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业类应用型人才“六融合”培养模式探索

2023-07-27 13:31:32刘海涛秦涛张国华吴美桥
科技风 2023年21期
关键词: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刘海涛 秦涛 张国华 吴美桥

摘 要:针对人们普遍对矿业相关专业认识比较片面、矿业相关专业的第一志愿报考率普遍较低、招生形势不乐观的问题,黑龙江科技大学建立了以学生为中心、融入现代教育教学方法的“六融合”人才培养模式,注重校企合作,实施“3+1”人才培养模式,推进产教融合,取得了显著成效,为矿业类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提供了全新方略。

关键词:矿业类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六融合模式

1 概述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由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向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迈进的关键时期,同时也是建设现代化煤炭市场体系、促进煤炭工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时期,是煤炭行业向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新产品创新发展的转型时期[1]。“十四五”时期,煤炭开发和利用方式将发生深刻变革,资源、环境、安全和科技之间存在的冲突,给矿业工程相关学科提供了重大机遇和挑战。面对煤炭行业发展的深刻变革,学院始终统筹学科发展,依托学科区域优势、学科集群优势,围绕复杂地质条件下资源勘查、特殊开采方法、资源深加工利用、耦合灾害治理与生态环境治理等区域煤炭产业发展特点及重大科技难题,进一步找准学科发展战略定位和建设路径,不断凝练学科特色研究方向,实现学科高质量内涵发展。

专门化、系统化的人才培养协同创新体系尚未引起学者的关注,导致人才培养上的协同创新极少,对教育领域中的协同创新理念还较为陌生[2]。同时,一部分教育实践工作者已经察觉到人才培养模式的协同创新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途径,但如何开展多元主体的人才培养模式的协同创新,如何构建人才培养模式协同创新体制机制,还是学者们亟须进一步研究的课题[3]。

黑龙江科技大学积极进行专业探索,实施了以学生为中心、融入现代教育教学方法的“六融合”人才培养模式[4];注重校企合作,实施“3+1”人才培养模式[5],推进产教融合;为使学生毕业达到更高水准,针对课堂教学、实验教学、实习、毕业设计等主要教学环节制定了严格的质量标准评估体系,并依据《矿业工程学院毕业要求达成评价机制及管理办法》,定期开展毕业要求与培养目标达成评价。

2 矿业类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现状

传统的矿山企业大多分布于工业基础薄弱、交通条件较差的山区,受就业环境和传统观念等因素的影响,人们普遍对矿业相关专业认识比较片面[6]。国家的长治久安和社会的稳定发展离不开矿山的开发和利用,启动资金高、施工周期长、专业针对性强等是矿山开采面临的问题,因此有关技术型骨干的超前培养显得尤为重要[6]。提到煤炭,人们仍会把其与高污染、低安全、劣环境、低待遇等联系到一起,因此,在全国高校范围内,矿业相关专业的第一志愿报考率普遍较低,招生形势不乐观[78]。

煤炭行业作为艰苦行业,招生存在较大困难。在省政府、教育厅的大力支持下,目前龙煤学院招生为单独批次招生,保证了学院生源问题。未来可能受到招生政策的改变,而导致存在生源不足。龙煤学院人才培养注重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实习、实践环节投入的培养成本大约为普通本科生的1.5倍,实践条件建设所需资金也较大,可能存在政府财政、学校财政、企业投入经费仍不能满足学院运行需求。如何通过有限的资金,培养出更多的高质量应用型人才,成为龙煤学院办学过程中的一大难题。明确应用创新型人才培养质量的制约因素,了解企业对专业人才在知识结构和应用创新能力方面的需求,调动企业参与人才培养的积极性,是破解问题的关键。通过现场调研与交流得出如下重要信息:

(1)企业最急需的是能够解决实际工程技术难题的应用创新工程技术人员,学生普遍存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不强、科研和创新能力弱的问题,导致毕业生工作后,需要企业“再造”,二次从师1~2年,无形之中延长了企业的期望时间。

(2)企业之所以参与应用創新型人才培养的积极性低,主要源于两个方面:一是在参与过程中,企业要承担学生在地面及井下的安全责任;二是在参与过程中定会投入一定的人力和物力,并不一定得到相应的回报,即便毕业生毕业后能够到企业工作,也会存在人才流失的风险,即:我培养,也不一定真能为我所用。

(3)专业人才培养必须结合工程实际,充分利用企业的人力、技术、作业场所等教育资源是破解人才培养质量制约因素的关键。

以企业实际问题为依托,拓展学生创新思维训练的途径,针对企业课程,探索以明其理知其用为主体,增加设计、应用、创新为主体考核内容的新方式。

3 “六融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目前,黑龙江科技大学采矿工程学科以地下煤炭开采方向为主,露天开采方向、金属矿床开采方向课程体系建设相对薄弱。今后采矿工程专业将根据国家及黑龙江省未来矿产资源发展战略,拓展至非煤矿山矿产资源开采与利用领域,以及地热资源开发与利用领域。

