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凤媛 王泽根 汪宙峰
摘 要:形成新时期的高等学校专业课程建设模式是贯彻工匠精神的必然历程,是培养“精益求精”的专业人才的重要途径。工匠精神的培养要求以持续优化的专业思维培养为人才培养体系的导向,通过面向“工匠精神”的专业课程体系设置和教学设计模式来实现。实践证明,通过专业课程分层设计和“螺旋式模型”教学模式能有效实现这一目标。
关键词:工匠精神;专业课程建设;持续优化;螺旋式模型;专业思维培养
一、概述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这是新时代专业人才培养的内在要求,也对育人者的教学活动提出了如何贯彻“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的新命题。高等学校专业教学的目的是产生大量的能满足细致专业分工的人才,而现状是我们的社会对具有综合型专业素质和精深专业技能的人才需求仍未得到满足。这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学生在专业学习中并没有建立起完整的知识体系,往往是只得其中的一鳞半爪,或是不做深究,浅尝辄止。通过专业课程建设精细化打磨专业技能和强化专业思维模式,将“精益求精”的精神融汇其中形成新时期的专业课程建设模式,是培养工匠精神的重要途径。
二、以持续优化的专业思维培养为人才培养方案的导向
知识本质上是相互联系的,专业知识体系是一个立体的多维空间,其中奥妙精髓需要持续投入时间和精力进行学习。正如高楼大厦平地起,专业思维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之功。《论语·为政》中记述了孔子曾说过:“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千百年来,“温故知新”成为我国传统教育理念中的基本方法,也是做学问的基本功。现代教学活动中,仍然需要鼓励和引导学生常做复习,经过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完成专业知识和专业素养的内化。专业知识的“温故知新”应该形成可持续性的知识重构,不局限在监督学生进行复习,更多的是有计划地去引导和鼓励,借助于体系化的方法给学生的专业素养形成提供有力支持。从持续优化的角度,对整个人才培养体系进行夯实,既要高屋建瓴设计整个人才培养方案,也要脚踏实地深化实施和管理,不断总结有效方法和经验。
因此,首先从宏观角度应审视人才培养方案,在制度和纲领中去体现持续优化的专业思维构建和持续深化的专业技能培养。现代专业教育体系下,通常在课程设置时按照功能分块,分别设置教学目标,各个课程在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方面都有分工,大纲设计相对独立。这种课程切块是教学实施的需要,但不是真实世界的知识应用场景。如果不注意专业知识体系的内在联系,相对独立的各门课程教学可能导致学生对专业知识点的学习“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或者了解不细致,理解不深入。因此,在人才培养方案中要打破课程划分的思维局限,整个专业课程体系如同一盘棋,需要全局着眼。首先,要将包括工匠精神在内的思政教育渗入专业课程体系建设和教学模块设置中。同时,在纲领中显式的明确课程之间的联系,有助于学生在思维方式上建立更整体的专业架构。课程联系建立的基础是专业知识体系的内在联系,这也是在制订人才培养计划时往往考虑不够细致深入的一个方面。在没有深究其中联系的情况下,不同教学模块的联系隐藏在书山学海中,需要学生去挖掘和领会。而体现了专业体系内在联系的人才培养方案,能够打破课程划分的界限,帮助学生在思维方式上建立更整体的专业架构。
通过深挖知识体系内在联系建立持续优化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其实现的关键在于,一是要方向引导,在课程目标和内容设置中凸现不同课程之间知识体系的继承发展联系;二是要按阶段性差异创建不同专业学习的场景,特别是设置面向综合实践和应用的课程使学生主动完成知识体系整合,做到实践出真知。
持续优化的重要工作内容是修订教学大纲,重视知识体系的内在联系,在教学大纲的设计中体现教学目标的联系和层次。并且,需要相应的配置教学方法和教学活动环节。尤其是在线上教学兴起的时代背景下,体系化设计要考虑不同的学习场景特点,因地制宜地发挥场景设置和学习氛围营造上的优势,使学生在集体学习活动中形成知识共享、知识创新的氛围。同时,提供更多的场景去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培养钻研精神,不但使学生逐步掌握知识,而且在思想上了解国情,树立起为国家建设做贡献的远大志向。
