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立升 罗娜 邹绍辉 罗立伟
摘 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离不开管理作用的发挥和管理水平的提升,而管理类本科专业学生培养质量是管理作用发挥的根本保障。管理类本科专业人才培养,应以学生为中心,进行“知识-认知-能力”一体化培养,从设计教师的胜任力谱系、标准化教案体系、管理类本科人才培养素能标准和建立“实习(见习)-学术论文周-毕业实习-毕业论文”一体化机制四个维度,保障管理类本科人才培养教学质量的提升。
关键词:知识-认知-能力;教师胜任力;教师教学规范;学生实习体系;培养路径
一、引言
管理类本科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是人才在企业管理中发挥作用的根本保障。未来的管理类本科专业大学生不仅需要较高素养和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还需要具备扎实和系统的行业知识,以及极强的整合连接、创造力、想象力、批判思维、开拓精神以及管理和领导等能力。
对管理类本科专业大学生人才培养而言,知识学习是“复印机”,是初级心理过程,重在理解与记忆;认知提升是“搅拌机”,是高级心理活动,重在思维与重构;能力培养是“转换器”,是高效输出与执行过程,重在效率和效果。
因此,知识学习是基础,认知提升是桥梁,能力培养是目标。知识到能力的转化,必须借助认知这一环节。然而,当前管理类本科人才培养在“知识-认知-能力”方面却没有实现一体化,重知识和能力,轻认知环节,其中最严重的就是不重视思维训练,更谈不上把思维训练深度融入课堂教学、教材建设、实习实践中。因此,对管理类本科生进行“知识-认知-能力”一体化培养刻不容缓。
二、管理类本科专业教育的六大“缺口”
在现实的大学教学改革进程中,管理类本科专业大学生培养的整个过程,应该是一个学而思、思而践、践而悟、悟而行的螺旋式上升、循环往复的过程,但是管理类本科专业大学生人才培养目前却存在诸多“缺口”:
(一)学而不思
教师经常将过多、过旧、过深的知识灌输给学生,学生多死记硬背,缺乏批判和质疑。
(二)教而不思
教师“教”与“研”常不统一,多践行多看看几本教材、综合综合上上课、课后做自己的课题和论文模式,把教材讲完讲好就不错了,没有时间和精力引导学生进行认知训练。
(三)学中不干
校内实践基本上是通过电脑软件来实现,真正的动手模拟实训相对较少,校外实践多限于集体参观,充当旁观者的角色,难真正操作企业的实际业务。
(四)干中不学
学生多就实践而实践,不善于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也没有和学术创新和创业结合起来。
(五)思而不干
学生表面上把某知识点搞明白了,可一讲就不懂、一用就不会、一练就不行,学生动手能力差。
(六)干中不悟
学生很少“边实践、边感悟、边探索、边总结”,一般不会通过意识的火花和生动的实践把外部普遍规律内化为个人独有的理念,不善于总结,也缺乏交流的平台,事实上优秀的管理者和企业家常常具有独特的经营管理理念,而在大学阶段养成“勤悟”的习惯对于管理类本科大学生毕业后管理才能的发挥是至关重要的。
知识、认知、能力三足鼎立,共同构成《高等教育法》规定的高级专门人才的培养要求(见图1)。当前的大学教育中,学生主要是把知识传授和记忆当成了一切,学知识、考知识,从而导致了高分低能。知识通过传授学习和记忆获得,技术能力通过培训教学指导和训练获得,认知能力通过逻辑培养和心智开发形成。
因此,管理类本科专业高质量发展取决于是否同时强化三者,任何偏重一方的做法及行为都会造成人才培养方式和体系的不完整。事实上在“大智移云物区”时代,不确定性、知识快速迭代、開放融合等已越来越要求管理类本科专业人才具有更高的认知能力,进而洞察商业环境的复杂变化,这样才能做出更为科学的决策。
三、管理类本科专业“知识-认知-能力”一体化培养路径
在新时代,现行管理类本科生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弊端日益突显,“不知道学了有什么用”“没有兴趣学”“课堂教学脱离实际”“教学科研严重脱节”等问题亟须得到解决。传统以知识讲授为主的课堂教学将很快被改革,“翻转课堂”“课堂战场”“课堂剧场”等新型大学课堂将会成为主流。“知识-认知-能力”一体化培养不是远离课堂,相反的是赋予课堂新的使命。
