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龙
摘 要:思政课实践教学是马克思主义实践思想的充分体现,是新时代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载体,是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的迫切需要。但与专业课实践教学相比,思政课实践教学在实施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表现为重视程度不够、学生覆盖面不足、实践基地建设较差、课程系统化程度欠缺、理论联系实际缺乏和社会化程度不高等。为解决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困境,应从转变态度、深化改革、完善机制和加大投入等方面入手,切实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育人效果。
关键词:思政课;专业课;实践教学;教学困境;深化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23)18-0185-04
Abstract: The practical instruction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course reflects the Marxist practical thinking in all aspects, which has been considered to meet an important platform for fulfilling the fundamental task of "fostering character and civic virtue" in the new era, and an urgent need to improve the effectiveness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course. However, in contrast with practical instruction of professional course, the practical instruction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course still has some deficiencies when delivered, including inadequate attention, insufficient coverage of students, poor construction of practice base, lack of course systematization, low degree of theory linking with practice, and insufficient socialization. In order to resolve the dilemma of practical instruction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 we should switch attitude, deepen reform, improve system, increase inputs to earnestly improve the effectiveness of practical instruction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course in universities.
Keyword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Course; professional course; practical instruction; teaching dilemma; deepen reform
實践教学是理论转化为实践的重要途经,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教学环节。近年来,国家非常重视学校实践教学的实施和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指出,“把增强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作为重点任务贯彻到国民教育全过程”[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也明确强调,“要强化实践教学环节,着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2]。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高校育人的重要阵地,实践教学环节自然也不可缺失,而且随着时代的发展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也越来越受到重视。2019年3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强调,“要坚持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重视思政课的实践性,把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3]。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是将思政理论很好地内化于心的有效途径,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有效实现“立德树人”的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然而由于种种原因,思政课实践教学和专业课实践教学相比,在实施效果上还存在一定差距。基于此,本文以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与专业课实践教学为研究对象,将这两种实践教学进行比较,旨在分析得出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水平的发展对策,为我国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摆脱发展困境提供理论指导。
一 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实践教学的现实诉求