在大纲设计时,考虑具体课程中专业知识点掌握的深度,对不同课程之间有知识交叉的部分进行厘清也是一项实际工作。通常,一门大学专业课程会在两三个月的时间段内完成教学,而学生会在长达3~5年的专业学习中学习不同的专业课程,往往出现学过就忘的情况。在落实到教学的时候,有时需要复习学生前面学过的其他课程的内容,但教学深度缺少衡量机制,对复习的量缺少把控。如果在大纲设计时,对不同课程之间知识联系的广度和深度进行分析并详细规定,使实际教学可以对课程之间重复的部分达到标准化分工,就能消除这种困惑。
此外,工匠精神的培养是一个持续改进的教学改革过程,对于培养过程的落实需要管理到位。而对教学目标的实现需要通过相应测评,不断反思和改进。对学生进行考核是检验教学目标达成度的一个重要途径,也是持续优化的重要体现。以我们的专业课程教改为例,早期结合教育部倡导创新创业教改,在内容中增设项目探索和报告答辩的考核环节。从2019年开始,我们在课堂教学中更多采用了讨论式、探究式教学方法,增加了项目展示、作品制作等内容,学生的参与热情一直很高,在非标准化考试环节都有不俗表現。近年来,在老师的鼓励和指导下,学生参加了结合专业方向的多项国家级比赛并获奖,如:SuperMap杯全国高校GIS大赛、易智瑞杯中国大学生GIS软件开发竞赛(遥感应用组)等。相当一部分学生在比赛准备中投入了大量时间和精力,但学生在这些非标准化考试环节的优异表现有时候会和标准化考试形成时间和精力的竞争关系,而且他们的出色表现并没有完全合理地反映在标准化考试成绩之中。虽然之前的成绩评定中,在平时成绩部分,教师给学生的表现给予了充分肯定,但在试卷成绩分数为主的情况下,表现并不充分。在试卷中也有设计挑战性的探索性题目,学生考核结果表现出对这类题目不适应,思维方式没有转变过来。所以,当前的标准化考试模式不能反映教改方案的实施效果,更重要的是不利于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不利于学生主动将课程思政、创新能力等纳入自己的学习目标。通过实践证明,在课程考核中增设非标准化考核环节,例如,项目设计、专业比赛参赛等,能够有效地调动学生自主学习和团队协作,激发学生专业学习热情,从而培养学生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三、專业课程体系的层次化构建
专业课程体系构建,必须从宏观上把握人才培养的方向,理解专业知识体系的内在联系,才能高屋建瓴,使具体的教学活动行之有效,学生才能在一系列课程教学活动中体验到“精益求精”的知识锤炼,逐渐积累,有层次地丰富,实现知识体系的立体建构和思维模式的升华。
首先,根据人才培养计划设定人才培养目标,明确课程组的功能,对专业课程进行知识点的梳理,建立知识网络图,把知识体系的内在联系显式化。在此体系框架上,分析课程知识体系所处教学层次及其相互联系,设计循序渐进的课程体系。特别厘清课程之间存在的知识交叉、继承发展及深化等关系,明确各课程所处的培养阶段,使课程教学之间形成合力,共筑完整的知识教学体系。
其次,在明确各课程所处教学层次的基础上,需要有针对性阐明阶段性教学目标,协调教学内容,调整教学资源。第一阶段,对每一项专业技术领域,设置相应的原理或导论性质课程,强化基本原理和基本技术方法的理解,同时采用简单的小案例和小实验,巩固学生对基础方法的认识。在这一阶段侧重的是使理论基础扎实。第二阶段,专业基础课程是对导论课程的进一步细分和深入学习,对前一阶段的基础知识点展开和衍生,专业技术方法更加丰富,课程之间出现知识点的交叉,重点任务是理解专业问题的解决方法,配置的教学实践环节要求学生能运用基本技能解决小问题。第三阶段,开设综合实践课程,设计具有综合性知识要求的实践内容,把在前面修习过的理论和技术方法串联到其中,锻炼学生解决专业问题的能力。例如,我们在地理信息科学专业的本科生培养中,将本专业三大专业技术领域“地理信息系统、遥感、全球定位系统”作为课程组的三驾马车,既有相对独立的知识体系,又形成合力,达到综合能力培养的要求。以遥感课程组为例,课程设置体现了知识体系构建的三阶段,代表性的课程分别是:遥感原理——遥感数字图像处理——遥感图像处理课程设计。第四阶段,设计更具实际应用场景的综合型课程,例如:校内外实习、社会实践、学科竞赛、创新创业竞赛等。例如,我们在这个阶段设置了地理信息科学专业的应用设计实习、生产实习、毕业设计,此外,还有更具灵活性的第二课堂。第二课堂的内容设置了专业特色实践、创新创业实践等。
育人者育心,育心者必自育。从根本上,教师对专业知识教学层次体系的良好理解和掌控,是“工匠精神”深入学生思维模式的保证。在场景设置和学习氛围营造上,教师作为引导学生学习的主体,具有不可或缺的关键作用。因此,教师自身需要融入专业思维和工匠精神不断建构的系统化工作中,并在这个过程中摸索经验,使这套体系精益求精,才能很好地完成专业人才的培养。从人事组织上,为保证教师工作的系统化,需建立相应的课程组教研队伍,课程组的教师共同参与不同课程的教学研究和改革工作,从制度体系上保证课程教学形成一整套持续深化的体系。
在这里要特别指出,通过专业课程建设铸造学生的“工匠精神”,是一个长期的、运动的过程,只有反复通过理论论证和实践检验,加强专业建设,才能够趋于完善。前期建立的课程系统经过一段时间的运行,需要总结经验,弥补不足,并对切实可行的制度、方法和教学内容加以提炼、总结,逐步进行标准化。通过标准化建设,不但能够使得必需、必然的教学活动在制度中固定下来,同时使得成功的教学实践得以延续和复制,使课程建设有制度可依,有依据可查,有方法可行。
