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务必”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的价值意蕴和实践路径

2023-07-29 11:29涂凯迪
河南教育·高教 2023年6期
关键词:三个务必思政课教学价值意蕴

摘 要:“三个务必”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之一,是高校思政课的重要教学内容;“三个务必”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也是高校思政课的重要课程资源;“三个务必”提出了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优良作风、精神力量,是青年大学生的思想和行动指南。“三个务必”是科学完整、逻辑严密的思想体系,需要从课程契合、队伍融合、三堂联合、资源整合、评价结合五个方面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

关键词:“三个务必”;思政课教学;价值意蕴;实践路径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开篇提出:“我们党立志于中华民族千秋伟业,致力于人类和平与发展崇高事业,责任无比重大,使命无上光荣。全党同志务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务必谦虚谨慎、艰苦奋斗,务必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坚定历史自信,增强历史主动,谱写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加绚丽的华章。”“三个务必”作为党的二十大报告开篇导语,其精神实质贯穿报告始终,体现了新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强烈的责任意识、忧患意识和使命担当,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迈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征程的政治宣言,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三个务必”作为党的二十大报告的重要内容,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的重要教学内容和鲜活课程资源,也是新时代青年大学生的思想和行动指南,思政课教师需要学深悟透“三个务必”重要思想,将其有机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

一、“三个务必”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的价值意蕴

“三个务必”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之一,是高校思政课的重要教学内容;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是高校思政课的重要课程资源;提出了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优良作风、精神力量,是青年大学生的思想和行动指南。

(一)“三个务必”是高校思政课的重要教学内容

高校思政课是集思想性、政治性、理论性于一体的重要课程,思政课的属性决定了“三个务必”是高校思政课的重要教学内容。

1.思想性是思政课的首要特征。思政课是立德树人的关键课程,承担着培养大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任务,以崇高的理想信念、正确的价值理念、高尚的道德信念、严谨的法治观念,启迪学生人生思考、引领学生价值塑造、提升学生精神追求。“三个务必”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富含中国共产党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人民情怀,“谦虚谨慎、艰苦奋斗”的精神境界,“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责任担当,理应成为思政课的重要教学内容。

2.政治性是思政课的鲜明底色。思政课承担着培养社會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任,既要正确传递党的指导思想、理论成果、路线方针、发展成就等,又要同错误的思想、思潮、言论等作斗争,努力培养一代又一代听党话、跟党走的青年大学生。“三个务必”是党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时期的政治宣言,是新征程对全党同志的新动员、新时代管党治党的新要求、新阶段对全体共产党员的新告诫,也是培养和塑造青年大学生政治意识、政治责任、政治担当的重要教学内容。

3.理论性是思政课的本质要求。思政课是系统化传授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课程,将马克思主义理论及其中国化成果传授给青年大学生是思政课的重要任务。思政课以深厚的理论积淀、科学的理论体系、充分的理论论述,增强大学生的理论信仰度、情感认同度、社会辨识力。“三个务必”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党的理论创新成果,是对青年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重要内容。

(二)“三个务必”是高校思政课的重要课程资源

“三个务必”贯通历史与现实、融合理论与实践、连接国家与个人,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既扩充了当前思政课的教学内容,又成为高校思政课的重要课程资源。

1.“三个务必”贯通历史与现实。“三个务必”源于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两个务必”重要思想,是对中国治乱兴衰历史规律的镜鉴,对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历程的总结,也是应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实现新时代党的建设伟大工程的现实要求。“三个务必”以其贯通历史与现实的宏大脉络,展示了中国共产党一以贯之的执政为民思想、自我革命精神和伟大斗争精神,是思政课的重要课程资源。

2.“三个务必”融合理论与实践。“三个务必”是科学严谨、逻辑严密、辩证统一的思想体系,“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是根本目标和政治原则,“谦虚谨慎、艰苦奋斗”是内在要求和品格作风,“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是发展动力和精神状态。“三个务必”具有强烈的现实指向性,是中国共产党人的行动指南,提出了人民至上的理念、严格自律的要求、积极主动的态度。“三个务必”丰富的理论内涵和清晰的实践指导,是对青年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和社会实践的重要课程资源。

