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洁 张曙光
【关键词】语文新高考;评价改革;核心价值;国之大者;中国精神
2014年9 月,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标志着新高考时代的到来。2019 年11 月,教育部《中国高考评价体系》提出“一核”“四层”“四翼”的评价体系,强调“核心价值”在“四层”考查内容中的引领作用。自实施新高考以来,语文高考创新试题呈现方式聚焦核心价值引领,体现出激发和培养学生自我发展精神的独特的学科优势与新的时代精神。
一、关注“国之大者”:将“小我”融入“大我”的思想引领
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场合多次提及“国之大者”。在考察清华大学时,他强调:“我国高等教育要立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心怀‘国之大者,把握大势,敢于担当,善于作为,为服务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贡献力量。”高考是为高等教育选拔人才的重要考试,也是实施评价育人的重要方式。语文高考评价通过作文、阅读等题型的命题巧妙渗透“国之大者”意识,引导学生思考个人命运与时代发展的关系,表达报效国家、服务人民的责任感和使命感,阐发将“小我”融入国家和时代“大我”的思想认识。
作文命题在引导学生树立“国之大者”意识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2015 年北京卷“假如我与心中的英雄生活一天”初显命题的“国大之者”意识,此后“中国关键词”“共和国,我为你拍照”“可为与有为”“论生逢其时”等不同年份、不同地市的命题,标志着“国之大者”意识已成为价值引领的方向和重要考查内容。2022 年全国乙卷以“北京:双奥之城”为材料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个人“融入民族复兴”的澎湃春潮,新高考Ⅱ卷以一组不同行业奋发有为人物的电视报道为背景,引导学生思考如何选择个人发展方向、开启未来等。2021 年全国甲卷的“可为与有为”、北京卷的“论生逢其时”,2020 年全国Ⅱ卷“携手同一世界,青年共创未来”为主题的演讲稿,2019 年全国Ⅱ卷要求学生从五四运动集会、开国大典庆祝游行、收看纪念五四运动100 周年大会等情境中选择其一,以当事人的身份完成演讲稿、观后感或书信等写作任务。天津卷的“个人与国家”,2018 年全国Ⅰ卷的“世纪宝宝与中国梦”,2017 年全国Ⅰ卷的“中国关键词”等作文命题,都在启发学生思考和表达个人命运与国家、时代发展的关系。
除作文命题外,“国之大者”意识也渗透在反映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阅读题中。学生在答题的同时可以强烈地感受到党史百年历程中“国之大者”意识的历史继承性。2022 年全国乙卷选取萧红写于1941 年的《“九一八”致弟弟书》,以书信的方式回忆弟弟从沉闷、困惑到走向抗日前线的心路历程,对弟弟参加抗战、融入国家命运的革命行动给予高度赞扬。2021 年新高考Ⅰ卷选取卞之琳1938 年创作的抗战小说《石门阵》,通过王木匠讲“石门阵”的故事表现村民“守住了大门,不用关二门”的思想觉悟。天津新高考卷选取方龄贵1940 年发表于《大公报》上的散文《送一位远征的友人——给到×北工作的L》,表现民族存亡之际有志青年上下求索的心路历程。浙江新高考卷选取红柯的小说《麦子》,讲述一对夫妇长年驻守在祖国边疆开荒种地、守护领土的感人故事,表现“我们虽然住的是地窝子,但我们种的是太阳”的坚毅和乐观品格。
综合这类试题来看,关注“国之大者”的高考命题具有两个鲜明的特点:一是引导学生将“宏大叙事”与“个人叙事”相结合;二是强调“历史意识”与“未来意识”相结合。