四、面向“工匠精神”的专业课程教学设计
除了需要注重课程之间的整体性和进阶层次性,在具体课程教学中,也需要注意采用合理的方法技巧加强“精益求精”思维的培养。相对于上述总体架构的宏观设计,教学方法技巧更为微观,也更为多样化,正如著名教育家叶圣陶所说“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在面向“工匠精神”的专业课程教学改革中,我们总结了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课堂教学设计的螺旋式模型。
列宁说:“人的认识不是直线(也就是说,不是沿着直线进行的),而是无限地近似于一串圆圈、近似于螺旋式的曲线。”螺旋式是事物发展的前进性和回复性的统一。基于这一认识规律,在专业知识教学的课堂设计中,采用综合了讨论法、探究法、对分法等教学方法的“螺旋式模型”。螺旋式教学模型适用于具有应用性质的教学场景,例如:实习实践、疑难解答等。该教学模型的基本环节包括:教师布置任务,学生对解决方案的思考探索,小组讨论(讨论内容通常涉及选择解决方案,解答疑问,对已实现的工作进行评估等),教师总结和引导,学生独立总结形成完整解决方案,方案结果评估,如果效果不佳或需要升级改造,则又从前述学生思考探索环节开始,进入下一轮活动。该教学模型的特点:第一,任务驱动;第二,学生需要通过探索、讨论、践习、评估等环节,反复研习相关知识点;第三,任务的解决是一个循序渐进、不断改进和完善的螺旋式过程,体现了问题解决过程,有利于学生理解和尝试工程、科研活动;第四,在学习氛围营造上,以任务驱动充分调动学生集体和个体学习的主动性。
教师不但应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完成专业知识体系建构和思维升华,同时,需要引导学生课外持续优化式学习,使学生形成内驱力,自觉地和持续地践行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在进行专业学习的时候,学生对基本概念的学习用时不够,往往记忆模糊不清,学过就忘。专时专用这个方法可以用于专业知识点的复习,在形式上可以更多样化,例如:分组互查、小测验等。因此教师可以在课外设置有规律的(比如:一周两次)专门时间段,要求学生进行知识点的记忆。工匠精神的形成有赖于对专业知识和技能的系统化理解,当知识积累并形成了专业思维的体系,才有可能进一步探索未知或者解决疑难,零散的或者无序的知识堆砌都难以达到工匠精神的层次。在教学设计中,通过过程式学习、应用实践和合作学习等学习习惯的培养,帮助学生找到专业知识学习的正确打开方式,使学生最终主动地和持续地在专业学习中不断精进。
结语
专业教学中的工匠精神培养不是机械式地倒带重复,也不是自由式地随兴发挥。这一系统的构建要求在宏观层面上,通过人才培养体系设计,形成一套制度化、标准化、常规化的具有可操作性的人才培养模式和方法。同时,在微观层面上,通过灵活生动的教学设计,规定专业知识复习的正确打开方式,学生最终会自觉地和持续地在专业学习中不断精进。
参考文献:
[1]俞福丽.推进高校专业课程建设的意义、现状与路径探析[J].中国高等教育,2021(03):8690.
[2]郭燕,谢敏,王琰.工匠精神融入高职翻转课堂的应用研究[J].教育与职业,2020(06):9598.
[3]列宁.列宁全集:第3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5:411.
[4]钟凤媛,宋超,王泽根.基于螺旋式模型思想的实验教学改革——以遥感图像处理课程设计实验课教学为例[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20(01):102103.
[5]杨帆,杨浩.“服务+赋能+协作”:“双线混融式教学”的逻辑理路与教学改革研究[J].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2022(09):4749.
基金项目:2021年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2021 02245025);西南石油大学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2021—2023年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D2021JGZD005)
作者简介:钟凤媛(1979— ),女,汉族,重庆人,硕士,西南石油大学讲师,主要从事地理信息系统和遥感应用研究;王泽根(1967— ),男,汉族,四川人,博士,西南石油大学教授,主要从事测绘地理信息研究;汪宙峰(1983— ),男,汉族,四川人,博士,西南石油大学副教授,教研室主任,主要从事地理信息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