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压训练与低负荷阻力训练对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膝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

2023-07-27 05:24毕东东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思明分院手术室福建省厦门市361000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3年14期
关键词:活动度置换术膝关节

毕东东 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思明分院手术室,福建省厦门市 361000

全膝关节置换术常用于治疗严重骨性关节炎及严重畸形的类风湿性关节炎,其具有缓解患者关节疼痛,改善关节畸形、活动受限等作用,从而改善膝关节功能[1-2]。但部分患者术后康复训练依从性较差,易出现一系列并发症,包括肌肉挛缩、关节僵硬等,对膝关节功能恢复造成严重影响[3]。康复训练能够通过促进下肢血液循环,促进患者膝关节功能恢复,但常规康复训练缺乏针对性,且部分患者受疼痛折磨,康复训练依从性较差,训练效果欠佳。加压训练又被称为限制血流运动,不仅具有常规训练的肌肉增强效果,且没有常规训练疼痛重、训练时间长等缺点。低负荷阻力训练是通过肌肉对抗外在阻力的方式,达到增强肌肉耐力的目的,在骨科术后患者中的应用,其安全性较高。基于此,本文选择本院收治的90例全膝关节置换术后的患者为观察对象,通过分组对照,分析加压训练与低负荷阻力训练在全膝关节置换术后的具体效用。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21年7月—2022年8月本院收治的90例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45例。观察组女21例,男24例;年龄46~77岁,平均年龄(65.58±4.23)岁;体质量指数18.9~27.6kg/m2,平均体质量指数(22.99±1.06)kg/m2,病程5~14年,平均病程(9.02±1.13)年。对照组女20例,男25例;年龄45~78岁,平均年龄(65.48±4.19)岁;体质量指数19.1~27.7kg/m2,平均体质量指数(22.96±1.03)kg/m2,病程4~15年,平均病程(9.07±1.45)年。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选择标准 (1)纳入标准:①符合《外科学》[4]中相关诊治标准;②均首次行单侧全膝关节置换术;③术后康复训练依从性良好,股四头肌肌力达到4级;④无听力、语言交流障碍,且精神状态良好;⑤患者、家属均知晓本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2)排除标准:①对加压训练、低负荷阻力训练存有抵触,无法配合完成试验者;②患有严重的内脏器官疾病者;③近半年有过其他大手术史;④患有感染性疾病或恶性肿瘤者;⑤合并脊椎疾病并下肢麻木、疼痛者。

1.3 方法 由同一组医师完成两组患者的手术操作,手术中所使用的假体也是由同一家公司供给,术后均予以标准治疗处理,包括补液、抗感染、镇痛等。对照组患者术后采用常规康复训练:待患者麻醉苏醒后,可将患者下肢抬高,并维持伸直位,据患者耐受性,进行踝泵运动、股四头肌等长收缩练习、被动活动膝关节等;术后第1~3天,可进行弯腿、压腿、抬高、主动活动等;术后4~7d,可进行步行架步态练习、坐起抗重力伸膝练习、负重行走练习等;35~30min/次,2次/d。出院后,继续进行膝关节屈伸练习,并定期复查。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加压训练与低负荷阻力训练,于术后第3周开始实施训练。(1)加压训练:取仰卧位,于膝关节下方垫1个枕头,在患者小腿中部固定带有魔术贴的沙袋,护士于患者身旁监护,沙袋绑腿数量,据患者耐受程度,少量增加,观察并记录患者伸膝单次重复所需的最大负荷,休息8~10min后,于患者的大腿近端,固定1条充气式止血带,并记录充气时患者的股动脉搏动消失时患者大腿近端充气式止血带的压力;取坐位进行训练,于患者小腿正中部位,放置30%为患者单次重复伸膝最大负荷的沙袋,将双腿从屈膝垂直位,缓慢伸直,并抬高下肢至水平位,保持5s,将双腿慢慢放下,休息10~15s,再次重复上述动作,15次/组,共4组,每组间隙可休息25~30s,前2周,3~4次/周,之后2次/周。(2)低负荷阻力训练:弹力带辅助训练,于正式开始训练前,患者先完成8min步行热身运动,完成后开始训练,患者两脚并立,将弹力带缠于患者手掌心后通过虎口,再合实双手,患者作左弓箭步,掌心缓慢推至身体右肩前,双手转至右下方,左上对角进行身体延伸,眼睛正视右方;左体侧弯后,患者左手肘撑于大腿部位,右臂上举,保持此姿势,完成5次呼气、吸气,之后慢慢恢复至开头动作,换另一侧进行以上动作,左右侧各重复5次;训练过程中,据患者体力大小选用不同的弹力带高度,若患者平衡功能较好,可将弹力带垂直于患者膝关节部位前,反之,则将弹力带放置于踝关节的高度,右脚跨过弹力带,重复6次,之后换左脚,重复6次,结束训练,之后患者需做6min缓和运动。两组均持续训练14周。

