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雪蕾 左丽 刘正 刘真真
摘 要:数字经济赋能制造业对于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作为湖南省经济支柱之一的制造业在面临着内外激励竞争环境的压力下,在数字经济赋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过程中,既要抓住机遇,又要面对现有的在数字技术人才、基础设施建设、数据安全保障不足等方面的问题,随着数字技术不断革新以及制造业急需转型升级,文章从数字产业化、“互联网+先进制造技术”融合、数字产业化布局为突破口,提出数字经济赋能湖南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实现路径。
关键词:数字经济赋能 制造业 高质量发展
中图分类号:F2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23)07-116-03
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推进制造强国建设。数字经济时代,数字与制造业深度融合,推动了企业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化升级,是推动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的核心引擎。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建设制造强国的重要论述精神,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十四五”期间推进制造强省建设和“中国制造2025”发展规划部署,湖南省出台了《湖南省数字经济培育与促进计划》。本文以此为背景,在对湖南省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内在需求、面临的机遇及存在问题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深入剖析湖南省数字经济赋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实现路径及相关对策建议[1]。
一、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是湖南发展的内在需求
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确定发展思路、制定经济政策、实施宏观调控的根本要求。制造业作为国民经济的主体,是国家竞争力的重要体现,其在社会稳定、民生保障、技术进步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2]。数字经济时代,推动全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已成为必然选择[3]。随着工业化进程加快推进,我国制造业面临着劳动力成本上升、原材料成本上涨、能源结构调整以及产品质量升级等挑战。近年来,我国制造业面临的内外部形势更加嚴峻复杂,湖南省制造业发展中也面临着产能过剩、产业链安全等风险。对此必须高度重视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问题。
(一)推动制造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需要
制造业发展必须立足于自身优势,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优化产业结构和布局。传统工业在经济运行中占有重要地位,其既是国民经济的支柱工业,也是湖南主要的经济支柱之一。随着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传统制造业已不能满足生产发展需求。但目前湖南省部分传统企业仍存在“小、散、弱”的问题,如部分传统行业产品技术含量低、自动化程度低以及生产设备陈旧落后,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湖南省制造业的可持续发展。随着数字经济时代到来,湖南制造业亟需通过数字化改造提升传统制造企业的生产效率、管理水平等。制造业企业可以利用数字技术实现管理效率提升、优化产品质量、提升产品性能等[4]。同时湖南经济增长仍面临需求不足、资源环境约束等问题,必须加快发展新兴产业以满足市场多元化需求。为此湖南省要推动优势产业做大做强,并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的背景下加强对传统产业的改造提升,进而推动湖南省工业高质量发展[5]。
(二)支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需要
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要求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坚持新发展理念,着力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培育先进制造业集群,着力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集群,形成新动能加速释放的良好局面。依托湖南科技大市场构建全省“5+5”新型制造体系,实施产业链招商和重点产业链培育行动,大力培育新兴产业,同时依托现有电子信息制造企业布局一批特色产业园和特色园区、构建全省产业集群[6]。
(三)提高服务水平、促进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需要
加快金融、科技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创新发展,着力建设一批国家及省级创新平台,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数字农业产业集群,推动以大数据、云计算等为代表的数字经济与农业产业融合发展,促进培育消费新业态新模式发展,鼓励企业扩大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产品和服务供给,着力打造“双创”升级版,实施科技金融创新行动计划,培育一批“专精特新”企业和产品,坚持以人为核心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统筹推进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与融合发展,同时持续推动工业绿色低碳循环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修复试点城市创建活动[7]。
