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淋皓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思维导图在教学工作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并获得了显著成效。运用思维导图,教师可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思维能力,促使他们探究文本的深层含义,激发学生对语文阅读的学习积极性。群文阅读作为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师生围绕一个或多个议题,选择一组结构化文本,在单位时间内通过集体建构达成共识的多文本阅读教学过程,有助于开拓学生的阅读视野,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和兴趣。在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工作的开展过程中,教师合理运用思维导图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增强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的效果,从而为学生今后的语文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本文探讨了小学语文群文阅读中运用思维导图的作用、现存问题以及策略,以供参考。
一、小学语文群文阅读中运用思维导图的作用
思维导图作为一种可视化的教学工具,具有明确重点、简明扼要、形象易懂等优点。群文阅读则是近年来阅读教学的重点,教师将二者结合具有以下作用。
(一)增强学生的阅读能力
小学生处于具体运算阶段,他们的思维以形象思维为主,难以理解一些较为抽象或逻辑性较强的文章。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采用思维导图作为辅助教学工具,通过思维导图整合和归纳多个知识点,梳理文本的结构和逻辑关系,有助于增强学生的阅读效果。同时,思维导图可以帮助学生在阅读后快速把握文章主旨和核心内容,加深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记忆,从而有效增强学生的阅读能力。
(二)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
小学生的阅读兴趣往往受多种因素影响,如阅读的文本内容、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教师的教学方式等。其中,文本内容的难度、长度是影响小学生阅读兴趣的主要因素。小学生的思维发展尚未成熟,在阅读一些难度较大的文章时,往往会丧失阅读兴趣。思维导图包括图形符号、线条、颜色等元素,有别于传统的阅读方式,更符合小学生的认知习惯。在小学语文群文阅读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利用思维导图这种可视化的学习工具,鼓励学生自由选择图形符号和颜色,帮助学生总结阅读信息,这种个性化的处理方式能够提高学生对群文阅读的兴趣和积极性。
(三)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
思维导图是一种思维训练工具。学生需要根据自身的理解和想法,对文本的主题、情节、人物等进行分类和归纳,这就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创造能力,创造出有意义、有深度的思维导图。此外,学生需要对课文的主题、论点等进行分析和评价,这有助于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促进学生思维发展。
(四)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在新课改背景下,教师需要利用科学有效的教学手段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思维导图是通过线条、图形等元素建立知识的逻辑关系的一种教学手段,可以使知识的关联变得更加清晰,还可以启迪学生的思维,促进学生的思考。同时,群文阅读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多篇相关文章可以使学生对课文有更深入的理解和思考。教师将思维导图与群文阅读相结合,能够更好地帮助学生完成阅读任务,达成学习目标。思维导图如同一棵大树,群文阅读中文本的核心思想即树的主干部分,文章中各部分的内容即树的枝干部分。通过思维导图与群文阅读相结合的方式,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整理、总结文章内容,形成清晰的思维导图,帮助学生进行更深入的学习和思考,进一步提高语文阅读教学的质量,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小学语文群文阅读中运用思维导图的现存问题
(一)教师占据主导地位,学生缺乏主动性
在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合理应用思维导图具有重要意义。但是在实际教学中,部分教师常常占据课堂的主导地位,自主设计思维导图,忽略了学生的参与,学生只能被动接受知识灌输,难以提高课堂学习的积极性。同时,受传统观念的影响,一些教师只关注教学任务的完成进度,没有给予学生充足的实践时间,很少为学生提供自主制作思维导图的机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缺乏探究意识,难以提升学科素养。
(二)教师的认识不够全面,功能认知不到位
在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中,部分教师没有对思维导图形成全面的认识,也没有意识到思维导图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所发挥的作用。一些教师虽然认识到了思维导图对语文阅读教学的辅助效果,但没有合理地将思维导图运用在教学中,没有通过思维导圖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水平。
三、小学语文群文阅读中运用思维导图的策略
(一)引导学生自主预读课文
在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自主预读相关文章,让学生利用思维导图,从课内、课外角度了解课文的写作背景、故事情节、作者的经历等,使学生初步感知并理解群文阅读的主要内容和主题。例如,在教学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卖火柴的小女孩》《那一定会很好》等课文时,教师可以以这几篇课文为基础,开展童话类文章的阅读教学。在开展阅读教学之前,教师要引导学生自主预读这几篇课文,使学生能够运用思维导图分析课文的段落结构、写作特点、主要内容等。通过思维导图,学生可以在参与课堂教学之前初步感知和理解群文阅读的内容,增强学习效果。
