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复类专业本科毕业生就业状况调查与分析

2023-07-24 11:36廖泽容,杨宗霖,马智容,陈绍春,敖丽娟,王丽媛
高教学刊 2023年18期
关键词:康复治疗课程设置就业

廖泽容,杨宗霖,马智容,陈绍春,敖丽娟,王丽媛

摘  要:调查昆明医科大学2021届康复类专业本科毕业生就业状况,分析其影响因素,为今后学生就业方向提供指导。采用问卷调查法,对昆明医科大学2021届康复类专业本科毕业生进行问卷调查。采用统计分析法,从昆明医科大学就业管理系统导出2021届康复类专业139名本科毕业生就业信息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结果可知,2021届本科毕业生对康复学院教学质量满意度为97.16%,对就业部门开展工作满意度为90.80%。学院总体就业率为83.73%,其中康复物理治疗就业率为86.36%,康复作业治疗就业率为78.95%,听力与言语康复就业率为82.50%,并分析学生未就业的原因。康复类专业本科毕业生的就业现状良好,但应优化相关专业课程设置,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完善就业部门管理体系,提高学生满意度;做好未就业学生就业观念的培养。

关键词:康复治疗;就业;课程设置;满意度;就业观念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23)18-0063-05

Abstract: To investigate the employment status of rehabilitation undergraduates in Kunming Medical University in 2021, analyze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and provide guidance for future employment of students. A questionnaire survey is conducted among the graduates majoring in rehabilitation in Kunming Medical University in 2021. Using statistical analysis, the employment information of 139 rehabilitation graduates in the class of 2021 was extracted from the employment management system of Kunming Medical University for statistical analysis. Results are that the degree of satisfaction of 2021 graduates to the teaching quality of rehabilitation college was 97.16%, and the degree of satisfaction to the employment department was 90.80%. The overall employment rate of the college is 83.73%, among which the employment rate of rehabilitation physical therapy is 86.36%, the employment rate of rehabilitation operation therapy is 78.95%, and the employment rate of hearing and speech rehabilitation is 82.50%. The employment status of rehabilitation major graduates is good, but the curriculum of related majors should be optimized to improve the comprehensive quality of students, improve the employment department management system, improve student satisfaction and do a good job of the unemployed students employment concept training.

Keywords: rehabilitation treatment; employment; curriculum provision; satisfaction; employment concept

近年來,由于受到高校扩招和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的双重影响,大学生面临严峻的就业形势,大学生就业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因此,本研究通过调查昆明医科大学(以下简称“我校”)2021届康复类专业本科毕业生就业状况,分析其影响因素,为今后学生就业方向提供指导。本文首先采用问卷调查法对昆明医科大学2021届康复类专业本科毕业生进行问卷调查,利用回收的数据对学生满意度及未就业原因进行分析,初步了解我校康复类专业教学及就业部门服务质量、就业工作满意度、未就业学生原因。然后,采用数据分析法对已就业的139名康复类专业本科毕业生进行有效数据分析,初步了解我校康复类专业本科毕业生就业影响因素,分析出现调查结果的原因,针对提高教学服务质量和专业就业率提出建设性建议。

一  对象和方法

(一)  调查对象

对昆明医科大学康复学院2021届康复物理治疗、康复作业治疗、听力与言语康复专业166名本科毕业生进行问卷调查,在学生完全知情同意的情况下完成调查表。最后回收问卷141份,分别为康复物理治疗专业72人,康复作业治疗专业33人,听力与言语康复专业36人。

对昆明医科大学康复物理治疗、康复作业治疗、听力与言语康复专业共139名2021届康复类专业本科已就业毕业生进行数据统计分析。139名学生包括康复物理治疗专业76人,康复作业治疗专业30人,听力与言语康复专业33人。

(二)  调查方法

设计学生调查问卷,满意度调查包括教学质量、就業服务质量、工作总体满意度三大方面,具体评估项目包括任课教师的满意度、学院学风建设的总体满意度、课堂教学的满意度、实习点教学的满意度、课程设置的满意度、开展就业手续办理的满意度、发布招聘信息的总体满意度、开展就业指导课程/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满意度、就业咨询与辅导的满意度、工作与所学专业相关度和工作的满意度。满意度分为5个级别“很不满意”“不满意”“一般”“满意”“很满意”。未就业原因调查以学生结合自身实际情况进行填写。

(三)  统计学处理

根据满意度的不同,分别计算其百分比、均数、标准差,卡方检验比较不同专业,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二  结果