(四)增强国家产业链安全的需要
在当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局部地区持续动荡的环境下,对我国企业的安全造成了巨大威胁,产业链安全成为国家安全最重要的内容之一[8]。从产业链看,湖南有完整产业体系、制造业基础、完备配套能力等优势支撑,但同时也存在着关键零部件和材料受制于人、产业基础薄弱、核心技术缺失等问题。在产业链供应链上存在“卡脖子”难题,核心技术被他人所掌握、原材料受制于人、关键零部件生产配套能力不足等问题突出[9]。近年来,湖南通过加大基础研究投入力度,实施创新驱动战略行动计划,积极推进制造业与数字经济融合发展。
二、数字经济赋能湖南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机遇与挑战
当前,世界经济格局深刻调整,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科技创新、文化创新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不断提升,数字化转型成为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湖南省委、省政府提出打造“数字湖南”,将数据作为战略性生产要素纳入湖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五年规划,为湖南省数字产业化与产业数字化发展提供了重大机遇。
(一)现实机遇
1.数字经济规模持续扩大。根据工信部发布的《湖南省数字经济发展规划(2020—2025年)》,数字经济规模进入全国前10强,突破25000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保持15.8%以上;数字经济占GDP比重达到45%,其中数字产业化总量突破7500亿元,产业数字化总量突破17500亿元,具体指标如表1。
如表1所示,到2025年,全省数字经济GDP年增长率达到15.8%,数字产业化总量达到7500亿元,产业数字化总量达到17500亿元,同时国家工信部要求推动工业互联网建设和创新应用在能源、交通、钢铁等重点领域的规模推广应用;加大基础网络和融合设备投资;加快“5G+工业互联网”建设和应用步伐,打造一批智能工厂、智慧工厂;推广工业企业上云应用,提升信息化水平,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发展的步伐加快推进,湖南正在积极探索数字化转型路径。
2.数字创新动能不断增长。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是指制造业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等多方面综合提升,实现创新驱动和转型升级的良性循环,2020年湖南数字经济规模继续增加,达到1.148万亿元,同比增长13.4%,增速居全国第四位,占GDP比重达到27.5%,到2021年,湖南省数字经济规模已突破1.3万亿元同比增长17%,连续四年保持两位数增长;今年上半年,湖南省移动互联网企业实现营业收入1128亿元,同比增长21.6%;软件业务收入515.9亿元,同比增长13.3%,根据2017—2021年湖南省科技创新情况(见表2)可知,2021年规模以上工业R&D人员全时当量达到143908(人年),较2017年增长49680(人年),2021年规模以上工业R&D经费内部支出达到了7661149万元,较比2017年增长3043432.8万元,2021年制造业有效发明专利数达到45486件,2021年每万名研发人员发明专利数达到了10.05(项/万人)可见湖南数字创新发展态势良好。
(二)现实问题
1.数字化人才队伍建设有待加强。数字技术人才不足、结构不合理、整体素质较低等问题依然存在。在2016—2020年前15个省市高技术产业R&D人员全时当量数据及排名中,湖南省处于靠后位置,2020年,湖南省基础研究人员只有13127人,应用研究人员为24777人,实验发展人员达到了129660人,同时数字化转型对传统企业“人、财、物”等要素的要求不断提升,这就要求企业在人才队伍建设上要进一步优化升级;湖南省高端人才总量和占比与我国东部地区相比存在较大差距,特别是核心技术领域缺少领军型技术人才。目前,湖南省拥有各类创新创业主体近4万家,但在核心技术领域的领军型技术领军人才相对缺乏,在数字经济领域的创新创业主体规模偏小、水平偏低。企业的数字化转型能力和水平亟待加强,但目前在这方面的人才培养力度仍然不够;相关领域人才缺口较大,急需培养一批数字化人才和复合型技术人才;缺乏与国际接轨的数字化治理体系建设。
2.数字基础设施有待完善。随着5G商用的全面展开,5G基站建设将进入快速发展期,在5G基站建设的前15名省市中,湖南省只有29000个排名11位,与第一名广东省相差95000个,目前,湖南省尚未形成较为完善的工业互联网体系,工业互联网应用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在制造业产业链各个环节中未形成有效衔接,截至2020年,在15个省市中湖南省的互联网普及率为31.8%、Ipv用户数据统计1444.1万人、互联网网站数量8.42万个等数据经济基础建设指标均处于靠后位置,与第一名广州存在较大差距,而且传统制造业相关领域的消费习惯和消费观念尚未发生根本性转变,在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过程中,从产业数据看,湖南省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成效不明显。
3.数据安全保障不足。当前,湖南制造业面临着安全生产、交通事故、市场秩序等多方面问题,数字化转型也面临巨大的安全风险。一方面,湖南制造业领域数据安全主要是针对数据主体身份、访问控制、个人信息保护等方面的问题。另一方面,湖南工业领域数字化转型面临着来自数字技术本身的挑战。由于企业数字化转型涉及大量基础设施建设运营维护,对管理人员素质要求较高,企业普遍存在“重经营轻管理”的现象,不能准确理解、及时掌握新技术新应用带来的变革与挑战。目前,多数企业不重视数据信息安全防护工作,不重视数据隐私保护政策的制定和落实工作,导致企业存在大量敏感数据和隐私安全风险,严重影响了业务正常开展与数字化转型进程。同时,部分企业不能及时建立健全有效的信息安全保护制度体系,对于重要业务信息及隐私保护工作未能有效开展,未形成科学有效的监管体系和长效机制;部分行业数据安全管理办法缺位。
三、数字经济赋能湖南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实现路径建议
