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自慧 刘勇 王美丽 张德荣
[摘 要] 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在指导学生行为实践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推动其与时俱进至关重要。21世纪以来,伴随着互联网技术、信息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新兴传播媒介层出不穷,且其与传统媒介在交叉融合中不断创新发展,融媒体因势而生。新时代下,融媒体已融入社会各层面,深刻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学习与工作。在思政课实践教学中充分发挥融媒体价值已成为提升自身教学效果的有效手段。对此,高校应秉承方向性、主体性、实效性等原则,构建虚拟仿真教学方法、净化实践环境、发展线上线下交互实践教学模式,以此基于融媒体技术多方优势,对思政课实践教学进行全方位创新。
[关 键 词] 融媒体;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3)20-0049-04
《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基本要求》中指出:“实践教学作为课堂教学的延伸拓展,重在帮助学生巩固课堂学习效果,深化对教学重点、难点问题的理解和掌握。”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强调:“推动思政课改革创新要坚持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统一。”在网络媒介形态由单一走向融合的时代下,能否把握时代发展带来的新机遇,做到因时而进、因势而新,已成为高校需研究的重要课题,对此,高校应积极围绕如何响应时代呼唤开展思政课教学改革进行研究。
一、融媒体的内涵
从人类社会发展进程来看,最早出现的媒体为纸质平面媒体,如报纸、杂志、图书等,随后广播、电视等逐渐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之后在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下,互联网媒体、手机移动媒体、全媒体等相继出现。其中,前面两种通常被称为传统媒体,后面的则被称为新媒体。传统媒体是相较于网络媒体而言的,包括广播、报纸等,其具有较高的权威性,但无法进行互动,且受时间、空间限制。而新媒体在随着技术不断更新变化,现主要包括以“两微一端”为代表的互联网媒体与移动媒体,其可打破信息传播的时空限制,实现传播方式的多样化发展,但其严谨性与权威性需进一步强化。在媒体不断创新发展下,新的媒体形态——全媒体出现,其定义仅强调了媒介介质种类齐全,是向融媒体过渡的阶段。在媒体新技术不断发展下,融媒体时代正式到来,其既包含各媒介要素,又注重各媒介的融会贯通、各取所长,强调实现资源、内容、宣传、利益等的融合,是对媒体建设与传播形式的创新。由此可见,融媒体并非是实体媒体,而是理念媒体,是将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等实体媒介相融合使其最大化地发挥优势,实现传播载体多元化与传播形态立体化,实现“资源融通、内容兼容、宣传互融、利益共融”,实现信息加工与传播的最大效用,全面提升传播效果[1]。
二、融媒体时代与高校思政課教学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工作活起来,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融媒体时代,高校应在明晰融媒体内涵的基础上明确其对思政课的影响,灵活开展思政课,充分发挥其在价值引领、行为塑造中的主渠道作用。首先,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的深度融合深刻影响着学生的学习生活。融媒体时代,以短视频、直播为主的网络媒体层出不穷,智能移动媒介设备也步入了更新换代的快轨道,在其影响下,高校学生学习、生活、社交等均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网络上广泛传播的非主流意识形态也在无形中影响着学生价值观念的形成与行为塑造。其次,融媒体的功能优势能够丰富思政课教学。一方面,新旧媒体资源的整合丰富了教学内容、拓展了教学开展渠道。另一方面,融媒体交互性较强,间接转变了思政课的教学理念,强化了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教师可通过拓展课外教学,推动学生开展自主教育,进一步巩固课内教学成果。信息传播已进入融媒体时代,融媒体的快速发展必将加快思政课教学与其他领域的融合,为其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与挑战。高校应立足融媒体时代重新审视思政课教学,为高校思政教育有效传播、学生有效接受夯实基础[2]。
三、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开展原则