3.“三个务必”连接国家与个人。“三个务必”是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共产党走过百年发展历程的现实,党以深沉的忧患意识、坚决的使命担当和清醒的行动自觉,面向全党做出的政治宣言。同时,“三个务必”是对全体中国共产党党员提出的严格要求和谆谆告诫,也为当代青年大学生“树立什么信仰、担当什么重任、如何接续奋斗”指明了方向,是广大青年学生思想和行动的指南。高校思政课要将“三个务必”从宏观到微观、从国家到个人的整体设计和具体要求作为丰富的课程资源,全方位、多角度地融入教育教学。

(三)“三个务必”是青年大学生的思想和行动指南

“三个务必”是对青年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宝贵资源,是青年大学生的思想和行动指南,有利于涵养青年大学生的志气,增强青年大学生的底气,激发青年大学生的骨气。

1.“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涵养青年大学生的志气。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镌刻在党的旗帜上。中国青年勇担时代赋予的重任,是历史传承和光荣传统,无论是百余年前的“五四运动”,还是庚子年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青年行动,中国一代又一代有志青年,立于时代发展的潮头,站在历史前进的关键点,发愤图强、砥砺奋斗、奉献青春,谱写了一篇篇华美的乐章。当代青年大学生生逢其时,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要接过历史的接力棒,不忘为人民服务的初心和使命,以豪迈的志气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

2.“谦虚谨慎、艰苦奋斗”增强青年大学生的底气。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仍处在前所未有的变革时代,干着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摆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面前的使命更光荣、任务更艰巨、挑战更严峻、工作更伟大”。中国共产党和每个党员需要保持谦虚谨慎的态度,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当代大学生身处国家繁荣、物质丰富、生活富足的时代,更需要做到“谦虚谨慎、艰苦奋斗”,摒弃“骄娇”二气,勇于“自找苦吃”,在艰苦的环境中经风雨、见世面、练本领、强担当,增强为人民服务的底气,为国家各项事业发展贡献力量。

3.“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激发青年大学生的骨气。“敢于斗争、敢于胜利,是党和人民不可战胜的强大精神力量。党和人民取得的一切成就,不是天上掉下来的,不是别人恩赐的,而是通过不断斗争取得的。”当前,我们面临着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各国经济力量变化的复杂状况,国内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接踵而至,需要广大青年站稳政治立场,在大是大非问题上勇于斗争;增强斗争本领,在风雨中磨砺成长,练就铮铮铁骨;掌握斗争策略,把握原则性与灵活性、矛盾性与统一性,做到善于斗争。

二、“三个务必”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的实践路径

“三个务必”是科学完整、逻辑严密的思想体系,需要从课程契合、队伍融合、三堂联合、资源整合、评价结合五个方面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

(一)课程契合:讲深、讲透、讲活“三个务必”

将“三个务必”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需要思政课教师学理论、理思路、对课程、找方法,为讲深、讲透、讲活“三个务必”做好准备。首先,要学好理论。把握“三个务必”之源、“三个务必”之核、“三个务必”之新、“三个务必”之重,全面系统学习“三个务必”的提出背景、提出过程、基本内涵、逻辑关系、继承发展、价值意蕴等。其次,要厘清思路。明确“三个务必”从哪儿来,是首要环节;弄清为何要学习“三个务必”,是目标向度;弄懂“三个务必”是什么,是融入关键;悟透如何践行“三个务必”,是实践指向。再次,要对应课程。将“三个务必”有机融入各门思政课教学,如在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中可融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理想信念教育,“谦虚谨慎”的人生修养和道德涵养教育,“艰苦奋斗”的意志品质培养,“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青年责任培养;在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中,可引导学生从“两个务必”到“三个务必”的继承和发展,看中国共产党人如磐石般的初心使命,深沉的忧患意识和坚决的自我革命精神,强烈的责任意识和使命担当。最后,要找准方法。既要讲清“三个务必”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价值意蕴,又要深入挖掘“三个务必”的历史史实、生动案例、现实观照,形成理论逻辑与生动案例、历史脉络与现实指向、国家集体与个人生活相融相通的思政课教学。

(二)队伍融合:思政课教师、专业课教师、特聘教师共讲“三个务必”

“三个务必”是党的二十大报告的思想统领,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高校师生深入学习、深刻领悟、生动践行。高校要堅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构建“大思政”育人格局,协同推进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汇聚思政课教师、专业课教师、思政课特聘教师的力量,构建“融合型”育人团队,多学科、多角度、多层面共讲“三个务必”。思政课教师“融入讲”,把“三个务必”有机融入思政课程;专业课教师“融合讲”,将“三个务必”与行业、产业、专业的历史发展、时代特色、典型案例相结合,激发学生服务人民、贡献社会、报效国家的决心;思政课特聘教师“专题讲”,将“三个务必”形成理论化、系统化的小专题,采用专题讲授、座谈交流、论坛研讨、参观讲解等灵活多样的形式,为师生系统解读“三个务必”之源、“三个务必”之核、“三个务必”之新、“三个务必”之重等。

