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书晙 甘肃省天水市第一人民医院 741000
糖尿病是一组由多种因素引起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代谢紊乱性疾病[1],有可能并发神经系统疾病,其中最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是痛性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PDPN)。这是一类以疼痛为主要表现的神经病变,是慢性疼痛常见病因之一,主要表现为感觉缺失、四肢酸麻、火灼烧样疼痛,对患者的生活能力、情绪和精神方面都会产生重要影响[2]。PDPN与氧化应激反应有关,多由长期血糖升高引起机体代谢紊乱导致,其病因复杂,难以治愈[3]。依帕司他作为醛糖还原酶阻碍剂,能够降低对周围神经组织造成威胁的山梨醇和果糖代谢产物,提高周围神经传导速度[4],是治疗PDPN的常用药物,但调查显示[5],在临床使用时,单用依帕司他治疗效果一般。度洛西汀是一种选择性的5-羟色胺(5-HT)和去甲肾上腺素(NE)再摄取抑制剂,治疗PDPN效果好,安全性高[6]。因此,本文选取我院收治的80例PDPN患者,分析依帕司他联合度洛西汀对PDPN患者的影响。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0年2月—2022年2月我院收治的PDPN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男21例,女19例;年龄36~72岁,平均年龄(57.64±5.55)岁;糖尿病病程4~18年,平均糖尿病程(13±2.30)年;PDPN病程4~13个月,平均PDPN病程(7±1.24)个月。观察组40例,男22例,女18例;年龄36~71岁,平均年龄(58.50±5.52)岁;糖尿病病程5~18年,平均糖尿病病程(12.25±2.15)年;PDPN病程3~12个月,平均PDPN病程(6.75±1.25)个月。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以上实验经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查通过,患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选择标准 (1)纳入标准:有糖尿病病史;出现周围神经病变,伴PDPN症状;近期未接受针对性治疗;凝血功能正常。(2)排除标准:对依帕司他或度洛西汀任何成分过敏者;合并糖尿病严重并发症;合并重要脏器功能异常;精神认知异常,无法配合研究;临床资料不完整。
1.3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均采用饮食控制、运动疗法进行常规血糖控制。对照组使用依帕司他治疗(生产厂家:南京海陵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40012),50mg/次,3次/d,饭前服用。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使用度洛西汀治疗(生产厂家:上海上药中西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61263,20mg/粒),起始剂量20mg/次,2次/d,1周后加量至60mg/次,1次/d。两组均持续治疗1个月。
1.4 观察指标 (1)临床疗效[7]。 显效:治疗后患者腱反射恢复正常,临床症状消失,感觉及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基本恢复;有效:临床症状有所好转,腱反射有所恢复,感觉及运动神经传导速度有所改善;无效:未达到上述标准,甚至病情进展。总有效率=(总例数-无效例数)/总例数×100%。(2)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包括失眠、多汗、食欲下降、外周水肿和恶心等。(3)疼痛程度[8]。 两组患者疼痛程度采用视觉模拟量表(VAS)进行评估,分为无痛(0分)、轻微疼痛(1~3分)、中度疼痛(4~6分)和剧烈疼痛(7~10分)。(4)神经功能传导速度。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1个月后的正中神经、腓总神经、尺神经的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NCV)和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NCV)使用肌电诱发电位测量系统进行测量。正常值均≥40m/s。(5)氧化应激指标。采用黄嘌呤氧化酶法测定超氧化物歧化酶水平(SOD),SOD正常值为(104.2±18.8)NU/ml;使用硫代巴比妥酸法测定丙二醛水平(MDA),MDA正常值为(4.06±0.6)nmol/ml。
2.1 临床疗效 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7.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2.5%,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000,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n(%)]
2.2 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17.5%,稍高于对照组的15.0%,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96,P=0.762>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n(%)]
2.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VAS评分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前VAS评分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1个月后,两组患者VAS评分较治疗前有所降低(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VAS评分比较分)
2.4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传导速度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正中神经、腓总神经、尺神经的SNCV和MNCV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1个月后,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正中神经、腓总神经、尺神经SNCV和MNCV更快(P<0.05),见表4、5。
表4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正中神经、腓总神经、尺神经SNCV比较
表5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正中神经、腓总神经、尺神经MNCV比较
2.5 两组氧化应激水平比较 治疗1个月后,两组患者SOD和MDA水平均较治疗前改善(P<0.05),且观察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6。
表6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氧化应激水平比较
PDPN多与遗传、氧化应激、代谢紊乱、神经营养等因素有关,主要表现为疼痛和感觉异常,重度的疼痛严重影响患者的生理、心理和生活状况,需要给予科学有效的治疗方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目前,PDPN的治疗主要为药物对症治疗,但单独用药起效慢,且临床效果一般,因此临床常采取多种方式联合用药[9]。本研究对PDPN患者采用依帕司他联合度洛西汀治疗,取得了显著效果。
本文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显著高于对照组,说明依帕司他联合度洛西汀对患者腱反射、感觉传导神经和运动传导神经的恢复比单纯使用依帕司他治疗效果更佳,起效时间更快,临床疗效更好。这可能与度洛西汀是NE和5-HT再摄取抑制剂,具有双通道有关。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治疗1个月后观察组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说明依帕司他联合度洛西汀治疗对PDPN患者不良影响小,且比单用依帕司他镇痛效果更好。这是由于依帕司他为羧酸类醛糖还原酶抑制剂,可恢复Na+-K+-ATP酶和肌醇的活性,使蛋白激酶C磷酸化受到抑制,减轻患者疼痛,再加上度洛西汀加强中枢神经系统5-HT与NE功能的作用,止痛效果更明显[10]。神经传导速度是一项诊断技术,用于评定周围神经传导功能,主要包括SNCV和MNCV[11],度洛西汀通过提高大脑和脊髓中NE和5-HT浓度,抑制神经传导通路过度兴奋,能有效加快神经传导速度。本文数据显示,治疗后观察组正中神经、腓总神经、尺神经的SNCV和MNCV均快于对照组,可见依帕司他联合度洛西汀治疗能有效提高患者神经功能传导速度。SOD是超氧化物歧化酶,当机体超氧阴离子过多或SOD浓度偏低时,会引起疾病;MDA是生物体内产生的一种重要代谢产物,具有细胞毒性,会对细胞造成严重的损伤。有研究显示,氧化应激参与了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病情发生发展,氧化应激水平异常可抑制参与葡萄糖代谢过程的细胞色素氧化酶,同时还能够激活应激反应细胞凋亡通路,影响突触向细胞传递生长因子和递质,导致神经细胞凋亡,引起神经病变。因此对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给予积极有效的抗氧化治疗能改善患者的病情[12]。本文数据显示,治疗1个月后,观察组SOD水平升高程度和MDA水平下降程度显著高于对照组,这是因为5-HT和代谢物能与单胺氧化酶产生反应,调控氧化应激反应,提高SOD水平和降低MDA水平,所以选择性的5-HT再摄取抑制药度洛西汀对改善SOD和MDA水平有重要意义。也有研究表明[13],度洛西汀可抑制氧化应激反应,且神经病理性疼痛与氧化应激存在一定联系,所以SOD水平的升高和MDA水平的降低与疼痛的缓解也有一定关系。
综上所述,依帕司他与度洛西汀联合治疗PNDN,临床疗效好,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能显著降低疼痛程度,提高正中神经、腓总神经、尺神经SNCV和MNCV,改善SOD和MDA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