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辉
【关键词】高中物理;课堂教学;教学优化
高中物理教学的主要方式与途径在于课堂教学,但这并不意味着教学仅限于课堂.为解决问题,助力学生学习与发展,教师还应在分析学情的基础上积极思考与实践,以课堂教学为基础,针对学生学习现状、问题,建设性地结合一些教学方式,优化课堂教学以突破教学瓶颈的基础上深化教育改革,由实际方式引导学生主动思考、研究,将相对抽象的物理知识转变为更易理解、更直观的学习内容,引导学生由主观角度循序渐进地展开学习,实现目的的同时提升学习效率.
1 高中物理教学瓶颈分析
现阶段高中物理教学面临的核心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首先,教学内容过于集中.受高考压力影响,无论是教师还学生的时间均相对紧张.教师害怕学生因复习时间不够,影响其物理成绩,常将带有关联的知识点集中于某节课中统一教学,并且课上给学生自主思考时间较少,一定程度上影响学生物理思维的形成.加之,物理课程涉及重点难点较多,学生复习时间和精力有限,并且每位学生学习能力存在明显差异,对于一些学困生来说复杂的物理知识体系影响学生学习进程,甚至导致学生发展不均衡的情况出现.受应试教育影响,学生对教师的依赖性较强,一旦脱离教师指导便出现无法独立解决问题的情况,这些因素均与教师的教学方法有关,也属于现阶段高中物理教学面临的瓶颈问题.
其次,许多学生认为模块化学习能够提高学习效率,按照特定的学习方法参与学习活动,可以在降低学习难度的基础上,形成相对系统的知识框架.虽然这种学习方法可在某种程度上达到提高学生物理成绩的目的,但限制学生物理思维的发展,使学生形成思维定式,一旦出现物理延展性问题,学生很容易因物理思维束缚影响问题解析.如部分学生在遇到物理问题时,大多仅通过以往教师教学方法进行问题思考,限制创新性思维的形成.此外,长期处于特定的思维模式下,较易引发学生学习疲劳,不利于学生自主学习意识的提高.
2 高中物理教学改革实践策略
2.1 打破教学束缚,形成知识体系
物理知识之间存在紧密联系,而这种联系对于学生而言意味着知识结构、学习过程中需要根据知识之间的关联性实现记忆,进而学习,于实际过程中应用知识解决问题.但需要注意的是,学习— 记忆的过程中,许多学生无法将知识之间的联系作为学习的一部分,学习过程中无法感知此类内容,进而逐一“死记硬背”知识点,导致学习过程中出现知识点混淆的情况,进而在运用过程中出现问题,消耗较长时间思考、回顾知识的核心内容,对公式、符号的理解与运用效率较低.
为解决此类问题,教师还需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逐渐理解知识体系,建立从主观角度对知识的理解,如此便能于学习中逐渐为自己理解的知识体系“添砖加瓦”,加深对知识内涵理解程度的同时更快速地解决问题,将知识运用于实际.
例如 在“电势能与电势差”这一部分知识的学习过程中,教师便可根据知识之间的关联引导学生学习,基于以往所学知识引出将要学习的知识,如此便能引导学生理解知识,从主观角度意识到知识之间存在关联并产生印象.从学生角度而言,物理知识的不断学习能够使他们对知识的了解进一步加深,而通过不断积累更会使他们对物理学有着更为深刻的理解.在这种情况下,作为教师还需從思维角度引导学生.每位学生的学习习惯、思考问题的方式与逻辑可能存在不同,而教师应正视并尊重这一点,引导学生以自己习惯、熟练的方式展开学习,此时便可应用知识导图引导学生理顺思维,从主观角度意识到本次学习的主题以及其与其他知识的联系,从知识导图的绘制与推进中直观地呈现相关内容.为保证这一点能够实现,教师还可基于实际展开引导,如提出问题“本次学习中包含哪些知识点”,随后根据学生的回答“第一(根据学生回答分类)个知识点中包含哪些知识”,逐步深入地引导学生细致地呈现相关内容,从联系、区别之间逐渐“抽丝剥茧”,引导学生根据自身学习情况构建知识体系.
此类方式不仅能够引导学生直观审视自身思维方式、逻辑想法,认清自身学习过程中的思考与逻辑,更能够在学习新知识之余检验以往所学,直观呈现便是知识导图构建中存在的“缺口”,则证明此部分知识尚未完全掌握,对于即将面临重要考试的学生而言意味着难能可贵的检验与总结机会,更有助于实现有效学习.
2.2 突出主体地位,锻炼自主思维
高中学生具备一定的学习习惯,亦能够实现自主学习.但需要注意的是,自主学习的方式与效率千差万别.此类情况出现的根本在于每位学生有着自己独特的习惯与方式,但课堂教学时间相对固定,一些学生习惯仔细学习,完全掌握后再学习下一知识点,而有些学生很可能习惯从宏观角度了解知识结构,随后从感兴趣的知识点着手,种种不一而足.作为教师,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将学生置于课堂主导地位是必然的,但这种情况下如何保证所有学生皆能够于课堂中学习知识、提升学习效率,便需要教师加以思索,由课堂实际情况引导学生展开学习,参与学习的同时促进所有学生掌握在课堂上的学习方式,最大程度上尊重学生学习方式的特点,同时使其获得知识,自由探索中获得“发现”并掌握知识的成就感,形成良性循环.