先看“宏大叙事”与“个人叙事”的结合。尽管作文命题具有引导学生以表现家国情怀、民族精神、社会责任、时代主题为内容的“宏大叙事”倾向,但丝毫没有忽视学生作为个体的具体情境,其巧妙之处就在于以“个人叙事”的方式表现波澜壮阔的时代生活。比如,试题在呈现“北京:双奥之城”所展示的中国跨越式发展的同时,提醒学生它还“见证了你从懵懂儿童向有为青年的跨越”,要求“亲历其中”的“你”写出自己对“未来前行”道路的思考。命题的意图在于,学生要置身历史时空的某个“坐标点”上,以“我”的视角写出“我”的理解,呈现“我”的独特观察、理解和写作方式。《石门阵》的阅读题也是借由王木匠的独特视角将个人生活融入抗战的时代主题,比如他“想做一张极精致的衣橱”并且“已经设计了多年”,但他马上想到,要摆多少次“真正的石门阵”才能实现这一心愿,并由此感慨道“我这双手呵”。试题要求学生分析文中多次出现的“门”的含义,也是在引导学生关注村民个人生活与保家卫国情怀之间的内在联系。
再看“历史意识”与“未来意识”的结合。“历史意识”是个体对待历史人物和事件的态度与思维方式;“未来意识”是个体主动思考和构想未来生活的态度与思维方式。语文高考评价既引导学生树立“历史意识”,又引导其建构和想象可能生活的未来意识。比如,2019 年全国Ⅱ卷的命题要求学生从1919 年五四运动学生集会、1949 年开国大典庆祝旅游、1979 年改革开放后的开学典礼、2019年纪念五四运动100 周年大会、2049 年“建国百年”等时代背景中,选取某一个情境以当事人的身份完成写作任务。历史的、现实的、未来的不同时代情境统一于爱国、报国、强国的价值引领。所提供的材料既是历史的,又是现实的,更是指向未来的,如鲁洁先生所说:“人们的生命与发展不再仅仅由过去已经存在的一切所決定,而同时要为未来、为尚未存在的可能、为人所设定的目标与理想所引导、所规约。”[1]如果学生选取“2049 年9 月30日”建国百年前夕这一节点,以“青年学生”的身份向“百年中国功勋人物”写一封慰问信,那么慰问信所展示的内容就应当是学生未曾经历但通过对历史规律和现实发展趋势的把握而构想的未来社会——一种百年中国功勋人物所开创的新生活。其他如2022 年全国乙卷的中国发展的“跨越,再跨越”与学生的“未来前行”,新高考Ⅱ卷的“选择·创造·未来”,浙江卷的新时代青年人的开拓创新与学生的“未来发展”等,都在“历史—现实—未来”的时间维度中体现出为未来社会培养新人的教育理念。可见,“国之大者”意识,不只是一种家国情怀和时代责任,也是一种开创新生活的未来意识和超越精神,需要学生具有面向未来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二、关注“自我发展”:立言立人、作文做人的精神引领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政法大学考察时强调:“广大青年人人都是一块玉,要时常用真善美来雕琢自己,不断培养高洁的操行和纯朴的情感,努力使自己成为高尚的人。”新高考语文命题关注学生的生命成长,引导其理解和表达立身做人的道理,“追求更有高度、更有境界、更有品位的人生”。具体而言,试题通过提供蕴含人生哲理、生命智慧、全面发展思想内容的文字材料,启发学生理解和阐发生命的价值和意义,发挥立言立人、修辞立诚的独特育人功能。
1. 启发学生关注和思考生命成长、品行发展
2021 年全国新高考Ⅱ卷作文题以书法“人”字的写法,引导学生思考“描红与做人”的关系,启发学生感悟人生、提高自我修养。“逆锋起笔,藏而不露”,“中锋用笔,不偏不倚”,“停滞迂回,缓缓出头”,“人”字的每一笔写法,都寄寓了生活的智慧和做人的修养:不畏逆境、沉潜自己(如“逆锋起笔”),正直无私、浩然正气(如“中锋用笔”),韬光养晦、踏实做事(如“停滞迂回”)等。全国新高考Ⅰ 卷作文题以毛泽东发表在《新青年》上的《体育之研究》一文所论及的“体育之效”为话题,以强与弱的辩证关系为材料,启发学生思考个人成长、国家振兴的哲理。学生固然可以从以体健身、以体立德、以体启智、以体育美的角度写对体育“野蛮其体魄,文明其精神”的认识,但假若能超越“体育之效”表现“勤自锻炼,增益其所不能”的“生命之效”,进而表达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成就“精彩人生”的理想信念,则更能体现作文与做人的功底。全国乙卷作文题以扬雄“修身以为弓,矫思以为矢,立义以为的,奠而后发,发必中矣”一段话为材料,引导学生分析和阐发“加强修养”“端正思想”“明确目标”“付诸行动”与“实现理想”的关系,以考试评价的方式教育青年学子实现远大理想必须有动力支撑、方向引领和行动落实。