(一) 思政课实践教学是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充分体现
马克思认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认为:“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4]”思政课的理论主要是马克思主义的经典理论或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强调实践检验真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当然也需要实践来检验。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理论可以通过实践的检验使学生产生更强烈的认同,从而进一步使理论更有效地指导学生未来人生的实践,真正实现理论向实践的有机转化。如果只强调理论灌输而缺乏或者贬抑必须的“检验真理”的实践,容易让学生犯经验主义或教条主义的唯心主义认识论错误,必然不能很好地实现思政课的教学目的。因此,实践教学符合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落实好实践教学就是对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充分体现。
(二) 思政课实践教学是对“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有力落实
“立德树人”是新时代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落实好“立德树人”,是高等学校办好教育的题中应有之义。立德树人之“树”具有培育、培养之意,本身就带有实践的意味。“树人”不单单是“教人”,而是一种慢慢的栽培,要慢慢栽培出一代又一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而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努力奋斗当然是一种实践行为,需要实践能力,体现实践精神。这些实践行为、实践能力、实践精神都需要在实践中锻炼,这种锻炼就是“树”的过程。可见,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要解决的根本任务并不单单是让青年大学生知道应该怎么做,还要让他们按照应该做的去做,而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恰恰创造了这种条件。可见,立德树人光靠书本知识、知识讲授是无法落实到位的,需要不断地在实践中去“树”。因此,思政课实践教学是对“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有力落实。
(三) 思政课实践教学是提高思政课教学效果的迫切需要
多年以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效果一直是人们关注的话题。学生上课率不高、上课抬头率不高、课程内容很难入脑入心等现象经常成为教师和学校头疼的问题。尤其是隨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学生表现出“到课堂上来逃课”的现象,身在课堂,心早已沉浸在手机里。而实践教学可以大大提高教师与学生的互动性,让学生没有闲暇去关注手机上的内容。同时,实践教学的很多教学场景也不是被单一地限制在教室中,新鲜感促使学生更容易被新的教学环境吸引,把注意力专注在正在实践的内容上。此外,实践教学的实践过程本身是对课堂理论的一种强化和认证,学生在实践中可以更深刻地体会到理论的正确性,从而实现知识的深入巩固,这当然会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可见,思政课实践教学实现了理论灌输教学模式向情景式、体验式、启发式教学模式的转化,从而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受教育效果,是提高思政课教学效果的迫切需要。
二 思政课实践教学较专业课实践教学的不足
如上所述,思政课实践教学对于思政课程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近年来地方和高校在思政课的实践教学方面也采取了诸多积极的举措。但是相比专业课实践教学,思政课实践教学明显存在很多不足,具体表现在如下方面。
(一) 重视程度不够
相关文件在专业建设方面对实践教学具有明确的规定,专业课实践教学直接关系到学校的评估结果,因此学校对专业课实践教学都较为重视。尤其是出于掌握专业技能的需要,实践教学效果直接影响人才培养效果,对一些专业技能要求较强的专业教师和学生来说,实践教学的重要程度甚至超过了理论课程。相比而言,思政课实践教学远远没有专业课这么受重视。从校领导或二级学院领导的层面来讲,思政课实践教学不像专业课实践教学那样与那么多“硬指标”挂钩,所以重视程度必然不会等同。从授课教师的层面来说,由于长期的授课习惯,仍有一些思政课教师片面地认为思政课实践教学和理论教学是关联不大的两件事,甚至是二元对立的。此外,从学生的角度来看,学生对思政课实践教学也没有对专业课那么重视,很多学生认为思政课实践教学没有专业课实践教学那么“有用”,实践过程中存在娱乐化倾向。可见,思政课的实践教学较专业课的实践教学还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
(二) 学生覆盖面不足
因为专业课程实践教学课程是大学生在本专业当中的必修课,所以专业课的实践教学基本上可以做到全员覆盖。《高等学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标准(2017年本)》(教社科〔2017〕1号)中要求“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原则上覆盖全体在校学生”[5],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思政课实践教学还存在着只给部分学生“开小灶”的现象。专业课实践教学面向的群体往往是本系或本二级学院相关专业的学生,服务面向的群体相对集中,人数也相对较少。与专业课实践教学不同,思政课实践教学的服务面向的是本校全校的大学生,而组织单位只有马克思主义学院或思想政治教研部一个部门。由于师资力量不足、成本较高、组织难度大等原因,一些院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只是针对少部分学生的,或者至少有一部分实践教学内容是针对少部分学生的。这就形成了部分,甚至大部分学生不能参与思政课实践教学的现象。可见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学生覆盖面还是与专业课有较大差距的。