当前煤矿智能化已经成为煤炭工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技术支撑,是未来煤矿开采的发展方向,为落实智能开采方向人才培养工作,采矿工程专业急需开展煤矿智能开采方向的课程体系建设[910]。今后我校采矿工程学科将增设煤矿智能开采相关的井下开采全面感知、实时互联、分析决策、动态预测、协同控制的智能系统。同时加强煤矿采掘、运输、通风、管理等过程的智能化运行相关的课程体系建设,进一步完善智能开采方向人才培养方案。

在此基础上,采矿工程专业贯彻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教育理念,顺应高等教育发展规律,结合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目标,形成了完善的基层教学组织。在人才培养实施过程中,建立了融入现代教育教学方法的“六融合”人才培养模式,进一步加强思想道德素质及人文素养方面的内涵建设,培养出政治素质过硬,理论技能扎实、服务意识强的复合型应用人才。

3.1 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融合

以煤炭行业、企业需求为导向,多方共同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多方协同培养、协同评价,实现专业链、产业链、人才链相融合。

3.2 课程体系与职业标准融合

共建融入煤炭产业现代化技术和服务企业工程实践的应用型系列教材,建立了通识类、专业类、实践类、前沿类模块化课程体系,实现人才培养与职业标准对接。

3.3 教学内容与科学研究融合

将煤炭行业现代化发展亟须解决的技术难题,智能化、信息化等前沿成果,引入课堂、融入教学,引导学生了解工程领域科技前沿,提高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

3.4 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融合

校企制定导向式、任务式、项目式、团队式教学内容,利用现代教育教学手段,实现“线上+线下、理论+实践、虚拟+实操”教学模式。

3.5 学校资源与企业资源融合

建立了多主体的信息、人才、技术与平台共享机制,建有服务于应用型人才培养和企业人员培训的校内外教学基地,实现学校与企业资源互嵌式融合。

3.6 校内教师与校外教师融合

校企共同打造高水平“双师双能型”教学团队,实施校内外“双导师制”的学生指导模式,共同制订学生培养计划、指导学生个人发展与创新创业活动。

4 “六融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效果

4.1 教学质量、科研能力显著提升

“六融合”校内教师与校外教师融合,合理优化学院内部与校外教师资源,通过专业间教师调配、成立产业学院基础学科教研室等方式,扩大企业兼职教师规模,进一步优化师资队伍。培养省级、校级教学名师5~10人,逐步形成一支以校内外教授共同负责、结构合理、人员稳定、教学水平高、教学效果好的“双师双能型”教师团队。

学术团队水平不断提高,进一步巩固煤矿深部特殊开采、矿山压力控制与冲击地压防治、岩石力学与软岩工程、矿井水害防治、煤与瓦斯突出灾害防治、矿物分选、洁净煤技术、资源综合利用与深加工、矿产资源勘查、矿山测量与地表沉陷监测等学术研究方向和团队。目前学院具有省级专家、评审专家20人,占学院教师总数的20%以上,服务煤矿安全生产的能力和水平不断提高。

硕士点水平层次不断提升。新增博士生导师1人、新增硕士研究生导师10人,研究生导师人数达25人,占比达35.2%。矿业工程、测绘工程学科顺利通过了硕士学位点评估,目前资源勘查工程学科已完成硕士点申报前期准备工作。目前硕士在校生规模达99人,较“十二五”期间增加一倍以上,硕士学位论文参加省学位论文抽检,合格率为100%。

科研水平与成果层次不断提高,不断加强各类项目的组织、申报力度。如: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项,省自然科学基金8项,参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1项,获批黑龙江省“百千万”重大工程项目1项,累计到账科研经费7100万元;获省部级以上科研奖励10项;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2项,实用新型专利58项。在人才培养方案修订过程中,结合专业认证及审核评估做好持续改进工作,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率先将人才培养的定位由应用型转变为应用创新型,以适应新形势下煤炭企业发展对人才需求的需要。创新人才培养效果显著,近三年,采矿工程专业学生开展国家级、省级、校级大学生科研立项48项,授权专利21项,发表论文32篇,参加国家级大赛获奖35项。

4.2 校企共育人才成效突出

“六融合”学校资源与企业资源融合。提出了校企协同育人与创新下的采矿工程专业企业课程体系建设思路,进一步深化了应用型采矿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下的校企协同创新培养机制,增强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实践能力的培养。实现了从教学课程体系、实践教学和“双师”教学团队建设三个方面构建校企协同育人的人才培养模式。在课程体系及人才培养环节上,前三个学年学生以在校学习为主,主要完成公共课、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和部分实践环节的学习;第四个学年由校内导师与企业导师共同指导学生完成企业实习、毕业设计和专题训练教学环节。校企协同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及企业课程体系建设,有利于实现高校“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的“无缝”对接。加大校企协同育人的实践教学培养环节,实现零适应期就业,可缩短1~3年的技术人员培养周期,以缓解企业应用创新型工程技术管理人才短缺现状。