(三)三堂联合:思政小课堂、社会大课堂、网上云课堂融入“三个务必”

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在“大思政”育人格局中,把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网上云课堂紧密结合,让育人无处不在、无时不有。通过三堂联合,在思政小课堂、社会大课堂、网上云课堂中融入“三个务必”,增强“三个务必”对青年大学生的感召力和引领力。思政小课堂“讲理论”,通过深厚的理论阐释、深刻的思想魅力、生动的案例剖析,让学生全面理解“三个务必”,达到以理服人;社会大课堂“做实践”,通过对“三个务必”精神实质的剖析,在博物馆、纪念馆、展览馆、红色教育基地中感悟,在校园活动实践、企业生产实践、社会生活实践中体验,在音乐作品、美术作品、影视作品中沉浸,达到以情动人;网上云课堂“树风气”,在网络媒体占领育人主阵地,全面阐述“三个务必”的理论逻辑,深刻表述“三个务必”的学习心得,用情讲述“三个务必”的动人故事,用心创作“三个务必”的媒体资源,达到以文化人。

(四)资源整合:学校育人资源、社会红色资源、线上虚拟资源蕴含“三个务必”

整合学校育人资源、社会红色资源、线上虚拟资源,挖掘其中蕴含的“三个务必”思想,为教育教学提供丰富的素材,为学习“三个务必”提供多种途径。学校育人资源侧重“身边人、身边事”以贴近学生,结合校史、校风、校训,挖掘学校奋斗发展和师生典型案例中蕴含的“三个务必”思想;社会红色资源侧重“地域资源、各行各业”以贴近生活,依托地域红色资源和各行各业先进典型人物,展现“三个务必”的历史和传承;线上虚拟资源侧重“虚实结合、自编自创”以贴近学生实际,通过对已有的线上红色教育展览馆、纪念馆资源整合,对线下实体红色主题展馆进行虚拟资源创编,给学生以身临其境的感受和自编自创数字化资源的体验,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三个务必”思想的教育和引导。

(五)评价结合:教学过程、学生考核、教师考评体现“三个务必”

建立党的最新理论成果有效融入思政课教学的评价体系,将教学过程、学生考核、教师考评相结合,督促思政课教师及时有效地将“三个务必”思想融入思政课教学,引导学生认真学习、深刻领悟、主动践行“三个务必”思想。教学过程考评注重“三个务必”融入教学大纲、课程教案、授课内容,达到有本可依;学生考核注重过程性考核、阶段性考核和结果性考核相结合,将对“三个务必”的理论学习、实践体验、践行体悟有机结合,达到有据可查;教师考评注重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效果同时考评,将讲授“三个务必”教学内容的准确性、教学方法的灵活性、教学效果的实效性作为测评指标,达到有标可测。

参考文献:

[1]赵卯生.“三个务必”的价值意蕴与实践指向[J].人民论坛,2022(20).

[2]丁俊萍,李泽鑫.新时代“三个务必”的内涵、结构与进路[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1).

[3]刘建军,韦玮.“三个务必”的理论内涵、价值意蕴和实践路径[J].思想理论教育,2023(3).

责编:应 图

基金项目:2022年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委托重点项目“‘三个务必的逻辑基础和时代价值研究”(编号:2022DWT008);2022年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研究专项“‘三个务必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研究”(编号:2022ZSZ027);2021年度河南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重点项目“基于‘一平台三体系五协同的中高职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机制研究与实践”(编号:2021SJGLX951)

作者简介:涂凯迪(1982— ),女,河南机电职业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职业教育政策。

猜你喜欢
三个务必思政课教学价值意蕴
“三个务必”的深刻内涵和重大意义
“三个务必”的价值意蕴与实践指向
让“三个务必”成为新时代的思想引领和行为遵循
极高火险期,阿坝州如何防火?做到“三个务必”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价值意蕴与模式建构
当前我国民歌文化产业发展模式的价值意蕴析论
高校思政课教学案例库共享社区化模式探索
职业教育背景下应用本科高校思政课教学的创新路径思考
孟子学说中的教育思想探析
思政课教学中加强抗战教育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