(三) 实践基地建设较差
专业课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方面的投入往往是很大的,尤其是一些理工科专业,除了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实践教学仪器设备配备、专门的实践教学指导教师配备也都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以山西大同大学煤矿井下采掘实训基地建设为例。山西大同大学2017年9月投入使用了国内高校首个煤炭采集运输一体化实训基地,基地占地面积1 836 m2,涉及的采煤机、掘进机等仪器设备20余种,单次可同时容纳150名学生开展实践实训,两年来共服务实习学生7 590人次[6]。而这只是一个普通大学的某一个专业的某一个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情况。《高等学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标准(2017年本)》(教社科〔2017〕1号)中要求思政课实践教学“建设相对稳定的校外教学实践基地”[5]。但在实际操作中,学校专门出资,像建设专业课实践教学基地那样建设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的很少。一般是结合地方特色,以一些文化场馆、名胜古迹为依托,共建实践教学基地。这样虽然起到了有效利用资源的作用,但是很难有针对性地实现理论结合实际。所以,从实践基地的建设方面来看,思政课和专业课还是不能相提并论的。
(四) 课程系统化程度欠缺
专业课实践教学课程系统化程度比较完善。专业课的实践教学一般包括:实验、实习、实训、课程设计、毕业设计、创新制作和社会实践等多项内容,课程贯穿大学四年,课时量大。有些专业甚至在《实践教学大纲》中要求理论课和实践课的比例达到1∶1。而且,从基础技能阶段,到专业能力阶段,到综合应用阶段,再到实践创新阶段都有相应的实践教学内容。各阶段的实践教学的目标体系、内容体系、评价体系和保障体系也比较完善。相比而言,思政课的实践教学的课时量和系统化程度远没有专业课这么高。虽然《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教社科〔2008〕5号)提出:“要从思想政治理论课现有学分中划出1~2学分来开展本专科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7]”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学课时数,理论课时和实践课时的比例,以及不同阶段的实践教学内容等都和专业课有较大差距。可见,思政课的实践教学和专业课实践教学相比明显欠缺课程系统化。
(五) 理论联系实际缺乏
专业课实践教学设置的目的就是验证专业课的理论,从而在理论的指导下让学生掌握专业技能,理论和实践具有很好的对应关系,能够较好地做到理论联系实际。专业课实践教学的课程一般都能对应专业课的某一门理论课。如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程序设计语言实验课就对应C程序设计理论课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的机制工艺装备设计实训也是在机械制造工艺学这门理论课的指导下进行的。相比而言,虽然《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基本要求》(教社科〔2018〕2号)明确强调要“以理论知识为依据引导学生有目的地参加实践活动”[8],但是在某些高校还存在将各种社会实践都充当思政课教学实践的“往上靠”的现象。虽然一些社会实践可以挖掘出思政内涵,但是没有前期的理论基础作为指导,实践内容很难入脑、入心,实践效果当然也差强人意。所以,思政课程的实践性和专业课程的实践性在理论联系实际方面还是有差距的。
(六) 社会化程度不高
近年来专业课的实践教学越来越注重“校企融合”,专业课课程实践的社会化程度越来越大。由于企业为实践教学提供的是真实的工程项目,应用背景更为前沿,实践工具更加先进,因而校企合作背景下的实践教学成效必然更加突出。而且企业在通过为学生开展实践教学的过程中也和学校实现了共赢,学生得到了锻炼,企业也可以通过这种方式为自己培养未来的员工,从而缩减招聘成本。与专业课实践教学相比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融入社会的程度显得没有这么深入。思政课实践教学在社会实践方面要么是学生自行开展社会调查,要么是学校组织一部分学生进行参观游览,存在着随意性、娱乐性、表面化的特点。即使学校开发了一些地方资源用于思政课实践教学,也很难实现专业课实践教学中校企合作那样的效果。此外,实施思政课实践教学的社会机构和学校之间也没有建立起很好的共赢关系,双方都更像是在“完成任务”:社会机构挂个实践教学基地的牌子提高一下知名度,高校找到一个渠道走走过场应付一下上级检查。所以,要想使思政课实践教学也像专业课实践教学那样具有深入广泛的社会化程度,还要走较长的路。
三 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实践教学困境的解决对策
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与专业课的实践教学对比,可以对完善思政课实践教学的不足获得一些思路。解决思政课实践教学存在的困境,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 转变态度
解决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困境首先要转变人们对思政课实践教学的态度,态度转变了才会转变行为,进而找到办法。列宁认为:“人的意识不仅反映客观世界,并且创造客观世界”[9]。态度是意识的一种,积极的态度对人们解决困境发挥着更好的指示激励作用。高校从上到下,都应该转变对思政课实践教学的态度。首先,校领导需要转变态度,需要吃透国家关于思政课实践教学的文件精神,深刻认识到思政课实践教学对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义。其次,教师需要转变对思政课实践教学的态度,冲破传统教学模式的思想束缚,将思政课的实践性同思政课的政治性、意识形态性、理论性提高到相同的重视程度。要增强自身对思政课实践教学的认同感,有意识地提高实践教学能力,加强理论教学融合实践教学的研究,积极投身实践教学一线。最后,学生需要转变对思政课实践教学的态度,充分认识到思政课实践教学对自身素质提高、未来职业发展、人生价值实现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实现“在实践教学中玩”向“在实践教学中学”的转变。