采矿工程专业积极联系龙煤集团相关部门,邀请龙煤集团专家、工程师来校座谈,询问实际生产中涉及的专业知识,拟订了针对龙煤集团需求的定向生培养方案。通过与龙煤集团的反复交流、磋商,最终形成了正在执行的定向生培养方案。革新观念,加入具有企业先进文化特色的内容,增添与工程相关的环境、经济及法律内容,培养学生适应时代发展的能力。在龙煤定向生的教育中,邀请煤炭行业的优秀人才进行讲学,培养投身煤炭行業的志向,深化校企合作。

黑龙江科技大学建立了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的人才培养模式,实现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建有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个、校外实习基地23个、校企协同创新实践基地5个,在实践教学环节、毕业论文(设计)、“双师型”教师培养等方面与行业、企业、科研院所等开展深度合作。

4.3 就业比例增加、提供人才保障

近五年,黑龙江科技大学毕业生一次就业率平均为94.25%,始终位居省内高校前列(省属高校第一名)。黑龙江科技大学被教育部授予“全国毕业生就业50强高校”“全国青年就业创业教育先进集体”。黑龙江科技大学已经累计为龙煤集团培养并输送了2.1万名优秀管理和专业技术人才。2002—2014年,在黑龙江省人民政府的政策与资金支持下,黑龙江科技大学与龙煤集团联合培养了煤炭行业紧缺应用型人才2377名,全部就业于龙煤集团,缓解了龙江煤炭行业人才严重短缺的问题。

近五年,毕业生就业流向比重最高省份为黑龙江省,平均就业留省率37.05%,矿业类等专业累计为本省培养人才7000余人,毕业生在专业对口就业率为62.5%~724%,为龙江经济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结语

对于人们对矿业专业认识比较片面、招生形势不乐观的问题,黑龙江科技大学以满足煤矿企业对人才需求为依托,贯彻了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教育理念,顺应高等教育发展规律,结合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目标,形成了完善的基层教学组织探索并建立了以学生为中心,融入现代教育教学方法的“六融合”人才培养模式,实现了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融合、课程体系与职业标准融合、教学内容与科学研究融合、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融合、学校资源与企业资源融合、校内教师与校外教师融合。人才培养模式与教学资源已经推广共享于校内安全工程等学科及辽宁工程技术大学、东北大学等矿业类高校的人才培养环节,为矿业工程专业及其他工科类专业的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提供借鉴。

参考文献:

[1]董宪姝,赵阳升,樊玉萍,等.新工科背景下矿业类专业协同育人初探[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22(03):2125.

[2]渠爱巧,韩延清.新工科背景下多学科交叉融合“采矿+”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辽宁科技学院学报,2022,24(03):4244.

[3]蒋力帅,谭云亮,陈连军,等.依托“111計划”的矿业国际化人才培养思考与举措[J].教育教学论坛,2022(38):181184.

[4]冯博,艾光华,汪惠惠.基于企业需求的矿业工程学科研究生创新人才培养[J].中国冶金教育,2020(05):2325+27.

[5]董宪姝,樊玉萍,马晓敏,等.矿业类创新人才“三位一体”培养模式探索[J].煤炭高等教育,2022,40(03):117121.

[6]李杨,王建鹏,王明琛,等.我国矿业人才培养与战略研究[J].煤炭经济研究,2019,39(11):6571.

[7]汪维鹏,邓益斌,杨红,等.“一课六融合”课程+教学模式改革与实践[J].基础医学教育,2021,23(04):238241.

[8]王家臣,尤尔根·克里茨曼,李杨.“后采矿时代”人才教育体系构建研究[J].中国煤炭,2022,48(09):19.

[9]姚海燕.矿业工程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改革初探[J].管理观察,2014(19):153154.

[10]张晓君,崔嵛,李宝玉,等.矿业工程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与实践[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22(13):137139.

基金项目:黑龙江省教育厅——2020年度黑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重点委托项目——能力导向的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体系研究(项目编号:SJGZ20200153)

作者简介:刘海涛(1975— ),男,黑龙江佳木斯人,博士,教授,研究方向:矿业系统工程。

猜你喜欢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基于虚拟仿真技术的地方高校实验教学探讨
提高实验动手能力是创新人才培养的基础
科教导刊(2016年25期)2016-11-15 17:50:25
服务地铁工学结合
职业(2016年10期)2016-10-20 22:26:18
电子信息类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分析
小学高年级数学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模式探析
青年农民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高校全员育人的三级管理体系新探
大学教育(2016年9期)2016-10-09 08:15:31
电子信息类大学生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建设研究
大学教育(2016年9期)2016-10-09 08:07:45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 10:02:22
当代大学生创新意识培养的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 09:4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