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是社会生产的核心环节。当前湖南省经济发展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要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健康发展,必须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在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强化创新驱动,在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中增强发展新动能。因此,实现数字经济赋能湖南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路径如下:
(一)推进数字产业化
湖南省应该以制造业企业为重点,一是加快打造5G网络基础设施、工业互联网基础设施和融合基础设施,推进云计算、大数据和物联网技术在制造行业的应用;推动大数据智能化创新应用与制造全流程智能化升级相结合,推动工业互联网技术与产业深度融合;依托湖南科教资源优势、创新资源丰富的特点,推进数字产业孵化基地建设,完善工业互联网基础设施体系,提升设备联网水平、网络安全防护能力和平台功能;二是加快推动全省工业网络基础设施升级改造工作的落地实施,提升全省工业网络基础设施安全保障能力;三是进一步推动制造业企业数字化转型升级及“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应用;四是加大对企业信息化建设经费投入支持力度。
(二)“互联网+先进制造技术”融合发展
湖南省应该以5G网络、工业互联网和物联网为重点,加快建设具有高可靠性、高安全性和全连接能力的新型工业生产网络;以智能装备为支撑,加快打造一批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和数字化产品;以应用场景为导向,加快培育一批基于云的行业应用服务提供商,以“互联网+”为重点领域,加快“互联网+先进制造技术”深度融合和创新发展,实现企业间业务系统互联互通、协同服务,打造新型制造模式;同时鼓励支持互联网平台建设和应用创新;并且以行业为单位加大示范力度,发挥典型带动作用;要通过实施“互联网+人才”行动计划和“芙蓉百才”计划等举措,建立高端數字人才引育机制;要完善人才培养体系,创新创业生态环境建设及管理机制;要通过举办各类技能大赛等方式来提升技能水平。
(三)完善数字产业化布局
湖南省应该逐步完善数字产业化布局,支持企业建设数据中心和云服务平台,鼓励企业通过自主研发或购买服务等方式加快自身数据中心建设和完善云计算、大数据等服务体系的建设进度,同时鼓励湖南省的产业园区实施智慧园区建设。湖南省制造业还应充分利用当前的政策红利和产业基础优势,大力推动制造业智能化进程,从需求侧入手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首先应大力提高信息化、智能化水平;其次才是提升传統行业数字化水平;再次在供给侧上实现制造业高质量增长:即以“制造强省”为目标,加快构建数字化转型发展的“硬核”动力机制。
四、结论
随着数字科学化的发展,改变湖南省传统制造业的发展方向,而数字经济赋能,能够推动湖南省传统制造业实现转型升级,将数字经济融入制造业的发展过程,能解决传统制造业的固有弊端,近年来,湖南省数字经济拥有良好的发展环境和创新动能不断增长的现实机遇,正在积极探索数字化转型路径。由于湖南省数字经济发展较晚,目前仍存在数字技术人才不足,基础设施建设有待完善、数据安全保障不足等问题,限制了湖南省制造业的发展,推动湖南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需要推动从数字产业化、“互联网+先进制造技术”融合发展、完善数字产业化布局等方面着手,促进湖南省制造行业从要素驱动向全要素生产率提升机制转变,实现产业结构向高端化、绿色化转变。
[基金项目:湖南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新农经济”视域下长沙县构建“产业互联网+农业”数字乡村经济模式研究》(批准号:湘教通〔2022〕174号;序号:5206号)]
参考文献:
[1] 朱丽萌,何玉娟.数字经济赋能欠发达地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实现路径[J].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学报,2021,14(06):130-136.
[2] 张旺.工业大数据赋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机理与实证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21.
[3] 宋歌.河南省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现状及对策研究[J].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学报,2020(05):86-90.
[4] 谢思,夏先瑞.数字经济赋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内在机理与实现路径[J].开发研究:2023(01):1-13.
[5] 李玲玲.数字经济赋能安徽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路径研究[J].广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22,37(04):80-88.
[6] 刘晓慧.数字化转型赋能河南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研究[J].当代经济,2022,39(12):62-69.
[7] 曹雁南,陈薇宇.数字经济助推我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及其路径研究[J].老字号品牌营销,2022(11):118-120.
[8] 熊泽泉.数字经济与制造业产业融合的机制及影响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21.
[9] 焦勇.数字经济赋能制造业转型:从价值重塑到价值创造[J].经济研究参考,2020(14):113-118.
(作者单位:刘雪蕾,左丽,刘正,湖南交通工程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刘真真,湖南交通工程学院电子信息与工程学院 湖南衡阳 421001)
[作者简介:刘雪蕾,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工商管理;通讯作者:左丽,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产业经济学;刘正,助教,研究方向:区域经济学;刘真真,助教,研究方向:电子商务。]
(责编:贾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