(一)方向性原则
思政课实践教学虽是一个复杂的系统结构,但其仍需体现出思政课的教学原则。思政课相较于其他课程来说政治属性鲜明,能够有效引领学生的思想意识。所以,方向性原则是思政课实践教学需遵循的首要原则。具体来说,方向性原则要求思政课实践教学要始终坚持社会主义方向,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同时,思政课实践教学应体现思想性特征,努力为学生成长成才夯实思想基础,借助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武装其头脑,升华其思想境界。高校应将方向性原则贯穿实践教学全过程中,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高尚道德品质的作用夯实基础,确保学生能够成长为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与接班人。
(二)主体性原则
思政课实践教学是围绕学生开展的,应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具体来说,实践教学应强调使学生通过切身参与获得成长,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教师作为教学组织者与实施者,应及时指导学生的行为与思想,把握实践教学方法与内容,并与学生进行良性互动,鼓励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思想与方法开展实践,在实践中将理论成果内化。同时,思政课实践教学是检验书本理论知识是否具有真理性的关键,能够有效巩固思政课的理论教学成果。所以,在实践教学开展中应坚持主体性原则,由学生通过实践开展自我教育,更好地成长成才[3]。
(三)实效性原则
收获理想教学效果是思政课实践教学的主要目的,所以,其应遵循实效性原则。具体来说,实践教学应更注重学生价值观念与思想意识的培养,强调提升其综合素养和实践能力,培育政治立场坚定、思想道德修养高尚、行为规范的时代新人。同时,实践教学体系应避免一成不变,需紧跟时代发展步伐、党和国家政策方针、学生身心发展等,对其进行动态优化,为其实现可持续发展夯实基础。
四、融媒体背景下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实践教学开展困难
长期以来,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虽得到一定程度的改进,但其与思政理论课“两张皮”的问题并未得以有效解决,其存在的诸多问题更是构成了思政课的痛点。首先,受经费、时间、空间、学生安全因素等客观条件的限制,实践教学开展困难。其次,实践教学仍采用小组研讨、辩论、课堂展示、观看视频等方式开展,学生并未真正走出课堂,也并未真正投身于活动中进行个性化体验,难以真正使其体会实践教学的意义。最后,校内缺乏可应用于实践教学的场所,而校外实践教学基地较远、便利性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实践教学的开展。
(二)网络环境冗杂化
网络环境的复杂多变使学生呈现出个人意识随性化、思考多元化等特征,为高校开展思政课实践教学带来了新的挑战。网络是一个言论相对自由的虚拟世界,各种价值观念在其中均有所体现,既包括积极向上的哲理性内容,又包括亚健康文化与宣扬负面生活的消极内容,其极易对学生思想产生负面影响,使学生出现茫然无措的感觉。如果高校在思政课实践教学开展中忽视净化环境,极易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负面信息的侵蚀,从而影响实践教学效果。
(三)忽视学生主体性
高校传统思政课实践教学通常根据统一的教学内容组织学生开展实践活动,以教师为中心,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受多方因素的影响,学生已有知识能力、学习兴趣、身心发展特点、认知能力等具有一定差别,传统实践教学模式无法顾全学生的个体差异性,阻碍其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的发挥。此问题出现的根本原因在于思政课大班授课的限制,虽有利于教师集中带领学生开展实践活动,但难以体现学生自主性与多样性,也无法保证全体学生的有效参与,阻碍思政课实践教学充分实现育人价值。
五、融媒体背景下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创新路径
(一)构建虚拟仿真教学方法
1.运用VR技术强化学生沉浸式体验