(二)引导学生做好阅读标记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对群文阅读的兴趣,引导学生做好阅读标记,自主制作思维导图。因为群文阅读能够开阔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而思维导图能够帮助学生深入了解文章的写作背景,从多个角度理解文章的主题、情节等,更好地理解教师的授课内容。
例如,在教学部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找春天》一文时,为了让学生深入了解春天的特点,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标记相关的词语、句子,学习作者的写作技巧,更好地理解文章的主题。教师可以利用网络搜集以春天为主题的文章,如《春》《春笋》等,让学生进行群文阅读。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将春天作为思维导图的核心,以春天的景物、春天的颜色等为分支,鼓励学生自主设计思维导图,让学生学会观察、把握春天的主要特点,从而更好地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和写作水平。
(三)明确群文阅读主旨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让学生正确把握群文的主题是阅读教学的核心之一。只有深入剖析和解读文章,学生才能获得丰富、独特的阅读感悟。为了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的主题,教师可以要求学生运用思维导图分析文章,引导学生根据文章主题对文章进行分类,让学生发现群文的规律和特点,进一步深化对文章的认识。通过这种方式,学生能够更加全面地了解文章的主旨,深刻剖析文章的内涵和外延,进而在阅读中获得更多启发。
例如,在以“爱国”为主题开展群文阅读教学时,首先,教师要综合考虑学生的思维特点和阅读主题,在此基础上给学生分配不同的任务,要求学生对阅读内容进行整理、总结,深入理解文章的主题思想。其次,教师应要求每名学生设计一张思维导图,并突出思维导图的主题,整理、总结文章的主旨,从文中感悟爱国情怀。最后,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思维导图的使用方法,教师应要求学生自评、互评各自的思维导图,让学生在反思的过程中了解自己的优点和缺点,从而更好地运用思维导图增强学习效果。
(四)深入挖掘教材潜能
在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中,思维导图是一种有效的教学工具,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材文章。教师可以运用思维导图引导学生探究文章的主旨和重难点,提高学生的阅读质量。例如,在教学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父爱之舟》一文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概括文章的主题和主要内容,然后向學生介绍思维导图包含的内容,如作者、中心思想、主要情节、形近字、课后题等,引导学生学会把握文章的中心思想,加深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为群文阅读奠定基础。在学生设计好《父爱之舟》的思维导图后,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自主构思这一单元《慈母情深》一文的思维导图,尝试理解本单元的导读语“舐犊之情,流淌在血液里的爱和温暖”。运用思维导图,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文章的主题和关键信息,深入理解文章的内容,提高阅读水平和阅读质量。
(五)开展课外拓展阅读
教材是语文学习的基础,但是随着学生阅读需求的增加,仅仅依靠教材是远远不够的。因此,教师需要采取一些措施帮助学生更深入地学习语文,如引导学生制作课外阅读书籍的思维导图,记录他们的阅读体验,进一步提高他们的群文阅读水平。通过扩大阅读范围,广泛涉猎各种类型的文章,学生可以更全面、更深入地理解语文知识,同时也能提高阅读兴趣。为了让学生更好地阅读,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阅读情况和兴趣爱好,为他们精心挑选合适的阅读材料,以此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这样可以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不断进步,让语文学习更加生动有趣。例如,在教学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中的《草船借箭》《景阳冈》《猴王出世》等文章时,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思维导图总结《水浒传》《三国演义》《西游记》等文学作品的结构特点,这可以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六)开展小组讨论活动
在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选择一些有趣的话题或文章来引发学生的积极讨论。这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教材内容。同时,通过小组讨论活动,学生可以有不同的思考并能积极表达自己的想法,这有助于增强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合作能力。
例如,在教学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猴王出世》一文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讨论孙悟空的外貌特点、个性特点等,并鼓励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共同制作思维导图,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内容和主旨思想,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这样的学习方式不仅有助于加深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记忆,还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结语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教师开始重视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思辨能力。在群文阅读教学工作中,教师需要充分发挥思维导图的优势,将思维导图应用到实际教学中,以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阅读能力。这种教学方式能为学生提供更好的阅读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能够积累知识,还能提升自身的语文素养。
(作者单位:黄平县旧州第三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