于”字的用法颇为复杂,此处只要设计一些简单的语感训练即可。
师:“群儿”除了“戏于庭”,还可能“戏于何处?”
生:“群儿戏于塘”“群儿戏于院”……
师:“群儿”除了“戏于庭”,还可能在“庭”中做何事?
生:“群儿书于庭”“群儿诵于庭”……
这样的交流,既唤醒了学生的生活经验,又可以辅助其理解文本内容,最重要的是这样的语感训练是愉悦而有效的。
(二)回归文本,习得方法
在课堂尾声,笔者说:“这件事发生得突然,结束得也很快。但这件事在当时一定引发了轰动。请同学们想象一下,‘得活之儿会怎样说?‘弃去之众又会怎样说?等。”同时,笔者让学生回归文本,用“众皆归来,”的方式说话。学生在笔者的引导下,用文言文的方式来表达:“众皆归来,赞!”“众皆归来,夸之!”学生在学习表达的过程中,已经开始烙印下文言文的语言特性。
在整堂课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尝试用文言文表达。当学生说白话文时,教师可以及时转换为文言文。学生学了就用,在练习中巩固。
四、融入“探究味”,凸显文言文教学亮色
让课堂“更有探究味”有各种途径方式,但是无论何种途径方式,都离不开教师对学生认知、思维起点的准确把握,离不开教师对教学环节的精心设计,教师要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通过“想象、比较、思考”等来完成对知识的探究,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能力”,提升学生的语文“思维品质”。
(一)“探究味”从“开放设计”中来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需要开放性的教学设计。
师:如果你的好朋友掉进瓮里被水淹没了,你会怎么做?
生1:我可能会跳进去救他。
生2:我会找人来把瓮推倒。
生3:我会扔绳子把他拉出来。
……
让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想法,引导学生比较“跳进去救”“找人把瓮推倒”“扔绳子拉出来”等方法和司马光“持石击瓮破之”方法的优劣,感受司马光沉着、机智、友爱等优秀品质。特别是着重引导学生体会司马光“让水离人”的独特逆向思维方式,能够帮助学生突破思维定式,发展学生的高阶思维能力。
(二)“探究味”从“拓展积累”中来
“司马光与其他孩子相比,为什么与众不同?”这是一个有利于学生发展高阶思维的问题。课堂尾声处,笔者还拓展了“宋史”的相关内容,可以让学生更加全面、立体地认识司马光,同时也拓展了阅读,实现阅读教学的“1+1”,可谓一举两得。课后笔者让学生拓展阅读《小学生小古文100篇》,认识更多像司马光一样的人,从而走向“一群人”的探究。这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语文课堂最好的渗透方式之一。
本单元“语文园地”中“日积月累”部分的内容,对于学生的成长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笔者在教学时将“日积月累”中的诸子观点与司马光的故事紧密结合,如“爱人若爱其身”,只有爱别人 ,才会急中生智救别人;“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要有仁爱之心。这样的探究链接,将诸子的思想形象化,将司马光的智慧提升了一个高度,使课堂教学大于“文本教学”。
小学阶段的文言文大多生动有趣、富有故事性,倘若教师在教学中注重传承创新、独辟蹊径、大膽探索,就能带着学生穿越时空,在文言文的世界里遇见一个个美好的形象,感受独具中国魅力的传统文化,相信学生学习文言文也一定会有滋有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