2. 启发学生鉴赏美、评价美,发展审美素养
《中国高考评价体系》在“核心价值”指标体系中指出:要培养健康情感,引导学生“具有高雅的审美情趣和良好的审美意识,在生活中能够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2]作为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审美素养成为新高考考查的重点内容,体现在论述文阅读、文学阅读、诗歌鉴赏、语言文字运用等题型中。
一是考查对美学知识的理解。如2021 年全国新高考Ⅰ卷现代文阅读Ⅰ,选取朱光潜、钱锺书评述莱辛《拉奥孔》“诗画异质”的材料,考查学生对材料中蕴含的美学观点的理解。诗、画作为两种截然不同的艺术形式,既具有美学共性,又有其美学个性。其中有一道题,要求学生运用材料中的美学原理谈一谈顾恺之关于绘画“手挥五弦易,目送归鸿难”的理解,即考查学生对“诗画异质”的美学特点的把握。试题附有《拉奥孔》雕塑作品的图片,有助于学生深入理解文字材料,加深其审美理解。再如2020 年天津高考卷的文学阅读题选取梁衡的散文《线条之美》,文章描写、揭示线条“虚幻的、没有穷尽的,可以寄托我们任何理想、情感和审美的美”以及内藏着的“ 无尽的势能与动能”。试题让学生赏析描写书法艺术魅力的句子,分析线条对创造美的作用等,考查学生对美的感受力和领悟力。
二是考查对中国审美文化的理解。如2022 年全国乙卷的论述类文本阅读,选取杨义《中国叙事学》关于中国叙事美学的论述,引导学生在中西叙事美学的比较中理解中国传统叙事作品“流动视角”“复眼映视式的视角”的独特奥妙。再如2021 年新高考Ⅱ卷语言文字运用题,以中国画与西洋画的比较为例说明东西方文化的不同。考题通过要求学生依据语境补写恰当语句的方式引导其理解中国画的独特审美意蕴:中国画中的人物画表现的是人类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山水画表现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花鸟画则表现大自然中各种生命与人的和谐相处等。学生只有从总体上把握中国画所体现的“中华民族传统的哲学观念和审美观念”,才能准确答题。
三是考查对以美育人、以文化人作用的理解。美的艺术具有独特的育人价值和途径。2021 年北京卷的文学阅读题选取田汉的《心灵的呼吸》,表现音乐的独特育人作用。文章写“我”在聽父亲吹箫、笙及乡亲们自娱自乐的演奏过程中所受到的音乐的影响,以及对音乐逐渐深入理解的过程。试题要求学生简要分析这一过程,谈一谈文章标题“心灵的呼吸”的含义。实际上,也是在引导学生理解音乐律动之于心灵自由、生命绽放的意义。2020 年北京卷文学阅读题,考查对沈从文《从音乐和美术认识生命》一文的理解。其中有一道题要求学生回答“音乐和美术对作者的成长及认识生命起到了什么作用”,实际上就是引导学生分析美的艺术对于生命成长的启迪、滋养和动力支持,理解不同的艺术形式所共同体现的“素朴的心”“创造的心”以及“民族品德优美伟大的另一面”。可以说,语文高考中渗透的审美教育也是在启发学生和青年学子思考如何拥有一个审美超越的人生。
3. 启发学生热爱劳动的思想,培育和弘扬劳动精神
《中国高考评价体系》中“核心价值指标体系”指出,评价的核心价值引领包括对劳动教育的引领:崇尚劳动、尊重劳动,认同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观念。新高考以来,关于劳动教育的作文题、阅读题、诗歌鉴赏题、文字表达题等成为语文新高考评价的亮点。
2022 年新高考Ⅱ卷语言文字运用题,以第三次“天宫课堂”为材料,在考查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同时激发其探求科学规律的热情;全国甲卷实用类文本阅读选取与袁隆平试验杂交水稻相关的三则材料,一则为袁隆平论文中的观点,另外两则对袁隆平不迷信权威、务实创新的劳动品质给予赞美。这类试题提供的文字材料隐含了对新时代劳动精神的内核——创造精神的理解。2021年天津卷的语言文字运用题“修改病句”,提供了一段阐发劳动意义的文字,学生在完成答卷的同时,也会对劳动环境、劳动内容的“变化”与劳动精神的“不会变化”产生新的认识。2019 年全国Ⅰ卷作文题要求学生以“热爱劳动,从我做起”面向本校(统称“复兴中学”)同学写一篇演讲稿。试题在引导学生阐发“劳动是财富的源泉,也是幸福的源泉”道理的同时,列举了人们对劳动的各种误解,需要学生在反思和批判中理解什么是真正的劳动精神。