(一)教师胜任力模型
1. 教师胜任力。大学之所以称为大学是因为有名师、大师所在,大师就是那些在学科知识上有所作为的老师、教育研究者。所以,从这个层面上就要求老师一定要有自己的学术修养和专业素质。大学生培养质量取决于教师水平,没有高水平教师就没有一流教学水平。
胜任力是指将某一工作(或组织、文化)中优异者与普通人进行显著区别的个人的潜在特征,这种个体的潜在特征包括动机、行为、特质、专业技能、自我形象、社会角色、知识水平等。胜任力模型则是建立承担某一特定职位应具备的所有胜任力要素的集合。
我国对胜任力的研究始于20世纪90年代之后,主要由大型公司通过咨询公司来建立有关的胜任力模型,但总体研究和应用尚处于初级探索阶段。我国对胜任力的研究对象主要包括管理人员、临床医师、教师、研究人员等,为相关单位提供人才选拔、培训及考核的参考标准和借鉴价值。
我国对教师胜任力的研究相对国外起步较晚,最早见于20世纪初期,但发展迅速,并且研究内容和角度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进展也不断更新。研究角度包括教学视角、科研视角等;研究背景除了普通高校还有民办高校、职业高等院校;除了通用型人才培养还有应用型人才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等;除了普通课堂还有智慧学习环境下、远程教学条件下、慕课等课堂形式中的高校教师胜任力模型。
2. 教师胜任力谱系。在信息、知识、技能等呈现爆炸态势的当今时代,教师应该保持一颗好学的心,旺盛的求知欲,能够持续学习,终身学习,这也是一流专业、一流课程建设的关键。管理类本科专业教师应具有以下三个方面的认知:
(1)需要长时间的积累。人文社科老师博士毕业,如果没有10年以上的“厚积薄发”是不能把课上好的,作为老牌985高校之一的中山大学就宣布,将会用几年的时间建立一所拥有万名高端人才的科研人才“蓄水池”,招万名博士只做实验不教学;
(2)只有懂企业才能把管理知识教好。过去那种多找几本教材综合综合,然后就去讲课的时代即将过去,这种老师很快就没有市场了,教师不到企业去,最终只能“一头雾水、似懂非懂”教授学生,学生也就自然不知所学。
(3)会研究才会上课。现代管理类本科专业知识更新速度远远超过理工科,从生产知识的角度考虑,教师远远落后于一些专业机构,因此没有研究就无法筛选和整理最新的知识。从这角度上讲,管理类专业教授学习和研究永远在路上。
根据以上分析,作者设计了管理类本科专业“知识-认知-能力”一体化培养路径下教师的胜任力谱系。(具体见表1)
(二)教师教学规范
作为高校教师,“备课、上课、批改、辅导、检查”是教学的重要五个环节,而备课是第一环节。“开头一半功”,要想上好课并取得满意的效果,就必须备好课,写好教案(Lesson plan)。所谓教案就是教学计划的书面形式。
据调查,目前一些教师是用PPT课件代替讲稿,也有一些教师也编写教案,但充其量是流水账形式的教材的压缩型讲义,有些甚至只有一些提纲,画了一些记号,似乎是一些速记笔记。这样的“教案”到课堂上去讲授,必然是照本宣科,必然有很大的随意性,也必然调动不起学生的热情和积极性。因此,学校要上质量上水平,首先就要狠抓教学质量,而教师的备课、讲课和效果又是教学质量控制和评价的核心。
为了保障教学质量的提升,“标准化教案”的设计就非常必要。“标准化教案”的设计应“以学生为中心”,充分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1. 每门课每一章应该讲什么样的知识点必须得以明确,防止一门课学完,学生不清楚学了什么,好比自由体操比赛时运动员必须完成规定动作后方可自由发挥。
2. 有效地将所有专业课的教学在内容、范围、层次和深度上统一起来,例如“电子商务概论”是专业基础课,它把所有专业课的内容都涵盖进去了,如果标准化后,每一模块内容讲到什么程度以及后续专业课如何接着该门专业课进行深化就明确了,有效克服了“你讲我也讲或者干脆不讲”,学生也能立体化地掌握专业课,保证“讲的不一样、学的有深浅、用的有层次”。
3. “以学生为中心”,实现“教学方法、学生素能”与教学过程的全融合,必须明确每一模块内容要用到什么教学方法、什么教学案例、培养什么能力、开展什么活动,有效克服“教师只管讲、学生只管学、不知有何用”的问题。
4. 实现教学资源共享化,杜绝“只管教自己的”和“手段、案例、知识”重复现象。
根据作者的教学实践,作者提出了“标准化教案体系”(具体见表2)。
