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度自信视角下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探析

2023-07-21 18:32施雪钢张祎
经济师 2023年7期
关键词:制度自信爱国主义教育大学生

施雪钢 张祎

摘 要:爱国和爱党、爱社会主义的高度统一是当代爱国主义的本质。制度自信是新时代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内容,具有坚实基础和充分依据。从充分发挥大学思想政治教育课的主渠道作用、丰富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载体、提升校园第二课堂爱国主义教育活力、建立健全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长效机制等方面入手,探索制度自信视角下的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路径,对于强化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激发当代大学生的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主动融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制度自信 大学生 爱国主义教育

中图分类号:F061.3;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23)07-157-03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坚持爱国和爱党、爱社会主义的高度统一是当代爱国主义的本质。加强爱国主义教育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任务,事关“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这一核心问题。制度自信就是相信社会主义制度具有巨大优越性,相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能够实现中国社会的发展与稳定,能够保障人民群众的自由平等权利和人身财产权利。将制度自信融入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探索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有效路径,对于教育引导大学生从感性到理性、从自在到自为,激发爱国爱党爱社会主义的巨大热情,着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重要意义。

一、当代中国爱国主义的本质

热爱祖国是当代大学生的立身之本、成才之基。祖国的命运和党的命运、社会主义的命运密不可分。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当代中国,爱国主义的本质就是坚持爱国和爱党、爱社会主义高度统一[1]。”这是当代中国爱国主义精神的最高体现,是当代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必须坚持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只有坚持爱国和爱党、爱社会主义相统一,爱国主义才是鲜活的、真实的[2]。”

爱国必然热爱中国共产党,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中国人民在救亡图存斗争中顽强求索的必然结果。中国共产党一成立,就担负起团结和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谋求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历史责任,把为全体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作为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一百多年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浴血奋战、百折不挠,创造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成就;自力更生、发愤图强,创造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成就;解放思想、锐意进取,创造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自信自强、守正创新,创造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3]。”

没有共党就没有新中国。没有共产党就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今天。中国人民站起来、富起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越走越宽广。“在中国这样的大国,要把几亿人口的思想和力量统一起来建设社会主义,没有一个由具有高度觉悟性、纪律性和自我牺牲精神的党员组成的能够真正代表和团结人民群众的党,没有这样一个党的统一领导,是不可能设想的,那就只会四分五裂,一事无成[4]。”党团结和领导全国人民经过百年奋斗,书写了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上最恢宏的史诗。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必须坚持爱国和爱党相统一。

一个国家走什么样的道路、实行什么样的主义,关键是看这个道路、这个主义能否解决这个国家面临的历史性课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决定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革命包括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两个阶段,新民主主义的发展前途必然是社会主义。这是历史的选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党团结和带领中国人民历尽千辛万苦、付出巨大代价取得的伟大成就,是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科学总结。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我们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创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共产党人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客观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党和人民几十年奋斗、创造、积累的根本成就,是实现中国式社会主义现代化、創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指导党和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历史已经证明并将继续证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5]。”爱国主义历来都是具体的、确定的,“不爱中国共产党的社会主义新中国,爱什么呢?”[6]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必须坚持爱国和爱社会主义相统一。

二、制度自信的坚实基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包括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等政治制度,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以及建立在这些制度之上的政治体制、经济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等具体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国情相结合,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艰辛探索、不懈奋斗摸索出来的文明制度,是被实践证明符合中国国情的科学制度体系,具有坚实的历史基础和充分的现实依据。

1.制度自信来自科学的理论指导和深厚的中国文化底蕴。马克思主义关于科学社会主义的学说代表了无产阶级的根本利益,反映了人类社会进步发展的客观趋势,反映了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规律,是发展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中国共产党自成立的第一天开始,就把马克思主义作为我们党的指导思想,是我们认识世界、把握规律、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坚持生产资料公有制基础上的社会化大生产,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坚持按劳分配原则等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学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旗帜上最靓丽的政治底色,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建设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科学方法。正是以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才有了厚实的理论支撑,日益焕发出旺盛而又蓬勃的生命力。“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不能丢,丢了就不是社会主义[7]。”

文化是制度产生的基础和土壤。一个国家选择什么样的社会制度,离不开优秀的历史传统文化。这对有着5000多年文明历史的中华民族更是如此。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沉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如“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民本思想,“天下为公、四海一家”的大同思想,“周虽旧邦、其命维新”的改革精神,“仁义礼智信”的道德操守等等。这些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精华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倡导的以人为本、以人民为中心、集体主义、改革开放等基本思想提供了深厚的历史底蕴和文化基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不是对西方马克思主义的“舶来”,也不是对中国传统政治的“复辟”,是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科学结晶,是以中国国情和中国历史文化为母体的现代化制度体系,而是扎根于中国现实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马克思主义。中国人民为实现国家独立、富强和人民幸福建立起来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改革创新、奋力发展的不竭动力。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有着高度的价值契合之处。