当然,语文高考评价中的劳动教育并没有偏离语言文字的考查要求,它始终蕴含、渗透于语言文字运用能力考查之中,学生在理解语言、运用语言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受到教育和影响,可谓润物无声,育人无痕。如2020 年天津卷的现代诗歌阅读题,让学生参照《线条之美》的审美角度,分析劳动者的“脊梁”:“一条力的弧线/一道破土的犁圈/一条飞来的彩虹/一架厚的青峦。”诗歌选取了“弧线”“犁圈”“彩虹”“青峦”四个意象描绘劳动中的“脊梁”,它们不只具有外形上的相似,而且也具有内在品格上的呼应:作者以“彩虹”绘其“美”,以“犁圈”壮其“力”,以“青峦”喻其“重”,从而赋予“脊梁”以破土播种的希望和山峦般厚重的品格。学生要在深入阅读《线条之美》的基础上,选取某个“审美角度”,依据《脊梁》一诗的语言特点评价其表现劳动之美的“语言创意”。学生答题的过程,是语言灵活迁移和综合运用的过程,也是在感受美、创造美并进而理解劳动者伟大品格的过程。
三、关注“中华文化”:中国精神、中国智慧的文化引领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汉语言文字,是传承、弘扬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也是语文高考评价的重要内容。
1. 考试评价引导思考对待传统文化应有的态度
2022 年新高考Ⅰ卷现代文阅读题材料一选取习近平总书记《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中关于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中华文明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重要论述,考查学生对构建和发展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立场、路径的理解。材料二选取诗人郑敏《新诗百年探索与后新诗潮》关于“存活”中国新诗与“复活”中国诗论传统关系的论断,指出中国传统诗论具有区别于西方诗论的独特审美智慧和哲理,强调只有立足传统才能实现创新的道理。试题考查学生对两则材料观点的理解,要求学生结合材料回答对“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已成为国际社会公认的处理人际关系和国际关系黄金准则的理解,思考如何推动中国古典诗论的“創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等。实际上,命题在考查学生理解和阐释新时代如何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也在强化考试评价的文化引领功能:坚定文化自信,为世界发展和文明进步贡献中国智慧、中国方案。
2. 中国精神也是命题考查的重要内容
中国精神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灵魂和精髓,是历经几千年积淀而形成的民族品格、民族智慧的结晶。爱国主义、改革创新、自强不息、舍生取义、民为邦本、修身克己、天下为公等,作为具有感召力和凝聚力的中国精神,成为语文高考评价的重要内容。2021年全国乙卷的文学阅读题选取谈歌的小说《秦琼卖马》,在考查理解小说艺术特色、人物形象的同时渗透中国精神教育。小说写生意人杨成越面对落魄艺人王世杰的请求,在明明看出瓷器为赝品而对方并不知情的情况下,依然高价买下却并不点破。试题要求学生分析和回答杨成越在买卖瓷器的过程中的心理变化,实际上也是在引导学生理解重义轻利、扶危济困、舍己为人的中国精神。2020年天津卷的《线条之美》,有一道试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引用林徽因参与设计国徽、人民英雄纪念碑浮雕这一故事作用的理解。文中林徽因要求学生“到汉唐去找,到霍去病墓上去找”那种能表现国徽和人民英雄纪念碑浮雕内在精神的线条。作者通过揣摩霍去病墓上《马踏匈奴》以及石牛、石马等石刻作品中线条的“拙朴、雄浑、苍凉”风格,感受到“虽时隔两千年,仍然传递着那个时代的辉煌、开放、不拘一格与国家的强盛”,用以说明线条之美还在于隐含着一个国家、民族和时代的独特精神气质。