VR技术是指利用计算机的模拟仿真技术呈现真实环境,在虚拟的立体空间通过调动人们的视觉、听觉、触觉使人们全身心投入其中。VR技术可丰富思政课实践教学开展的形式与内容,学生“足不出户”就可在实践中感受思政课的理论教学内容,并通过全面调动学生感官帮助其深入教学内容,推动其入脑入心,最终有效落实思政课实践教学目标[4]。具体来说,高校可根据思政理论课教学实际情况设置针对性较强的实践项目,并合理配置VR资源,充分利用资源,保证实践教学的有效性。以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为例,在讲授“毛泽东思想及其历史地位”一章时,可设计“走进遵义会议”这一实践专题,并配置“遵义会议”VR资源。在讲授“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一章时,可设计“血与火的淬炼”这一实践专题,配置“过草地爬雪山”VR资源。在讲授“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这一章节时,可设计“历史和人民的选择”这一实践专题,配置“党史纪念馆”VR资源,该门课程中还讲授了党的十八大以来的辉煌成就,思政教师可组织学生利用“辉煌中国”VR展馆学习,身临其境感受我国社会发展取得的伟大成就,深化学生对相关理论内容的理解认识。再如,在讲解“正确的人生观”这一内容时,可设计“峥嵘岁月”这一实践专题,配置“习近平知青岁月”VR资源,带领学生感受习近平在青年時代勤奋刻苦的精神与爱国亲民的情怀。该门课程以培育学生价值观与家国情怀为主要内容,最终目的是提升学生的道德素养、政治素养与法律素养。所以,在课程教学结束后,思政教师可设计“榜样精神的延续与传承”这一实践大型专题,依托“雷锋VR纪念馆”组织学生开展实践活动,帮助学生深入了解榜样人物有意义的人生,为其树立自身成长目标提供标杆,最终形成高尚思想道德修养与规范行为。除此之外,高校可开设专门的“VR教学体验”实训课程,组织学生开展沉浸式交互体验,与所处场景中的人或事进行互动。如,依托VR技术进入“王家坝抗洪抢险”虚拟场景,化身抗洪抢险救援人员,运送救援物资、救助被困人员,身临其境体会救援人员的艰辛,理解“舍小家、为大家”的伟大精神,深化思政课教学感染力。
2.运用AR技术强化学生虚拟现实体验
AR技术是指运用多种技术手段,将计算机生成的虚拟物体或真实物体的非几何信息叠加到真实世界场景上,能够实现真实世界与虚拟世界信息的“无缝”衔接。在AR技术视觉化过程中,使用者需利用头盔显示器将现实与计算机图像重合,使其能够在虚拟世界中看到现实世界[5]。AR技术能够使图片、文字等更生动、形象,使人物更立体,使故事更鲜活,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掌握所学知识。故此,在思政课实践教学中,思政教师应灵活应用AR技术。如在讲授《中国近代史纲要》中的“大革命中的中国共产党”这一章节时,思政教师可组织学生参观周保中故居,并借助AR技术呈现周保中将军形象与真实事迹,深化学生对共产党员战斗精神的认识与崇拜,充分激发学生的家国情怀。再如,在讲解“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这一章节时,思政教师可组织学生拜访当地抗战老兵,听抗战老兵讲述抗战经历与印象深刻的抗战事迹,并借助AR技术呈现相关场景或人物,将史实生动呈现在学生面前,强化其情感体验,唤醒其爱国基因,为达到思政课教学最终目的注入新动能。
(二)净化实践环境
1.净化社会环境
首先,加强对大众传媒的建设与管理,将其发展为弘扬社会主旋律的重要阵地。大众传媒是信息的发射源与过滤网,地方政府宣传部门应做好大众传媒的建设与管理工作,针对网络监管漏洞这一问题制定监管体系,并加大监管机构建设力度,从源头把控信息质量,避免出现虚假、危害国家形象等敏感词汇。其次,做好舆论监督工作。大众传媒需根据社会要求传播相关内容,主要传播对象为社会热点,目的是通过深度剖析社会热点背后的人生价值取向引导群众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所以,地方政府宣传部门应第一时间从社会道德的层面对社会热点进行评价,营造积极向上的舆论氛围,为高校学生对事物做出准确判断夯实基础。最后,加大违法传播惩罚力度[6]。对于违法传播程度较轻的个人或平台,网络警察应给予警告处分,要求其及时将违法信息下架,并组织相关人员参加理论学习活动,从源头扼制不良信息的传播。对于违法情节较为严重的个人或平台,应保持坚决打击的态度,依法查封个人账户或平台,并将违法传播案例公布在地方政府官网或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平台中,强化宣传教育,在净化网络环境的同时引导学生在实践中遵守网络文明公约。
2.净化高校环境
高校是学生学习、生活的主要场所,其环境直接影响思政课实践教学效果。在网络技术高速发展下,信息内容的庞杂性、传播主体的大众化极大地破坏了思政课的实践教学环境,高校应大力做好校园环境优化工作。首先,完善信息管理制度。针对校园出现的媒体平台多、内容杂等情况,高校应打造校园媒体信息传播机制,对校报、微博、微信公众号等进行统一管理,并明确信息传播规范,避免出现不恰当言论。其次,做好校园信息安全维护工作。网络技术的普及不断强化着网络开放性与媒体主体的自主性,学校信息与学生个人信息被盗取的情况层出不穷,甚至随意传播消极内容,贩卖个人隐私。对此,高校应加大硬件设备的投入,积极引进国内外先进的信息维护系统,保证校园信息的安全性,并阻止不良信息涌入校园。同时,高校应不断督促信息管理人员提高自身水平,保证其能够敏感察觉到传播内容的不妥之处,利用自身使用媒体的专业度阻挡不良信息涌入校园。
(三)发展线上線下交互实践教学模式
