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宗红
红色文化资源是传承历史记忆、弘扬民族精神的重要载体,而教育作为一项连接过去与未来的事业,与红色文化资源相结合,能够增强学生的文化认同感,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因此,在思政教育中,教师要积极创设合理的教学情境,借助网络技术的优势,丰富课堂内容,发挥家校合作的力量,开展多样化的红色活动,创新德育活动。
一、创设教学情境
在传统的思政课堂中,教师通常采取单一的灌输式教学,导致课堂枯燥乏味,学生没有学习兴趣。为了调动学生参与思政课堂的积极性,教师可以在思政教育中渗透红色文化资源,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创设合理的教学情境。
例如,在学习部编版小学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八课“科技发展,造福人类”时,教师可以先借助多媒体设备给学生播放“2022年11月29日23时08分,搭载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五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的有关视频。在播放视频时,教师要注意观察学生的表情,判断学生的情感态度,以便对之后的教学活动进行调整。在视频播放结束之后,教师可以结合视频内容与教材知识,向学生提出问题,如“在观看视频的过程中,你的心理状态、情感状态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你知道什么是载人航天精神吗?”“载人航天精神与红色文化之间有怎样的关系?”。在问题的指引下,学生会将自己置于特定的时代环境中,更好地感受红色故事传递出的情感与精神。在教学情境的引导下,教师也可以带领学生进一步挖掘这一课的红色文化资源,丰富思政教育内容。在向学生介绍“天眼”时,教师可以借助有关新闻报道,向学生分享“中国天眼之父”南仁东的故事。南仁东为给FAST选个好台址,化身“徐霞客”,带领团队徒步走进贵州深山老林,考察当地的地形地貌。从1994年到2005年的这十多年间,南仁东带着三百多幅卫星遥感图,奔走在荒郊野岭、大山深处,对比了一千多个洼地,最终选定云贵高原喀斯特洼地。在聆听故事的过程中,学生不仅能够对知识有更全面的理解,还能够感受到红色文化在新时代的传承。在特定教学情境的引导下,学生能够对红色文化资源产生更加丰富的情感体验,进而提高学习兴趣。
二、借助信息技术
在新的教育环境下,信息技术的应用是教育发展的主要趋势。教师在课堂中应用信息技术,不仅能够带给学生新奇的学习体验,还能够丰富课堂内容和创新教学方式。因此,在思政教育中渗透红色文化资源时,教师可以借助信息技术,为学生创设一个轻松、自由的学习环境,增进他们对红色文化资源的了解。
例如,在学习部编版小学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五课“应对自然灾害”时,首先,教师可以与学校的信息技术教师合作,创建以“红色文化”为主题的学习网站,拓展学生的学习途径。在网站创建完成后,教师要扩充网站内容,加入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知识,具体有:2008年汶川地震有关资料以及在抗震救灾中的英雄事迹;2020年7月26日,安徽多个地区突降暴雨,淮河流域防汛抗洪形势严峻,网友上传抗洪抢险的视频、图片等。教师可以在线上家校交流群中向学生和家长推荐这一网站,引导学生利用放学后的空闲时间进行浏览,并鼓励学生在網站的留言板留下自己的想法。有的学生写道:“在一个个抗洪抢险和抗震救灾的实例中,我感受到了中华儿女自强不息、顽强拼搏、万众一心、艰苦奋斗的伟大精神。”
其次,教师可以借助信息技术开展教学活动,在丰富学生学习体验的同时,发挥线上实时互动的教学优势。在学习“防御自然灾害”这部分知识时,教师可以在课堂中加入VR互动游戏,让学生近距离感知自然灾害的可怕。同时,在VR技术支持的虚拟世界中,教师可以鼓励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寻找地震、暴雨来临时的避险方法。如果地震来临且没有办法撤到空旷地带时,可以躲在有承重墙且空间较小的墙角,用枕头、沙发垫等物品保护头部。通过VR互动游戏,学生可以亲身体验过去真实的自然灾害,理解传承红色文化的意义,并掌握必要的生存技能。最后,教师还要注意整合红色文化资源,关注最新发表的有关资讯,做到与时俱进。总之,红色文化是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积累下来的宝贵资源,在思政教育中,教师应借助信息技术将历史与现实相结合,为红色文化在新时代的传承与发展增添活力。
三、开展家校合作
在思政教育中渗透红色文化资源时,教师要认识到家校合作的优势,积极探寻家庭中的红色文化资源,在增进亲子交流、营造家庭学习积极氛围的同时,增强红色文化资源对教育和家庭的积极影响。