(二) 深化改革
2018年4月10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博鳌亚洲论坛2018年年会开幕式上发表主旨演讲时强调:“在新时代,中国人民将继续自强不息、自我革新,坚定不移全面深化改革……[10]”面对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困境,各高校也需要树立这样勇毅改革的决心,做出将改革进行到底的行动。思政课实践教学的改革不单是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政部)一个部门推进的改革,而是学校从战略层面出发,从领导层推进的自上而下的改革。要制定出具有前瞻性的思政课实践教学改革方案,兼顾各门课程,兼顾各个部门、各个二级学院。以课程建设为抓手,以个别院系或班级为试点,逐步全面推进具有理论依据的、各门思政课程均开设的实践教学课程体系建设。
(三) 完善机制
首先,要完善管理机制。思政课的实践教学不能只是由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政部)一个部门管理,要建立分管领导甚至校党委书记为领导的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政部),学生处、教务处、教师发展中心等部门深入参与。领导小组要完善教学大纲,健全相关规章制度,细化操作规程。其次,要完善监督机制。教务处、教师发展中心等部门要把思政课实践教学列入到监督考核当中,不能只监督思政课理论教学,而不监督实践教学。最后,要完善考评激励机制。要构建目标考评、过程考评、结果考评三位一体的考评体系,将学生、教师、相关部门都列入考评对象,力求做到考评形式多元化、考评过程公正化、考评结果有效化。可以参考一些专业课的考评方法,如将“模糊数学模型理论应用到实践教学综合评价”[11]的方法,探索构建科学完善的评价考核体系。此外,对考评结果好的实践项目、指导教师、学生团体和个人都要獎励激励,促进考评机制良性运转。
(四) 加大投入
加大投入要在财力、人力、物力等方面全方位加大投入。在财力方面,要加大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经费投入,要等同于甚至高于专业课在实践教学方面的经费预算。在人力方面,各高校要严格按照1∶350的要求配足配齐思政教师,让思政教师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思政课实践教学当中。此外还可以借鉴专业课在企业聘请“双师双能型”教师的成功经验,将有相关经验的人员聘请为思想政治理论课兼职实践教学教师。同时要加大在校教师的培养和培训力度,让在校教师能够实现思政课理论教学和思政课实践教学“双肩挑”,将思政教师培养出较强的实践教学指导能力。在物力方面,要加强思政教学基地的建设。除了利用地方资源合理地开发稳定、多样、持久的实践教学基地以外,各高校还要立足本校资源、结合本校特色,设计、开发、建设专门的校内外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如上海建桥学院立足“雷锋”校园文化,建设了雷锋馆,就是一种很好的本校自建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的尝试。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EB/OL].http://www.moe.gov.cn/jyb_xxgk/moe_1777/moe_1778/20 1603/t20160318_234148.html.
[2]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EB/OL].http://www.moe.gov.cn/srcsite/A01/s7048/201007/t20100729_1719 04.html.
[3] 习近平: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 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EB/OL].http://jhsjk.people.cn/article/30982234.
[4]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5] 教育部关于印发《高等学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标准(2017年本)》的通知[EB/OL].http://www.moe.gov.cn/srcsite/A13/s7061/201 709/t20170926_315339.html.
[6] 苏芳,姚丽英,王晨升,等.“新工科”背景下煤矿采掘实训基地建设[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9(10):221-224.
[7] 中共中央宣传部 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EB/OL].http://www.moe.gov.cn/srcsite/A13/moe_772/200809/t20080925_80380.html.
[8] 教育部关于印发《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基本要求》的通知[EB/OL].http://www.moe.gov.cn/srcsite/A13/moe_772/2 01804/t20180424_334099.html.
[9] 列宁.哲学笔记[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
[10] 習近平在博鳌亚洲论坛2018年年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EB/OL].http://jhsjk.people.cn/article/29917187.
[11] 姚永生,马丽霞,范瑛阁,等.植物保护专业联合实践教学效果的模糊综合评价[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9(9):216-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