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初中学校艺术创作实践探究

2023-07-26 19:31刘春燕
新校园 2023年5期
关键词:创作实践艺术创作创作

刘春燕

2019年7月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 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提出增强美育熏陶,实施学校美育提升行动,严格落实音乐、美术、书法等课程,结合地方文化设立艺术特色课程。这一意见要求对学校艺术创作实践提出更高的要求。对此,我们必须做出新的思考,开始新的探求,创新课堂教学模式、将艺术创作贯穿于教学活动之中,在创作活动中体验学科融合,推进学校艺术创作活动的开展。

一、学校艺术创作研究现状

近年来,国内外的艺术教育者在中小学艺术教学实践中,已开发了一些有地方特色的艺术课程资源和一些艺术教育创作活动。很多高等院校的艺术教师针对如何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做了相关研究及经验交流。但关于如何提升中学生艺术素养的研究目前还比较少,我们应该重视农村初中学校艺术创作实践的教育,艺术创作实践完全可以融入艺术教育教学中,它具有其他任何教学形式所不能替代的功能和作用,是提高学生艺术素养,增强艺术实践能力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指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与创新意识的重要途径。

二、农村初中学校艺术创作可利用资源的挖掘

探索运用本土资源(黄河文化、石油文化、生态文化)以及校园和社会生活中的资源(活动、事件、环境等),形成资源库。开发利用各种资源开展艺术创作研究活动,拓宽教师与学生的艺术创作视野,通过对现实生活观察体验、研究分析、选择加工、提炼素材,开展学校艺术创作与实践的研究。

1.发现生活中的创作资源

艺术创作是以生活为基础的一种凝练,从生活中去发现美、挖掘美,主观地将发现的美表现出来也要来源于生活。适合创作的资源随处可见,生活中处处都有美的影子,只要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随时留心观察,便会发现,原来我们身边处处都是创作资源。清晨的鸟鸣,露珠的滴答,汽车的鸣笛,校园的铃声……我们的身边处处都是音乐。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发现许多可以进行音乐创作的物品,如锅碗瓢盆、废旧素材、大自然中的各种声音等等。依据这些生活中的发现,展开音乐创作,让学生逐渐发展并提升自身的创作素养。

2.本土资源的合理运用

(1) 渤海之滨,黄河尾闾

走近黄河,看巨浪翻滚,气势磅礴;走近黄河,赏堤坝如荫,植被繁茂。整齐的稻田、向阳的葵花、姜黄的河水、翻腾的浪花,一条巨龙横卧在大地上,一幅渾然天成的美丽画卷。学生用画笔描绘黄河入海、芦花飞雪、碧海蓝天的海滨景色,描绘中国最完整、最广阔、最丰富的湿地生态系统,将黄河文化融入艺术创作中,感悟中华文明,坚定文化自信,发展审美与艺术创作能力。

(2) 胜利油田,风景如画

耸立的“采油树”和轰鸣的打井场面、提着样桶赶往井场的采油工、扳动管钳如同雕塑的作业工……这些壮丽美好的场景、熟悉的形象,就是艺术创作的广泛题材。在创作活动中带领学生走近油田文化,了解石油专业知识与行业特点,了解铁人王进喜的故事等,通过作品把当代石油人的精神气质和石油文化表达出来,逐渐形成情感浓厚的创作特色。

三、农村初中学校艺术创作的策略

在艺术创作策略研究过程中,创设良好的艺术创作实践的环境与平台,提供丰富的艺术创作实践的资源素材。建立有效的评价体系, 激发师生的艺术创作激情,探索并构建农村初中学校艺术创作研究的有效途径。

1.农村初中学校音乐艺术的创作策略

(1) 引导欣赏音乐作品

要想创作,就必须先有一定的眼界,具备一定的创作基础和创作意识。教师要引导学生多欣赏一些经典的音乐作品,首先,把教材中的作品进行归类赏析,从创作背景到创作意图,再到作品的特色进行详细的分析,从聆听中感受美,提高审美能力。让学生在欣赏音乐的同时,也为艺术创作打好基础。其次,引导学生多关注一些教材外的音乐作品,关注作品所展现的内容,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最后,要让学生知道音乐来源于生活,我们的现实生活中,处处都有音乐。让学生能够逐步形成音乐意识,发展并提升自身的音乐才能,更好地展开音乐作品的创作。

(2)不断挖掘创作元素

欣赏音乐知识的同时,教师还应该引领学生深入挖掘创作资源,发现创作元素,合理利用本土文化中丰富的创作元素,促使学生能够更好地展开音乐创作。我们生活中的元素就可以当作音乐作品创作元素,如,让学生准备许多玻璃杯或者瓷碗,放置不同重量的水,通过敲打玻璃杯或者瓷碗获得不同的音高来创作音乐。这种音乐创作的形式既生动又有趣,能够激发学生进行音乐创作的欲望。当然,也要让学生多多展现出他们所创作的音乐,以使得学生能够从中产生十足的成就感。

2.农村初中学校美术艺术的创作策略

(1)变废为宝,神奇变“画”策略

深入挖掘创作资源,利用生活中的废弃物和自然资源进行神奇的创作之旅,如秸秆、树叶、吸管、塑料瓶、废纸等等。学生先自主创作,通过想象、联想、重组等方式进行构思和实践,创作富有创意的美术作品,再到课堂上交流解惑完成最终创作。

(2)角色定位,精准辅助策略

学生是课堂教学中的主体。美术教育教学中,课堂就是舞台,教师更像导演,导演不需要亲自上台表演。如何布景、台词怎么说,动作怎样去做,什么时间该换到下一幕。教师只做大框架的设计,主动权在学生手里,学生需要根据自己的理解去具体演绎。如果演绎过程中出现了什么问题,教师可以随时调整剧本,而不是亲自上台替换掉相关演员。只有当学生意识到自己是舞台上的主角时,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才能真正被调动起来,从而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和创作过程中来。

(3)多学科融合的艺术创作策略

打破学科边界,探究多学科融合的艺术创作模式,促进各个学科间相互渗透、交叉。这种发展的趋势,将是艺术创作中产生创新性成果的重要途径。多学科的相互交叉与互为补充,一定会创意萌生、精彩纷呈。运用独特的艺术视角,有效地帮助农村初中学校师生提升艺术创作实践能力。并给师生们在学校艺术创作实践中提供一个更高的艺术创作平台。

3.激励式评价体系

评价是检验、提升教学质量的重要方式和手段。教学评价的应用能够使学生产生学习激情,从而获得更好的发展。有创就要有评,将激励式评价应用到课堂教学实践中,在学生展开创作的同时,紧跟评价环节,让学生在激励评价中,找到创作的动力。例如,在课堂教学中,当学生展示自己所创作的音乐后,教师应及时鼓励并赞赏学生。

(作者单位:山东省利津县陈庄镇中心学校)

责任编辑:王 燕

猜你喜欢
创作实践艺术创作创作
一世哲布尊丹巴艺术创作考叙
《榜样》:艺术创作的一次“出圈”表达
少儿版画主题创作实践
《一墙之隔》创作谈
艺术创作全面繁荣
丰富艺术创作
木根雕艺术创作实践与思考
创作随笔
尊儒而不泥古——浅谈中唐爱情传奇的创作实践
中学音乐剧《梦想启航》创作实践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