例如,在学习部编版高一思想政治必修二第二单元“我国的经济发展”一课时,首先,教师可以借助线上家校交流群,向家长介绍这节课的内容,明确家校合作的目标,然后邀请家长结合自身经历,给学生介绍自己看到的、感受到的国家经济发展情况。其次,家长可以基于红色文化资源开展家庭思政教育。家长可以利用家中的老相册、老物件、新家电等,给学生讲述我国经济发展的历程,从老牛耕田到今天的机械化农业,从随处可见的算盘到今天各种各样的高科技计算机,使他们理解“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最后,教师要实时关注家庭教育的进程,及时帮助家长解决问题,以达到较好的家校合作效果。有的家长对红色文化概念的认识不够准确,教师可以引导家长借助网络资源,收集相关资料,进而更新教育理念。总之,家校合作不仅能够扩大思政教育的范围,为红色文化资源的应用提供更多载体,还能够营造积极的家庭教育氛围,有助于学生的成长和发展。
四、开展红色文化活动
在学生对红色文化有了基本的了解后,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开展红色文化实践活动,在丰富其校园生活的同时,帮助学生巩固课堂理论知识。丰富的红色文化活动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情绪,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其更加快速地进入学习状态。
例如,在学习部编版初中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走向未来的少年”时,为了增强学生的责任意识和担当意识,教师可以围绕“红色文化”带领学生开展各种校园活动。首先,教师可以在校园内联合各年级举办“红色诗歌诵读”“红色书法”“红色话剧”等活动,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自主选择。在活动推进的过程中,教师要做好红色文化资源渗透工作,在点评学生的表现时,可以导入一些合适的红色文化故事。其次,在保障学生安全的前提下,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参观当地的烈士陵园、红色文化纪念馆等。在参观的过程中,教师还要做好有关知识的讲解,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延伸到现实生活中,凸显红色文化资源的实践价值。最后,教师还可以在教材中挖掘红色文化资源,并将其作为活动主题,以此检验学生的课堂学习情况。教师可以以“我的未来”为演讲主题,鼓励学生分享自己对未来的畅想。总之,多种红色文化活动的开展不仅能够开阔学生的文化视野,还能够拉近学生与红色文化的距离,引导学生自觉传承红色文化。
五、进行常规德育活动
因为课堂时间和空间有限,所以除了日常教学活动,教师还要积极寻找红色文化资源与学校常规德育活动融合的路径。以小学阶段的思政教育为例,首先,教师可以鼓励班级学生以“红色文化”为主题设计黑板报,让学生在寻找素材的过程中对红色文化产生认同感。同时,这有助于在班级内营造浓厚的红色文化学习氛围。学生可以将抗洪抢险精神、抗震救灾精神、北京奥运精神、载人航天精神等以漫画的形式呈现在黑板报中。教师还可以带领学生装饰班级的墙壁,张贴“红色耀中华,精神传后人”“传承红色圣火,共建绿色家园”等红色文化主题标语,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使其更好地传承和发扬红色文化。其次,学校可以定期开展红色文化宣讲活动,邀请有关专家、学者等来校演讲,让红色文化成为日常教学活动的一部分。最后,学校还可以增设“红色文化主题日”,要求学生和教师以红色文化为主题开展阅读红色文化读物,观看红色文化电影等德育活动,逐步营造常态化的红色文化德育氛围。
六、走进红色基地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提出“生活即教育”的教育理念。基于此,在將红色文化资源融入思政教育时,教师要联系实际生活,带领学生走进红色基地,让学生在真实的场景中体验和感悟红色文化。
在小学阶段的思政教育中,教师可以选择一些特殊节日,如清明节、国庆节等,带领学生参观当地的红色文化基地。以江苏省为例,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走进雨花台烈士纪念馆、沙家浜芦苇荡风景区、马陵山红色教育基地等,让学生了解红色文化在不同时期的具体形态。在参观红色文化基地的过程中,教师还要向学生讲述不同红色文化基地背后蕴含的故事,让学生接受红色文化的熏陶,更加积极、主动地学习思政知识。除此之外,在参观完红色文化基地之后,教师还可以让学生谈一谈自己的感想,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总之,红色文化基地中蕴含的大量教育资源能够丰富思政教育内容,让学生近距离感受红色文化的魅力。
结语
在思政实践教育中渗透红色文化资源有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要求。教师要积极优化教学方法,创设合理教学情境,借助信息技术,发挥家庭教育的价值,开展多种红色文化主题活动,让红色文化资源成为学校常规德育活动的一部分,为社会培养更多具备高尚品德与崇高理想的新时代人才。
(作者单位:江苏省睢宁县职工子弟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