(三)学生实习体系
实习实验见习是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的必要环节,是课堂教育和社会实践和实际操作相结合的重要形式,实习实验见习的主要目的是增强学生实践能力、动手能力,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以及综合运用所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新文科背景下,管理类本科专业实习实验见习应体现以下特点:
1. 以问题为导向,以解决实际管理类问题来贯穿所学的各门课程,突破学生只见“树枝”不见“森林”的困境。
2. 以能力培养为主体,实践出真知,通过实习实验见习,树立正确的专业和社会认知,逐步培养今后职业生涯所需的各项基本技能。
3. 以兴趣为突破口,实习实验见习的设置要紧跟时代变化,通过分级分类问题,通过挑战来激发、调动学生参与实习实验的动力和积极性,变“要我练”到“我想练”。
4. 建立管理类本科专业“实习(见习)-学术论文周-毕业实习-毕业论文”一体化机制。有效地将“实习(见习)、学术论文周、毕业实习、毕业论文”一体化,即专业实习见习过程发现的问题,可以撰写学术论文,参加学术论文周,论文选题可以作为毕业论文选题,确保学生围绕某个问题进行系统思考和深度思考。
四、管理类本科专业“知识-认知-能力”一体化培养标准
(一)“一站式”课堂
高校人才培养的质量直接影响到高等教育的质量,而人才培养的主要渠道在课堂。课堂教学不仅是高校實施教学的主要场所,而且是教师和学生聚合的空间。课堂教学模式是在一定教育思想与教育观念指导下,关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及方法、考核评价等与课堂教学相关的诸要素之间的组合方式和运作流程的标准形式,它具有相对稳定性、规范性和可操作性。
目前,管理类本科专业课堂教学的主要表现为:
以教师讲授为主,从知识到知识的简单传递; 学生不知道学习的专业知识,到底有没有用?需要培养哪些专业认知和能力?单一、被动的教学方法导致学生缺少创新实践的机会和空间,无法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因此,管理类本科专业人才培养路径亟须进行创新,而有效的方式就是实施“知识、认知、能力”一站式培养路径,打造“一站式”课堂。具体为:
1. 任何一门课程,既要讲透核心知识点,还要围绕该知识点进行认知(如何建立连接、嫁接等)和能力专业(具体业务怎么做)提升。
2. 消除“知识-认知-能力”缺口的有效途径也在于“一站式”培养,即课程教学要融入认知训练和能力培养。
3. 打造“金课”,对传统教学方法进行优化、变革和集成。
4. “以学生为中心”,建立一种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课堂教学管理模式,发挥大学生的认知主体作用,教师的教学主导作用,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自主学习。
(二)一体化培养标准
由于管理类本科人才是分层次的,因此素能在不同层次人才的体现也是不同的。为了更好地跟踪管理类本科人才素能提升进程,设计出如下的素能标准(见表4)。
五、结语
总之,管理类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战略,应以学生为中心,进行“知识-认知-能力”一体化培养。同时,高校还应从深化科产教融合协同育人、课程思政示范课程(专业)建设、创新创业教育和专业教育的深度融合、专业技能工匠师傅培养四个方面,进一步优化人才培养体系,深化应用型本科教育教学改革,保障管理类本科人才培养教学质量的提升。
参考文献:
[1] 陈凡,何俊.新文科:本质、内涵和建设思路[J].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42(1):7-11.
[2] 邹绍辉.基于素能的物流管理人才培养模式[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19.
[3] 邹绍辉,蔡璐璐,罗立升.管理类本科专业“知识-认知-能力”一体化人才培养方法与实践[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21.