首先,做好实践前的准备工作。为保证思政课实践教学的针对性,高校应做好学生测评、实践项目个性化选择、实践计划量身定制等工作。思政教师应在移动智能终端以课程形式建设实践课程平台,并通过邀请码的形式邀请学生加入,畅通师生沟通渠道。在正式开展实践教学之前,思政教师可在实践课程平台发布问卷调查或基础测验,了解学生思政理论知识掌握情况与可用于实践中的资源,并根据测验结果与学生兴趣爱好、发展需求等为其推进个性化实践项目,带领学生制订可行性较高的实践计划,充分激发学生在思政课实践教学中的兴趣爱好与积极性,为实践教学有序、深入推进夯实基础。其次,创新实践教学形式。思政教师可在网络教学平台或媒体平台中设置实践教学板块,通过组织学生自主完成网络实践任务开展实践教学。如短视频平台、网络社交平台等已成为学生课外学习生活的主阵地,思政教师可设置“爱国主义实践行”这一实践教学板块,要求学生以拍摄微实践纪录片、发表微评论、制作微图片等形式表达自己的爱国心,践行爱国行[7]。最后,创新实践教学评价方式。传统评价方式已无法公正评定实践教学效果,思政教师可借助网络教学平台,通过打卡、实时感悟发表等对各项实践活动进行全方位的记载,为思政教师开展立体化的动态评价提供参考,保证评价结果客观、公正,便于思政教师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开展针对性实践教学活动。
六、结束语
信息技术高速发展下,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与网络、客户端、数字化报刊等新兴媒体融为一体的融媒体时代正式到来。融媒体融合了各类媒体的优势,呈现出实时化、互动化、开放性、碎片化等特点,深刻影响着社会发展,也影响着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作为为党和国家培育合格社会主义建设者与接班人的重要主体,高校应依托融媒体优势提升思政课实践教学实效性,确保其既符合党和国家提出的工作要求,又符合学生个性特点与心理诉求,且能够主动适应人工智能、5G等技术潮流,为强化思政育人效果注入新动能,推动思政教育不断创新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彪.主流媒体深度融合与传媒业高质量发展的价值逻辑与实践进路[J].编辑之友,2023(3):25-30.
[2]谭霞,王青.高校思政课教学运用融媒体意义与问题反思及其建议[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22(43):68-72.
[3]卓高生,李云.新发展阶段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创新发展研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1(18):21-23.
[4]欧晓彦,胡少萍.融媒体时代高校思政课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研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2(20):50-52.
[5]孙芳芳.媒体融合时代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探索[J].食品研究与开发,2022,43(18):241-242.
[6]刘洁,王雯姝.媒体融合条件下思想政治理论课对话教学模式创新研究[J].思想教育研究,2022(7):120-125.
[7]季海群.融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话语体系的重构[J].江苏高教,2022(7):82-86.
◎编辑 郑晓燕
基金项目:2022年四川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心课题“后疫情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双线混融教学研究”(CSZ22120);2022年院级课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职思政课研究——以《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为例”(2022YJ-2);2022年四川省教育厅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课题“微信移动学习平台在高校思政课教学中的应用研究——以《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为例”(CJWSZ22-19)。
作者简介:唐自慧(1983—),女,汉族,四川成都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刘勇(1978—),男,汉族,四川成都人,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教育教学与管理。
王美丽(1988—),女,汉族,四川成都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张德荣(1982—),女,汉族,四川成都人,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