由统计学分析得到,在学生对学院教学、就业服务及工作3个方面满意度的5个答案中,其中不存在“很不满意”的情况,大部分学生的满意度在“很满意”的评价,见表1。各个方面的实际状况如下:①教学质量满意程度最高,其中在对教学满意度的5项调查中不存在显著差异。大部分学生对学院教学质量总体呈现满意的趋势,但是仍有少数同学对教学质量仍有不满,原因为对学院实习点教学课程设置不满意。②毕业生对学院就业工作部门工作总体呈现满意的趋势,但是仍有少数同学对就业工作部门开展工作仍有不满。原因为发布招聘信息不全、开展就业手续办理缓慢、就业指导课程/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内容空洞和就业帮扶与推荐不满意。其中就业帮扶与推荐不满意是造成学生不满就业服务的主要原因。③对工作满意度尚可,但是仍有少数毕业生对自己的工作感到不满。原因为从事工作与专业不符、工资低、科室刚刚开展没有带头人、没有进行培训、就业于私立医院和因公司原因影响考证。其中从事工作与专业不符是造成学生不满工作的主要原因。④2021届本科毕业生就业信息获取主要以校外招聘网站、学院宣讲会与双选会、学院老师推荐为主,如图1所示。⑤27名未就业学生未就业原因包括准备公务员考试或考研二战;正在找工作;已有意向单位但还在考虑待遇问题,不想入职;年底想换工作;不想工作,不想考研、考公务员。其中准备公务员考试或考研二战为主要原因,如图2所示。

截至2021年12月31日,学校就业信息网官网登记166名康复类专业本科毕业生,有139名毕业生已就业,导出有效数据139份,均进行统计学分析。①不同性别的学生在就业方面,在康复作业治疗专业中存在显著差异:P=0.009;而在康复物理治疗、听力与言语康复专业中不存在显著差异。②不同政治面貌的学生在就业方面,中共党员共计18人,已就业16人,就业率为88.89%;共青团员共计145人,已就业120人,就业率为82.76%;群众共计3人,已就业3人,就业率为100%。③不同学制的学生在就业方面,本科毕业生共计107人,已就业89人,就业率为83.18%,专升本毕业生共计59人,已就业50人,就业率为84.75%,康复各专业就业详情见表2。④表3显示了康复各专业实习点的就业率,在康复作业治疗专业中存在显著差异P=0.008,而在康复物理治疗与听力与言语康复专业中不存在显著差异。⑤2021届康复类专业本科毕业生主要在云南省就业,就业比例达62.59%,主要分布在昆明市。除云南省外,本科毕业生流向较多的省(直辖市)有四川省、广东省、上海市,图3为康复类专业本科毕业生就业区域分布。⑥2021届康复类专业本科毕业生各专业的就业单位性质种类相差无几。医疗卫生单位占比偏高,而国有企业和机关占比较少,图4为康复类专业本科毕业生就业单位性质分布。

三  讨论

(一)  对学院就业创业工作的改善

1  优化课程设置,提高就业创业教学质量

就业创业能力的缺失已成为当下大学生的一大痛点[1],学院应优化就业创业课程建设,丰富就业创业教学内容,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同时联动与学院合作的相关医院,通过见习和实习培养学生就业创新观念、提高学生专业素养、扎实功底,从而建立专业自信,联合打造理论培养与临床要求相符合的创新创业项目及人才,让学生对就业创业的认识不限于理论。学院应定期开展就业创业相关的模拟大赛,营造逼真紧张的氛围,让学生提早适应社会面试氛围,以模拟完善自身不足,以模拟检验学习成果,以模拟提高毕业生核心竞争力,切实将就业能力和创新观念的培养能力融入学生生活,使学生养成习惯并形成初步认识。

2  改变学生就业观念,提高就业竞争力

如今,“考研热”[2]已成为不争的事实。学院应通过定期开展讲座,让毕业生清楚当下考取研究生与各专业本科就业的前景差异。在向毕业生介绍考取研究生的好处时应同时告知毕业生考取研究生的困难程度,让同学们明晰自己的人生规划。学院应对部分能力明显不足或是多次考研未上线的同学要加强就业观念的教育,提高学生就业意识,让毕业生完善自身、夯实专业基础、提高自己的医学素养与就业竞争力,争取早日步入工作岗位。

3  改善人才培养方案,专注提升学生综合素养

随着社会的发展,当下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求职能力及临床能力要求日益增高,早已形成学校理论输出人才与临床实践要求不符的现象[3]。学院应汲取经验,改良完善人才培养方案,专注提升学生综合素养。从思想政治学习方面,应强化学生思政理论和党史的学习,真正成为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的新时代社会主义青年,做到真正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从专业知识学习方面,应加强毕业生医学理论知识的教学,结合临床见习,开阔学生眼界,同时让医学生将理论转化为实践,提高学生医学素养、就业核心竞争力,为健康中国发展战略培养符合社会医学发展需求的高质量人才。从道德品质方面,应加强学生诚信、感恩教育,让医学生能够充分站在他人立场思考,树立“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的意识和“患者利益高于一切”的信念。从创新能力方面,应以院校课程启蒙辅以临床实践相结合的形式,鼓励学生大胆创新,勇于创造,打造高素质人才。