1.4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膝关节功能、膝关节疼痛、膝关节活动度、平衡功能、生活质量。(1)膝关节功能:干预前后,选用美国特种外科医院(HSS)[5]膝关节评分量表进行评定,该表包括疼痛、功能、活动度等6个项目,共100分,得分越高,则膝关节功能恢复越好;选用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量表[6]进行评定,该表共8个项目,分数范围0~100分,得分越高,则膝关节功能恢复越好。(2)疼痛:干预前后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7]评估,分值范围0~10分,得分越低,则疼痛越轻。(3)膝关节活动度:采用通用的量角器测量,角度越大,则膝关节活动度越好。(4)平衡功能:干预前后,选用Berg平衡量表评分(BBS)[8]评估,共14个项目,每个项目以0~4分计分,满分56分,得分越高,则平衡功能越好。(5)生活质量:干预前后,采用健康状况调查简表(SF-36)[9]评定,共8个维度,36个条目,分数范围0~100分,得分越高,则生活质量越高。

2 结果

2.1 两组膝关节功能比较 干预后,观察组HSS评分、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膝关节功能比较分)

2.2 两组膝关节疼痛、膝关节活动度及平衡功能比较 干预后,观察组膝关节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膝关节活动度明显大于对照组,平衡功能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膝关节疼痛、膝关节活动度及平衡功能比较

2.3 两组生活质量比较 干预后,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生活质量比较分)

3 讨论

全膝关节置换术是骨科常见术式,能够有效促进患者膝关节功能恢复。但手术相对较为复杂,创伤较大,出血较多,患者术后可能会出现肌力减退、肌肉萎缩、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等并发症,进而影响术后恢复[10]。因此,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及时开展康训练十分必要。

常规康复训练通过踝泵运动、股四头肌等长收缩练习、被动活动膝关节、膝关节屈伸、伸直抬高等,能够促进下肢血液循环、消退肿胀、提升肌力,对预防肌肉萎缩、肌力减退、深静脉血栓形成具有重要意义[11-12]。但部分患者术后受疼痛影响,训练依从性低,错过最佳康复期,进而影响康复效果。本文结果显示,干预后,观察组Lysholm膝关节功能、HSS评分、平衡功能及生活质量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膝关节活动度明显大于对照组,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说明加压训练与低负荷阻力训练能够改善患者的膝关节功能,缓解疼痛,促进膝关节稳定,增加其活动度,提高生活质量。分析其原因,加压训练是应用专业的加压绑带对患肢进行加压包扎,以维持动脉血液流入肌肉,同时可限制静脉血回流,使目标肌肉得到最大地刺激与生长,从而加快膝关节局部组织肌肉功能恢复,促进伤后重建[13-14]。同时,加压训练中限制部分血液回流,促使机体局部肌肉组织产生相应的无氧环境,可助于机体膝关节部位的骨骼肌局部合成代谢的相关激素排出及募集Ⅱ型肌纤维,促进机体骨骼肌纤维增加,帮助骨骼肌蛋白合成,调节肌肉潜在的收缩力,从而提升股四头肌肉力量,促进膝关节功能恢复。低负荷阻力训练则是借助弹力带训练患者膝部肌力、行走能力及步态平衡,可逐渐增强膝关节肌力,改善下肢平衡功能[15]。低负荷阻力训练在20%~30%伸膝单次重复最大负荷强度训练下达到的效果,与高负荷抗阻训练的效果相近,从而提高患者疼痛阈值,减轻训练时疼痛程度,有助于提高膝关节活动度,加快膝关节功能恢复。加压训练与低负荷阻力训练联合实施,有助于保护假体,促进患者膝关节稳定,提高膝关节功能。

综上所述,在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对患者实施加压训练与低负荷阻力训练,可有效促进膝关节功能恢复,减轻疼痛,增加膝关节活动度,改善平衡功能,进一步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

猜你喜欢
活动度置换术膝关节
膝关节置换要不要做,何时做比较好
NLR、C3、C4、CRP评估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活动度的比较分析
老年人应注重呵护膝关节
冬天来了,怎样保护膝关节?
肩关节置换术后并发感染的研究进展
能量多普勒评价类风湿关节炎疾病活动度的价值
户外徒步运动中膝关节的损伤与预防
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引流对血红蛋白下降和并发症的影响
反肩置换术
中西医结合防治人工关节置换术后感染59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