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下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空间新格局运行模式研究

2023-07-29 11:12冯继强
商场现代化 2023年13期
关键词: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

摘 要:区域协调发展是当前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要条件,是推动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有力抓手。然而,当前我国东西部差距以及南北方差距依然较大,区域经济发展的差距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基于社会对物质生活日益增长的需求和克服发展不平衡局面的迫切需要,现实与目标的差距集中体现在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上,其导致城乡发展和各行业收入分配出现不小的差距。因此,需要通过国家宏观调控,加快调整和完善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经济发展的动能和推动力,着力构建区域协调发展的新格局。基于此,本文主要就当前区域经济发展新格局进行了相关阐述并提出了一些建议,希望能够为相关单位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路径

区域经济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石,是国家完成社会发展目标和任务的关键保障,对提高发展包容性、协调性和平衡性都起着重要作用。将区域经济发展作为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努力促进国民经济发展的主要任务之一,不仅关系着我国社会经济建设的方针策略,也关系着民生问题。因此,必须高度重视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准确研判当前区域协调发展的新态势,加强以数字经济提升资源配置,形成区域经济发展新动力,从而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提供重要参考。

一、区域经济发展内涵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我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实施给中西部地区以及东北地区带来了新的发展格局,给东部地区带来了新的突破、新的局面。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并非要求各区域达到一致的增长方式和经济标准,而是针对各区域的具体现状,通过综合开发实现区域内部的动态调整与均衡发展,在突出重点的基础上,实现各地区发展水平相对均衡。因此,要促进区域协调发展,需要根据不同区域资源条件制定不同的发展战略,遵循区域经济发展规律,不断调整和完善区域规划和政策,要防止不同因素的自然资源在区域内分布的平均主义,防止千篇一律的区域布局。各地在编制具体的开发计划的过程中,既要充分考虑本地自然资源禀赋的内部情况,也要充分考虑地区自身在整个开发布局中的位置。发达地区应提高整合效能,提升创新发展能力,提升经济发展效率,欠发达地区则要着力弥补薄弱环节。各地区要按照实际状况和各自功能定位在合理划分的基础上,强化相互之间的协调发展,以合理有效地整合推动经济协调发展,实现主体职责明晰、优势互补、不断发展壮大的区域经济。

二、当前区域经济发展新态势分析

实现区域协调发展,一直是我国长期经济社会发展计划中的重要任务。如果东西部之间以及南北方之间的经济发展差距不断扩大,将会对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产生非常不利的影响,也会影响共同富裕目标的如期实现。因此,当前区域协调发展面临的新任务、新问题,对区域经济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不仅是地方经济发展的问题,也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趋势和重大课题。在东部、中部、西部、东北等各区域的经济发展过程中,区域经济优势逐渐显现,区域经济的产业集群和经济增长速度有目共睹。然而,区域经济差异是真实存在的,一个地区的经济增长水平和经济总量并不能决定整体经济增长水平,只有实现区域一体化、协调发展,才能补齐落后地区这些方面的不足,使东部、中部、西部、东北等各区域在支持产业政策、经济增长、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制定发展措施等方面具有协调发展的基础和优势。当前的宏观经济改革措施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都充分体现了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趋势,对整个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和经济调整都具有重要影响,只有实现区域经济政策的多产业协调和整体互动,才能为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当前,区域经济在协调资源、落实扶持政策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形成了联动发展的局面,利用各种资源建立了良好的沟通机制,形成了合作新模式,对区域经济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优势更加明显,东西部差距呈现出缩小的态势。近年来,在国家新产业政策的支持下,新兴产业不断涌现,盈利性创业产业得到巩固,东部地区区域经济日益向中西部以及东北地区辐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格局由此得以形成。当前各地区原有的产业优势、资金优势、人才优势在区域经济发展中都发生了重大变化,各区域经济形成了以市场为导向的发展战略,通过产业经济传导和产业经济政策调整形成了新的发展思路。在新的征程中,区域协调发展将在生态保护、国家安全等更多領域发挥作用。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强调协调公平与效率成为重要的战略选择,引领多个区域发展的趋势战略逐渐转变为区域均衡发展战略。新时代下,国家高度重视精准扶贫工作,脱贫攻坚伟大创举从根本上减少了贫困造成的影响和困难,从而也实现了可持续发展,从区域协调发展向促进扎实共享繁荣转变,让发展成果真正在各地区全体人民中实现了共享。