4  完善就业工作体系,实现精准高效

学校就业认证工作开展烦琐,上传材料标准未得到统一,对毕业生的帮扶没有实现精准、高效。应适当简化毕业生的就业认证步骤,统一毕业生上传认证材料的标准,从而提高就业创业工作的開展效率。还应同步完善就业部门体系,实现个人与班级、班级与学院、学院与学校和学校与社会的四级联动。对于就业困难毕业生应结合其优点,深度挖掘其优势,辅以“一生一策”落实就业情况,结合学院就业指导老师指导意见,实现就业帮扶精确化、高效化。

(二)  对毕业生工作不满的解决:明晰康复发展现状,积极完善自身

1  了解康复现状,适应时代发展

虽然康复医学行业在国内兴起已有一段时间,但目前仍然处于迅速发展阶段,发展仍不完善,仍然存在缺漏[4]。表现如下:①我国康复事业近几年发展虽然迅速,但是各用人单位对康复的认识还不完全清晰,人们正处于接纳状态,人们很难将其与中医区别开[5],所从事的工作与中医重合度较高。康复类专业学生学习理论与工作内容不符,这一情况大大降低了学生工作满意度,进而造成学生拒绝就业、就业辞职的现象。学院应及时做好心理疏导工作,转变学生工作态度,积极配合用人单位工作以提高自身医学工作能力、专业知识和医学素养。②康复治疗师资格证获取难度大,报考条件苛刻,科室无人可问,没有前例可循,使康复类专业本科毕业生心有余而力不足,一方面用人单位要求持证上岗,一方面却找不到用人单位协助考证。学院应早早将报考要求与同学进行沟通,以座谈会等形式分享考证经验,指导学生考证,同时鼓励学生顺应时代发展要求,丰富学生自身内涵,积极完善自身,提高自己的核心竞争力。③患者对康复的概念尚不完善,不愿配合接受康复治疗,导致康复市场发展停滞。应与合作医院联动定期开展康复宣教工作,将康复概念渗透进入大众生活中,完善他人对康复的看法,提高康复意识,拓展康复市场。

2  增加自身技能,实现自我赋能

随着用人单位对医学工作者要求的增加[3],康复工作者的招聘要求也随之提高。学院应及时了解学生专业知识的学习及掌握情况,鼓励学生学以致用,联合临床病例巩固知识、扎实功底。同时,鼓励学生根据临床要求多方面发展,积极考取心理咨询师证、育儿师证等等,体现自我价值,实现自我赋能,提高就业竞争力,实现学校教学的专业知识、临床实践的经验及自学赋能的有机融合。

(三)  未就业本科生的就业指导:开发潜力空间,转变指导理念

1  改变学生就业观念,帮助学生实现人生价值

学院未就业毕业生超过一半因潜心准备考研考公而不准备找工作,应加强就业意识指导,因大部分考研考公的同学都会学习相关知识,应结合学生实际情况,鼓励学生将复习内容化为求职动能,积极就业,帮助学生分析未来的人生目标及职业生涯规划。对执着考研考公的同学,应及时跟进复习情况,必要时提供复习帮助。

2  结合学生差异,分析就业优势

学院应针对不同学生的性格特点、家庭环境、经济条件和社会关系等给予合适的建议,帮助学生实现早日就业,改变学生求职心态,结合当下本科就业情况帮助学生认识康复的就业现状,理清主次。同时结合学生的就业优势,多维度地思考学生就业的可能性,给予适当意见,实现学生求职赋能。

四  结束语

昆明医科大学康复学院2021届本科毕业生对学院教学质量评价较高,对就业工作的开展满意度普遍偏低,需提高就业工作的开展效率,简化步骤;优化就业创新课程设置,丰富其内涵;完善相关同学的帮扶措施,做到精准帮扶和高效帮扶。未就业的同学应及时进行沟通,以提高同学的就业意识,完善其就业观念,切实从学生的角度出发,给予相应意见。

参考文献:

[1] 李莉.大健康背景下医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路径优化探讨[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19(6):120-122.

[2] 高孝孝.高校大学生“考研热”之探究[J].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17(33):6-7.

[3] 于小川.论医院招聘工作的现状及发展趋势[J].理论观察,2017(3):95-97.

[4] 谢凌锋,许涛,刘雅丽,等.国内康复治疗教育现状的研究[J].中国康复,2019,34(10):557-560.

[5] 许光旭.中医与康复技术体系的挖掘与辩证[J].康复学报,2020,30(1):11-15.

猜你喜欢
康复治疗课程设置就业
康复机器人在脑性瘫痪患儿康复治疗中的疗效观察
脑梗死综合康复治疗效果评估及分析
技工院校以就业为导向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的思考
高职物流专业课程设置与物流岗位职业证书的有效对接
独立学院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浅谈高校辅导员的就业指导力
如何指导大学生提高面试技能
内蒙古自治区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体系建设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