2.制度自信源于科学的价值取向与和而不同的包容特质。制度是价值取向的具体化和实体化,制度形成和发展以实现某种价值追求为目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价值取向体现在坚持人民当家作主、共同富裕、平等公正、民主与集中相统一、社会和谐等方面。如坚持以人为本,坚持人民是国家的主人,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中国共产党执政的根本宗旨;坚持满足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需要为导向,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先富带后富,防止社会不公和两极分化;坚持以法治国,通过完备的法律体系、完善的执法机制、普遍的法律遵守,维护和实现公平正义;坚持民主集中制,既保证绝大多数人的意志,又保证制度运行的高效,保障人民的民主权利,实现人民民主管理的目标;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调动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维护民族团结、社会稳定。这些都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创新与发展的内在动力,影响和支配着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制度实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坚持包容与和而不同的理念,营造和谐、体现和谐、追求和谐,彰显包容精神。如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中国共产党处于领导地位,各民主党派在政治上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以实现各个历史时期的总任务为共同纲领,以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为共同目标,长期共存、平等合作、民主协商、互相监督,都享有宪法规定的权利和义务范围内的政治自由、组织独立和法律地位平等。在统一的祖国大家庭里,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实行区域自治,自主地管理本民族、本地区的内部事务,行使自治权,行使当家做主的权利。“一国两制”解决香港、澳门问题,既实现了祖国统一,又尊重客观实际,维护社会稳定。这样的治理体系和制度安排体现了包容精神和团结特质,既没有了西方政党的党派利益之争和权力博弈、国家重要决策被利益集团绑架的不正常现象,也没有了“中央集权”和“诸侯割据”的种种弊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包容特质是其自身不断发展和完善的不竭动力,充分展示了中国的大国风范和气度。

3.制度自信归集于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和现实问题的科学应对。改革开放前,我国社会主义制度没有较好地处理好发展动力与平衡协调之间的关系,动力不足、平衡有余。改革开放后,我们党从提出“制度改革”并全面推进,到提出要“形成一整套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制度”,再到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总体目标,我们党对我国国家制度建设和国家治理的规律性认识不断深化,在调动了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同时,注重社会和谐稳定,实现社会发展和平衡协调的有机统一。这种动力机制主要体现在以公有制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基本经济制度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平衡协调主要体现在加强宏观调控和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基于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我们比任何阶段、任何时候都更加坚定制度自信。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管不管用,实践是最好的检验标准。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我们党领导人民用几十年时间走完了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工业化进程,在2010年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和富裕程度显著提高;民主政治、文化和社会发展迅速;社会长期稳定,成为国际社会公认的最有安全感的国家之一。在解决贫困人口的问题上,党中央把脱贫攻坚摆在治国理政的突出位置,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在2020年如期全面完成了脫贫攻坚的艰巨任务,实现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庄严承诺。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统筹兼顾、科学施策,全国各族人民勠力同心,共克时艰,让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有效地抗击了疫情。新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所取得的伟大成就,特别是改革开放后取的伟大成就充分展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光明前景,更加增强了制度自信的底气。

三、制度自信视角下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路径

从充分发挥大学思想政治教育课的主渠道作用、丰富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载体、提升校园第二课堂爱国主义教育活力、建立健全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长效机制等方面入手,探索制度自信视角下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路径,对于加强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具有重要意义。

1.发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阵地作用。要按照“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维要新、视野要广、自律要严、人格要正”的标准[8],努力建设一支素质优良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认真组织教师政治理论学习和业务培训,加强教育管理,完善教师评价激励体系,充分发挥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以深厚的理论功底赢得学生,用高尚的人格感染学生。要科学把握教学内容,通过《马克思主义原理》《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等课程的讲授,讲清楚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帮助大学生认知中国人民选择马克思主义、中国共产党、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理,在教学内容上做强主阵地,唱响主旋律,传播正能量。要改革教学方法,善于把握当代大学生的认知习惯和学习方式,运用启发式、互动式、体验式等教学方法,把“大道理”说得生动易懂、入理入情、入脑入心,打造内容精、设计巧、讲授活、形式美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使思想政治理论课在教学方法上接地气、聚人气。遵循大学生成长规律,强化教育客体中心论,关注学生、关爱学生,提升受教育者的主人翁意识,使其主动自觉地与国家社会发展同呼吸共命运,将个人梦融入中国梦,使热爱和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成为大学生实现人生价值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坚守,培养大学生制度自信的爱国情怀。