三、当前区域经济发展新格局的构建路径

1.以高质量发展为导向,积极推动形成区域经济优势互补协调发展的新格局

加快形成区域经济优势互补协调发展的新格局,应以经济高质量发展为导向,实现经济持续稳定的增长。针对当前我国南北方差距逐步扩大的趋势,要做好南北方地区经济互联互通,引导南北方各区域各扬其长,合理定位自身在新发展格局中的功能,进而达成区域之间协调发展和共同富裕的目标。北方地区应积极借鉴南方区域经济发展的有益经验,再结合自身经济发展实际情况,积极与南方地区建立协调的区域经济发展合作关系,为南北区域发展与地方经济合作发展提供决策保障。此外,针对北方地区经济发展的问题,为扭转南北差距逐步扩大的形势,应积极为北方地区经济发展培养先进的人力资源和技术,积极创新北方地区经济发展机制,建立有利于人才和技术引进的开放型区域经济发展平台,加大人才引进投入,为北方地区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人力资源和科技保障条件,加快优化北方地区经济发展布局,赋能经济和产业发展,促进经济和产业提升转型。

2.积极打造数字化发展新驱动,实现区域数字经济联动协调发展的新格局

数字经济是新时代促进我国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抓手,而造成当前我国区域发展不平衡的原因之一,是原有经济发展模式对区域协调发展的促进作用有限。传统发展方式下,由于受到地理位置等因素的制约,经济欠发达地区无法借助各领域的先进要素实现经济高速增长,也难以实现经济转型与跨越。当前,我国数字经济发展方兴未艾,利用数字信息技术可以进一步跨越空间界限,带动各种要素全面流动,为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创造出新的发展动力。在我国数字化浪潮中,各区域可以通过充分运用数字信息技术克服自身发展要素的不足。数字经济发展战略需要坚定不移推进,要进一步理顺数字经济发展空间规划,以减少跨地域的冲突。数字化发展的重点是充分融入数字经济时代,促进数字经济走向深层应用、规范发展、普惠共享的新发展格局,这不但要求加速完善数字基础设施、健全数字治理体制,更要求努力增强区域数字经济发展的协调度、数字经济与区域竞争优势的结合力。要借助区域数字经济,合理释放各领域发展活力,弥补区域经济发展短板,用数字经济促进区域经济共同发展。同时,各地政府在制定区域数字经济发展战略过程中,不仅要利用好当地的数字化资源,制定出当地的地方数字产业和科技应用规划,还要依据周边地区的数字经济资源和结构状况,确立好自身的战略位置,在推进数字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与周边形成互补互利的促进效应,共同推动区域经济发展。针对城市而言,要发挥好核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而数字城市发展的战略,就需要同以核心城市为中心的城市群网络紧密结合。数字经济发展战略的目标数据资源配置必须与本地的空间网络发展相匹配,避免造成地方数字技术的无序开发。所以,要努力加大对区域内网络中心城市数字经济的覆盖程度,以中心城市的信息辐射力促进周边城市数字经济发展,并实现城市与区域网络的共生,积极促进地区内数字经济互动发展。

3.注重东西双向联动,促进形成产业多元化协调发展的新格局

开展东西部合作是中央政府着眼全局所作出的重大决定,是深入推进地区统筹开发、缩小各地区之间的经济发展差距、扎实推动共同富裕目标如期实现的重要举措。加速推动中西部以及东北等欠发达地区的农业信息化进程,通过发挥政府以奖代补激励的功能,有效激活农民内源性积极性,通过培植发展农业龙头企业,提升农村专业合作社活力,通过引导农业龙头企业+合作机制带动中西部以及东北地区区域农业转型发展和农村生产方式的重大变革。与此同时,创新教育培养方式,加速培养中西部以及东北地区新兴职业农民,健全扶持务工人员回乡就业优惠政策,扶持一批农村创业致富带头人,不断增强中西部以及东北地区自主发展能力。另外,需要精准对接西部典型农产品供给与东部消费市场需求,抓住数字经济蓬勃发展的良好机遇,积极建设特色农业线上线下统一电商平台,以“互联网+”、“会展+”、云消费等各种方式,积极培育西部地区特色农产品品牌,拓展西部地区特色优质农副产品销售渠道,充分满足东部地区消费者需求。此外,加强基层组织建设也非常关键,通过全面推进东西部农村基层党建+帮扶合作計划,将有效提升西部地区基层组织的战略引领、战斗堡垒作用,全面提升乡村治理和脱贫攻坚能力,有效防止返贫,进一步推动东西部农业合作向纵深推进。