例如 在“电磁感应现象及其应用”的知识点学习中,主要内容在于电磁感应现象、原理,此类知识为电磁方面知识的基础,关乎后续学习.课堂教学中,为保证所有学生均能在学习过程中获取知识,教师还可结合动画、发展历史等元素引导学生的兴趣,根据历史中物理学家对此类现象的探索展开分析与引导,进而使学生了解相关内容,从感知角度实现自主分析、探究,以自身习惯方式进行学习之余更基于教师引导下明确自主学习的角度、方向,提升课堂效率,突破教学瓶颈.实际过程中,教师可首先于教学开始前获取相关信息,将信息通过ppt或是动画的方式制作成课件,将相关知识或是背景内容展现给学生,使其对大致发展有所了解,进而模拟出历史上“探究”的环境.引导学生根据以往所学知识,结合教师呈现的内容(如法拉第实验、科拉顿实验等),从观察、感知角度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探究,由观察现象— 提出问题— 思考分析— 获得答案的过程实现学习.当学生最终了解相关内容后,教师可进一步对学生加以引导,进而呈现出电磁感应作用于当下实际生活中的相关内容,使学生感知到自己正在学习、正在探究的知识并非仅存在于书面,更存在于实际生活中,对生活、对自身成长有着重要的帮助,而若能够进一步研究,势必对未来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
从这种教学方式而言,其不仅给予学生知识,更使其对相关内容有所了解,对物理学产生兴趣,怀抱青年人的使命感展开学习、发展,对未来充满憧憬的同时更从自身角度对学习有着新的认知,有助于其未来成长、进步.
2.3 转变教学方式,创设教学情境
结合当下高中物理教学面临的核心问题,突出教学瓶颈最有效的方式为实现对现有教学模式的改革.也就是说,教师需转变传统教学理念,制定新型教学目标,迎合学生认知特点,设计教学计划.就以往教学情况来看,应试教育思想根深蒂固,不仅影响高中物理教学效果,还限制学生在物理课堂的发展.因此,教师有必要为学生创设更符合物理课程主题的教学情境,基于学生学习水平完善教学细节,以此深化学生课上体验,锻炼学生物理思维能力,使学生问题意识、解题能力均能在物理课上得到稳步提高.结合学生成长特点分析,问题意识可推动学生对知识的进一步思考,也有助于学生在物理领域的深层次探索,但高中物理课上教学时间有限,许多教师只能在有限的时间内,将自身认为物理知识的重点和难点传授学生,学生长期处于被动学习状态下,不利于问题意识的形成.因此,教师有必要借助物理教学情境,培养学生问题意识,从根本上转变传统教学方法,强化学生自主学习思维,从提高学生自身学习能力着手,逐步增强学生学习质量和效率,为学生在高中物理领域的发展奠定基础.
例如 在开展“电磁感应现象及其应用”一课教学期间,教师可借助信息技术设备,融入生活化情境为学生搭建物理教学氛围,并将知识点以信息技术的方式更直观地展现给学生.本课程教学重点在于,引导学生总结感应电流的产生条件,因此,教師可先在课上初步讲解电磁感应现象,并询问学生:“同学们,关于本课程物理史上分为两个派别,一个是电生磁,另一个则是磁生电,你属于哪个派别? 可否根据自己的派别展开辩论? ”此方式推动学生对课程知识的深度思考,达到锻炼学生物理思维的目的.通过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大多会形成自我观点,辩论期间,也会根据其他同学的意见形成全新的物理知识体系,在反驳他人观点的过程中逐步构建关于物理知识的创新思维.为构建良好的学习情境,教师可运用信息技术设备为学生播放“导体棒切割磁感线”的相关视频,并组织学生思考在导体棒切割磁感线产生感应电流时,出现哪些变化.同时,带领学生参与实验探究,借助实验器材完成“感应电流产生条件”的实验操作.为保障教学完整性,在辩论、问题解析和实验探究环节结束后,教师需要根据学生提出的观点做出总结,达到引导教学的作用,以此保障高中物理教学能够充分落于实处,为学生物理思维、物理学习成绩的提高奠定基础.
3 结语
总而言之,改革高中物理教学并非一蹴而就,结合现阶段高中物理教学瓶颈来看,还存在教学内容过于集中、教学模式过于单一等问题.为锻炼学生物理思维,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意识的形成,教师有必要构建全新的教学体系,增强学生对物理知识的理解,实现教学质量和效率的提高.同时,打破以往教学束缚,为学生提供足够思考和实践机会,以创设教学情境的方式,利用多元化物理课堂,增强学生对物理知识的了解与掌握,促进学生物理创新思维的形成,为提高学生物理学习水平和物理素养提供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