2020 年全国Ⅰ卷作文题,要求学生从齐桓公、管仲和鲍叔三人中选取感触最深的一人作出评价。就学生的作文立意而言,无论是称赞齐桓公不计前嫌、知人善任的宽广胸怀,叹服鲍叔举荐贤才、甘居下位的包容品格,还是力挺管仲敢于担当、一匡天下的雄才大略,都是对这些历史人物大胸怀、大格局、大境界的赞美,也是在理解和阐发独特的中国精神、中国智慧。2021 年北京卷作文考题要求考生以《论生逢其时》为题写一篇议论文,也内含对中国精神的理解。个人作为与时代机遇是一种非常复杂的关系,“冯唐易老,李广难封”,固然有“时运不齐、命途多舛”的感慨,但毕竟还有“人能弘道,非道弘人”的“知其不可为而为之”。因而,“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应当是对“生逢其时”最好的阐释,正如王勃诗中所说:“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这样看来,作文命题的论“生逢其时”,实际上就是引导学生基于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精神对其所肩负使命担当的时代阐发。
在全球化时代,命题还以开放性思维引导学生在与异质文化的比较中思考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创新的责任担当。2022 年新高考Ⅱ卷现代文阅读题,以《红楼梦》不同译本的比较分析,引导学生理解语言翻译如何适应中西文化的差异性。其中一道考题是:“评价一部中国典籍译本是否优秀,可以有哪些标准?”这一问题不只是考查学生对命题材料的理解,也是借古代典籍翻译这一话题考查其对如何推动文化创新发展的理解和阐释。比如,学生通过对材料的理解和把握,可以概括出典籍翻译工作在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方向性要求:既要立足中国文化典籍的内在精神价值,又要探求异质文化相互理解和解释的适应性,通过创造性、补充性、生成性地翻译和“重构”,实现不同语言文化的相互融合。世界文化是多样的,不同民族具有不同的认识世界的方式,具有不同的思维方式,因而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应当寻求不同文化相互理解的适应性;但同时也正是由于文化的多样性才能更加凸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性。习近平总书记说:“强调民族性并不是要排斥其他国家的学术研究成果,而是要在比较、对照、批判、吸收、升华的基础上,使民族性更加符合当代中国和当今世界的发展要求,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文化传统的生命力在于与时俱进的持久性和创新发展的超越性,以及面向世界的开放性和包容性。
总体来看,语文新高考评价改革聚焦核心价值引领,既是培养时代新人的要求,也体现出语文课程与教学的内在特点和规律,为深化语文课程与教学改革提供了方向性、价值性要求。当然,我们也要看到,新高考评价改革仍然在路上,语文新高考命题还存在一些问题。如在写作上,有的作文命题虽重视价值引领,但由于对作文立意、观点和表达内容等的限定,留给学生自由写作、创造性发挥的空间不大;在阅读上,有的题目因命题的灵活性、开放性不足,以至于将学生限制在寻求标准答案的固化思维中。但从总的趋势看,命题致力于引导学生核心价值发展和思维能力的提升,在“构建引导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考试内容体系,改变相对固化的试题形式,增强试题开放性,减少死记硬背和‘机械刷题现象”[3]方面已经迈出了重要一步。高考评价改革的“一小步”,将会带来教育教学改革的“一大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