4.缩小城乡距离,推动实现百姓增收共富协调发展的新格局

缩小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差距,促进城乡居民收入稳步增长,是完成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这个重要任务的有效切入点。要着力于整合城乡产业,以推动城乡经济一体化发展,实现城乡居民收入的倍增目标。同时要以着力破除城乡二元化结构为重点,推进城乡产业结构的改革创新,结合城乡经济一体化发展趋势,协调城乡农业、工业和服务业发展。尤其是要对农产品内部结构实施战略性调整,真正改变农产品发展模式,积极推进农业改革发展,增加政府对农产品的有效投资,带动广大农户增加收入,不断提高农产品的国际市场竞争力,促进城乡农业生产资源优化配置。与此同时,引导和推进农业劳动密集型生产、农产品深加工等城乡关联产业发展,打造农产品品牌,建立健全支持农产品品牌化发展的体制机制,从根本推动城乡产业联动发展。另外,要科学推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实施就业优先战略,积极把握工业化、城镇化深度发展带来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机会,建立完善鼓励农村低收入人口再就业的优惠政策制度,逐步提高农业人口收入,积极鼓励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进而推动城乡经济协调发展,多维度增加农村劳动力收入,推动实现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的目标。而在公共服务方面,无论是东部沿海地区还是中西部地区或是东北地区,在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都需要迫切提升公共服务能力。东部沿海地区要着力健全公共服务体制,中西部地区以及东北地区要着力改善公共服务制度基础。比如,工业城市应努力发展文化教育、医疗、社会保险等基础性服务项目,以培养更多本地产业成长所需要的人力资本。旅游城市应着力完善基础设施以及对公共服务的信息沟通、环境保护等,以为其产业发展创造优质服务。为了缩小区域间的发展差距,欠发达地区需要进一步完善当地基础设施,尤其是道路交通环境,改善不同城市之间的交通条件可以显著促进经济交流与合作,并对周边地区形成良好的辐射作用,在为当地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环境的同时,也能够促进周边城市的发展壮大。如果一个城市经济相对发达,基础设施健全,有适宜商业成长的营商条件,有适宜人才成长的良好条件,就更能吸引大批的资本进入,推动该区域的经济增长,而经济发展也会促进城市基础设施的完善,从而形成良性循环。相反,如果一个城市经济发展本身相对滞后,城市配套设施不完善,就会导致资金和人才外流,造成地区发展能力不足,产生恶性循环。所以,缩小区域间经济发展差距,必须为完善欠发达地区城市基础设施创造条件,促进城市综合实力提升,引导资本与人才进入。对于部分边远地区而言,应积极响应党中央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从而形成多方位有机融合的发展体系。重点应立足偏远地区经济发展实际,整合有利的发展资源,对发展薄弱环节出台针对性扶持措施,巩固脱贫攻坚成效,加大力度扶持偏远地区经济发展。脱贫只是第一步,还需要进一步让群众致富,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重点建设教育、卫生、交通,提高偏远地区开放水平。

四、结语

综上所述,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是推动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在动力,这不仅事关国家经济发展大局,也事关每个百姓的民生问题。然而,区域协调发展涉及的因素很多,需要多层次的协调,只有坚持从实际出发,科学有效规划,把主要经济生产要素有机结合起来,才能真正为当前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张建海.高质量发展背景下区域经济发展布局优化建议[J].商展经济,2023(1):139-141.

[2]陈博.共同富裕背景下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创新路径研究[J].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经济管理,2022(7):

9-12.

[3]张赟.经济新常态下区域经济发展路径创新[J].商展经济,2023(1):142-144.

[4]张可云.发展数字经济是全面构建区域经济发展新格局的必然要求[J].区域经济评论,2022(3):8-10.

[5]刘耀彬,郑维伟.新时代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的战略选择[J].华东经济管理,2022(2):1-11.

[6]王继源.新发展格局下促进南北方区域协调发展[J].宏观经济管理,2022(4):7-13.

[7]邹文龙.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趋势及特征分析[J].产业创新研究,2018(1):72-74.

[8]程世勇.城乡融合视域下雄安新区区域协调发展路径分析[J].新视野,2019(6):21-27.

[9]张秩宁.高质量发展支撑要素对山东省区域协调发展的影响及对策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20.

[10]项文彪,陈雁云.产业集群、城市群与经济增长——以中部地区城市群为例[J].当代财经,2017(4):109-115.

作者简介:冯继强,中共晋中市委党校,讲师,研究方向:区域经济、农业经济。

猜你喜欢
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
推进“五个统筹” 开拓发展新格局
打造金融开放合作共赢新格局
区域协调发展的内核动力财政可持续与财政一体化
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
构建分级诊疗新格局
“十三五”期间嘉兴市与沪杭同城战略研究
深化医改构建省市县联动新格局
新机制 新格局
创新应对媒体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