2.丰富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载体。当代大学生是网络时代的“土著族”,要重视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网络平台建设,开通官方微信、微博,利用便携式客户端,摆脱时空限制,随时随地传播具有时效性的爱国主义信息,让大学生浸润在爱国主义教育文化之中,潜移默化地培养大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教育网络平台信息发布要顺应大学生的网络阅读习惯,突出时效和主题,生动简短,图文并茂,并合理利用音乐和网络语言,在第一时间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牢记。要建设好和利用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用真实丰富的革命文物、档案史料、历史实物宣传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史,筑牢红色阵地,传承红色基因。通过赴重点地区、重大工程、重大项目的参观调研,实地感受中国经济的蓬勃活力和无限潜力,亲身感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无比优越性。抓住重大历史事件纪念日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良好契机,在纪念日当天举办演讲比赛、主题征文、大合唱比赛,让学生更好地了解近代史,心怀“国之大者”,激发学生爱国、爱党、爱社会主义热情。挖掘和宣传模范人物的突出事迹,广泛邀请各行各业的“时代楷模”和“最美奋斗者”等爱国模范人物进校园举办专题讲座,用现实生活中的榜样力量引领大学生领悟爱国内涵,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争做复兴栋梁、强国先锋。

3.提升校园第二课堂爱国主义教育活力。社会实践、校园文化建设以及各类学生社团活动是大学生的第二课堂,对充实社会体验、拓展学生眼界和能力,丰富大学生活,培养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十分有益。要特别注重为在校大学生提供社会实践机会,组织、指导大学生开展以红色经典、社会经济发展等主题的调查性、研究性、沉浸式、体验式学习,进行传承红色文化、社会服务、知识支教等志愿服务,用自身的文化知识和身体力行,在实践中体验中国共产党的光辉历史、新中国70多年来的巨大成就和改革开放40多年的突出贡献,为家乡、為祖国、为人民服务,把爱国主义落实到实处。重视校园文化设施建设与功能利用,充分发挥学校图书馆、展览馆、校史馆、宣传长廊、校园标志性建筑等可以传播爱国主义教育内涵的育人功能,定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图片展、图书展、电影放映周、阅读分享、交流笔会等活动,营造校园爱国主义教育浓厚氛围,帮助学生认知国情社情,实现知行合一,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过学校的党团组织,学生成立的相关学会、协会和研究会,以及经过批准成立的比较松散的社团、兴趣小组,开展多种形式的爱国主义教育,发挥爱国主义教育的多元主体,着力构建爱国主义教育的工作合力,为大学生提供更多的教育资源和历练舞台。

4.建立健全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长效机制。加强爱国主义教育,着力教育大学生坚持爱国和爱党、爱社会主义相统一,关键是要建立健全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长效机制。学校党委要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充分发挥教师队伍“主力军”、课程建设“主战场”、课堂教学“主渠道”在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中的作用,寓价值观引导于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之中,实现由思政课堂向课堂思政的转变,使各类课程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让所有教师、所有课程都承担起立德树人的责任,构建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大格局,引导大学生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要完善考核机制,把包括爱国主义教育在内的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于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始终,列入学校全体教职员工业绩考核的目标,与教职员工的评优评先和职称晋级挂钩。借鉴第一课堂的做法,推行大学生“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把爱国主义教育列入校园“第二课堂”的主干课程,让学生参与爱国主义教育可记录、可考核,将第二课堂打造成爱国主义教育的坚实阵地。设立校级爱国主主义教育研究会,重点研究新形势下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特点、规律、途径和方法,以理论创新推动大学爱国主义教育工作创新。每年都要设立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科学研究项目,对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科学研究项目和其他的校级科研项目同样给予资助。定期开展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科学研究征文,对征集到的优秀论文给予奖励和表彰,提升爱国主义教育质量。

[基金项目:本文系南京农业大学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课题《当代大学生爱国教育的理论意蕴、现实难题与实践路径研究》(NJAUSZ20202)的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9-5-1(2)

[2] 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九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大力弘扬伟大爱国主义精神 为实现中国梦提供精神支柱[N].人民日报,2015-12-31(1)

[3] 习近平.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的说明[N].人民日报,2021-11-17(2)

[4] 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341-342

[5] 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一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8:13-14

[6] 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392.

[7] 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22.

[8] 习近平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强调: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 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N].人民日报,2019-03-19(1)

(作者单位:南京农业大学 江苏南京 210031)

[作者简介:第一作者,施雪钢(1982—),男,汉族,浙江余姚人,硕士,南京农业大学团委副书记,讲师,研究方向:高校教育管理;通讯作者,张祎(1985—),女,汉族,黑龙江齐齐哈尔人,硕士,南京农业大学工学院团委副书记,讲师,研究方向:高校思政教育。]

(责编:若佳)

猜你喜欢
制度自信爱国主义教育大学生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浅谈化学教学中德育思想的渗透
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中制度自信的理论依据
习近平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新思想
浅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的特点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